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任务 ...
-
朝忆稠是被手机闹钟叫醒的。
窗外天刚亮透,槐树叶的影子落在窗帘上,晃得人眼晕。他摸过手机一看,六点半——比昨天定的闹钟早了十分钟,大概是心里记挂着出任务,连觉都没睡沉。
昨天下午跟着叶鲤整理完诈骗案的基础材料,临下班时叶鲤拍了拍他的肩膀:“明天跟我去趟受害者家里,老太太年纪大了,咱们上门做笔录,记得穿便服,别吓着老人。”
朝忆稠当时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连忙点头:“好!我记着了!” 晚上回去翻了半宿的笔记本,把之前背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里关于询问被害人的条款又看了一遍,连怎么安抚情绪、怎么引导老人回忆细节都在心里过了好几遍——倒不是紧张,是怕漏了关键信息,给案子拖后腿。
他麻利地起床,从衣柜里翻出件浅灰色的短袖和卡其色长裤——特意选了最温和的颜色,又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确保自己看起来干净又亲和,才抓起背包出门。
到市局门口时刚七点二十,叶鲤已经站在警车旁等他了,手里还提着两个热乎的肉包和一杯豆浆。
“早啊小朝,刚从门口早餐铺买的,赶紧吃。”叶鲤把早餐递过来,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第一次上门做笔录别慌,老太太姓赵,七十多了,儿子在外地,昨天打电话的时候声音挺急的,咱们一会儿多耐心点。”
“谢谢叶哥!”朝忆稠接过早餐,咬了口肉包,热乎的汤汁裹着肉馅,瞬间驱散了清晨的凉意。他一边嚼一边点头,把叶鲤的话记在心里:“我知道了,我尽量不插嘴,先听您问,要是老人情绪不好,我就帮忙递点水。”
“不用这么拘谨,”叶鲤发动警车,方向盘打了个弯驶出市局大门,“咱们做笔录不是审犯人,尤其是对老人,得像陪家里长辈聊天似的,慢慢聊才能问出东西。你眼睛亮,多观察观察老人家里的情况,说不定能发现点有用的细节。”
朝忆稠赶紧把最后一口包子咽下去,把豆浆揣进兜里,拿出笔记本翻到空白页:“叶哥,我昨天看了案子材料,赵奶奶是被人以‘保健品投资返利’的名义骗了,前后转了五万多,对吧?”
“对,”叶鲤目视前方,交通灯转绿,他踩了脚油门,“骗子说买他们的‘灵芝孢子粉’不仅能治病,还能按季度返利息,返够三年还能翻倍拿回本金。老太太一开始买了两千块的,第一个月真收到了一百块‘利息’,后来就越投越多,直到上个月联系不上人,才发现被骗了。”
朝忆稠皱着眉把细节记在本子上,笔尖划过纸页:“这些骗子也太缺德了,专骗老人的养老钱。”
“可不是嘛,”叶鲤叹了口气,“现在的诈骗手段越来越多,针对老人的尤其狠,抓住老人怕生病、想给子女留钱的心理,哄得老人晕头转向。咱们这次不仅要把案子查清楚,还得给老人提个醒,以后别再上当。”
警车在老城区的巷口停下,窄窄的巷子两旁种着老槐树,枝叶把阳光剪得碎碎的,落在青石板路上。叶鲤领着朝忆稠往里走,拐了两个弯,停在一扇刷着朱红漆的院门前。
“就是这儿了。”叶鲤抬手敲了敲门,“赵奶奶,我们是市局刑侦队的,昨天跟您约好的。”
门很快开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探出头,脸上满是皱纹,手里还攥着个褪色的布围裙。看到他们,老太太连忙让开身子:“是警察同志吧?快进来快进来,我刚把茶泡好。”
朝忆稠跟着叶鲤走进院子,院子不大,角落里种着几盆月季花,开得正艳。正屋的门帘是碎花的,掀开门帘进去,一股淡淡的药味混着茶香扑面而来。屋里的家具很旧,电视柜上摆着个相框,里面是老太太和一个年轻男人的合影,应该是她儿子。
“您别忙了,我们就是来跟您了解点情况。”叶鲤扶着老太太坐在沙发上,朝忆稠赶紧把手里的笔记本和录音笔拿出来,又顺手把桌上的玻璃杯往老太太面前推了推。
“哎,好。”老太太坐下,双手攥着围裙角,眼神有点慌,“警察同志,我那钱……还能追回来吗?那是我攒了好几年的养老钱,还有我儿子给我寄的医药费……”
朝忆稠心里一软,刚想开口安慰,叶鲤先拍了拍老太太的手背,声音放得很轻:“赵奶奶您别着急,我们就是来帮您找线索的,只要能找到骗子的踪迹,钱就有希望追回来。您先想想,当初是怎么联系上那个卖保健品的人的?”
老太太定了定神,慢慢回忆:“是去年冬天,我在小区门口买菜,有个小姑娘跟我搭话,说她们公司搞活动,免费给老人测血压,还送鸡蛋。我想着反正没事,就跟她去了她们的‘健康中心’,后来就开始买她们的保健品了。”
“那个‘健康中心’在哪儿您还记得吗?有没有地址或者宣传单?”叶鲤拿出笔,在自己的本子上记着。
“就在隔壁街的写字楼里,好像是十楼,叫什么‘康寿堂’。”老太太努力回忆着,“宣传单我一开始留着,后来觉得没用就扔了……不过我有那个小姑娘的微信,她还跟我聊过天呢!”
朝忆稠眼睛一亮,赶紧说:“赵奶奶,您能把微信打开给我们看看吗?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都很重要。”
“能能能!”老太太连忙起身去卧室拿手机,回来的时候手里攥着个老旧的智能手机,屏幕上还有几道裂痕。朝忆稠接过手机,小心翼翼地点开微信,找到那个备注为“小周”的联系人。
聊天记录从去年冬天开始,一开始全是“小周”给老太太发的养生知识,偶尔还会问一句“奶奶您今天血压怎么样”,后来就渐渐开始推销保健品,提到“投资返利”的事。朝忆稠一边翻一边截图,把关键的聊天记录都保存下来,又找到转账记录,从最初的两千块,到后来的一万、两万,最后一笔五万块的转账是在两个月前。
“叶哥,转账都是转到同一个银行卡号,户主叫李伟。”朝忆稠把手机递给叶鲤,指着屏幕上的转账记录,“我刚才看了一下,这个‘小周’最近一次回复是上个月十五号,之后就没再回过消息了。”
叶鲤接过手机看了看,又问老太太:“赵奶奶,除了这个‘小周’,您还见过其他跟‘康寿堂’有关的人吗?比如他们公司的老板,或者一起买保健品的其他老人?”
老太太皱着眉想了半天,摇了摇头:“我就见过小周,还有一次去‘健康中心’,见过一个男的,说是经理,不过就见过一面,也不知道叫什么。一起买的老人倒是有几个,不过我都不认识,没留联系方式。”
叶鲤点点头,把手机还给老太太,又拿出笔录纸:“赵奶奶,那我跟您确认一下细节,您昨天说第一次收到‘利息’是在买完保健品的第一个月,对吧?金额是一百块?”
“对,是一百块,直接转到我微信里的。”老太太点头,“当时我还觉得这事儿靠谱,就想着多投点,能给儿子减轻点负担……都怪我傻,怎么就信了他们的话呢。” 说着,老太太的声音就有点哽咽,眼角也红了。
朝忆稠赶紧拿起桌上的纸巾递给老太太,轻声说:“赵奶奶,您别自责,不是您傻,是骗子太会装了。好多老人都上过这种当,咱们现在把线索提供给警察,就能把骗子抓起来,不让他们再骗别人了。”
老太太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看着朝忆稠,眼神里多了点暖意:“小伙子,谢谢你啊,你说话真贴心。”
叶鲤看老太太情绪稍微平复了些,继续询问剩下的细节,朝忆稠在旁边一边记录,一边时不时给老太太添点茶水。等把所有细节都问清楚,让老太太在笔录上签了字,已经快十一点了。
“赵奶奶,我们就先回去了,后续有进展我们会及时跟您联系的。”叶鲤收起笔录和录音笔,站起身,“您以后要是再遇到有人推销保健品、说能返利的,千万别信,一定要先跟您儿子或者我们联系,知道吗?”
“知道了知道了,以后再也不贪小便宜了。”老太太送他们到门口,又拉着朝忆稠的手,“小伙子,你们辛苦啦,有空再来家里坐啊。”
“好,赵奶奶您回去吧,注意身体。”朝忆稠笑着点头,跟着叶鲤走出院子。
回到警车上,叶鲤看了眼朝忆稠手里的笔记本,笑着说:“不错啊小朝,刚才观察得挺仔细,还注意到老太太手机屏幕碎了,递纸巾的时候也很及时,比我第一次上门强多了。”
朝忆稠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就是觉得老太太挺可怜的,她儿子不在身边,被骗了肯定特别慌。对了叶哥,那个叫李伟的户主,咱们能查到他的信息吗?”
“已经让技术队的同事查了,”叶鲤发动警车,“不过这种诈骗案,用的大概率是假名□□,银行卡可能也是买来的,技术队说最快得明天才能有初步结果。咱们先去‘康寿堂’看看,要是还在营业最好,要是跑了,就找物业调监控。”
警车开到隔壁街的写字楼,叶鲤和朝忆稠下了车,径直走进大堂。前台的小姑娘看到他们穿着便服,连忙问:“请问两位找谁?”
“我们是市局刑侦队的,找十楼的‘康寿堂’。”叶鲤拿出警官证晃了晃。
小姑娘脸色一变,支支吾吾地说:“十楼的‘康寿堂’……半个月前就搬走了,说是公司搬迁,具体搬哪儿了我们也不知道。”
“搬走了?”叶鲤皱了皱眉,“那你们这儿有他们的租赁合同吗?还有最近一个月的监控,我们需要调看。”
“租赁合同得找物业经理拿,监控……”小姑娘面露难色,“上个月十楼的监控坏了几天,刚好是他们搬走前那周,好多画面都没录上。”
朝忆稠心里一沉——刚找到的线索又断了一截。叶鲤倒是没太意外,只是点了点头:“先把能调的监控都给我们,租赁合同也尽快找出来,我们在监控室等。”
等物业经理把租赁合同拿来,又调出仅存的几段监控,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画面里,几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抱着纸箱从电梯里出来,其中一个男人的侧脸模糊不清,手里提着个黑色塑料袋,上面印着个陌生的logo。
“叶哥,这个袋子……好像在哪儿见过?”朝忆稠盯着屏幕,皱着眉想了半天,却怎么也记不起来,最后只能摇摇头,“算了,可能是我记错了,先把画面截下来,让技术队试试能不能清晰化吧。”
叶鲤点点头:“只能这样了,这案子本来就没那么好查,慢慢来。”
两人拿着残缺的监控录像和租赁合同回了市局,刚到办公区,就看到王姐走过来:“叶鲤,张队说这个诈骗案后续可能要跟律师对接证据,让你们明天跟‘正和’律所的谢律师碰个面,他之前办过类似的案子,能给点建议。”
“谢律师?”朝忆稠愣了一下,才想起报到那天撞到的那个冷脸律师,“哦,好,我明天跟叶哥一起去。” 他没多想,只觉得是多了个帮案子的人,至于谢妄本人,早被他忘到了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