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1、长辈的祝福 ...
-
午后的阳光透过苏家小院繁茂的葡萄藤架,在地上洒下细碎而温暖的光斑。小院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厨房里飘来的、令人安心的家常菜香气。
苏婉清穿着一身素雅的旗袍,外罩一件针织开衫,正坐在藤椅上,慢条斯理地沏着一壶陈年普洱。她的动作一如既往地从容优雅,但眼角眉梢却比平时多了几分显而易见的愉悦和期待。
今天,她正式邀请了凌曜和顾珩回家吃饭。
这并非一次普通的聚餐,而是带着某种仪式感的认可和祝福。对于顾珩,她视如己出,一路看着他从青涩学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专家,也看着他这些年独自承受的孤独和压力。对于凌曜,虽接触不多,但上次案子的合作,以及后来她不动声色的观察,都让她对这个冷静锐利却对顾珩有着不同寻常关注的年轻人有了不错的印象。如今得知两人终于走到一起,她心中满是欣慰。
门铃响起。
苏婉清放下茶壶,脸上露出笑容,亲自起身去开门。
门外,凌曜和顾珩并肩站着。凌曜手里提着两盒上好的茶叶和一套精美的茶具,身姿挺拔,穿着比平时稍显正式,眉宇间虽仍有惯常的沉稳,却也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顾珩则站在他身侧,手里捧着一束淡雅的康乃馨和百合,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但微微抿起的嘴唇也泄露了些许面对长辈检视时的腼腆。
“师傅。”顾珩先开口,声音里带着亲昵。 “苏老师,打扰了。”凌曜紧随其后,语气恭敬而诚恳。
“快进来,快进来。”苏婉清笑着将两人让进屋,目光在两人之间流转,看到他们之间那种自然流露的默契和温情,眼中的笑意更深了,“来就来了,还带这么多东西干什么,我这儿什么都不缺。”
“一点心意。”凌曜将礼物放在玄关的柜子上,动作略显拘谨但十分得体。
顾珩则将花递给苏婉清:“师傅,送给您的。” “哎哟,真好看。”苏婉清接过花,低头轻嗅,满脸欢喜,“还是小珩知道我喜欢什么。快进去坐,老苏在厨房里大显神通呢,最后一个汤,马上就好。”
三人走进客厅。苏婉清的丈夫,顾珩的师父亲自端着最后一盆热气腾腾的笋干老鸭汤从厨房走出来,看到他们,乐呵呵地打招呼:“小凌,小珩来了?正好,开饭开饭!”
餐桌上摆满了精致的家常菜肴,都是顾珩平时爱吃的口味,显然是用心准备的。气氛轻松而温馨。苏婉清和丈夫没有过多地追问两人的事情,只是闲话家常,问问凌曜工作是否顺利,关心一下顾珩最近的项目进展,聊些文化圈的趣闻。
凌曜最初的些许紧张在两位长辈温和的态度下渐渐消散。他话虽不多,但回答得体,也会适时地给顾珩夹菜,动作自然。苏婉清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更是安定。
饭后,顾珩帮着师父亲收拾碗筷,凌曜本想帮忙,却被苏婉清笑着拦住了:“让他们爷俩忙去,小凌,你来,陪我喝杯茶,说说话。”
凌曜心知这是重要的“环节”,便顺从地跟着苏婉清来到书房。
苏婉清的书房古色古香,满满几架子的书,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和茶香。她示意凌曜在窗边的茶海前坐下,重新烧水,烫杯,沏茶。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岁月沉淀下的宁和。
她将一盏清澈透亮的茶汤推到凌曜面前,这才抬起眼,温和却也不失锐利地看着他。
“小凌,”她开口,声音柔和却带着分量,“小珩这个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性子静,心思重,有什么苦啊累啊的,都喜欢自己一个人扛着。看着独立,其实…最是需要人疼。”
凌曜坐姿端正,神情认真地聆听着,点了点头:“我明白,苏老师。”
“你们的事情,小珩大致跟我说了。”苏婉清缓缓道,“一路走来,不容易。尤其是小珩…他能再次打开心扉,接受一个人,我很为他高兴。”她顿了顿,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你是个好孩子,有担当,有魄力。把你交给你,我…和他师父,是放心的。”
这句“放心”,重于千钧。
凌曜感到心头一热,他迎着苏婉清的目光,语气无比郑重地承诺:“苏老师,请您和师父放心。我会照顾好顾珩。以前…我可能做得不够好,但以后,绝不会再让他一个人。”
他的承诺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带着军人般的坚定和真诚,让人无法怀疑其分量。
苏婉清看着他眼中清晰可见的爱护和决心,终于露出了彻底放心的笑容。她点了点头:“好,好。你们能相互扶持,彼此理解,这比什么都重要。”
她放下茶盏,起身走到书柜旁,打开一个古朴的木盒,从里面取出一个细长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紫檀木盒。
她将木盒递给凌曜。
凌曜双手接过,触手温润,带着淡淡的木香。
“打开看看。”苏婉清微笑道。
凌曜小心地打开盒盖。里面衬着深色的丝绒,上面静静地躺着一套工具。不是全新的,甚至有些工具的手柄处已经被摩挲得无比光滑,呈现出温润的包浆,显然历经岁月和使用者的珍爱。那是一套极其精致、种类齐全的古籍修复工具:不同型号的镊子、排笔、起子、锤子、针锥…每一件都打造得一丝不苟,闪耀着金属特有的、沉静而锐利的光泽。
“这是我年轻时,我的师傅传给我的。”苏婉清的声音带着一丝怀念和珍重,“跟着我大半辈子了,修复过不少东西。现在,我把它送给你们。”
凌曜心中一震,立刻意识到这份礼物的珍贵和意义。这不仅仅是一套工具,更是一种传承,一份沉甸甸的认可和嘱托。
“苏老师,这太珍贵了…”凌曜觉得这份礼物有些过于沉重。
“收下吧。”苏婉清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这套工具,是用来修复破碎、连接断痕的。现在送给你们,是希望你们…”她看向凌曜,目光深邃,“既能携手修复那些历经沧桑的故纸,也能…互相修补,互相支撑,走好往后长长的路。这工具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怎么用,用在何处,你们比我更懂。”
凌曜低头看着盒中那些承载着无数故事和匠心的工具,又抬眼看向眼前慈祥而睿智的长者,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敬意。他郑重地合上盒盖,紧紧捧在手中。
“谢谢您,苏老师。”他的声音有些沙哑,“这份礼物和您的嘱托,我和顾珩,一定铭记在心。”
这时,顾珩和师父也收拾完厨房走了进来。顾珩看到凌曜手中的紫檀木盒,微微一愣,随即看向苏婉清,眼中流露出惊讶和了然,还有深深的感动。
“师傅…”他轻声唤道。苏婉清对他温柔地笑了笑:“给了你们了。以后,好好用。”
师父也走过来,拍拍凌曜的肩膀,笑呵呵地说:“小凌啊,收好了!这可是你师娘压箱底的宝贝!以后要是欺负小珩,这套工具里随便哪一件,都能当戒尺用!”
大家都笑了起来,气氛温馨而融洽。
离开苏家小院时,已是夕阳西下。晚霞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
凌曜一手提着那个沉甸甸的紫檀木盒,另一只手紧紧握着顾珩的手。
两人走在被夕阳拉长身影的石板路上,都没有说话,心中却同样被一种温暖而踏实的情感充盈着。
长辈的祝福,如同最坚实的后盾,温柔地落在了他们的肩膀上。那份象征着修复与连接的礼物,更是为他们未来的路,注入了一份厚重的力量和期许。
灯火可亲,长路相伴。他们握紧彼此的手,走向那片温暖的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