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 三人行的日常 ...

  •   风波过后的青城一中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校园里的某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最明显的是,徐晏亭、陆靳风和周明轩形成了固定的三人组,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周一的数学课上,李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难度极高的奥数题:“这是去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一道压轴题,有人愿意尝试吗?”

      教室里鸦雀无声。这道题目的难度明显超出了高中范围,连徐晏亭都皱起了眉头。

      就在大家面面相觑时,陆靳风举起了手。 “陆同学?”李教授有些惊讶。 “我可以试试。”陆靳风走上讲台,拿起粉笔。

      令所有人震惊的是,陆靳风几乎没有任何停顿,流畅地写下了完整的解题过程。他的方法巧妙而简洁,甚至比标准答案还要优雅。

      “精彩!”李教授由衷赞叹,“陆同学,你的数学天赋令人惊叹!” 同学们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周明轩碰碰徐晏亭:“哇塞,陆靳风这么厉害?”

      徐晏亭微微一笑:“他一直都很厉害,只是以前不爱表现。” 下课后,同学们围住陆靳风请教解题思路。令人意外的是,陆靳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冷漠拒绝,而是耐心地讲解起来。

      “哇,陆同学讲得比老师还清楚!”一个女生惊叹道。周明轩得意地说:“那当然!我们铁三角可不是吹的!”

      中午食堂,三人照例坐在一起。周明轩叽叽喳喳地讲着校园八卦,徐晏亭安静地听着,陆靳风则偶尔插一句精准的吐槽。

      “听说二班的班花喜欢上了三班的体育委员!”周明轩压低声音,“但体育委员其实喜欢的是...” “学生会的文艺部长。”陆靳风突然接话。周明轩瞪大眼睛:“你怎么知道?” 陆靳风慢条斯理地吃饭:“显而易见。”

      徐晏亭轻笑:“观察力不错。” 陆靳风挑眉:“比不上班长的事无巨细。” 周明轩看着两人:“你俩现在一唱一和的,我都要吃醋了!”

      下午的物理实验课,三人分为一组。实验要求测量重力加速度,需要精确计时和计算。

      “我来计时!”周明轩自告奋勇。结果一连几次实验,数据都存在较大误差。 “明轩,你的手抖了。”徐晏亭指出。 “哎呀,这个按钮太灵敏了嘛!”

      陆靳风接过计时器:“我来。”他的手指稳定而精准,连续三次测量结果几乎完全一致。 “哇!完美!”周明轩欢呼。徐晏亭快速计算着数据:“g=9.801m/s?,非常接近标准值。”

      实验报告由陆靳风主笔,他的字迹优雅工整,推理严谨清晰。报告交上去后,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甚至作为范本在全班展示。

      放学后的图书馆,三人学习小组已经成为固定项目。周明轩负责活跃气氛,徐晏亭负责梳理知识点,陆靳风则负责解决疑难问题。

      “这道化学题好难啊!”周明轩哀嚎,“什么轨道杂化理论,完全看不懂!” 陆靳风瞥了一眼:“sp?杂化,正四面体构型。” 徐晏亭补充:“键角109.5度。” 周明轩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你俩是共享大脑了吗?”

      最让周明轩惊讶的是,陆靳风居然开始参加班级活动了。周五的班会,文艺委员组织大家玩“你画我猜”,陆靳风破天荒地没有提前离开。

      当轮到陆靳风比划时,他简单几个动作就让徐晏亭猜出了“相对论”。 “哇!你俩太默契了吧!”同学们惊叹。周明轩得意洋洋:“那是!我们铁三角的默契!”

      篮球训练时,三人的配合也更加默契。陆靳风的数学天赋在战术分析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能快速计算出最优传球路线和投篮角度。

      “根据抛物线方程,这个角度投篮命中率最高。”陆靳风在战术板上画着曲线。周明轩目瞪口呆:“打篮球还要用数学?” 徐晏亭轻笑:“万物皆可数学。”

      比赛时,陆靳风经常能做出一些精妙的计算。一次关键时刻,他在底线附近接球,看似不可能的角度,却精准地投进了三分球。

      “这怎么做到的?”队友们难以置信。陆靳风淡淡地说:“考虑了风速和重力加速度的调整。” 周明轩搂住他的肩膀:“学霸打篮球就是不一样!”

      渐渐地,陆靳风在班级里的人缘好了起来。同学们发现,这个曾经冷漠的转学生其实外冷内热,只是不擅长表达。

      一次数学小测,陆靳风只用了半小时就答完了所有题目,包括两道超纲的附加题。成绩出来后,他毫无悬念地得了满分,而徐晏亭以两分之差位居第二。

      “哇!陆靳风你超过晏亭了!”周明轩比当事人还兴奋。陆靳风却并不在意:“一次小测而已。” 徐晏亭真诚地说:“附加题的解法很精彩,我没想到那个思路。”

      课后,陆靳风主动找到徐晏亭:“那道题其实有更简洁的解法,要听吗?” 两人在黑板前讨论起来,周明轩则在一旁似懂非懂地点头。

      最让老师们惊讶的是,三人小组的学习效率极高。在最近的月考中,不仅徐晏亭和陆靳风包揽前二,连周明轩的成绩都大幅提升,进入了年级前二十。

      “铁三角效应啊!”班主任李老师欣慰地说,“好的同伴确实能互相促进。”

      周五放学后,周明轩提议庆祝月考成功:“我们去新开的那家火锅店吧!我请客!” 让人意外的是,陆靳风没有拒绝:“可以。” 徐晏亭轻笑:“明轩要大出血了。”

      火锅店里,周明轩叽叽喳喳地点了一堆菜,陆靳风则精准地计算着每种食材的最佳涮煮时间。

      “毛肚七秒,鸭肠五秒,牛肉片十秒...”陆靳风看着手表。周明轩目瞪口呆:“吃火锅还要计时?” 徐晏亭夹起一片牛肉:“相信他,他是数学天才。”

      果然,按照陆靳风的时间涮出来的食材口感完美。周明轩佩服得五体投地:“以后吃饭都得带着你了!”

      饭后,三人漫步在回家的路上。周明轩突然说:“咱们以后考同一所大学吧!” 徐晏亭点头:“可以。” 陆靳风沉默片刻:“看情况。” 周明轩搂住两人的肩膀:“必须的!铁三角不能散!”

      路灯下,三个少年的影子拉得很长。春风拂过,带着初夏的暖意。

      回到家中,徐晏亭收到陆靳风的信息:“今天谢谢。” 徐晏亭回复:“谢什么?” “一切。”陆靳风回了一个简单的表情。

      徐晏亭微微一笑,放下手机。窗外月色正好,春风轻柔。

      春风不解意,何故乱人心。但这一次,春风带来的是友谊的温暖和成长的力量。

      第二天课间,周明轩兴奋地跑进教室:“特大新闻!校园文化节要到了,每个班都要出节目。文艺委员说我们班要排一个话剧!”

      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 “去年的话剧得了第二名呢!” “今年一定要拿第一!”

      文艺委员走到三人面前:“今年的话剧需要三个主演...你们仨考虑一下?” 周明轩立即兴奋起来:“好啊好啊!我们铁三角必须上!” 徐晏亭有些犹豫:“我不太会表演...” 陆靳风直接拒绝:“没兴趣。”

      但在周明轩的软磨硬泡和全班同学的期待下,两人最终勉强答应了。

      排练过程笑料百出。周明轩自然活泼,演得有声有色;徐晏亭虽然生硬但很认真;最让人意外的是陆靳风,他虽然不情愿,但一旦进入角色,却表现得异常出色。

      “陆同学,你很有天赋啊!”文艺委员惊喜地说。陆靳风淡淡回应:“只是背台词而已。”

      文化节当天,三人的表演获得了巨大成功。谢幕时,全场掌声雷动。周明轩兴奋地拉着两人鞠躬,徐晏亭无奈地笑着,陆靳风虽然表情依旧淡然,但眼中有了些许温度。

      后台,周明轩抱着奖杯不放手:“第一名!我们是第一名!” 徐晏亭轻笑:“明轩演得最好。” 陆靳风点头:“确实。”

      周明轩突然安静下来,看着两个朋友:“说真的,认识你们真好。” 徐晏亭拍拍他的肩:“肉麻。” 陆靳风轻轻“嗯”了一声。

      三人相视而笑。那一刻,不需要太多言语,一切都心照不宣。

      放学路上,周明轩突然问:“陆靳风,你以后想做什么?” 陆靳风沉默片刻:“数学家。” 徐晏亭接话:“我想研究物理。” 周明轩挠挠头:“我还没想好...可能跟着你俩混吧!”

      夕阳下,三个少年的笑声洒满一路。

      有些相遇,注定会让彼此的生命更加完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