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8、极瞳的回响 ...

  •   火车再次碾过冻土带,铁轨在雪中延伸,像一条不肯断裂的线。陆沉舟靠窗而坐,手中是一份泛黄的俄文档案复印件,边角烧焦,字迹模糊。这是俄罗斯极地管理局随驻留许可一并寄来的“极瞳”历史资料包,其中一页标注着“1978年12月21日。磁暴峰值,音频记录异常,已封存。”
      苏念安在对面拆设备箱,取出一组声波感应画布——新型材料,能将特定频率的震动转化为光纹。他正调试校准程序,耳机里突然传来一阵杂音,像是风啸。又像低语。
      “这频段不对。”他摘下耳机,“不是预设的测试音。”
      陆沉舟接过耳机,听了几秒,瞳孔微缩。那声音有规律,断续中藏着节奏,像某种编码。
      “放档案里那段录音。”他说。
      苏念安调出文件,播放“1978年12月21日”音频。杂音与耳机中的异常频段完全重合。
      “这设备还没开。”苏念安皱眉,“哪来的信号?”
      陆沉舟起身,走向车厢连接处。他记得上回离开时,曾发现哨站主控室的备用天线仍与卫星链路物理连接,未完全切断。若某些频段仍在接收,而新设备恰好共振——
      “是回波。”他低声说,“那个录音,还在空中飘。”
      抵达“极瞳”,风雪未歇。
      哨站已做基础修缮,电力由新型核电池组供应,供暖系统重启。陆沉舟直奔主控室,苏念安随后,手中提着声波画布箱。控制台尘埃被清除,老式磁带机仍在原位,指示灯竟有微弱红光闪烁。
      “通电了?”苏念安问。
      “不可能。”陆沉舟检查线路,“主电源没接它。”
      他放下播放键。
      磁带转动,沙沙声后,那阵杂音再度响起。但这次,更清晰——风声中,夹杂着人声,俄语,断续:
      “……光在说话……它不是光……是声音……频率7.83赫兹……地球心跳……”
      苏念安猛地抬头:“舒曼共振。”
      “什么?”
      “地球的电磁场基频。”苏念安语速加快,“7.83赫兹,理论上能影响人类脑波。但没人录到过它与极光的耦合。”
      “现在有了。”
      陆沉舟将磁带翻面,继续播放。第二面,录音者——一名苏联科学家——用颤抖的声音记录:“第十七次磁暴,极光低至海拔三百米,光柱触底。设备全部失灵,但磁带录下了……歌声。不是人类发出的,是光本身在振动空气。我们称它‘极瞳之语’。上级下令销毁,我藏了一卷。”
      录音结束,控制室陷入寂静。
      “他们怕了。”苏念安说哦,“怕光有意识。”
      “所以封存。”陆沉舟取出磁带,放入防磁盒,“现在,我们让它重见天日。”
      次日,苏念安在主厅架起三幅声波画布,组成环形阵列。每幅画布背面嵌有微型扬声器,能反向输入音频,使颜料随声波震动显形。陆沉舟则带领技术团队修复旧雷达天线,将其改装为低频接收器,实时捕捉大气中的舒曼共振。
      “若当年的‘极瞳之语’真是极光声波,”陆沉舟说,“它应该还在循环,只要磁暴出现,就会被重新激发。”
      第三天,Kp=7级磁暴预警发布。
      夜幕降临,极光如期而至。紫红光带横贯天际,低垂如帷幕。陆沉舟启动接收器,天线旋转,捕捉到一组异常信号——7.83赫兹基频上,叠加着复杂谐波,频率变化与极光脉动完全同步。
      “就是它。”苏念安将信号导入画布系统,“开始。”
      第一幅画布亮起。
      深蓝底色上,光纹如水波扩散,随声波起伏形成螺旋。苏念安执笔,在波心点出第一颗星。声波增强,光纹剧烈震荡,竟在画布表面形成三维浮雕感,像光从画中凸出。
      第二幅,陆沉舟接手。
      他不用笔,直接将手掌贴在画布中央。声波通过身体传导,心跳与舒曼共振同步,光纹以掌印为中心向外爆发,形成放射状星芒。监控显示,画布温度随接触升高,颜料活性增强,光色由蓝转金。
      “你在供能。”苏念安说。
      “人也是导体。”陆沉舟没松手,“只要频率对了,血肉也能传光。”
      第三幅,两人并肩。
      苏念安蘸取银灰,陆沉舟掌心涂蓝,同时触碰画布。声波、体温、心跳三重输入,画布剧烈震颤,表面浮现出从未设计过的图像——两道人影在光中交叠,背后是巨大的耳朵形状,耳心正对着北极星。
      “声之眼。”苏念安低语,“他们叫它‘极瞳’,不是因为看,是因为听。”
      凌晨三点,磁暴减弱,信号渐消。
      三幅画完成,被命名为《极瞳之语:声光三部曲》。直播观看人数突破一亿,科学界震动,多所量子声学实验室申请合作研究。
      闭馆前,苏念安独自回到主控室。
      他将原始磁带放入播放器,戴上耳机。这次,他调高了低频增益。在杂音深处,他听到了——
      不是歌声,不是语言,而是一种更原始的振动,像心跳,像呼吸,像无数光粒子在真空中碰撞。
      他录下这段增强音频,存入随身硬盘。
      回生活舱时,陆沉舟正在整理床铺。
      “发现什么?”陆沉舟问。
      “光会说话。”苏念安将硬盘放在桌上,“但听懂它的人,得先安静下来。”
      陆沉舟点头,从包里取出一张新地图——格陵兰冰盖深处,标着一个红点。
      “下一个点。”他说,“那里有座废弃声波监测站,冷战时期用来监听苏联核试验。但档案说,他们录到了‘天空敲击声’。”
      “你查过?”
      “查过。”陆沉舟指尖点在红电上,“频率,7.83赫兹。”
      苏念安笑了,将硬盘推过去:“那带上这个。或许,光早就开始讲故事了,只是没人肯听。”
      夜深,哨站灯火渐熄。
      但主厅三幅画仍在微光闪烁,像在低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