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流言 ...
-
秋意渐浓,南川的天气褪去了夏日的酷暑,染上了一层凉爽的金黄。
然而,生活并未完全沿着预设的甜蜜轨道平稳前行。
那些潜藏在平静表面下的暗流,终究还是寻着缝隙,涌了上来。
最先打破平衡的,是商寄的父亲,商建明。
他对儿子执意回国并与谢聈复合一事,始终憋着一股火。
虽然上次被商寄强硬的态度顶了回去,暂时没再直接发作,但并不意味着他就此接受了。
一个周五的晚上,商寄原本约了谢聈去看新上映的电影。临下班时,却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命令,让他立刻回老宅一趟,有“要紧事”商量。
商寄皱紧眉头,本能地觉得没什么好事。
他试图推脱,但商建明在电话那头语气极其强硬,甚至带上了几分威胁的意味,暗示如果他不来,可能会影响到谢聈现在的工作。
商寄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挂了电话,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头的火气,才给谢聈打过去,语气抱歉地说明了情况,让他先回家,自己尽快回去。
谢聈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只是轻声说:“好,你……别跟你爸起冲突。”
商寄赶到老宅时,餐厅的长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但气氛却冰冷得如同审讯室。
商建明坐在主位,脸色阴沉。
母亲赵女士坐在一旁,眼神里满是担忧和无奈。
“爸,妈。”商寄打了声招呼,拉开椅子坐下,“什么事这么急?”
商建明重重放下筷子,目光如炬地盯着他:“什么事?你还有脸问?我问你,你是不是把城东那个科技园的项目,给了谢聈他们公司?”
商寄心里一沉。那个项目确实是他主导的,最终选择了谢聈所在的生物科技公司作为核心技术合作方,但他完全是基于对方公司的技术实力和方案优越性做出的专业决策,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刻意回避了与谢聈的直接接触,所有流程都合规透明。
“是。”商寄迎上父亲的目光,语气平静,“他们是所有竞标方里条件最优的,技术团队实力最强,方案也最符合要求。选择他们,是基于商业考量。”
“商业考量?”商建明嗤笑一声,声音陡然拔高,“我看你是色令智昏!你知不知道外面现在都怎么说?说我商建明的儿子,为了个男人,以权谋私,把肥肉往自己相好的嘴里喂!老子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不堪入耳的话语像脏水一样泼来。
商寄的拳头猛地攥紧,手背上青筋暴起。他强忍着怒火,一字一句道:“爸,请你放尊重一点,这个项目的所有评估报告和决策流程都在那里,随时可以接受任何审查,如果你或者任何人质疑,大可以去查!但如果拿不出证据,就不要在这里凭空污蔑!”
“污蔑?”商建明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碗碟哐当作响,“无风不起浪!就算流程上没问题,谁知道你们私底下有没有什么龌龊交易!我告诉你,立刻把这个项目给我停了!否则……”
“否则怎么样?”商寄猛地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父亲,眼神冷得吓人,“否则你就去谢聈公司闹?还是用别的什么手段打压他?爸,你可以试试看,但你最好想清楚,现在公司的实际运营是谁在负责,你那些老手段,还管不管用!”
他的话掷地有声,带着毫不掩饰的威胁和强大的气场。
商建明被他这副样子震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儿子如今已经强势到如此地步,他气得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指着商寄的鼻子“你……你……”了半天,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小寄!你怎么跟你爸说话呢!”赵女士慌忙站起来打圆场,拉着商寄的胳膊,“少说两句!都是一家人……”
“妈!”商寄甩开母亲的手,目光依旧冰冷地看着父亲,“正是因为是一家人,我才更要把话说清楚,我的工作,我的感情,都是我的私事,不容任何人插手,更不容任何人用龌龊的心思来揣测和破坏!”
他拿起椅背上的外套,转身就往外走。
“逆子!你给我站住!”商建明在他身后怒吼。
商寄脚步顿住,却没有回头,只是冷冷地丢下一句:“爸,时代变了,你那套观念,早就该扔进历史垃圾堆了。以后关于我感情的事,请你免开尊口。至于公司的事,一切按规矩办。如果你不满意,可以召开董事会罢免我。”
说完,他大步流星地离开了老宅,将父亲的怒吼和母亲的哭泣彻底抛在身后。
开车回家的路上,商寄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不是因为父亲的辱骂和威胁,而是因为这些破事终究还是牵连到了谢聈。
他害怕谢聈会因为这些无端的指责和压力再次退缩。
他回到家时,谢聈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电视开着,却显然没看进去。
听到开门声,他立刻抬起头,眼神里带着清晰的担忧。
“回来了?没事吧?”他站起身迎上来。
商寄看着他那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一阵抽痛,他一把将谢聈拉进怀里,紧紧抱住,把脸埋在他颈窝,声音闷闷的:“对不起……又让你担心了。”
谢聈轻轻拍着他的后背:“没事就好。你爸他……”
“别提他。”商寄打断他,语气疲惫,“吵了一架,没事了,我都处理好了。”
但真的能处理好吗?
流言蜚语并不会因为一次争吵就停止。
几天后,谢聈在公司里明显感觉到了一些异样的氛围。
同事看他的眼神有些微妙,平时关系还不错的几个人,说话也变得有些闪烁其词。
他去茶水间时,甚至隐约听到里面传来压低声音的议论。
“……真的假的?那个项目真是因为他……”
“谁知道呢……上面的事……”
“怪不得升那么快……”
虽然声音很快消失,但那些碎片化的词语像针一样扎进耳朵里。
谢聈的脸色白了白,握着水杯的手指微微收紧。
他深吸一口气,面无表情地接完水,转身离开。
他从未想过依靠商寄获得任何工作上的便利,甚至一直在刻意避嫌。
但身处这个位置,又有着这样特殊的关系,有些嫌疑,似乎天生就无法避免。
这种无形的压力让他感到窒息。
他开始更加拼命地工作,用业绩和成果来证明自己,但心底那根弦却越绷越紧。
商寄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变化。
谢聈的话变得更少了,晚上睡觉时,即使在他怀里,身体也总是微微绷着,偶尔会在梦中无意识地蹙紧眉头。
“是不是公司有人说什么了?”某天晚上,商寄忍不住问道,语气里带着压抑的火气,“你把名字告诉我,我来处理。”
谢聈立刻摇头,语气甚至有些急切:“没有!真的没有!你别瞎想,也别去做任何事。”
他害怕商寄的介入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坐实那些流言蜚语。
商寄看着他那副隐忍的样子,又气又心疼。
他知道谢聈的顾虑,但这种明明受了委屈却还要独自承受的感觉,让他无比憋闷。
“谢聈,”他捧起谢聈的脸,强迫他看着自己,“我们不是说好了吗?有什么事一起扛。你别什么都自己憋着!”
谢聈垂下眼睫,声音很低:“我知道……只是……这些事没办法的。只要我们在一起,可能永远都会有人说什么。我不想你总是因为我去跟人冲突,去得罪人……”
“我不在乎得罪谁!”商寄语气激动起来,“我在乎的是你!我不想看你受委屈!”
“我没有委屈。”谢聈抬起眼,努力扯出一个笑容,“我能处理好。真的。”
他的笑容勉强而脆弱,看得商寄心脏一阵揪痛。
他知道,谢聈只是习惯了一个人扛下所有,习惯了用沉默来应对风雨。
这种习惯,是十一年孤寂留下的后遗症,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
矛盾在一次极小的家庭聚会上爆发了。
商寄的姑姑一家从国外回来,组织了一次家庭聚餐。
商寄本来不想去,但母亲再三恳求,说只是吃个便饭,绝不提别的。
谢聈也劝他去,说自己没关系。
聚餐地点定在一家高级餐厅的包间。气氛一开始还算融洽。
姑姑一家久居国外,思想相对开放,对商寄和谢聈的关系虽然惊讶,但表现出了基本的礼貌和尊重。
然而,几杯酒下肚后,商建明的一个老友,也是公司的一位元老股东,借着酒意,又开始旧事重提,话里话外,还是绕着那个项目,暗示商寄“年轻气盛”、“容易感情用事”,甚至开玩笑般地对谢聈说:“小谢啊,你可要多提醒着点商寄,生意场上,最忌讳把私情和公事混为一谈啊哈哈……”
这话看似玩笑,实则恶意满满。
谢聈拿着筷子的手顿住了,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
商寄的脸色瞬间阴沉得要滴出水来。
他猛地放下酒杯,玻璃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打断了那人的“玩笑”。
包间里瞬间安静下来。
商寄的目光冷得像冰,直直射向那个股东:“李叔,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项目的事情,董事会早有决议,所有流程公开透明,你是质疑董事会的决策,还是单纯想在这里含沙射影,指桑骂槐?”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极强的压迫感,那位李股东被他看得心里发毛,酒醒了一半,讪讪道:“小寄你看你,李叔就是开个玩笑,你怎么还急眼了……”
“玩笑?”商寄冷笑一声,“我看一点都不好笑,今天我把话放在这儿,谢聈是我爱人,我们在一起,合理合法,不偷不抢,轮不到任何人来说三道四!至于工作,我们各行其是,互不干涉,谁要是再敢捕风捉影,搬弄是非,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毫不留情面,整个包间鸦雀无声。
商建明气得脸色铁青,却碍于场面不好发作。
赵女士急得直拉商寄的袖子。
谢聈低着头,手指在桌下紧紧攥成了拳头。
商寄的维护让他感动,但这种剑拔弩张的场面,却让他感到无比难堪和疲惫。
他忽然站起身,低声说了一句:“抱歉,我去下洗手间。”便匆匆离开了包间。
商寄见状,立刻也想跟出去,却被母亲死死拉住。
谢聈站在洗手台前,用冷水不断冲洗着脸,试图压下眼眶的酸涩和胸腔的憋闷。
他看着镜子里那个脸色苍白、眼神疲惫的自己,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席卷而来。
为什么就这么难?只是想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为什么就要面对这么多的纷扰和压力?
过了一会儿,隔间的门被推开,商寄走了进来,脸上还带着未消的怒气和对谢聈的担忧。
“你没事吧?”他走到谢聈身边,语气放缓了下来。
谢聈关掉水龙头,抽出纸巾慢慢擦着手,没有看商寄,声音平静得有些异常:“商寄,我们回去吧。”
商寄愣了一下:“饭还没吃完……”
“我累了。”谢聈打断他,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种商寄从未见过的、深深的疲惫和疏离,“这样的饭局,以后不要再叫我来了,好吗?”
商寄的心猛地一沉。
谢聈的眼神让他感到恐慌。
那不是生气,不是委屈,而是一种近乎心死的厌倦。
“谢聈,我……”
“我知道你是为我好。”谢聈再次打断他,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靠近的屏障,“但有些事,不是靠吵架和威胁就能解决的。我不想这样。真的……很累。”
他说完,绕过商寄,率先走出了洗手间。
商寄僵在原地,看着镜子里自己依旧带着怒容却茫然无措的脸,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最伤人的不是暴风骤雨般的冲突,而是这种温柔的、却带着巨大失望的疲惫。
他忽然意识到,光有满腔的爱意和强硬的保护,或许还远远不够。
如何更好地守护这份失而复得的感情,如何化解那些来自外界和彼此内心的压力,是他们需要共同学习的新课题。
这场看似赢了的气势之争,实则让他们都陷入了一种新的、更为复杂的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