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包裹着全身的阵痛如潮水般退去,苦苦撑到现在,还是没办法吗?
      药剂导致的麻痹感逐渐传来,疼痛在减弱,是到了临终最后关怀的时刻了吧。
      光亮刺进眼帘,所见竟是无比熟悉的环境。
      就是在这里,我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成为第一批临床实验的参与者。干了大半辈子的医务工作,最后能享受到最前沿医学的成果,也算是如愿以偿。
      花茶的气息,还有桌上的陈设,都和记忆中的相同。
      “果然,”声音听起来有些陌生,“还是要从最熟悉的地方开始。”
      大脑扫描的初始引导阶段,就如实验告知中所写,会最先反应出生命最后时刻的执念。没想到,比起病床和家,我内心最渴望的地方,还是诊室。
      眼前的日历在飞快变化,这可能是潜意识的反应,大脑扫描可能已经到了较深的层次。
      由内向外的扫描方式,让我想到了微波炉。希望自己足够幸运,不会将脑子烧坏。或许……就此烧了也不错,至少有可能让痛苦彻底消失。
      温暖的感觉环保周身,朦胧的音律回响,这就是在妈妈子宫里时的感觉吧?没想到,竟然能唤醒那么久的记忆。
      人生的第一次啼哭,似乎是忽略过去了。等到听到父母的声音时,已经是出生三月有余,神经系统的发育比预想还要快些,只可惜这些美好的记忆在尚未开口喊出妈妈之前就被忘记了。
      躺在妈妈怀抱里的感觉,真好啊。
      童年的时光,已是少能回忆起来,若是每个人都能在人生末途有此幸运,也不枉为人一世所受苦难了。
      无忧无虑的日子,是新生命该当享受的欢愉。那每一声哭啼,每一次落泪,则是了解世界的阶梯,每经历一次就踏上一级。那时的我啊,真是可爱。
      一岁。
      两岁。
      三岁。
      儿时玩耍,简单匆忙。
      奔跑的快乐,戏水的欢腾,掀起了无尽思念。
      “调皮的孩子,就算是自己,看了也是会觉得心烦呀!”
      看着年幼的自己不断惹祸,真心为父母感到憋屈,经过许多苦难才把我生下来,难道就为了给自己添堵生烦吗?
      从咿呀学语,到古灵精怪的小天才,不过是一晃而过。
      春去秋来,背着小书包踏进校门,那时的喜悦和紧张,竟是完全隐藏不住的,就如妈妈眼中的泪水。
      听学,唱歌,交朋友。
      学生时代的主旋律似乎都是如此。喜好与偏科的问题虽然从小就有体现,可我从未留意过竟然会如此明显。老师的表情,当时自然是看不懂的,如今看来却是内涵丰富呢。
      小课桌,黑板擦,情怀满满,其乐融融。
      这样的课堂情绪,就连在闲散的老年大学里都难再现,实在是让我颇感后悔,当时没能好好珍惜。
      操场上,奔跑,投球,跳高和跳远,锻炼身体,强壮肌肉,协调柔韧,学习武术,练习舞蹈,读诗词,听音律,描摹、泥塑、写作文,养动物,观天象,打兵乓,造机器,春秋两游大扫除……
      快乐的时光往往觉得很短,邻近升学,考试的压力逐渐染在脸上。稚嫩的愁容颇为可爱,却又让人怜惜。
      同样的目光,也曾在妈妈和老师的眼中显现,就算是如今的我,也还是难以读懂其中复杂深意。或许,只有当了母亲才能真切感受到吧。
      青春岁月,留下了太多遗憾。
      无论是学习,健身,博览群书,亦或是维系友情。
      可这就是人生,想要一切顺遂又怎么可能。
      情窦初开时的我,整日泡在图书馆里,眼前除去愈发深奥与新奇的知识外,似乎是从未留意过其他人的。这固然是有些自欺欺人,可无论是父母的宽纵,还是老师的警钟长鸣,都让迟钝的我对情爱无甚期盼。
      蹉跎岁月,本是初入大学校门时的幻觉,没成想,却成了数十年的遗憾。医学浩瀚,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跨学科体系的认知不够通达,都让我无时无刻不是战战兢兢。
      面对病患,耐心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一课。我怎么也没想到,初选这条路时的种种幻想,会在踏进院门的短短几天里被统统抹去。
      同学聚会,从唱歌聚餐变成了吐槽大会和经验交流,只不过所交流的不是医疗经验,而是如何自保和坚持。比外卖小哥还要担心被投诉的日子,简直就是职业生涯的地狱时期,可与工作机会相比,鲜活的生命在眼前逝去才是更为难以承受的。
      疏忽,可能会让无数人抱恨终身。三年时光中,这是我唯一记住的准则。
      还好,如今看来,未曾有愧,总算是没有辜负老师传承的知识,以及患者的信任。
      日日夜夜,来来去去,诊室里,判断的往往并非仅是疾病而已,还意味着患者未来的人生和家庭的兴衰苦乐。看着自己忙碌而专注的样子,即怀念又有些心疼。那时候,还不知道透支身体的后果……但或许,情感方面的问题才是导致我提早了数年就躺在手术台上的主要诱因。
      大学时,没少和同学们躺在手术台上打盹儿,可真当轮到自己时,也是会嘴唇发颤瑟瑟发抖的。望着无影灯,以及只露出双眼的同事们,当时肯定是在猜测她们究竟是谁吧?
      由于麻醉药剂的问题,手术前的记忆根本回想不起来,没想到却能在人生最后的时刻补上这段遗憾。只可惜,这份感悟来得晚了些,没能在之后的工作中多加留意。心理辅助,本该是医生注重的细节,只可惜当时的我们还没能认识到心理疏导对于病症治疗的作用。
      工作,学习,旅行,那段时间的我似乎就处于长久绷紧与短暂松缓的循环中,生活是严格按照日期规划进行的,没有意外状况就是最好的。
      爱慕与期许,煎熬与失望,那些年华,匆匆不可追忆。偶然欢笑,长悲泣,宛若生活在无尽深秋,瑟瑟中所能期盼的只有冬日的阳光。
      旅行中的缘分,就如同初春融雪,纯粹却难长久。
      看着机舱里以目光调情的自己,真是有些脸红,果然那段时间疏于对身体激素水平的管理,太过贪图享乐了。
      异国,异情,放飞的风筝,终归是要落地的。
      立在街头听歌,走在博物馆内感悟历史的悲壮,坐在水边喝着咖啡浪费生命,随手拨着吉他弦,练习早已生疏的轮指,望着河面上的水泡,在已经熟悉的空气中等待,来自面包房里的芳香。
      致癌物与嗅觉盛宴,矛盾的组合,难以割舍的贪婪啊,浪费了我许多时间。
      抛情弃爱,说来简单。疯狂工作,不过是自封樊笼,终究只是拖延时间的蠢法子。全心全意投身于事业,虽然枯燥,却也并非没有成果。
      老话应验,可带来的并非持久的幸福感。
      夜深人静,空室独酌。
      酒精依赖的日子,浑浑噩噩,可如今看来却又觉得格外清醒。或许是计量掌控得当吧,竟然从未出过疏漏。
      “真是幸运啊。”
      不寒而栗的感觉扫过全身,就算是早已成为往事,可回想那时的荒唐,仍是心有余悸。就如深夜走在无灯的大桥之上,光痕车影飞速而过,灼风气浪随即扑来,听着远去的引擎声,方才觉得自己是活着的。
      “真是,后怕呀!”
      十年光阴不过片刻,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让纷乱的心逐渐沉静下来,安安稳稳的过好每一天。
      懂得了保持专注,也懂得了爱惜身体。
      对后半生规划的苦恼,丝毫不亚于更年期时的烦忧。
      认识了世界,也认识了自己,面对诸多选择,却又希望专精而避免驳杂,其中过程外人绝难理解。遗憾的是,那时已经没再写日记了,难以剖析当时心态变化的过程。
      休假的早晨是最为无聊的,这点我还记得。
      看着自己慵懒的睡样,真心觉得是邋遢了些。
      坐起身,先拿起床头柜上的杯子补水。这习惯虽然养成的晚了些,但好在此后半生都有在坚持。
      满杯水喝完,坐在床上发呆。等头脑清醒了,就拿起枕边的卡片,一张张背着铺在眼前。
      “难道我还玩儿过塔罗牌?”
      有此自问,也不能怨我,毕竟岁数大了,记忆难免有些模糊。好在翻开一看,上面写的只是对未来的期待,否则我还真以为自己曾经接触过塔罗占扑之类的呢。
      以这种方式筛选退休生活的人,怕是全世界也没几个吧。
      随着卡片数量的减少,选择却愈发困难了。
      周游世界和写作被合并在了一起,去陌生的乡村当个医务工作志愿者,还是继续学习探索医学最前沿?
      三个选择,三种人生,三十年的时间,方才做出抉择。
      其实,每一种选择我都有去尝试过,几番比较下来,还是决定走进老年大学,挂个名,就去各类研究小组实习。
      当老年实习生时,感觉和年轻时完全不同,虽然也还有些紧张,却不会再手忙脚乱。经验丰富,处事冷静,再加上不骄不躁的心态,让我在实习期间获得了好评。
      干劲十足的日子,焕发出年轻时的劲头,这点我到是还记忆犹新。只可惜选来选去,最后还是因为渐长的年纪选择了临终医学。
      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身体的极限,学习该如何理解和面对人生的最后时刻,探究药物与心理疏导和最新科技对疼痛的缓解和管理。
      通过人造器官,人类已经大幅度延长了寿命的极限。接下来,就该轮到如何提高余生质量,以及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临床研究。
      能够在余生接触到最新的科研项目是我的幸运,能够为之付出心力是我的荣誉,能够成为第一批临床实验的参与者,捕捉到并大幅度延长回光返照后生命状态发生变化的瞬间,让传说中一闪而过的生命记忆缓缓重现,更是不幸中的万幸。
      比起利用药物压制疼痛,思维波引导的效果要好很多。只是在这过程中,身体会失去大脑的控制,就如植物人般,难以将此时所思所见与人交流。
      虽然比起远期目标还差得很多,可能够消除痛苦,就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更何况还能回忆人生。计算机模拟出的投像怎么也瞒不过大脑,无法避免的排斥感,会让人如陷循环无尽的困境。就连思想也没了日子,该是怎样的难以忍受?
      每当看到病床上弥留之际的痛苦表情,都会有种难以遏制的恐惧感,害怕自己到了那时候也会在无边的痛苦折磨中逐渐失去意识。那种感觉,仅仅是几日时间,就仿佛是已经抽光了所有精气神,若非实验成功,怕是现在已经成了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悲剧。
      可想到还有数十万人,此时此刻正躺在病床上,忍受着更为强烈疼痛。
      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连至亲至爱之人,也是全然无知的感觉,我已经身后体会。也正因此,才更觉自己的幸运,在残生时能得享安详,而这其中,也有我所贡献的一份心力。
      消除绝望时刻的凄凉无助,让人生末途能在温暖中前行,有尊严却没遗憾地等待死亡来临的时刻。
      成功的喜悦,曾是那时支持我的动力和愿望,如今得享,感慨颇多。面对患者时,渴望成功不如说是警惕失败,没有犯错,没有愧疚,就算是当时所期待的及格线,再能看到患者展露的笑颜,自然是再好不过,却少有感受到如今这般心满意足的机会。
      相比之下,科研中的未知阻碍虽然多,可攻克后的成功喜悦感也是谋求四平八稳时所难以想象的。
      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案。
      与年轻人们一起没日没夜的探讨研究,亲身体会多学科综合实验的效果并撰写论文,让我的老年职场生活比年轻时还要充实。
      终于,记忆读取来到了最后的时刻。
      年老体衰,短暂告别职场后,医院也就再度成为我常去的地方。以患者的身份走进医院,经历的是另一套流程,一来二去逐渐熟悉后,发现竟还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养花,养生,都没有养猫来得有趣。
      虽然只是电子宠物,但其存在的作用却是非常明显。
      不仅是心理方面,就连生化指标也有所改善。
      时间流速平缓,我这一生的记忆已经回溯完毕。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现在,小可爱就陪在我身边吧。
      纯白的光芒,笼罩眼前的一切。
      周身冰冷或温暖,感觉飘忽不定,如同浸在水中,又似乎是飞翔在天际。
      周围一片浑白,根本分辨不出方向,似乎,我正走在茫茫大雪之中,又似是在烈日白沙间漫步。
      奇妙的感觉,难以形容,我有些害怕,又想着能多停留片刻。
      “这是到了弥留之际吧?”
      除去自己的声音外,再无声响,如此寂静的感应,实在是……仔细聆听,完全听不出仪器运转发出的声响。
      实验还在继续,或许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在研究初期就有过预想。
      对于梦境之谜,人类尚未能完全破解,更何况是死亡之秘。不过,只要能欺骗大脑,就能产生如同梦境般的错觉。
      这项技术虽然问世许久,却始终难以普及开,主要还是因为人力无法控制梦境的内容。如果是长久被困于噩梦中,必然会导致精神受创,这方面少说也有上百次实验的结果可以支持。
      为了消除这一隐患,我也曾苦思冥想,最后还是从对记忆障碍的研究中得到了灵感,从而提出以自身的记忆替代虚幻梦境的设想。
      人一生的记忆浩瀚如海,绝不会遇到单曲循环之类的问题。我很幸运,实际情况与想象中的差不多。记忆被成功引导出来,只是过后呢?
      毕竟躺在床上糊里糊涂着已经不知过去了多久,记忆是就引导一次,还是会反复引导,又或是能按照最佳设想那样,在完成情绪定位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和编辑呢?
      好奇,期待,彷徨,恐惧。
      在这迷茫一体的幻境里,种种情绪反应似乎都只是一闪而过,难道是因为身体的反应导致实验必须暂时停止吗?
      血压过低,心率过快,都是预想过的情况。
      只是,连把椅子都没有,实在是感觉好无聊啊。
      轻飘飘的失重感是很有趣,可时间长了也是会习惯。
      拍拍手,无声无息。
      扭扭腰,头晃脚也摆。
      蜷缩着身体,感觉又回到了子宫里。只是没有父亲和母亲的声音,没有音乐和相声,没有新闻联播和闹铃声,没有消化和排泄的声响,也没有周而复始的呼吸和心跳声。
      万物寂静,除去冷静的思绪外,再无其它。
      物质,时间,感官,情绪,皆不存在,这里仿佛是真正的虚空,除我之外再无其它。
      不知过了多久,记忆再次萌现。
      昏暗的环境中,只有一支烛光在跳舞。
      蛋糕上的数字接连变小,吹熄时的喜悦心情却是愈发浓了。
      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好多好多人。微光中,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笑脸凑近显现,所有人都唱着相同的歌,混在一起,格外亲切。
      裹紧毯子,享受着夕阳的温暖,本知没什么用,却依旧贪恋。人啊,就是如此,活了一辈子也改不了。
      年老后的种种回忆勾勾连连着一桩桩一件件摆在了眼前,走着,看着,感觉就如同是在翻阅影像日志,随着过去的光影,思绪千千而起,经纬交错,形成了我人生记忆的骨架。
      工作中的种种回忆交织成网,填补上骨架间的空处。
      情感体验,从亲人,从友人,从爱人,从书籍影视与旅行中的见闻和故事中,纷呈万般色彩。
      童年的欢快,凝聚成缤纷彩线,穿梭点缀,让人生的画卷灵光点点。纵览全图,随处可见相似的痕迹。
      “果然啊,支撑人一生的,还是童年时所形成的潜意识。”
      孩童如我,蜷缩着身体,在子宫内翻滚,可转瞬间就成长起来,张开身躯,在阳光中肆意奔跑,挥洒着青春的活力。
      心情逐渐愉悦起来,相似的场景一幕幕在我眼前轮番上演。
      “好可爱啊,胖嘟嘟的娃娃脸……好羞呀,情窦初开的时候……好美啊,生命!”
      坐在小板凳上,我饶有兴致地看呀,看呀……直到熄灯的铃声响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