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卸下“完美”的重担后,生活并未立刻变得轻盈顺滑,反而像一台精密仪器突然被撤去了所有规程,显得有些运转不良,甚至…磕磕绊绊。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过去,林薇的《指南》里有针对各种情况的标准化应对流程。李哲晚归,有“暖心宵夜+舒缓按摩+倾听不追问”套餐;李哲情绪低落,有“共情话语+空间给予+适时鼓励”组合拳。现在,没了剧本,她常常在李哲面前手足无措。

      一天晚上,李哲带着明显的烦躁回家,一个项目出了大纰漏,他可能面临职业生涯第一次重大挫折。他瘫在沙发上,扯开领带,一言不发。

      过去的林薇会立刻端上温热的安神茶,用恰到好处的力度按摩他的太阳穴,并说:“没关系,我相信你的能力,一定能解决。”——标准,有效,但像AI客服。

      现在的林薇看着他紧锁的眉头和周身散发的低气压,愣在了厨房门口。她该做什么?泡茶?他也许不想喝。按摩?他可能嫌烦。说鼓励的话?听起来像空泛的安慰。

      她犹豫了很久,最终只是走过去,坐在沙发另一头,拿起一本杂志,安静地翻着。没有茶,没有按摩,没有话语。空间里只有他粗重的呼吸声和杂志纸张的摩擦声。

      过了不知多久,李哲忽然哑声开口:“…我可能搞砸了,薇薇。” 声音里带着罕见的脆弱和不确定。

      林薇的心揪了一下。按照《指南》,此刻应该立刻否定他的消极想法,给予信心支持。但她抿了抿唇,放下杂志,说:“…听起来真的很难。你感觉怎么样?”

      一句笨拙的,甚至算不上安慰的问话。

      李哲却像是被这句话轻轻戳破了什么,他抬手遮住眼睛,低声说:“很累。还有点怕。”

      接着,他断断续续地说起了项目的细节,他的失误,他的压力,他的担忧。没有条理,充满情绪化的词汇,一点也不像那个永远冷静理性的李哲。

      林薇只是听着,偶尔“嗯”一声。她发现自己不需要刻意共情,因为听着他的叙述,看着他难得显露的脆弱,她自然而然地感觉到了心疼。她伸出手,轻轻放在他的膝盖上。

      这个动作完全不在计划内,却比任何精准的按摩都更能传递温度。

      李哲覆盖着眼睛的手放下,反手握住了她的。两人谁也没再说话,但某种真实的连接,在安静的空气里悄然流淌。

      另一方面,李哲也在适应。他习惯了接受“完美服务”,如今也需要学习如何“真实地参与”。

      一个周末的早上,林薇抱着相机在阳台拍日出,没有像往常一样准备早餐。李哲饿着肚子醒来,看着空荡荡的厨房,下意识地想:“薇薇今天怎么了?”
      随即他反应过来——他也可以做早餐。

      结果可想而知。煎蛋破了,面包烤焦了,牛奶热得溢出了锅。厨房一片狼藉。

      林薇从阳台回来,看到这幅景象和站在厨房中间、围着不合身围裙、一脸懊恼的李哲,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出声来。

      李哲有些窘迫:“我想…”

      “看起来很有烟火气。”林薇打断他,举起相机,对着狼藉的厨房和焦黑的煎蛋咔嚓拍了一张,“比完美摆盘有意思多了。”

      她走过去,关掉火,拿起锅铲:“来吧,李同学,早餐课第一节:如何拯救一颗破掉的煎蛋。学费嘛…就罚你洗碗。”

      他们一起在狼藉的厨房里做出了卖相不佳但味道还行的早餐,并且一起笑着收拾了残局。这个过程效率极低,浪费了食物,还差点又烧糊一个锅。

      但李哲觉得,这比他过去三年吃过的任何一顿完美早餐都更满足。

      真实的磨合必然伴随冲突。不久后,他们发生了“去完美化”后的第一次真正争吵。争论的起因很小——李哲忘了交电费导致停电,林薇一份即将完成的摄影作品因突然断电未保存而丢失。

      若是以前,林薇会按照《指南》“宽容理解”条款,压下所有情绪,说“没关系,下次记得就好”。
      李哲则会按照“完美丈夫”剧本,立刻道歉并加倍补偿。

      但这次,林薇看着电脑漆黑的屏幕,积累的疲惫、对作品的心疼、以及对李哲总是忽略家务琐事的不满瞬间爆发:“你怎么总是这样!家里什么事都不上心!这是我的劳动成果!”

      李哲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指责弄得有些恼火——他工作压力已经很大了,又不是故意的:“只是一份照片而已!至于发这么大脾气吗?我又不是你的佣人,什么都得记得!”

      话一出口,两人都愣住了。他们从未如此直白地向对方表达过愤怒。

      争吵持续了十几分钟,声音很大,言辞激烈,翻出了一些陈年旧账。一点也不体面,完全背离了“完美夫妻”的行为准则。

      吵到最后,两人都气喘吁吁地停下,看着对方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忽然间,一种奇怪的感觉取代了愤怒。

      那是一种**真实感**。

      原来表达愤怒是这样的,原来被对方反驳是这样的。不像《指南》里描述的那么可怕,反而有一种撕破伪装后的畅快淋漓。

      沉默良久,林薇先开了口,声音低了下来:“…我不是故意吼你。但那组照片我拍了好久,我很难过。”

      李哲也抹了把脸,语气缓和了:“…我知道。是我不对,我确实总忘了这些事。以后你提醒我,或者我们设个共同备忘录。”

      没有完美的和解,没有标准的道歉流程。他们只是疲惫地坐回沙发,肩膀挨着肩膀。停电的公寓里一片黑暗,但彼此的温度却清晰可感。

      “原来吵架是这样的。”李哲在黑暗里小声说。
      “嗯。”林薇应了一声,“好像…也没那么糟。”

      经过这次争吵,他们似乎又拆除了一堵无形的墙。林薇开始更自然地表达不满和需求,李哲也开始更坦然地承认错误和局限。

      林薇的摄影作品开始聚焦更多“不完美”的瞬间:洗碗槽堆叠的脏碗、沙发上随意搭着的毛毯、李哲睡着时微微张开的嘴、甚至争吵后客厅里凌乱的靠垫…这些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毛边和质感,反而呈现出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她甚至偷偷给那本《完美婚姻维系指南》拍了张照,它被塞在书架最底层,落了一层薄灰。这张照片她命名为《旧地图》,纪念那段按照别人绘制的图纸航行的岁月。

      一天晚上,李哲看着林薇在电脑前筛选照片,忽然说:“你的作品里,好像越来越有‘人’味儿了。”

      林薇回头看他:“以前没有吗?”

      “以前也很好,但像精美的明信片。”李哲走过来,手指划过屏幕上那张吵架后凌乱客厅的照片,“现在这些,像我们的生活。有点乱,但是真的。”

      他顿了顿,轻声说:“我喜欢这样的真的。”

      林薇靠进他怀里,没有说话。窗外城市的灯火照进来,勾勒出他们依偎的轮廓,不再完美无瑕,却温暖而坚实。

      他们不再追求成为彼此的“完美伴侣”,而是开始学习如何做对方“真实的战友”。这条路或许更崎岖,也更有趣。而林薇那本蒙尘的《指南》扉页上,她悄悄写下了一行新的注脚:

      **“真正的完美,或许就是拥抱彼此的不完美,并依然选择携手同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