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午后的旧照片与木盒痕迹 ...

  •   梧桐巷的午后总裹着层暖融融的光,蝉鸣从老树枝头漫下来,落在修复铺的玻璃窗上,把工作台前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沈砚正低头修着林姐的相框,指尖捏着细砂纸,轻轻打磨边缘的毛刺——金属挂钩已经换成了塑料的,是陆则今早特意去五金店买的,说“金属钩容易蹭到你手,换这个安全”。桌角摆着那双棉质手套,也是陆则留下的,怕他碰着相框里的金属卡扣。
      “你看这个。”陆则抱着一摞旧笔记本走进来,胳膊上还沾着书店的灰尘,是他从陆珩书柜最底层翻出来的。他把笔记本摊在桌上,指着其中一页泛黄的纸,“我哥三年前写的,‘巷尾15号木箱,刻怀表纹’——那不就是赵爷爷家吗?”
      沈砚凑过去,笔记本上的字迹和之前字条上的一模一样,用力的笔触把纸页都戳出了小坑。他想起赵爷爷家的木箱是苏婉的陪嫁,又想起昨天林姐藏在货架后的木盒,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赵爷爷的木箱装着苏婉的修表工具,那林姐的木盒……会不会是装怀表零件的?”
      店门口的风铃突然“叮”地响了,林姐拎着布袋子走进来,手里攥着个油纸包,比昨天从容些,却还是不敢直视陆则的眼睛:“沈砚,我来拿相框,昨天跟你说今天取的。”
      沈砚起身递过相框,林姐接过去时,指尖不小心蹭到边缘,立刻缩回了手。沈砚注意到,她的指腹有块新划伤,红红肿肿的,像是最近碰过金属锐器,和之前陆则擦铜件时蹭到的伤口很像。
      “这相框修得真细致,连挂钩都换了。”林姐勉强笑了笑,把油纸包放在桌上,“前几天你帮我擦相框玻璃,还没谢你呢。这是我自己做的绿豆糕,你尝尝——就是之前你们路过时,我摆在柜台上的那种。”
      陆则的目光落在林姐的布袋子上,袋口没扎紧,露出一角深棕色木头,刻纹和赵爷爷木箱上的怀表花纹一模一样。他刚要开口问,林姐突然慌了,转身就往门外走,布袋子里的东西“咚”地撞在门框上,一张旧照片掉在了地上。
      陆则弯腰捡起,照片里穿白衬衫的男人站在15号老房前,手里抱着块银壳怀表,侧脸和陆珩有几分像。“林姐,这照片……”
      林姐的脸瞬间白了,几步冲回来抢过照片塞进兜里,声音发颤:“我……我捡的!不知道是谁的!”她拎着布袋子快步跑开,慌乱中,布袋子里的木盒滑出来一半——沈砚看得清楚,木盒上刻着个模糊的“苏”字,和他师父那把修表刀上的字一模一样。
      沈砚捡起地上的绿豆糕,还是温的,咬了一口,甜意里带着淡淡的豆香。他走到工作台前,把修表刀、怀表零件和手机里偷偷拍的照片摆在一起:刀把的“苏”字、零件的花纹、木盒的刻痕,连照片里怀表的纹路,都是同一个样式。
      “我师父当年,说不定就是跟着苏博文学的修表。”沈砚轻声说,指尖碰了碰修表刀的刀把,“苏婉也会修表,这刀说不定是她送给我师父的。”
      陆则拿起怀表零件,放在木盒刻痕的照片旁比对:“林姐肯定知道照片的事,还有她的木盒。明天我们去便利店找她,就说想问问照片里的老房子,总能套出话。”
      窗外的蝉鸣渐渐弱了,夕阳透过玻璃,把桌上的旧物都染成了暖黄色。巷口传来张奶奶的声音:“沈砚,我的瓷碗好了没哟!”沈砚应了一声,起身去取瓷碗,陆则则把笔记本和照片收好——那些藏在旧物里的线索,像被夕阳照亮的纹路,正慢慢清晰起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