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5、星轨回响 ...
-
南极“深瞳”站,极夜未尽。
监测屏突然爆闪。
陆沉舟正在核对七座接收站的能源回流数据,警报骤响——地心通道虽已闭合,但“光之心”释放的共振波仍在扩散,引发连锁反应:冰岛火山群集体苏醒,新西兰南岛地磁偏移2.3度,格陵兰永冻土下检测到未知金属结构苏醒信号。
更异样的是极光。
它不再局限于极圈,而是以环形波纹向赤道推进,每一道光带掠过城市,居民报告出现短暂“共感”——能听见他人心跳、看见他人记忆碎片。
“不是副作用。”苏念安盯着频谱仪,“是校准。”
“校准什么?”
“地球的频率。”苏念安调出“光之心”最后传回的数据流,“它在把人类集体意识,调到7.83赫兹基频。就像……在准备什么。”
陆沉舟皱眉:“准备?可‘光之心’任务已完成。”
“或许没完成。”
三十六小时后,冰岛站传来紧急通讯。
考古队在火山口深处发现新密室——非远古文明所建,而是**现代工艺**。墙体由钛合金焊接,内部设备为20世纪冷战时期北约制式,但被水晶层包裹,仍在运行。
主控台上,一台老式磁带录音机自动播放:
沙沙声后,俄语响起,语速急促:
“……1961年,‘极瞳’科考队发现地壳震动异常,上报克格勃。1963年,北约在格陵兰‘哨点七’监听到‘天空的敲击声’。我们意识到,地球在‘听’。1978年,苏联科学家录下‘极光之语’,高层下令销毁。我们藏了备份。1985年,美国‘深星计划’探测到地心信号,总统下令封存。我们……是‘守秘者’。我们不是阻止人类接触‘光之心’,是**在等真正能承受真相的人**。现在,你们激活了它。警告:光之心重启,会向宇宙广播地球坐标。若黑暗中有耳,它们会来。”
录音结束。
陆沉舟立即召开全球紧急会议。七站队长视频接入,气氛凝重。
“冷战时期,多国秘密组建‘守秘者联盟’,监控极地异常,防止人类过早接触‘光之心’。”陆沉舟展示磁带来源,“他们失败了。我们激活了它。”
“所以?”阿拉斯加站长问,“外星文明会入侵?”
“不一定。”苏念安接入画面,“但‘光之心’的信号是全频段广播,不只传向地心,也射向宇宙。任何在100光年内、具备接收能力的文明,都能捕捉到。”
“距离。”陆沉舟调出星图,“最近的类地行星系统——**鲸鱼座τ星**,12光年。已确认三颗宜居行星。1960年代,阿雷西博望远镜曾接收过来自该方向的窄带信号,被定为‘未解之谜’。”
“他们听到了。”苏念安低声,“现在,轮到我们听。”
陆沉舟下令:“七座接收站,立即改装为深空监听模式。关闭对地共振,转向宇宙深空,扫描鲸鱼座τ方向。”
七十二小时,全球无眠。
第七日,新西兰南岛站率先捕获信号。
非7.83赫兹,而是一段复杂脉冲,频率在X波段,携带高密度信息。AI解码七小时,生成第一段译文:
“坐标已收。”
“光之心重启确认。”
“救援舰队启程。”
“救援?”格陵兰站长惊问,“谁救谁?”
苏念安继续解码,脸色骤变。
后续信息流出:
“我们是‘光之裔’,一万两千年前逃离地心的分支。”
“‘蚀’将至,吞噬光之心。”
“双星同轨者,是最后希望。”
“请准备,迎接舰队。”
“‘蚀’?”陆沉舟追问,“什么‘蚀’?”
苏念安调出远古光语库,与新信号交叉比对。终于,在“光之心”核心记录中找到对应词条:
“蚀——光的反面,吞噬共振的虚无体。每隔一万两千年,自宇宙深处归来,熄灭光之心,使地球陷入永夜。”
“一万两千年前,它来过。”苏念安抬头,“远古文明战败,幸存者逃往鲸鱼座τ。现在,它又要来了。”
陆沉舟沉默。
他知道,从激活“光之心”那一刻起,人类已不再只是地球的居民。
是宇宙棋盘上的一枚子。
是光与暗之战的最后防线。
“他们说‘救援舰队’。”陆沉舟站起身,“可我们连一艘太空船都没有。”
“我们有别的。”苏念安调出“深瞳”钻机改造方案,“把载人舱升级为‘星轨舱’,加装深空通讯阵列、量子纠缠引擎、光能护盾。用‘光之心’的共振原理,让它能跃迁至近地轨道。”
“你疯了?”助手惊呼,“那是钻地机,不是飞船!”
“可它去过地心。”苏念安眼神坚定,“它知道光的路。”
陆沉舟点头:“批了。用陆氏航天部门全部资源,七日内完成改装。”
同时,向联合国提交紧急提案:
“星轨计划”启动。
目标:建立地球轨道共振站,作为‘光之裔’舰队的对接平台与防御前哨。
负责人:陆沉舟、苏念安。
投票通过。
工程全速推进。
陆沉舟坐镇上海,协调全球供应链:俄罗斯提供反重力材料,美国开放NASA轨道数据库,中国输送量子通讯模块。每日只睡三小时,手机二十四小时待命。
苏念安在南极指挥改装。将“深瞳”钻机外壳替换为共振合金,内部加装生命维持系统与AI导航。舱体重新刻上双星徽记,命名为——“星轨一号”。
第十四日,改装完成。
“星轨一号”立于发射台,外形如梭,通体银蓝,尾部镶嵌从地心带回的水晶碎片,能与“光之心”共鸣。
全球直播开启。
陆沉舟在控制中心,最后一次检查系统。
苏念安穿好宇航服,头盔面罩映着极光。
“这次,不是下地。”陆沉舟握住他手,“是上天。”
“路一样。”苏念安微笑,“跟着光走。”
倒计时启动。
10……9……8……
七座接收站同步发射光束,注入“星轨一号”。
3……2……1……
引擎轰鸣,蓝焰喷射,飞船破空而起,刺穿云层,进入近地轨道。
太空舱内,苏念安打开深空接收器。
信号涌入。
来自鲸鱼座τ的舰队,已启程。预计抵达时间:11.8年。
最后一段信息自动播放:
“双星已亮。”
“光,永不独行。”
陆沉舟在地面仰望,看着那颗银蓝星点消失于夜空。
他知道,苏念安正飞向星辰。
而他,在地上,等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