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二十九章:攀登 ...
-
趁顾锦藤工作还没开始上班的空挡,搬家行动正式启动。两人决定化整为零,先陆续将小件行李搬过去。顾锦藤从工作的店里带回好几个结实的大纸箱,将过季的衣物、不常用的书籍和杂物仔细打包、封箱,再用那辆忠诚的小电驴,一箱一箱地往两公里外的新家运。
然而,最大的挑战并非运输,而是那七层楼的步梯。每一箱行李运到楼下,都意味着一次对体力和意志力的考验。两人抱着沉重的纸箱,气喘吁吁地爬两层,歇一会,再继续,仿佛一场漫长的修行。
晚上陈礼意下班回来,看到堆在客厅的箱子,二话不说就加入了搬运大军。尽管她自己上班也已筋疲力尽,但还是咬着牙,陪着两人上上下下跑了两三趟。看着搬了这么多箱,房间里却似乎没空出多少的景象,陈礼意扶着腰,忍不住吐槽:“我的天,之前怎么没感觉你们家东西有这么多?”
顾锦藤擦了把汗,看着满屋子的家当,不好意思地挠头笑了:“这不收拾不知道,一收拾吓一跳嘛。”
第二天,陈礼意早早出门上班。顾锦藤和梁念卿吃完午饭,继续投入这场“蚂蚁搬家”的持久战。一直到夜幕降临,两人累得几乎虚脱,并排躺在七楼新家光秃秃的床垫上,望着空荡荡的天花板,听着彼此还未平息的喘息,忽然相视一笑,一种共同奋斗后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大型家具的搬运成了难题。她们本想借辆三轮车,这样冰箱、桌椅会方便搬运很多。奈何绕着旧家所在的整个城中村转了好几圈,也没能借到。正有些沮丧的赶回旧家时,梁念卿去菜鸟驿站取快递,一眼瞥见了驿站角落里那个闲置的平板小推车。
一个绝妙(或许有点滑稽)的主意诞生了。
梁念卿上前与工作人员沟通,对方很是热情,爽快地答应了借给她们暂用。
于是,接下来出现了十分诙谐的一幕:顾锦藤奋力将旧家的冰箱和两箱重物搬下楼,稳稳地固定在平板小推车上;梁念卿负责驾驶小电驴,控制方向和速度,顾锦藤则坐在后座,牢牢抓着身后的推车扶手。小推车的轮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响亮的“咕噜咕噜”声,回荡在夜晚的街道上。这奇特的组合引得路人纷纷侧目,两人自己也被这充满劳动人民智慧的搬家方式逗得前仰后合。
两公里的路程,她们不敢开快,小电驴拖着“长尾巴”,慢悠悠地穿行在城市璀璨的夜景里。晚风拂面,虽然身体疲惫,心情却莫名地轻快起来。
这天恰好陈礼意休息,白天顾锦藤已经带她参观过新家。此时,顾锦藤提前发信息叫她下楼接应。陈礼意早早等在新家楼下,当这“一车拖一车”的幽默景象慢慢出现在她视野中,她先是愣住,随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边笑边摇头:“我的妈呀,你们俩……真够丢脸的!”
顾锦藤“嘿嘿”笑着下车,和陈礼意一起,合力将冰箱和箱子卸下,然后一人抬头一人抬尾,喊着号子,一步一喘地将它们艰难地挪上七楼。而梁念卿则调转车头,负责将小推车完好无损地送还给旧家楼下的菜鸟驿站。
这场断断续续的搬家行动,持续了将近一周。在整理的过程中,她们也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断舍离”。梁念卿堆积如山的高中练习册和试卷、被梁栗子“标记”过的旧床垫、断了腿的小凳子、已经破损的旧猫窝……这些承载着过往回忆或已无用的物品,被果断地清理出去,为新的生活腾出空间。
最后一天下午,旧家里只剩下最后两个箱子。顾锦藤约了房东来办理退房手续。房东依旧抠抠搜搜,以各种理由扣除了部分押金,最后只退回六百多块,并反复嘱咐她们必须把东西全部清走。顾锦藤面无表情地接过钱,把钥匙递还,然后头也不回地和梁念卿一起抱起最后的箱子下楼,一刻也不想再与这个地方有任何瓜葛。
新家仍在一点点布置中。陈礼意给自己买了一张铁制的折叠床,虽然硬了些,但铺上垫子也能睡得舒服。顾锦藤嫌弃原本配备的圆桌太小,自行网购了一张结实的大木桌,足以满足她们吃饭、工作和偶尔娱乐的需求。
当最后一件物品在新家找到它的位置,当梁栗子和薛定谔在新环境里好奇地探索时,当新家的夜终于亮起了属于她们的灯,三个女孩站在七楼的窗边,望着楼下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远处城市的轮廓。虽然未来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在这个她们亲手打造、一步步攀登而至的新起点上,心中充盈的,是对未来满满的期待与崭新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