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暂停 ...

  •   各位小镇做题家们,你们好:
      暑假之余,我放弃了去学校上课的机会,毅然前往一个特殊的地方,打破了我这活了十多年的闭塞的人生,重新开启一段前所未有的旅途。
      我选择,去揭开一个,名为“自卑”的疮疤。是的,我们都来自这个小小的旮瘩里,出生便携带了本有的来自乡里的自卑之心,这一份心思,并非是充满贬义的,它不是我们虚荣心的代表,也不是对出生所抱有的一份怨愤。或许,我们可以将这样的一份心思,称作“野心”。
      这个暑假,我选择去接触一个看着,有些许高高在上的领域-——雅思。或许这个一经提起,第一想法该是“你是要出国么,去学这个干什么”诸如此类大差不差的吧。可,谁来亲自告诉我们了,雅思只是出国者的标签,何尝不能是英语水平在上一级的踏板,所以,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我做出了人生的第一笔风险投资。
      我当记得,和新舍友的第一次见面,一句话,让我愣在了原地。
      “你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这是什么意思?”
      两个室友面面相觑,换了一个,我听得懂的话术。
      “哦,就是问你是公立的学校还是私立的学校。”
      “哦哦,我是公立的,我们那里最好的学校只有公立的。你们呢?”
      “我们俩和刚才出门的那一对双胞胎都是上的国际高中。”
      ······
      第一次,我真实接触到,别人话中的,国际高中生。我发现,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但是,也是第一次,我知道,别人张口说的旅游是英国
      第一次,我接触到,家里安排出国读大学的同龄人
      第一次,与他人辩驳,输在了见识少,我自以为的尚有几份长远的目光,被反驳的哑口无言。
      第一次,我真正感受到信息茧房的存在。
      这无数个第一次,打破了十多年来,我对这个世界浅显的认知。
      后来,在这里,有人告诉我,学历真的在迅速贬值,不管是双一流还是双非大学毕业生,大家都找不到工作;有人告诉我,普通一本毕业的自己也可以被世界五百强的国企录取,在一众985,211中突围,因为他有着比别人更多的见识和经验,高考与名校的错失不是遗憾,无法影响他去寻找自我机会,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拓展人脉,将自己的大学生活过成了他人艳羡的样子。普通的一本大学并没有成为难以启齿的遮羞布,他照样能够采访王新星,照样可以上央视,名人的访谈和个人经历让他知道了,学历不过是一张那个白纸,不是家长言中所谓的世界的通行证,丰富的视野打破了父母的偏见,他发现,人生的容错率,其实很高。也有人告诉我,初入名校的自己,跟风选择了不了解的专业,茫然度过了大学四年后,不适的工作,让他有了重新读书的心思,他选择去国外选找读研的机会。当年那个高考650的少年,却也是蹉跎了数年光阴,至今没有定向,无数次懊悔刚入大学那个被眼界限制住目光的茫然选择。
      后来,有一次,我问这个一本的哥哥,
      “为什么不继续读研究生呢,不会有更好的待遇么?”
      “我都拿到了这个行业内几乎最好的offer了,为什么还要选继续读研呢?只要达到这个企业要求的学历标准,大家都是一样的,等我读完研究生后,年龄不同,可能我将拿不到再如这样好的offer。”
      这一下,彻底地打破了,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我,对所谓的学历滤镜,对坚信高考改变人生的大厦,轰然崩塌。
      因为,从高中的结束那一刻开始,这个世界上,凭借努力能够获得的东西,就越来越少了。
      这一刻起,我真正的意识到自己这段时间在寻找的学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了。
      我真正意识到,我的学习的目标从来不是为了那只值750分的高考试卷,从来不是为了追求一个什么所谓的高分能够来证明自己如何厉害,从来不是为了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学习在教会我的,始终只有活下去的本领而已,它让我们面对语言,有话可说;面对数据,有理可论;面对谎言,有心可辨;面对生活,能够取悦自己。我们十几年寒窗苦读,换来的不该是如此草率的的三个数字,更不能被看着精美的录取通知书蒙蔽双眼,真正所得,是日后不被浇灭的一腔少年热血,是日后生生不息的拼搏之力,是日后支持自己永不臣服的铮铮铁骨······
      我真正意识到,人生是旷野,并不是说世界足够广大,而是在告诉我们,人生有着巨大的容错率,路永远没有走近尽的时候,只有拿温水煮了青蛙梦,现实压垮少年肩之际,倒下的或许是那个满腔抱负的少年,但路永远不会断,时刻等待一个重新站起的名为“不屈”的赶路人。
      开解心结的同时,我想到了,另外一件事,为何,老师告诉我们的是,“在高中,只要想着学习,其他什么东西都不要去想,到了大学自然就自己了解了。”
      “因为你们后来的人生怎么样,都和你们老师没有关系了啊,老师肯定就只在乎分数的。”
      中式教育的因果似乎在这一刻形成了闭环。
      残酷的竞争制度,让底层的无论是年长者还是少年者忘却了过程,疯狂的寻求一个能走出去的结果,却忘了所谓结果,也不过是一张门禁卡,真正能给这张卡赋予定义的,是经历。是芯片里容纳的,对世间百态的阅览和了解,要的不是形如空白的三个数字来向世人证明自己考试的能力多么厉害,自己做题的速度有多快,自己能去的大学有多么高档······
      并不是在学校就叫做学习,生活的无时无刻,大脑都在接受着外来的信息,这都是学习,只不过在学校更加系统性与规律性,且更加具有人性化,万事万物的经历不过都是在告诉我们,有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有与人为善的君子之风,有不惧风浪的大将之气,有能够生存且有意义的勃郁豪情。
      大家总忘了,收获在路上,毫无止尽的前方,又何来结果可言?
      这一次我选择摁下暂停键,脱离原本繁忙的又好像找不到些许意义的生活,带着行囊,体验所谓看着些许高尚的雅思。
      后来再一次,我走过这扇大门是离开,茫然进来的我,走时挺直了腰板。
      我不再想着为什么人生命不同,为什么有些人天生富贵命,为什么有些人天生聪颖,我也不再艳羡那些能考高分的所谓学霸,那些学历牛逼的名校毕业生,独独只敬佩眼界辽阔,阅历丰富的赶路人。大家都有不同的路要去走,人人都不平凡,只是短浅的选择让我们一步错步步错,落入普通。
      所谓出身,不过是,我存在的证明。
      我本从不期待什么,这份偶然的选择却似一场奇遇一般将我拉回那个我踏错的十字路口。
      我本向深渊而去,身后是冰冷的利刃,向前奔,唯恐,见那猩红的鲜血,宁愿堕入虚无。却被一只手,温热而充满一种名为“生”的力量,猛然拽住。我恐惧,这温柔之后,将是如何凛冽的刀扎向我扭曲的脸,让我永远冻结于此。挣脱之际,伸向我的,却是另一只手,我嗅到了,愈加浓烈的阳光的味道,恍惚一刻,我被拉了上去,被抱住了,好像抱住了太阳,原来它不是炽烈而令人灼烧至痛苦的,原来是温暖的。
      活着,被赋予了新的定义。
      活不下去与不想活的第三种颜色活的没有意义,在同前两种一起被逐渐抹去,被换上了彩练般,蓬勃,绚丽之色。
      无论在什么年龄阶段,我们本不平庸,平庸的是那愚昧浅显的眼界;罗马从来没有确定的位置,从来只在一颗名为“我要”的心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