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 23 章 ...

  •   纽约肯尼迪机场那场惊心动魄的围堵和紧随其后的惨烈车祸,并非姜仁人生的终点,而是她跌入更黑暗深渊的开始。

      当那辆失控的垃圾清运车带着死亡的咆哮冲撞而来时,求生的本能压倒了片刻前抢夺方向盘的疯狂。

      在巨响和气浪掀翻车辆的瞬间,她被巨大的惯性甩了出去,重重摔在冰冷的雪堆里,骨头碎裂的剧痛和肺部的灼烧感让她短暂失去了意识。

      冰冷的雪花落在脸上,刺骨的寒意让她猛地清醒。

      混乱、警笛、人群的惊呼……她看到杨成的车变形扭曲,看到杨橙和杨成被担架抬走,生死未卜。恐惧攫住了她——不是对杨成杨橙的安危,而是对自己处境的极端恐惧。

      证据在杨成手上,背叛已被揭穿,庄然的灭口计划失败,她同时失去了利用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一个念头无比清晰:逃!必须立刻逃离这里!

      忍着剧痛,她如同惊弓之鸟,借助混乱的人群和夜色掩护,迅速消失在暴风雪肆虐的纽约街头。

      庄然的人像跗骨之蛆般搜寻她,而比他们更狠厉的,是谢岚放出的清除指令——姜仁知道的太多,她本身就是一颗不定时炸弹,更是杨成追踪谢岚勾结庄家关键证据链条上活生生的证人。

      她成了各方势力都要抹去的名字。

      蜷缩在东南亚某个潮湿、散发着腐烂气息的小旅馆里,肋骨和手臂的旧伤在阴雨天隐隐作痛。

      姜仁点燃一支劣质香烟,辛辣的烟雾刺痛喉咙,却带来一丝虚假的慰藉。

      窗外的霓虹灯映在她疲惫而不再光鲜的脸上,将她的思绪拉回了很久以前——那段她曾以为自己离梦想最近的“黄金时代”。

      深城的初春,湿冷的寒气并未因季节更迭而完全退去。在滨江金融园区最边缘一栋老旧写字楼的18层,“橙资本”初创时的临时办公室弥漫着一股新刷漆味、廉价咖啡香和熬夜通宵后疲惫混合的独特气息。

      这个不足一百平米的空间里,只有几张二手办公桌、几台配置尚可但已显陈旧的电脑服务器,和一个用屏风隔出来的小小会议室。

      创业的主角,是两位截然不同的女性。杨橙,天才班少女,学业耀眼却饱受精神病创伤,此刻洗尽铅华,穿着简洁的白衬衫和黑色西裤,马尾高高束起,眼神锐利而专注,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狠劲。

      另一位是姜仁,她的大学校友兼多年的市场伙伴。姜仁身形高挑,气质干练,曾是顶级投行的明星量化分析师,加上杨橙技术背景深厚,尤其在金融模型构建和算法交易领域天赋异禀,两人非常互补。

      因共同的前瞻理念和对传统金融体系弊病的痛恨而走到一起——她们相信技术驱动的量化策略,能让资金更透明、更有效率地流动,击碎庄氏银行等传统巨头的价格操控壁垒。

      这份理想,便是“橙资本”点燃的微弱火种。

      创业的序章,便写满了“难”字。

      金钱的冰窖:融资无门,捉襟见肘

      最大的拦路虎是钱。离开了杨成的光环,“杨橙”这个名字在风投圈非但不是通行证,反而成了负累。无论是来自杨氏家族的隐性压力,还是对手庄家的有意排挤,或者干脆是资本市场对两个女人能否在残酷金融丛林里生存的天然质疑,都让她们的融资之路举步维艰。

      好在核心产品‘磐石一期’模型雏形已经跑通了!”

      姜仁指着一台嗡嗡作响的服务器屏幕上跳动的复杂曲线,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连续几个通宵后的黑眼圈清晰可见。

      屏幕上是一个高频套利策略的回测数据,曲线以极其陡峭的角度向上攀升,回报率惊人。

      杨橙眼中亮起一瞬的光芒,但旋即被更深的忧虑覆盖。她手里捏着刚打印出来的水电费单和下一个季度的房租催缴通知。

      “测试很完美,仁姐。但我们账户里的钱,只够维持到下月底。”

      她的声音很平静,但指尖用力到泛白。“刚刚又被三家机构拒了。‘想法太激进’,‘女性主导风险不可控’,呵,还有一家暗示,除非我们接受庄氏的‘战略投资’,否则……”

      姜仁一拳砸在廉价的办公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震倒了旁边一个只剩底子的咖啡杯。“这群短视的蠢货!他们根本不懂这模型的价值!庄氏?那不是投资,那是吞并!是要拿走我们的核心,让我们替他们割韭菜!”

      她胸口剧烈起伏,不甘和愤怒如同实质般溢出。她的骄傲不容许对庄家低头。

      为了省钱,她们把寒冬的暖气调到了最低限度。

      杨橙裹着旧毛衣在冰冷的办公室里查阅研报,双手常常冻得僵硬;姜仁则在服务器散发的热量旁蜷缩取暖,只为节省一点可怜的供暖费。

      午餐是附近小店的盒饭轮流买,晚饭常常用泡面解决。

      姜仁咬牙卖掉了心爱的限量版腕表,杨橙则偷偷典当了唯一一件值钱的首饰——那并非来自杨家,而是她大学时凭奖学金给自己买的一条简朴链子。每一分钱都精准地流向租金、宽带费、购买运算时间和市场数据。

      资金只是表面的冰山。真正的艰难在于技术攻坚和市场博弈的险象环生。

      她们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基于独特算法的、能够在复杂市场条件下(尤其是市场制造的扭曲波动中)稳定捕捉微小价差机会的高频交易系统。这需要精准的数学模型、毫秒级的运算速度、极度优化的代码,以及至关重要的——高质量、实时更新的市场数据源。

      问题层出不穷。姜仁虽是建模高手,但要构建一个在庞大且充斥“庄式干扰”的真实市场环境中依然稳健运行的系统,难度远超实验室模拟。策略回测数据好看,一旦接入实盘模拟,往往因市场噪音、流动性瞬间枯竭或突如其来的“砸盘”而失灵甚至造成严重虚拟亏损。

      “又崩了!”一个深夜,实习生(后来成为忠实助手的高静)惊呼。她们用最后一点资金接入的Level-2深度行情源突然丢失了关键数据包。服务器屏幕瞬间飘红一片,模拟仓位的数字急剧跳水。

      姜仁扑到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打,眼睛布满血丝,口中喃喃自语:“延迟不稳定…数据过滤机制有问题…该死,是报文格式的问题?还是……”

      杨橙站在她身后,没有慌乱。

      她知道此时任何焦虑都只会火上浇油。她默默泡了一杯浓咖啡放在姜仁手边,转身拿起电话,冷静地联系数据供应商的紧急支持热线,与对方的技术人员展开一场围绕时间戳同步的技术辩论。

      窗外是深城的万家灯火,办公室里只有键盘敲击声、服务器风扇的嘶鸣和电话里的激烈讨论。

      这场无形的战斗关乎生死——系统不稳定,就意味着在实盘交易中瞬间爆仓的风险。

      同时,她们面对的是如日中天的庄氏银行及其控制的庞大资金和信息网络。庄家豢养的顶尖量化团队无时无刻不在扫描市场,一旦发现新兴势力的盈利模式,会毫不犹豫地调集巨资进行狙击。

      如何在巨鳄的阴影下,找到夹缝生存的机会并打磨出足以自保甚至反击的“利齿”(这“利齿”雏形后来演变杨橙赠予开源社区震撼做空者的“高频交易算法专利”),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两人精神高度紧张,长期失眠成了常态。

      杨橙有时能从姜仁的眼神深处看到一丝恐惧——对未知技术瓶颈的恐惧,以及对庞然对手的无形压迫感。

      巨大的压力和绝望的环境,也在微妙地考验着这对创始合伙人的关系。

      最初几年,两人有过无条件的信任和绝对的共同目标。

      杨橙有着超乎常人的坚韧和在高压下的决策力,以及顶尖的计算机编程技术;

      她们曾在庆祝一个微小的技术突破时,挤在狭小的茶水间里分享一瓶廉价的啤酒,对未来充满憧憬。

      然而,裂痕往往在细微处产生。那个“2018年底融资困局中的背叛未遂事件”开始显露端倪。那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橙资本”的原始模型几经迭代,潜力被一家二线风投慧眼识珠,准备进行A轮投资。

      就在签约前夕,一家神秘的PE(后来证实是谢岚通过隐秘渠道操控的)突然向姜仁抛出了橄榄枝。

      对方开出的条件极其诱人:直接重金投入单独支持姜仁成立技术公司,只需她“共享”橙核心模型的某几个关键参数,并承诺不追究其“合理”的离职。

      连续数日近乎崩溃的工作、银行账户的警报、投资方对产品市场落地时间的步步紧逼,以及对自身技术能否真正对抗庄家巨兽的深层次怀疑……多重压力下,姜仁第一次产生了动摇。

      深夜的办公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她看着那封躺在收件箱、尚未回复的天价邀约邮件,手指在鼠标上悬停良久,内心天人交战。

      她的桌面放着和杨橙在初创时拍的一张合照,照片里两人笑得无所畏惧。

      那一刻,她确实动心了。独立的机会、丰厚的回报、摆脱这随时可能沉船的困境…诱惑太大。她甚至开始盘算如何在不伤害核心的前提下,提取部分“不那么关键”的数据换取喘息之机。

      但最终,她没有按下发送键。

      一种更复杂的情感胜过了贪念——是对并肩奋斗数年的战友情谊的不舍?是对共同理想未曾泯灭的守护?还是内心深处,她依旧相信自己与杨橙合力才能走得更远的判断?

      她默默删除了那封邮件,并对杨橙只字未提。然而,这件事像一根细刺,扎进了她的心里。一种“我本可以不必如此艰难,杨橙你连累了我”的怨怼开始滋生。

      这份未被处理的背叛冲动,为日后在杨氏席位诱惑下彻底倒向庄然埋下了危险的伏笔。

      她们最终熬过了那段最黑暗的时光,这并非依靠某个奇迹,而是无数次跌倒后狼狈爬起的积累。

      杨橙在无数次崩溃边缘优化了核心算法,成功解决了数据处理延迟和不稳定的关键瓶颈,也为后来震惊市场的算法专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杨橙则凭借她暗中积累的人脉和对监管规则的深刻理解,避开传统渠道,以独特的项目前景说服了几位天使投资人,以及后来的关键盟友——“六叔”,杨成家族中那位对杨橙抱有善意、掌握着海外子公司签批权限的技术背景核心人物,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启动资金和合法可靠的海外数据接口支持。

      终于,2018年底,“磐石一期”成功推出。

      这款基于高频套利和风险对冲策略的基金产品,凭借其独特的技术壁垒和在恶劣市场环境下的稳定表现(尤其在几次庄家制造的波动中成功避险甚至小有斩获),迅速在专业投资者圈子内引发关注。

      首轮封闭募集远超预期目标,“橙资本”的名字开始在金融圈崭露头角,不再是无人知晓的初创草台班子。

      艰苦的战役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办公室搬到了更体面的地方,团队也在扩充。她们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的庆功宴。

      灯红酒绿中,大家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杨橙难得地喝了几杯,脸上带着疲惫但真实的笑容,她举杯向姜仁致意,一切似乎都回到了当初并肩作战的岁月。

      然而,就在这喧闹的庆功宴角落,姜仁看着被众人簇拥、站在光芒中心的杨橙,听着那些对“杨橙的战略眼光”、“杨橙的领导力”的赞美(很少有人具体提及她的中后台核心贡献),再想到自己放弃的那份足以让她财务自由的天价邀约……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如藤蔓般再次缠绕上来。

      创业初期的筚路蓝缕、融资时的四处碰壁、技术瓶颈的日夜煎熬、以及那份被压抑下去的背叛冲动带来的委屈和不甘……诸多情绪混杂发酵,让她杯中昂贵的香槟尝起来竟带着一丝苦涩。

      橙资本的故事,是一个理想在寒冰与烈焰中淬炼的故事。它的基石是两个女人燃烧的心血和智慧,却也浸润了难以为外人道的血泪与挣扎。

      这份艰难铸就了杨橙日后的钢铁意志,也最终点燃了姜仁内心深处那把名为“不甘”和“嫉妒”的野火。

      当姜仁在纽约瑰丽酒店的保险柜前,面对杨橙的质问露出惊慌失措的表情时,她内心深处那个在创业寒冬中挣扎、曾被诱惑又最终放弃、最终却感觉“牺牲未被真正看见”的灵魂,才是这场背叛悲剧最初的注脚。

      而“橙资本”这个承载了她们无数血泪的造物,最终成为了杨橙对抗整个腐朽世界的“Parthian Shot”——那致命回马箭的发射平台。

      姜仁对杨成初见如雷,心事深潭。

      姜仁第一次见到杨成,并非如同命运特意安排的戏剧性场景。

      那只是深城金融圈一个无数风投、创业者挤破头颅也要钻进去的高端酒会,名曰“新经济投资峰会”,金碧辉煌的大厅里,空气里漂浮着金钱、野心和淡淡的高级香槟与雪茄混合的气息。

      那晚,杨橙作为杨氏家族的新一代核心成员,自然在场。

      姜仁是随同刚跳槽的前老板来见世面的小助理,穿着借来的、尺寸略不合身的礼服裙,站在人群的边缘,像个不自在的闯入者。

      她的目光,带着初入名利场的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戒备,扫过一张张志得意满或精于算计的面孔。

      就在这时,人群中心传来一阵细微的骚动,视线不自觉地被牵引过去。

      一个男人走了进来。他穿一身剪裁利落的炭灰色高定西装,没有打领带,衬衫领口随意地敞开两颗扣子,带着一种漫不经心的倨傲。

      他的身量颀长挺拔,步伐沉稳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无声的鼓点上。最慑人的是那张脸,轮廓深邃锋利如同雕刻,眉眼间天生带着一股凌厉的压迫感,仿佛寒潭,深不见底却又锐利如刀。

      他周身散发的气场强大而冰冷,瞬间将周围喧闹的声浪压了下去,像一块无形的磁石,牢牢吸附了全场目光。

      他就是杨成。杨氏家族的太子爷,庄氏银行千金的联姻对象,深城金字塔尖真正的天之骄子。

      姜仁感觉自己心脏猛地一窒,仿佛被那道无形的目光扫过,瞬间冻结了呼吸。那不是少女怀春的悸动,更像是一种面对强大掠食者时本能的敬畏与……难以言喻的被征服感。

      他太耀眼,也太遥远,像一座高耸入云、终年积雪的孤峰,凛冽,强大,带着生人勿近的隔绝感。

      姜仁下意识地攥紧了酒杯冰冷的杯脚,指尖微微泛白,唯有这样,才能稳住那不受控制加速的心跳。

      “那就是杨成?果然名不虚传,气场太强了。”旁边的女伴低声惊叹,带着毫不掩饰的倾慕。

      姜仁没有应声,只是眼神更深地沉了下去。她看到杨成径直走向了庄然所在的方向。庄然正在与人交谈,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但那微笑在姜仁看来,像一层精致的假面。

      杨成的到来,让她脸上的面具产生了一丝细微的裂缝——是习惯性的拘谨,还是潜藏的不安?姜仁分辨不清,但她的目光完全无法从杨成身上移开。

      他走到庄然身边,没有任何亲昵的举动,甚至没有立刻和庄然对话,只是自然地站在她身侧。

      他用冰冷的、审视的目光扫过庄然对面那个侃侃而谈的投资人,后者脸上的热情瞬间僵硬了几分,话语也变得不那么流畅。

      杨成甚至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只是那种无形的压力就让对方自觉收敛。

      姜仁的心,像被投入冰水的烙铁,发出细微的“滋啦”声,升起一阵难以名状的刺痛。

      他的视线……始终在庄然身上,虽然冷漠,却专注。他甚至没有向她和她前老板这边投来一丝余光。

      那一刻,姜仁清晰地认识到:那是一座她穷尽一生也不可能攀越的高峰,峰顶的风景,永远只为一个人所有。而她,只是一个刚刚踏入深渊边缘、仰望星空的蝼蚁。

      那次峰会后,“杨成”这个名字,连同他那冰冷强大的身影,就深深刻进了姜仁的心底。这不是一种能宣之于口、甚至能清晰定义的喜欢。

      它更像一种复杂的混合体:深重的敬畏,对绝对力量和掌控感的吸引,一种注定无望的宿命感。

      这份情感被她用职业化的冷漠和专业的面具重重包裹,沉入深不可见的心潭。

      因为橙资本的关系,姜仁有了极其有限的接触杨成的机会。每一次接触,都让那份复杂的情感在心底发酵、沉淀,化为更深更苦涩的滋味。

      比如,在“橙资本”艰难的初创期。姜仁和杨橙熬了无数个通宵,筋疲力竭。那次核心算法模型突破遇阻,两人在狭小的临时办公室争吵又沉默,压抑得快要窒息。

      这份隐秘而苦涩的暗恋,如同藤蔓,在姜仁的心底缠绕、疯长,最终扭曲为另一种形态。

      创业维艰。

      姜仁和杨橙经历了无数的白眼、碰壁、资金链濒临断裂的压力。

      姜仁开始更深地意识到金钱、权力所构筑的壁垒是何等森严。这反而加深了姜仁对杨成那份扭曲的倾慕。他的强大,既能轻易碾压她们的渺小挣扎。

      尤其是在2018年底,融资困局。多家机构拒绝,银行渠道冻结,她们像被困在网中的鱼。就在绝望之际,那个背景神秘、出手极其阔绰的私募基金(神秘PE)伸来了橄榄枝。对方代表的言辞充满诱惑,条件优厚得惊人,但有一个前提:需要“共享”“磐石一期”核心模型的几个关键参数,以此作为互信基础和技术合作的开端。

      姜仁的心,被巨大的诱惑和难以排解的郁结搅动了。那天,对方代表在酒店顶楼餐厅的包厢里,将厚厚的合同意向书推到她面前,窗外是深城璀璨繁华到刺眼的霓虹夜景。代表微笑着说:“姜小姐,以你的才华和韧性,不该埋没在这么小的池塘,为一个……永远只能仰仗别人的‘老板娘’做嫁衣。有了我们的支持,你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版图,足以让任何人刮目相看。”

      “任何人”三个字,像毒刺一样扎进姜仁心里。

      她的眼前不受控制地浮现杨成的脸。

      那份无望的倾慕,混合着长久积压的不甘和怨怼,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如同埋藏的炸药被点燃了引信。一个疯狂又带着报复快感的念头滋生:也许……拿到这笔钱,拥有更大的能量,才能……才能有资格站到他面前?哪怕只是让他真正地、平等地看她一眼?

      “共享”参数,似乎成了撬动那个遥不可及世界的杠杆。这个念头让她呼吸急促,指尖发烫。

      那天晚上,离开餐厅,她没有直接回家。鬼使神差地,她让司机将车开到了杨氏集团总部大楼下。大楼在夜色中巍峨耸立,顶层总裁办公室的灯光还亮着,像灯塔一样刺目。

      姜仁坐在车里,抬头望着那扇灯火通明的窗户。她知道杨成在里面,那是一个冰冷而强大的世界中心。

      所有不被看见的付出,所有得不到的认可,所有被漠视的存在感,混合着此刻内心对“共享”诱惑的挣扎和对杨成的复杂渴望(或者说是渴望撕毁些什么的破坏欲),汇聚成一片翻腾的苦海。

      她的手已经按在了手机屏幕上,准备拨通那个神秘PE代表的电话。

      就在这时,杨氏集团巨大的旋转门开了。一个熟悉的高挑身影在保镖的簇拥下走了出来。

      姜仁的心骤然提到了嗓子眼,屏住了呼吸。

      只见他抬头,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停车场的方向。姜仁的车就停在路灯相对较暗的角落。有那么零点一秒,姜仁感觉他的视线似乎在自己这边停顿了一下。是错觉吗?冰冷的目光像是穿透了夜色和车窗玻璃,让她无所遁形。她的心跳如擂鼓,抓着手机的掌心瞬间满是冷汗。

      但杨成的目光没有丝毫变化,很快就转开了,像是扫过一片无关紧要的背景板。他拉开车门,坐进了他那辆标志性的黑色轿车。车子发动,很快便驶入车流,消失在深城的夜色里。

      那一刻,停车场所经历的短暂“关注”(即使很大可能只是错觉),像一个冰冷的耳光抽在了姜仁滚烫的妄念上。那一眼的漠视,比任何叱骂都更具摧毁力。它残酷地提醒着她,无论她做什么,在杨成的世界里,她永远都是那个不值得被停留半秒的“背景板”。甚至连怨恨和报复的资格都没有。

      车子消失在视野里,姜仁瘫软在座位上,手机屏幕的光暗淡下去。她最终没有拨通那个电话。

      电话没拨,不是因为对杨橙的忠诚突然回归,也不是因为道德感占了上风。那一瞬间穿透车窗的漠视,像一盆冰水,将她沸腾的不甘和报复之火生生浇灭,留下的是更彻骨、更绝望的寒冷。

      她意识到,就算她“成功”地伤害了杨橙,甚至毁了“橙资本”,在杨成眼中,她姜仁依然什么都不是。她的痛苦挣扎、她的铤而走险,在他永恒俯瞰的视线里,恐怕连一丝涟漪都掀不起。

      她的背叛,她的挣扎,她的一切,在杨成构建的那座冰冷庞大的权力堡垒面前,渺小得可笑。她能得到的,除了更加彻底的毁灭(来自杨成的报复她毫不怀疑)和比遗忘更残忍的无视,再无其他。

      那份支撑她妄念的幻想——通过背叛获得力量、引起他注意——在现实冰冷的注视下,脆弱得不堪一击。绝望比贪婪更有力量地拽住了她的手。

      她关掉了手机,靠着冰冷的车窗,在浓稠的夜色里,任由那份无望的暗恋化作黑色的潮水将她彻底淹没。她为那一刻的犹豫找到的借口是——“复杂情感”。这份“复杂情感”,归根结底,是她对那座名叫“杨成”的孤峰,无法触及、无法摆脱、爱恨交织最终导向绝望的深渊凝视。

      这份凝视,也如一颗剧毒的种子,深埋在她心底,等待着日后被追杀的黑暗时刻发芽成背叛的最终决心——既然不能在他眼中占有一席之地,那就在他守护的世界里,彻底撕开一道血色裂痕,作为自己无望之恋最后的、毁灭性的祭奠。

      但她当时并不知道,那份神秘PE的背后,还牵连着日后背叛的真正漩涡——庄家甚至谢岚的阴影。她只是被无望的爱恋逼到了悬崖边,差一点就跳了下去。

      这份从“一见”便已注定无望、深陷如潭水、最终发酵为扭曲欲望又凝固成绝望冰刃的暗恋,成为姜仁生命中一道永难愈合的伤口,也埋下了她日后悲剧的伏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