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番外:灯火 ...

  •   什么是神明?
      是金銮殿上香火缭绕中泥塑的偶像,悲悯的眼神俯视着匍匐的众生,聆听着无穷的祈愿与诉苦?是奥林匹斯山巅放纵享乐、视凡间悲欢为戏剧的永恒者,一念可赐予恩泽,一怒可降下霹雳?还是冰冷宇宙法则的人格化体现,如同精密却无情的钟表匠,设定规则后便任由齿轮自行运转,生灭皆不入眼?
      我想,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取决于他所站的位置,他所经历的故事,以及他内心深处对“力量”与“存在”最原始的想象。
      我此刻的位置,是世界之脊大厦的顶端。这座在新纪元废墟上拔地而起的建筑,是人类文明韧性的象征,也是目前这座城市毋庸置疑的制高点。寒风在这里失去了在低处街道上的凛冽刺骨,变得辽阔而纯净,它们呼啸着穿过我的发梢与衣袂,却本能地绕开我的躯体,仿佛水流绕过坚不可摧的礁石。
      脚下,是一片无垠的灯海。重建后的世界格局规整了许多,主干道化作发光的动脉,将能量输送到各个区域。较小的街巷则是毛细血管,闪烁着更加密集、更具生活气息的光芒。远处,那片曾经被“净化”光束化为绝对虚无的区域,如今是一座巨大的人工湖,湖心岛上的纪念碑只是一点微不可察的暗影,沉默地倒影着星空。更远方,是尚未被城市光芒完全吞没的旷野,沉浸在温柔的墨蓝色夜幕里。
      喧嚣被高度和距离过滤,只剩下一种低沉而持续的嗡鸣,那是无数车辆、机器、以及人类活动共同谱写的、文明存在的白噪音。和平,已经持续了足够长的时间,长到让恐慌逐渐褪色,让生活占据主导。
      我曾以为,神明是终极的答案,是混乱的终结,是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冰冷而绝对的力量。我拥有了它。我一个念头可以平息海啸,一个眼神可以让裂开的大地重新合拢。我维系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一种建立在“神明”之怒威慑下的、脆弱的秩序。新GPA依照我默许的框架下运行,锈火的力量在阴影中维持着地下的公道,国与国之间因为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头顶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保持着危险的克制。
      但站在这里,感受着脚下这座庞大生命体的呼吸,我愈发清晰地认识到,力量所能达成的,有其冰冷的边界。
      我的力量可以在一瞬间将一座作乱的堡垒化为齑粉,却无法轻易抹去滋生那罪恶的土壤——那可能是经年累月的贫困、是不公的待遇、是扭曲的教化、是绝望中滋生的疯狂。毁灭总是比建设简单得多。
      我的力量可以赐予一片干旱的土地以丰沛的雨水和丰收,却无法将丰收的喜悦、劳作的满足、分享的温情直接注入人心。物质的匮乏解决了,心灵的荒芜却需要更漫长的时间、更细腻的关怀去滋养,而那并非我的权能所在。
      我的力量可以建造最坚固、最宏伟的宫殿,却无法保证那宫殿之内充满的是欢笑而非算计,是温暖而非孤寂。家,从来不是由砖石定义的。
      神明……或许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提供标准答案的终极权威。那样的“神明”,与试图格式化一切的“观察者”又有何本质区别?
      或许,真正的“神明”更应是一个守望者,一个沉默的、克制的、强大的守望者。它的存在,并非为了代替生命去生活、去选择、去感受悲喜,而是为了确保这片孕育生命的苗圃不会遭受突如其来的、无法抵抗的天灾或人祸,确保文明的溪流有继续向前流淌、自行寻找出路的权利和机会。
      我的目光细细扫过那些灯火,仿佛在阅读一部无比浩瀚的、由百万个生命共同书写的动态史诗。
      那一盏格外明亮的,或许是一个实验室,里面正有研究者为了治愈某种疾病而彻夜不眠。他们的成功或失败,将影响成千上万的命运。那一片相对昏暗的区域,可能是老旧的住宅区,一个疲惫的母亲刚刚安抚好哭闹的婴儿,窗外偶尔传来归家人的脚步声和压低的笑语。那一条流光溢彩的主干道上,车辆川流不息,载着人们奔赴前程、归家、或是走向未知的邂逅。
      广场的纪念碑前,即使在深夜,似乎仍有一个小小的身影伫立,安静地放下一束花。他/她纪念的是谁?是那场浩劫中逝去的至亲?还是那个只存在于故事里、形象早已模糊褪色的“神明”?亦或,仅仅是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与自己内心的悲伤或思念独处?
      他们会向我祈祷吗?或许仍有。但我更常“听”到的,是他们为明日面试的祈祷,为家人健康的祝愿,为一场考试通过的期盼,为生活中最平凡、最细微的幸福所做的努力。他们向我祈求奇迹,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在为自己和所爱之人奋力生活。
      这很好。
      这正是那场惨烈战争所能换来的、最好的结果。和平的真正价值,不应体现在每日的顶礼膜拜和战战兢兢上,而应体现这每一个平凡而自由的选择里——选择善良而非冷漠,选择理解而非偏见,选择原谅而非仇恨,选择在创伤之后依然有勇气去爱、去梦想、去继续前行。
      一阵极细微的、几乎被城市嗡鸣彻底掩盖的旋律,被我的感知捕捉。那是一段摇篮曲,从某扇未关紧的窗扉飘出,温柔、沙哑,却充满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坚韧生命力。它如此渺小,相对于城市的庞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在此刻的我听来,它却比任何宏大的交响乐都更能触动心弦。
      我缓缓闭上眼睛,不再动用那浩瀚如星海的神力去扫描和分析,而是收敛起所有的威能,尝试着让内心最深处那一点点属于“殷”的、属于“人”的感知苏醒过来,去轻轻地、小心翼翼地“触摸”这座城市。
      我触摸到了白日劳作的疲惫,也触摸到了深夜仍在燃烧的希望;触摸到了高楼里无人诉说的孤独,也触摸到了陋室中紧密相依的温暖连接;触摸到了对逝去时光无法释怀的痛楚,也触摸到了对新一天太阳升起的、质朴的喜悦。
      这些复杂、矛盾却又无比真实的情感经纬,共同编织成了生活的锦缎。它们是再强大的力量也无法直接创造或抹去的,它们是生命自身在时间之河中挣扎、舞蹈、留下的最动人的涟漪与波光。
      而我,是什么?
      我曾是实验体12,是“神明”,是弑神者,是救世主。
      但现在,站在这寂静的至高之处,或许,我更像是一个沉默的读者,一个幸运的旁观者,有幸阅读着这首由亿万生命共同谱写的、永无止境的壮丽诗篇。
      而我的职责,或许就是确保这首诗篇不至于被突如其来的暴力毫无征兆地撕碎。做一个守望者,一个守护着诗篇得以继续书写下去的……安静的存在。
      寒风依旧,却带来了远方旷野中新生草木的气息。
      什么是神明?
      我睁开眼,眼中那熔炼星辰的金色光芒渐渐沉淀,化为一种更深邃、更通透的平静,倒影着脚下无垠的人间星河。最后一丝彷徨,好似被吹散的薄雾,消散在浩瀚的夜空中。
      或许,神明……
      并非生而完美,而是在背负众生重量的途中,一步步学会的理解与慈悲;是手持足以重启纪元的力量,却选择了最极致的克制与忍耐;是终于站在了传说之巅,俯瞰万家灯火时,方才了悟——自己穷尽力量去守护的,正是脚下这片无需神明插手、自有其笨拙却顽强步调的……平凡人的滚滚红尘。
      身影微动,我已从世界之脊顶端消失,化为一粒尘埃融入夜风,再无痕迹。
      至高处,空余星河璀璨,与人间灯火交相辉映,永恒地沉默着,闪烁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