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 要不...试试吧? ...

  •   进入漫画行业的第七年,林宇舟觉得自己活得特失败。

      他不止一次想过,如果当初只是把画画当爱好,没有天真又义无反顾地走上职业漫画家这条路,人生会不会更顺利一点。

      或许平淡,但不至于落下一身职业病,快三十还跟一群刚毕业的学生抢工作。

      面试等候室中,一条无形的鲜明分界线将空间一分为二——几位年轻的求职者聚在前头互相翻阅作品集,互相吹捧,聊得热火朝天,而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形单影只缩在角落的林宇舟。

      林宇舟来得很早,像喜阴的蘑菇一样缩在等候区最角落的椅子里,佝偻着背,低垂着头,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他口中念念有词,小声地排练着自我介绍。膝盖上的A4纸因手心的汗变得微微潮湿,手因紧张而控制不住地发抖。水杯晃动,洒出了些许水滴,写着模拟问题的纸张变得更加皱巴。

      喉咙更焦灼了。

      林宇舟十分重视这场面试——这或许是他的漫画生涯的关键转折点。

      十岁之前,林宇舟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孩。如果硬要说和其他小孩有什么不同的话,只能说有点孤僻:别的小孩在外面疯玩,他躲在家里看漫画,在白纸上涂涂画画,不爱跟人说话。

      林宇舟十岁生日后的某一天,楼上搬来一位退休的美术老师,姓姜,北方人,头发花白,声音洪亮。

      “哎呦,庆梅!你家孩子是个好苗子啊,快送去栽培,别耽误了!”

      姜老师到林宇舟家喝茶,瞥见洒落在茶几下的画作,两眼放光,拿起细细端详,大加赞叹。

      陈庆梅乐呵呵笑着,摆摆手,“嗐!小孩子乱画的。”

      “不不不,庆梅,我这真不是客气话,你可别不相信我的职业眼光啊!”

      或许姜老师是认真的,或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陈庆梅虽然面上不以为意,但在心中暗暗记下。

      既然这孩子那么不爱说话,画画似乎是一条挺合适的路。

      “也算是一门手艺嘛,不靠嘴皮子。”陈庆梅拍板,决定了,当天下午便骑着小电驴送林宇舟去少年宫,转一圈,顺理成章地把小林宇舟送进美术班。

      直到和搭档合作创作的出道作获得漫画大赏新人奖,林宇舟都一直记着姜老师的夸奖,笃信着自己的天赋。

      搭档转行后,林宇舟开始独立创作,他这才发现自己的致命问题——剧情薄弱。

      极度内卷的漫画行业从不缺画工精湛的人,缺的是创新的点子。

      新人奖像是林宇舟漫画生涯的一场璀璨流星,转瞬即逝,而后是一片黯淡。

      行业的更新换代迅速,从万众瞩目到默默无闻只需要两三年时间。

      在这几年内,林宇舟创作过少年热血漫,也画过少女漫,皆被腰斩,前者读者嫌他剧情老套,后者读者嫌他感情线生硬。

      林宇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期间为糊口接了几个画R18本子的活,竟大受好评。无心插柳柳成荫,几年下来批皮画本子获得的知名度竟比原本的笔名还高。

      成人本子的受众对剧情的要求并不高,林宇舟通过大量的观影和阅读,已经摸索出一套不会出错的套路。

      既然剧情不出彩,他便将精力花在了画面的精进上,硬是把本子画出了电影的质感。

      一些读者看了大呼作者真的屈才,林宇舟收到这样的夸奖觉得鼓舞万分,但转头一看自己连载成绩的惨淡,顿时又泄了气。

      最让林宇舟无法接受的是,竟有读者说他画的R18“动作戏”很燃!画少年漫时最想听到的称赞竟在画本子的时候获得,林宇舟觉得无语又好笑,一时间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难过。

      被夸奖和喜爱固然很值得高兴,但林宇舟并不志于成为神级本子画手。

      更重要的是,他真的很难在别人面前大大方方地展示这些画作......特别是在陈庆梅问起他最近在画什么时。

      回国后,林宇舟中断杂志连载,开始高强度接各种私活,从儿童绘本插图、游戏立绘到私人委托,来者不拒。

      本子当然也在画。赚钱嘛,不寒碜。只要不被人知道就行。

      林宇舟认真对待每一个作品,从不敷衍了事,每当画完最后一笔,端详画作,即使画的不是自己想画的东西,还是能感受到创作的满足感。

      只是这一满足感越来越少,逐渐无法抵御不断累计的疲倦感。

      他已经无法找回创作出道作时那种纯粹又持久的喜悦了。

      在熬了又一个大夜清完稿后,林宇舟决定休息一阵子。他近期都不想再画画。

      林宇舟甚至下载了boss直聘,想要看看自己除了画画,还能靠什么谋生。合适的工作没看到,倒是一打开软件便收获了一大堆“当不当主播”的私信问候,吓得他火速把软件删了。

      躺平的第三个月,一则招募信息改变了林宇舟的想法。

      当时林宇舟正窝在沙发里,百无聊赖,边吃薯片边刷朋友圈。

      A同学举办画展,一张画拍出几万元;B学长评上大学副教授,在公园里指导学生写生;同期漫画家小C新作大卖,敲定动漫化,在朋友圈发小作文致谢......

      林宇舟越刷心越凉,手里自己最喜欢的黄油蜂蜜味薯片都变得索然无味。索性不看,在摁灭手机的前一秒,一则新刷新出来的朋友圈攥紧了他的视线。

      猛地坐起。

      薯片泼洒一地,林宇舟顾不上捡,他像在沙漠中跋涉许久的旅人见到清泉一般,焦渴迫切,瞪大眼睛,争分夺秒地摄取着信息。

      那是一则不知道哪年加上的编辑转发的推文——
      “【行鹿工作室】诚挚招募!悬疑力作《谜鹿》官方漫画改编,寻找灵魂画手!”

      点击进去,是详细的招募说明。

      “......不限资历,有意者可将简历发送到工作室邮箱,面试信息以后续通知为准......”

      消息一经放出,似一枚深水炸弹,在小说界和漫画界都掀成千层浪。

      尽管三年未出新作,行鹿仍是当今最炙手可热的悬疑小说家,作品长年在榜。

      行鹿的出道作《谜鹿》以北欧的小镇为背景,讲述一群少年为掩盖弑父罪刑而引发的一连串血案。《谜鹿》兼具可读性和文学性,一鸣惊人,在收益和口碑上都获得可观的成绩。

      在此之后,行鹿的创作如井喷式爆发,随着创作经验的累计,作品逐渐褪去青涩,更加成熟,一部比一部惊艳。

      后续作品仍延续首作如带着血气的北风一般的冷冽风格,除了出版《谜鹿》的续集,又新开创了《杀手》和《败犬》两部系列小说,此间短篇小说也不断发表,产量和质量惊人,一度让大众怀疑行鹿是一个创造团队而不是一个人。

      任何人影响力大了,都无法获得所有人的喜欢,对于行鹿这样风格明显的作家更是如此——喜欢的人说行鹿的作品直面人心之恶,酣畅过瘾;厌恶的人说他哗众取宠,冷血无情,作品内容充斥无意义的血腥和暴力。

      但无论喜欢与否,任何人都无法否认行鹿的作品的畅销。

      与作品的高调不同,行鹿本人极为低调,拒绝任何公开活动,保密工作做得如此之好,以至于至今性别和年龄不详,也难怪大众会对其身份产生怀疑。

      行鹿在五年前成立个人工作室和杂志社后,似乎就将重心放在商业运营上,只发表几篇短篇,而近三年没任何产出,连微博都不发,与之前的高产形成鲜明对比。

      对此行鹿没做任何解释。

      一些嗷嗷待哺的读者因爱生恨,痛批行鹿失去赤子之心,如今已沦为浑身铜臭味的商人。

      高中集训的时候,林宇舟生活中除了画画就是吃饭睡觉,画画险些成为令他厌恶的存在,茶余饭后林宇舟靠看武侠和悬疑小说解闷。

      那时正是《谜鹿》续集出版大卖的时候,行鹿的作品在画室里传阅,林宇舟一看就入了迷,看完甚至不敢一个人睡觉。

      尽管害怕还忍不住接着看,属实是人菜瘾大。
      后来如果路过书店,看到行鹿的新书陈列在显眼的店员推荐位置,林宇舟都会买一本。

      再后来,他为自己的漫画生涯焦头烂额,偶然听说行鹿停笔的消息,一度更加沮丧——连行鹿这么有才华的人都不创作了,他还在坚持什么?
      他到底有什么故事值得讲?

      林宇舟点开推文又读了一遍,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冲动在胸口翻涌,让他静不下。

      《谜鹿》的剧情他已记得不太清了,但对书中描绘的几个画面仍印象深刻,书给他带来的战栗和震撼依旧清晰如初。

      要不...试试吧?

      与知名作家合作无疑是能够被大众看见的快速方式,而且对方还是自己喜欢的作家,应该能跟行鹿学到很多,想必会是很有意思的合作。

      被激情驱使,林宇舟忘记了饥饿感,花了半天时间一口气整理完简历和作品集,已从白天到深夜。就在要发送邮件的那一刻,林宇舟再一次退缩了。

      页面切回招募通知,鼠标下滑,林宇舟的目光落在页面右下角最后惊人的浏览量数字上。

      勇气像一点点吹胀的气球,飘飘然上升,忽然扎到高树的细枝,噗呲一声泄光了所有的心气。

      除了超市和便利店买东西,他已经很久没与陌生人交谈,陌生电话一律不接,外卖都是备注放门口。与人交流他都够费劲,更别提去面试。

      我应该不行吧。那么多人竞争,又为什么会选我呢?一个作品多次被腰斩的loser漫画家?

      心烦意乱,没有睡意,林宇舟像幽灵一样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出租屋里随意摆放的箱子使可落脚的空间变得更少,林宇舟魂不守舍,脚趾撞到发出呲痛,这才稍微回过神。

      那是一箱书,因为前段时间搬家匆忙,还未置办书架,一直没拿出来。林宇舟蹲下来,把书一本一本拿出来,在最底下找到了《谜鹿》。书页翻黄卷边,有一股灰尘的味道。

      翻动书页,沉睡记忆被逐渐唤醒。不仅是关于小说情节的记忆,还关于看这部小说时所处的环境的所有记忆。

      林宇舟仿佛能闻到多年前画室的松节油味,怀揣着希望和梦想,令人兴奋又令人迷惘的味道。

      行鹿的文字极具画面感,铅字飞舞,在林宇舟脑海中编织出一幕幕画面。林宇舟迫不及待地拿起笔,在脑海中的画面消失前将其定格在画纸上——

      少年拿着尖锐的刀,站立在血泊中,血滴顺着刀刃滑落,打湿脚下麋鹿的皮毛。

      翻阅完小说,林宇舟长舒一口气,合上书本,放下画笔,晨光洒进房间,照在林宇舟画的最后一张图上。

      少年的前方是黑暗的密林,他回头看向同伴,目光平静又笃定,“不试试怎么知道?”

      林宇舟在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小时投递了邮件,一周后,他穿越半个城市,来到了行鹿的工作室,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几个小时后的裁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