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破晓 ...

  •   清晨六点,国家美术馆B区地下货运通道。三辆恒温防震运输车依次驶入,车身上印着“破晓计划·重生系列”黑色标识。第一次展品抵达:程砚的《光之重生》、藏族画家央金的《转山》、聋哑艺术家魏野的《震颤的寂静》。
      监控显示,所有作品在出库前已完成纳米级防伪编码植入与AI损伤预判建模。每件化作装在特制钛合金箱内,箱体密封,内置重力感应与温度调控系统。亲自到场监督开箱,全程录像备案。
      开箱流畅进行至第三件时,警报突响。系统提示《震颤的寂静》运输箱内部温差异常,箱体压力波动。立刻叫停作业,调取全程运输数据——温度恒定,无撞击记录,GPS轨迹完整。
      “不是运输问题。”戴上白手套啊,亲自检查箱体接缝,“有人动了手脚。”
      撬开箱体边缘,发现夹层中藏着一枚微型电解装置,正缓慢释放腐蚀性气体,目标直指画布底层纤维。若未及时发现,七十二小时后作品将永久性损毁。
      “军用级定向破坏技术。”安保主管脸色发白,“这种装置,市面上根本没有流通渠道。”
      “有人在系统内部。”声音冷峻,“查运输车队所有人背景,重点筛查三个月内接触过星瀚数据中心的人员。”
      上午九点,美术馆主展厅。布展团队正按设计图定位展墙。突然,数十台媒体设备蜂拥而至,闪光灯刺眼。一名记者高声质问:“请问‘破晓计划’是否涉嫌洗钱?有证据显示,部分资金流向境外敏感账户!”
      镜头直怼面部,话筒几乎顶到胸口。
      “没有回应就是默认?”另一名记者抢话,“还有,您与参展艺术家念安的关系,是否影响评审的公正性?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请让开。”推开人群,径直走向控制室。林薇已在等,脸色凝重。
      “热搜爆了。#破晓计划骗局#、#资本操控艺术#、#念安靠关系上位#,全部置顶。爆料账号使用境外IP,但内容精准指向基金会内部流程漏洞。”
      “把所有攻击点列出来。”坐到主控台前,“我要知道,对方到底知道多少。”
      屏幕滚动:资金审批流程、艺术家选拔标准、医疗资助细节、甚至程砚自首前的心理评估报告——全部被公开,且经过精心剪辑,形成“权钱交易”“操控舆论”的完整叙事链。
      “这不是普通爆料。”敲击键盘,调出数据溯源图,“信息层级分明,释放节奏精准,每一轮都卡在布展关键节点。对手很了解我们,也很了解媒体。”
      下午一点,基金会紧急会议。法律顾问通报:“多家媒体收到匿名材料,指控‘破晓计划’违反文化安全条例。目前已有三家合作赞助商提出暂停拨款。”
      “查到了。”技术组传来消息,“泄露源来自美术馆内部网络。一台本应报废的旧服务器,被重新激活并植入窃听程序。登录凭证……是前技术主管的账号。”
      前技术主管,三个月前因操作失误导致一次小型数据泄露被辞退。
      “不是他一个人能做的。”起身,“去见他。”
      城南旧工业区,前技术主管李伟租住在废弃厂房改造的公寓。敲门无人应答,破门而入时,发现人昏迷在电脑前,手臂有注射痕迹,屏幕上正自动上传最后一批资料。
      救护车呼啸而来。临走前,从他紧握的手中抽出半张烧毁的纸——残留字迹显示一个名字:周临。
      周临,星瀚集团前安全顾问,五年前因涉嫌向竞争对手出售情报被开除。曾主导设计基金会与美术馆的整套安防系统,掌握所有后门协议。
      “他回来了。”低声说,“而且,不止想毁掉展览。”
      深夜,美术馆闭馆。带领特勤小组全面排查系统。在中央机房最底层,发现一根被替换的主干光纤——外形完全一致,但内置信号放大模块,可远程劫持所有展厅的音视频系统。
      “如果在开幕式启动,会发生什么?”
      “所有作品将被实时覆盖一段视频。”技术人员脸色发白,“内容是……伪造的艺术家认罪录像。”
      画面模拟弹出:程砚低头忏悔,称《光之重生》是为换取减刑的表演;念安流泪承认,所有创作都由代笔玩阿城;其他艺术家纷纷“坦白”收受巨额贿赂。
      “不只是抹黑。”冷笑,“是要让所有人身败名裂。”
      立刻下令:“物理隔离所有展厅网络,启用独立性供电与信号系统;通知参展艺术家,明日全部撤离,改为远程监控;联系警方,发布对周临的协查通告。”
      凌晨三点,手机震动。一条未标记好吗发来视频。
      画面中,周临坐在昏暗房间,背后墙上挂着一幅老照片——是五年前星瀚安全团队合影,站在最边缘,眼神阴沉。
      “你终于想起我了。”周临开口,“当年你一句‘不再信任’,就把我踢出局。可你知道我在海外受了多少苦?被人追杀,差点死在曼谷街头。”
      “你背叛在先。”声音平静,“那份情报,差点让集团破产。”
      “我不过是拿我应得的!”猛然拍桌,“而你呢?高高在上,用钱收买人心,假装救世主!你以为你是光?你只是影子的主人!”
      “所以你要毁掉‘破晓’?”
      “不止。”嘴角扭曲,“我要让所有人知道,你所谓的光,不过是谎言堆砌的幻象。开幕式那天,全世界都会看见——你,和你捧起来的一切,都将在我手中崩塌。”
      视频结束,新消息弹出:“倒计时:71小时47分。”
      凌晨六点,美术馆外已聚集抗议人群。举着“拒绝资本操控”“艺术属于人民”的标语,高喊口号。警方设立隔离带,局势紧张。
      走进控制室,所有屏幕显示正常。但林薇递来一份报告:“刚收到消息,念安的工作室……被人纵火。”
      立刻去驱车前往。老城区画廊街,火势已被扑灭,但整间工作室化为废墟。消防员从残骸中找出一个烧焦的硬盘,数据尚可恢复。
      带回技术中心,数据组连夜抢修。凌晨两点,恢复出一段监控视频——凌晨四点十七分,一名戴帽男子潜入,泼洒助燃剂,点燃画桌。临走前,从墙后取出一个金属盒,放入怀中。
      “不是随机纵火。”盯着画面,“他在找东西。”
      “找到了。”技术人员调出另一段数据——硬盘中隐藏的加密文件夹,记录着念安近三年来所有创作手稿、灵感来源、技术实验,甚至包括对“破晓”展的策展构想。
      “他在收集证据。”冷笑,“想证明这一切都是设计好的剧本。”
      上午九点,警方通报:在城郊发现一辆沉默车辆,车内找到周临的身份证与部分衣物,初步判断“嫌疑人可能已畏罪自杀”。
      “假的。”看一眼现场照片,“车牌号是套牌,尸体尚未打捞,就急着下结论?有人在帮他脱身。”
      回到美术馆,布展已全面停滞。赞助商接连撤资,媒体围攻不休,公众信任崩塌。站在空荡展厅中央,四周是未安装的展墙,像一座未完成的坟墓。
      “还办吗?”林薇低声问。
      “办。”声音坚定,“而且,按原计划,准时开幕。”
      “可资金……”
      “动用私人账户。星瀚股票质押,海外基金调拨,能用的全用上。”
      “可安保……”
      “不用官方系统。联系瑞士私人防暴团队,设备全部自带,入场前逐件检测。”
      “可……念安那边?”
      “他没事。”从公文包取出一张照片——念安站在临时租用的仓库里,面前是抢救出的部分画具,正低头勾勒新作草图,“火没烧掉他的手,也没烧掉他的心。”
      下午三点,突然接到医院电话:李伟醒了。
      冲进病房,人虚弱地靠在床头,嘴唇干裂。
      “周临……来找过我。”声音微弱,“他说……只要我配合,就给我钱,让我全家移民。”
      “你做了什么?”
      “我……我改了美术馆访客系统的权限名单……把几个测试账号升级成了管理员……”泪水涌出,“我不知道他会用来攻击展览……我以为只是小漏洞……”
      “还有吗?系统里还有什么后门?”
      “有……有一个紧急广播协议……原本用于火灾疏散……他改了触发条件……只要在开幕式当天,输入特定频率的声波……整个场馆的喇叭就会自动播放他准备的视频……”
      “声波触发?”突然想到什么,“什么频率?”
      “……接近人声,但更高……像是……某种歌声。”
      立刻调出“破晓”展开幕式流程——第一项,由盲人合唱团演唱主题曲《光之始》。
      “他连这个都算到了。”冷笑,“他要让最纯净的声音,成为毁灭的钥匙。”
      走出医院,天空阴沉。手机震动,念安发来一张图——新作草图,标题《破晓》:无数双手从地底伸出,托起一面碎裂的镜子,镜中倒映出初生的太阳。
      配文:“光不是被给予的,是被托起的。”
      站在街头,看着来往人群。有人低头刷手机,看着抹黑的新闻;有人驻足海报前,凝视那句“在废墟上重建光”。
      掏出手机,拨通全球直播平台负责人:“‘破晓’展开幕式,我要全球直播。”
      “可现在舆论……”
      “正因如此。”声音沉稳,“让全世界都看看,当黑暗试图吞噬光时,会看见什么。”
      挂断电话,望向远处美术馆的轮廓。
      七十二小时后,一切将见分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