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下 ...
-
下了飞机,竟然会遇到记者的围追堵截,此等待遇着实是惊到了章品,也让当年风波再次卷上心头。被揭伤疤,他是不大在乎的,只是行踪暴露,不免就让工作难办许多。
雇佣演员来扮演故去老人的事情可不在少数,虽然随着打击力度的提高,此类违法成本也是水涨船高,没人再从年初到年尾的长期雇人假扮,可若是听到了风声,临时应应急的,还是大有人在。
“我相信,此时此刻,我这张脸已经出现在许多人的眼前了。”
自知此行难在顺利开展工作,章品索性和记者们聊了起来。他喜欢开门见山,直言记者们可以将有高级生命见证人抵达的消息发出。
“章先生,您作为连续三年的慧眼识真奖的获得者,有什么秘诀吗?”
“虽然说好是闲聊,可这问题一点也不简单啊。”
一阵哄笑声,让气氛松快了许多。
“其实啊,这也算不得什么秘密。所有生命见证人啊,在上岗培训时都会听到一节名为将心比心的课。”
“章先生,这个我知道,而且也去旁听过,可……似乎没什么秘诀啊。”
“当然。将心比心,原本是要让同事们记住,我们要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不要把生命见证人这份工作错误的理解为去确认目标是否还活着,还在呼吸,还有心跳。这个见证人和被见证人啊,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既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敌人。”
“真有可能成为朋友吗?”
“啊,不相信,是不是?哈哈,其实啊,我就有很多朋友。他们不仅会主动配合我的工作,还自发组织了社团,定期小范围的聚会,彼此见证,彼此验证,让我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只是啊,我们约定好,彼此保密,互不干涉。”
“真是让人羡慕,我们的采访对象如果都这样配合,就省心太多了。”
“哈哈哈,不对不对。”章品摆摆手,“你好好想想,真要是那么省心,你们还有工作吗?难道写稿子,你们比电脑还快?”
众记者纷纷摇头。
“哎,这就对啦,你们得感谢那些固执己见,不愿表露的人。是他们,创造了这份工作存在的需求。”
“听您这样说,似乎是明白了。”
“原来将心比心是要这样理解的啊。”
“你们都是年轻人,是大步向前快速奔跑的人。而我们呢,是些眼睛花了看不清前方,腿脚也弱了跑不动的人。我们这个社会,也就是共同生活的环境啊,就要选择,是轻装上阵快些往前跑,还是被历史拖累着缓慢前行。”
“这就很矛盾了呀?”
“是啊,很矛盾。但仔细想想,似乎又并非那样,这不是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矛盾,因为所有人都会老去,这个矛盾是当下和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是属于我们所有人在不同生命时期之间必然会存在的不协调。”
“可年轻人很难理解年老后的自己,但是老年人似乎也恨不能理解年轻人啊?”
“这个先放一旁,诶,人类社会存在以来,相信这问题就存在,我可还没自大到认为能完美解决这种问题的程度。”章品两手一摊,“我这么想,就是将时间再往后推一推,或是往前拉一拉,思考下已经故去的人,他们对于我们的影响,再以此为前提去想象自己死后对于后世的影响和价值。”
“章先生,听说生命见证人是份非常容易抑郁的职业,甚至有人提议将抑郁症纳入其工伤范围。”
“啊,是这样的。”章品拍拍胸脯,“我负责任的说,没有夸大的成分。我们生命见证人,是守护社会公正的,它不仅仅是份工作,也不仅仅是满足内心,那份助人的渴望。我们身处历史中,算是走在历史道路上较为拖后的一群人,我们望着前人的后背,期盼着能扭转历史的进程,我们相信,当世界不再需要生命见证人的时候,相信就是能够容纳更多种可能的时代。”
“您这说法可真新颖。”
“未来啊,要靠你们,想出新的思路,让社会,让所有在这世上活过一遭的人,能少留些遗憾。”
“真该称呼您是人生守护者呢。”
欢笑过后,章品又向众人问了些当地的人文风俗,这才明晃晃走出机场,来到最为热闹的公园,陪着晒太阳的老人们,享受午后的温暖,倾听那些老调重弹的心声。
阳光冷了,人也散了,他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此时的心境,思考困扰了他和许多人很长时间的问题——究竟是该选择聚焦在发展速度的闷头猛跑,还是该选择兼顾发展宽度回顾式前行?
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索性如前般的任意图画。有些时候,思想转化为文字,就必然会失去原本的意义,不如放开思想随手描绘,说不准还能略有所得。
看着涂涂改改的铅笔画,章品微微摇头,抬起头来,才发现要等的人们早已来了,急忙起身握手致歉。
坐下来,几位老朋友分别对他那幅画评论了一番,等到言归正传时,章品已经有了些新想法,急忙在那张图上添了几笔。
听完汇报,又交流了些新的,就此分别,等到夜深时,章品已经坐在了返程的飞机上,翻看暗中部署的调查任务,掌握目标的情况,准备为下次造访这座城市做准备。
关于生命见证人来去匆匆的见闻,在网络上是很常见的,许多人为他们吃瘪而大呼痛快,也有人感叹这份工作是越来越难。被逼无奈之下,章品也开始有样学样的运用起孙子兵法来。
站在领奖台上,他也曾回想工作中的种种艰辛,尤其是那些处于困苦中的家庭,比起财大气粗利用高科技和权势以图蒙蔽的名门而言,更容易让他动起睁只眼闭只眼的心思。也正因此,每当他举起奖杯时,总有些愧疚,可职业操守所限,他就连伸出援手都是不能的。
程序正义,不容轻忽。
章品的暮年生活是神秘的,他远离家人,远离社会,在一间空荡荡的小仓库里,一个字一个字吃力的写着。
等到他被一位年轻的生命见证人发现时,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女儿在得到了数万封电子邮件的同时,还得到了一本手稿,那是她的父亲,一位生命见证人想要说的话。
那本书,没有占用宝贵的数据空间,自然也就不在该当被删除的范畴之内。
那些文字,被拆分成无数细碎的语句,在网络中漂流。
在那间宝贝的隐秘仓库里看着双手被铐上的时候,章品的心里就有许许多多的话想要说。
写作时,他总是会回想起那时候,他似乎是想要给未来的人留下些什么,似乎是些哪怕看似毫无价值的东西。陷入回忆的漩涡时,他总是会感到一阵窒息,身体渴望新鲜空气的强烈反应总是会将他拉回到文字前。
当他抬起头,就会瞥见那幅画过多少次都已经记不清的图画,想象自己就是那个正在用力拉着蒙眼前行之人衣角的小孩,正在将小手伸向背后,想要握住身后那群即将随风消散的身影。
这本书,是他对自己和许许多多社会一员的人生见证。在最后一页,他只留下一个问题,没有答案,也没有祝愿,只有张插图衬托,上面是手拉着手的儿童和老人,以及一个个象征着不同生日愿望的符号。
作为一个生命见证人,我想要知道,历史对于社会是否可以空缺?
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