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立冬第一项任务 ...
-
玻璃上的水雾蜿蜒成痕,鹿言澈用指腹轻轻擦开一小块透明区域,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卷着打在窗棂上,带着湿漉漉的凉意。画室里还残留着松节油的味道,混合着最后一批画作搬走后留下的空旷感,墙上原本挂满画作的地方,浅色墙漆被阳光晒得略深一些,形成不规则的印痕,像某种无声的纪念。
他刚把最后一支画笔放进收纳盒,手机就震动起来,屏幕上弹出系办老师的消息,附带着一张国家级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的公示名单,他的名字排在油画系首位,后面跟着一串颇为可观的奖金数额。鹿言澈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没有立刻回复,而是点开了另一个对话框,最后一条消息停留在三天前,发送人是宋闻觉,内容只有简短的一句:“赴深谈合作,归期未定。”
没有多余的寒暄,甚至没有提及合作的具体内容,一如那个人一贯的风格。鹿言澈将手机揣回口袋,起身时带起的风拂过散落的画纸,上面是这次画展未采用的草图,大多是上海老街区的晨昏,笔触细腻得能看清砖墙上的苔藓纹路。
画展结束的第二天,馆长特意打来电话,说有位匿名收藏家买下了他参展的三幅作品,出价远超预估。鹿言澈没多问,只是礼貌地道了谢。他向来不关心这些,画笔和画布才是他最熟悉的伙伴,至于作品最终落在谁手里,似乎并不重要。
收拾完画室已经是下午三点,外面的风比早上更烈了些,裹着细碎的雨丝,打在脸上冰凉。鹿言澈穿上深灰色羊毛大衣,戴上围巾,将画室的钥匙交给管理员时,对方笑着说:“鹿老师,这次画展太成功了,好多人来问下次什么时候办呢。”
“谢谢,”他笑了笑,眼角泛起浅浅的梨涡,中和了眉宇间的疏离,“还没确定,可能要等下学期了。”
走出艺术空间,街面上的行人都裹紧了衣物,步履匆匆。梧桐树的叶子落了大半,枯黄的叶片铺在潮湿的路面上,被过往的车辆碾出细碎的声响。鹿言澈没打车,沿着人行道慢慢往前走,耳机里放着舒缓的古典乐,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大衣口袋里的手机,期待着能收到一条新消息,却始终没有动静。
他想起上次宋闻觉出差,也是这样杳无音信了好几天,回来时带着一身风尘,却递给了他一本绝版的艺术画册。那人似乎永远有办法知道他想要什么,哪怕他从未主动提起。
走到路口等红灯时,手机忽然响了,来电显示是陌生号码,归属地是上海。鹿言澈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请问是鹿言澈先生吗?”电话那头的声音温和有礼,带着几分公式化的严谨。
“我是。”
“您好,我是星途科技的林舟。”对方自我介绍道,“宋先生在深圳的合作已经谈妥,今天上午的航班回上海,让我务必联系到您,希望您能抽空来一趟星途科技总部,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和您沟通。”
星途科技?鹿言澈愣了愣。他知道这家公司,半年前在财经新闻上见过,是一家快速崛起的科技集团,主打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意融合,没想到宋闻觉会和这家公司有关联。
“重要的事情?”他追问了一句,心里泛起一丝疑惑。
“具体情况我不便多言,”林舟的语气依旧恭敬,“宋先生只说,这是一个机密合作计划,核心环节需要一位顶尖的画师,而您是他指定的人选。”
画师?鹿言澈停下脚步,站在梧桐树下,雨丝打湿了他的发梢。他虽然是油画系研究生,偶尔也接一些商业插画的单子,但大多是独立创作,从未涉足过企业的“机密计划”。宋闻觉这次出差谈的合作,竟然和这个有关?
“我需要准备什么吗?”他问道。
“宋先生说无需特意准备,您本人到场即可,”林舟道,“我现在在您画展所在的艺术空间附近,若您方便,我可以现在来接您,车程大约四十分钟。”
鹿言澈看了看天色,雨丝似乎越来越密了。他原本打算回学校宿舍,此刻却被这突如其来的邀约勾起了好奇心。宋闻觉向来行事沉稳,能让他特意派特助来接,还强调是“机密计划”,想必事情并不简单。
“好,”他点头应允,“我在艺术空间门口等你。”
挂了电话,鹿言澈靠在梧桐树干上,看着来往的车辆。风卷着雨丝吹过来,他裹紧了围巾,心里却莫名有些躁动。他想知道那个“机密计划”到底是什么,更想知道宋闻觉为什么会指定他。他们之间的交集不算多,大多是围绕着艺术相关的话题,他从未想过,自己的画笔会和科技公司的机密计划联系在一起。
十分钟后,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车窗降下,露出一张戴着金丝眼镜的斯文面孔,正是林舟。“鹿先生,这边请。”
鹿言澈拉开车门坐进去,车内暖气很足,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意。林舟递过来一条干净的毛巾:“路上雨大,您擦擦吧。”
“谢谢。”鹿言澈接过毛巾,擦了擦脸上和发梢的水渍。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高架上,窗外的雨幕模糊了城市的轮廓。高楼大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像一幅晕染开来的水墨画。鹿言澈靠在车窗边,看着飞速掠过的街景,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宋闻觉的样子。那人总是穿着剪裁合体的西装,气质沉稳,眼神锐利,说话时语速不快,却每一句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上次见宋闻觉,是在他画展的开幕式上。对方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站在展厅的角落里,安静地看着他的画作,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上前寒暄,只是在离开时,递给他一张名片,上面只有名字和联系方式。后来鹿言澈偶尔会收到他发来的艺术展信息,有时是国外某家美术馆的特展,有时是国内新兴艺术家的作品集,从未有过多余的打扰。
“鹿先生,您的画展我也去看了,”林舟忽然开口,打破了车内的沉默,“您的作品很有感染力,尤其是那幅《梧桐深巷》,细节处理得非常惊艳。”
鹿言澈有些意外,笑了笑:“谢谢。”
“宋先生也很欣赏您的作品,”林舟道,“他办公室里还挂着您去年发表在艺术期刊上的一幅版画复制品。”
鹿言澈心里微微一动,却没有接话。他没想到宋闻觉会特意收藏自己的作品,更没想到对方会如此关注他的创作。
车子驶入浦东金融中心,最终停在一栋高达五十层的玻璃幕墙大厦前。“这是星途科技的总部,”林舟解释道,“宋先生已经在顶层等您了。”
跟着林舟走进大厦,大厅宽敞明亮,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前台小姐穿着统一的制服,笑容得体。乘坐专属电梯直达顶层,电梯门打开的瞬间,鹿言澈被眼前的景象惊了一下。顶层并没有传统写字楼的压抑感,反而更像一个兼具艺术感与科技感的展厅。墙面是大面积的落地玻璃,能俯瞰整个陆家嘴的全景,黄浦江蜿蜒流淌,船只在江面上缓缓移动。角落里摆放着几尊抽象雕塑,线条流畅,与他画室里的风格有几分相似。
“鹿先生,这边请。”林舟领着他走到一扇厚重的实木门前,轻轻敲了敲。
“进来。”门内传来熟悉的声音,比电话里听起来多了几分沙哑,像是刚熬过夜。
鹿言澈推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办公桌后那个身影。宋闻觉穿着一身黑色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头发梳得整齐,只是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显然是连日奔波的疲惫。他抬起头,目光落在鹿言澈身上时,原本紧绷的眉眼似乎柔和了些许,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坐。”
鹿言澈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林舟端来一杯热咖啡,轻声说了句“两位慢谈”,便转身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暖气将外面的湿冷隔绝在外,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雪松香气,混合着咖啡的醇厚味道。宋闻觉没有立刻开口,而是低头翻看了一下桌上的文件,似乎在整理思路。
鹿言澈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暖意蔓延开来。他打量着这间办公室,办公桌是深色实木材质,上面摆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几份文件,没有多余的装饰,显得简洁而干练。身后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大多是科技、金融类的专业书籍,角落里却突兀地放着几本艺术画册,其中一本正是他去年出版的个人作品集。
“画展结束得很顺利?”宋闻觉率先打破了沉默,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几分审视。
“嗯,”鹿言澈点头,“三天前闭的展,馆长说反响不错。”
“我知道,”宋闻觉道,“匿名收藏家买了你的三幅作品,是我安排的。”
鹿言澈愣了愣,手里的咖啡杯微微晃动了一下。他没想到那位神秘的收藏家竟然是宋闻觉,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你的作品值得更好的认可,”宋闻觉似乎看出了他的局促,语气平淡地补充了一句,“没必要因为名气不够,就让好作品被埋没。”
鹿言澈抿了抿唇,没有反驳。他知道宋闻觉说的是实话,艺术圈向来现实,没有名气的年轻艺术家,作品往往很难被真正看到。只是他没想到,宋闻觉会用这种方式支持他。
“找我来,是为了那个机密计划?”鹿言澈主动转移了话题,他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
宋闻觉点点头,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个加密文件夹,输入密码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份项目介绍PPT。“我这次去深圳,是和腾讯互娱谈的合作,”他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我们要联合打造一款沉浸式虚拟艺术展项目,代号‘画境’。”
鹿言澈的目光落在屏幕上,随着宋闻觉的讲解,渐渐明白了这个项目的核心。所谓“画境”,是利用星途科技的VR技术,结合顶尖的艺术作品,打造一个虚拟的艺术空间。用户可以通过VR设备进入其中,沉浸式地体验画作中的场景,甚至可以与画作进行互动。而这个项目的核心环节,就是需要一位画师,负责所有虚拟场景的原画设计。
“这个项目目前处于保密阶段,除了双方的核心团队,没有其他人知晓,”宋闻觉道,“腾讯那边推荐了不少国内外知名的插画师,但我都婉拒了。”
他的目光直视着鹿言澈,眼神锐利而坚定:“我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你的画作细腻、有温度,而且充满了独特的叙事感,这正是‘画境’项目所需要的。”
鹿言澈心里泛起一丝波澜。他从未接触过虚拟场景的原画设计,更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样重要的项目。“我没有相关的经验,”他坦诚道,“而且这个项目听起来技术要求很高,我怕会拖后腿。”
“经验可以积累,但你的艺术感知力是天生的,”宋闻觉道,“我看过你所有的作品,从你早期的素描,到这次画展的油画,你的笔触里有一种能让人沉浸其中的魔力。‘画境’需要的不是简单的插画,而是能构建出完整世界观的艺术创作,你有这个能力。”
宋闻觉的语气很笃定,仿佛已经认定了他。鹿言澈看着屏幕上那些充满科技感的虚拟场景概念图,心里忽然生出一丝向往。他一直想打破传统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壁垒,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而这个项目,似乎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这个项目的周期很长,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宋闻觉补充道,“期间需要你全程参与,和技术团队密切配合,而且所有的设计稿都需要加密保存,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包括你的老师和同学。”
保密要求如此之高,鹿言澈有些意外。“为什么是我?”他忍不住问道,“你完全可以找更有经验的商业插画师。”
宋闻觉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该如何回答。“因为你的作品里,有别人没有的东西,”他缓缓道,“一种纯粹的、不计较得失的热爱。这种热爱,能让虚拟场景拥有灵魂,而不是冰冷的代码和像素。”
鹿言澈的心猛地一跳。这句话,恰好说到了他的心底。他画画,从来不是为了名和利,只是单纯地热爱着用画笔记录世界的感觉,热爱着那些藏在笔触里的情绪与故事。
“我可以给你一天的时间考虑,”宋闻觉道,“如果你同意,明天上午九点,林特助会来接你,和技术团队进行对接。如果你拒绝,我会尊重你的决定,并且不会向任何人透露这个项目的信息。”
鹿言澈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咖啡杯,慢慢喝着,脑海里思绪万千。加入这个项目,意味着他接下来半年的时间都要投入其中,可能会影响到学校的课程,但这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能让他的艺术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对了,”宋闻觉忽然想起什么,“你获得了国家级优秀研究生奖学金,恭喜。”
鹿言澈愣了愣,没想到他会知道这件事。“谢谢,”他道,“也是刚收到通知。”
“你的努力值得这份认可,”宋闻觉道,“星途科技会为你提供丰厚的报酬,远高于你接商业插画的价格,而且会为你配备独立的创作空间和最专业的技术支持,不会影响你的学业。”
他似乎早已考虑到了所有的问题,将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鹿言澈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忽然觉得他有些神秘。他知道宋闻觉是星途科技的总裁,却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如此了解自己,如此看重自己的作品。
“我不用考虑了,”鹿言澈放下咖啡杯,眼神坚定,“我加入。”
宋闻觉似乎并不意外,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快得让人几乎以为是错觉。“很好,”他道,“林特助会把项目的详细资料发给你,你回去后可以慢慢看,如果有任何疑问,随时可以联系我。”
“好。”鹿言澈应道。
“还有,”宋闻觉道,“为了方便你工作,我在公司附近给你安排了一套公寓,离这里只有十分钟车程,里面有独立的画室,设施齐全,你可以搬过去住,这样就不用来回奔波了。”
“不用这么麻烦,”鹿言澈连忙道,“我住学校宿舍也很方便。”
“学校宿舍离公司太远,而且环境相对简陋,不利于创作,”宋闻觉道,“公寓的钥匙林特助会交给你,你今天晚上就可以搬过去。至于宿舍的东西,我已经让林特助安排人去收拾了。”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鹿言澈知道,自己再拒绝也无济于事。“那就麻烦你了。”他只能道。
“应该是我麻烦你,”宋闻觉道,“‘画境’项目离不开你。”
下午,鹿言澈留在星途科技,和技术团队进行了第一次对接。技术团队的负责人是个叫陈默的年轻人,戴着黑框眼镜,说话语速很快,充满了激情。他给鹿言澈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技术要求:“鹿先生,我们需要你先构建出三个核心场景的原画,分别是‘都市秘境’‘自然回响’和‘时光回廊’,每个场景都需要有完整的世界观设定和细节刻画,我们会根据你的原画,进行3D建模和动态效果制作。”
陈默打开电脑,调出了一些参考资料:“这是目前市场上类似项目的案例,但我们希望‘画境’能更有艺术感,更能打动人心,所以你的创作自由度很高,我们只提供技术支持,不会过多干涉你的艺术表达。”
鹿言澈看着那些参考资料,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思。“都市秘境”可以以上海的老街区为原型,融入雾中梧桐、斑驳砖墙等元素;“自然回响”可以聚焦于江南的庭院,流水、竹影、青苔,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氛围;“时光回廊”则可以采用复古的色调,还原老上海的舞厅、书店、电车,带用户穿越回旧时光。
“我明白了,”鹿言澈道,“我会在一周内给出初步的草图。”
“太好了,”陈默兴奋道,“我们都很期待你的作品。对了,如果你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任何技术方面的参考,或者想了解VR场景的呈现效果,随时可以找我。”
和技术团队对接完,已经是傍晚六点。外面的雨已经停了,天空被染成了淡淡的橘粉色,云层很低,压在高楼的顶端。林特助拿着公寓的钥匙走过来:“鹿先生,公寓已经收拾好了,我送你过去看看吧。”
鹿言澈点点头,跟着林特助走出大厦。夕阳的余晖洒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路边的梧桐树叶上还挂着水珠,在夕阳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
公寓位于一栋高档住宅小区,离星途科技确实只有十分钟车程。走进公寓,鹿言澈有些意外,这里的装修风格简约而不失格调,客厅宽敞明亮,落地窗外是小区的花园,种满了常青植物。最让他惊喜的是独立的画室,宽敞通透,采光极好,墙角已经摆放好了崭新的画架、画布和颜料,甚至还有他惯用的几个品牌,可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