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屿光与冉星:一段浸满青春暖意的情感序章 ...
晚上拿起笔的时,突然不知如何下笔,一时之间,浑浑噩噩的。我便又悄悄从后间的后门溜了出去,借着皎洁的月光独自漫步。已近凌晨,村庄静谧而明亮,四下无人,我就这样缓缓走着。
或许问题学生的故事会更加的轰轰烈烈,可以写的更加爱的狗血,比如:赌博的爸,懦弱的妈,生病的弟弟,可怜的她/他等等,但我还是觉得过于极端了。在我心目中的学生时代最美的爱情,应该是基于颜值,终于才华和性格,固我思虑再三还是决定书写属于学霸的一段浸满青春暖意的情感序章---《屿光与冉星》,这个属于学霸之间慕强的、内在的、偶然的季动,独属于青春花季的篇章。
指尖似乎还残留着稿纸的温热,我猛地回过神,快步走回房间的书桌前,月光恰好落在空白的稿纸边缘,像是在催促着故事开篇。我重新坐定,握紧笔杆,笔尖轻触纸面的瞬间,思路骤然清晰:这段关于林屿与苏晓冉的青春故事,最初的序章,正藏在那张贴在教学楼公告栏里的 “年段排名表” 上。
高中教学楼的走廊里,秋风卷着桂花香飘进窗户,落在讲台上那张 “年段排名表” 上。林屿与苏晓冉的名字依旧占据着前两位,阳光透过玻璃窗,在他们紧挨着的名字上镀了层温柔的金边。林屿第一次对苏晓冉生出不一样的心思,是在高一上学期的数学培优课上。那天老师抛出一道 “含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全班都在埋头画图分析对称轴与区间的位置关系时,他正用 “分类讨论法” 推导参数 a 的取值范围,身后却传来苏晓冉轻得像羽毛的声音:“如果用‘导数法’求极值点,再结合端点值比较,是不是能避开分类讨论的繁琐?”
他回头时,正撞见她把《人间词话》压在数学练习册下,指尖在草稿纸上飞快写着导数公式,睫毛在阳光下投出细碎的阴影。等老师点名让她讲解思路,她竟真的用导数求出极值点,还精准指出 “当 a∈(0,2) 时,函数在区间内有极小值,需与端点值比较;当 a≥2 时,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减,最值在端点处取得”,甚至补充了 “可结合二次函数图像的凹凸性验证结果”。林屿握着笔的手顿了顿,看着她眼里闪烁的光 —— 这个上课偷偷读词话的女生,不仅能跟上他的解题节奏,还能找到更简洁的路径,像一颗突然闯入他数学世界的星,带着诗词般的灵动,撞开了他心里的一角。
苏晓冉对林屿的 “特别在意”,是在一次语文早读课的 “双重困境” 里生根的。那天要默写《离骚》中的 “长太息以掩涕兮” 至 “虽九死其犹未悔”,她却把语文课本落在了家里,发现的时候苏晓冉直接焦虑了,急得鼻尖发红。正当她低头手足无措的时候,语文课本从前方递来,我已经熟悉背诵了,暂时用不到,给你。苏晓冉抬头看向林屿的背影,他正低头演算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最值问题”,晨光落在他写满公式的笔记本上,让她觉得心里像被温水浸过,暖得发颤。后来她才知道,林屿其实也不算熟练背诵,还是高效运用课间的十分钟巩固,才没有掉链子。
深秋的语文公开课,成了两人情感升温的隐秘契机。那天讲《兰亭集序》,老师让大家表达 “‘死生亦大矣’的哲学内涵”、 “如何理解王羲之对生死的看法与当时玄学思潮的关系”,苏晓冉下意识看向林屿,正好撞见他投来的目光。他悄悄把笔记本传给苏晓冉,上面写着:“可结合‘玄学主张顺应自然’,对比王羲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突出他对生命真实的珍视 —— 就像我们之前讨论的数列,每一项都是独特的,无法用‘虚诞’的观点等同。”
苏晓冉看着笔记本上 “数列” 与 “生死观” 的奇妙联结,突然想起上次数学课后,她抱怨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总记混”,林屿笑着说 “你看‘a??=a??q??????’,像不像《兰亭集序》里‘死生亦大矣’的递进,每一步都有迹可循,却又独一无二”。那天的公开课上,苏晓冉结合林屿的思路发言,赢得了老师的表扬。下课后,林屿递给苏晓冉一颗桂花糖,苏晓冉接过糖轻声说:“谢谢你的‘数列生死观’,比课本解析还易懂。” 林屿指尖不小心碰到苏晓冉的手指,耳尖瞬间泛红,只低声回了句:“你上次说喜欢桂花味,路过小卖部就买了。”
随着冬意渐浓,两人的 “知识互动” 里藏了越来越多细腻的心思。每天早上,苏晓冉放在林屿桌角的热牛奶旁,会多一张 “每日知识卡”:有时是数学的 “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应用例题”,背面写着 “这道题让我想起《诗经》里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解题也要反复推敲”;有时是语文的 “古诗鉴赏中‘月亮’意象的不同内涵”,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月亮,标注 “就像三角函数的图像,同一个月亮,在不同诗人笔下有不同‘相位’”。
而林屿夹在苏晓冉语文笔记本里的批注,更是藏满了温柔。她在《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旁写 “觉得人类好渺小”,他便在旁边补了句 “但‘渺沧海之一粟’的后面,还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更有‘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豁达 —— 就像我们解数列题,遇到递减数列,也能找到它的极限美”;她在数学练习册 “导数应用题” 的错题旁画了个哭脸,他便用红笔写下解题步骤,末尾加了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再换个思路,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下次我教你用‘构造函数法’简化”。
元旦前夕的晚自习,下了今年第一场雪。林屿陪苏晓冉走回家,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过公园的湖心亭时,苏晓冉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亭檐下的冰棱说:“你看,冰棱的形状像不像二次函数的图像?从顶端往下,先陡后缓,就像函数在对称轴两侧的单调性。” 林屿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雪落在她的发梢,像撒了层碎钻。他蹲下来,用树枝在雪地上画了个二次函数图像,边画边说:“这个函数的顶点坐标是 (2,3),就像我们今天讲的《涉江采芙蓉》,‘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是低谷,但‘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里的深情,就是顶点处的温暖 —— 不管图像怎么变,顶点永远是最特别的存在。”
苏晓冉蹲在他身边,看着雪地上的函数图像与诗句,突然觉得心里某个角落被轻轻填满。她轻声说:“林屿,你总能把数学和语文揉在一起,好奇怪,却又好喜欢。” 林屿抬头看她,雪落在他的睫毛上,眼神温柔得像雪后的月光:“因为你说过,喜欢语文的细腻,也喜欢数学的严谨,我就想把你喜欢的都揉进我们的日常里。” 那天的雪夜里,两人踩着积雪慢慢走,脚下的咯吱声、偶尔响起的诗句讨论声,还有彼此藏不住的心跳声,都成了青春里最温暖的记忆。
他们谈天说地,无所不聊,好像在一起了,又好像只是在谈学习。苏晓冉知道林屿的笔记本里,除了 “高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还夹着《师说》的摘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旁边写着 “想把数学的逻辑之美,讲给更多人听”。而苏晓冉的语文笔记本里,贴着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在 “唐宋诗词研究” 旁画了个笑脸,写着 “想走进柳三变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想读懂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们一起努力学习,一起畅想着未来。
他们的青春,就像一本融合了数学公式与语文诗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知识的浪漫与情感的细腻。林屿的 “屿光”,是严谨的数学逻辑里藏着的温柔;苏晓冉的 “冉星”,是灵动的语文诗词里带着的坚定。他们用高中的知识,书写了一段独属于彼此的青春故事,也让所有人明白:最好的爱情,是和你一起,在知识的世界里,既懂 “飞流直下三千尺” 的浪漫,也懂 “函数图像无限延伸” 的深情。
这才是我梦想中的校园青春,男才女貌,男貌女才,相辅相行,相得益彰。
窗外月光如水,静静洒落在摊开的稿纸上,为即将成形的青春故事,悄然镀上一层温柔的光晕。
我伏案书写,时而笔尖不停,将林屿与苏晓冉之间的点滴一一记录:是课堂上因一道题目的不同解法而展开的轻声探讨,是课后分享笔记时指尖不经意的触碰,是眼神交汇时藏不住的细腻情愫;时而又停下笔,任由思绪沉浸在他们的故事里,想起他们为一道难题共同钻研到黄昏,想起他们在图书馆角落分享同一副耳机听诗,嘴角便不自觉地扬起微笑。
书写间,我仿佛也走进了那座满是活力与梦想的校园。我能共情林屿的心动 —— 当看到苏晓冉用独特思路解开数学题,眼神亮起来的瞬间,他心里像被投入一颗小石子,漾开层层涟漪;也能触摸苏晓冉的温暖 —— 接过林屿递来的语文课本,指尖触到书页温度的刹那,一股暖流从心底升起,像冬日里晒到的暖阳,舒服得让人想轻轻叹息。
我试着用文字捕捉他们之间的每一个细节:林屿讲题时不自觉放慢的语速,苏晓冉记笔记时轻轻咬着笔杆的模样,两人并肩走在林荫道上时同步的脚步声,甚至是偶尔沉默时空气中流淌的默契。尤其写到雪夜那一段,他们站在路灯下讨论数学公式与唐诗宋词,脚下的积雪被踩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我仿佛也站在那片洁白里,裹紧围巾,看着他们头顶落满细雪,感受着那份独属于青春的浪漫与安静。
故事慢慢推进,他们的感情也悄悄变深。从最初欣赏彼此的才华 —— 林屿佩服苏晓冉的敏锐,苏晓冉羡慕林屿的沉稳,到后来变成习惯的依赖:遇到难题时第一时间想找对方讨论,看到有趣的句子会下意识想分享,甚至只是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各自做题,都觉得安心。他们一起泡图书馆,一起整理错题本,一起为了期末考试挑灯夜读,在知识的海洋里互相陪伴着向前走。这份不掺杂质的美好,连我这个书写者,都忍不住被打动。
整个暑假的夜晚,屋子里总是很静,只有笔尖划过稿纸的 “沙沙” 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蝉鸣,凑成一首属于青春的小夜曲。不知不觉,暑假快结束了,新学年的日历就放在桌角。我翻着写满字的稿纸,指尖拂过密密麻麻的字迹,心里满是踏实的成就感。这些天熬夜写稿的疲惫还挂在眼底,但一想到林屿与苏晓冉的故事被完整地留下来,就觉得所有辛苦都值得。
我期待着读者翻开这些文字时,能看到那份藏在细节里的青春悸动,能感受到两个少年并肩追梦的温暖,也能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闪闪发光的时光 —— 或许是某节数学课上的专注,某场雪夜里的漫步,又或是某个和朋友并肩前行的瞬间。那些细碎的美好,独属于青春的美好。
附:本来不想写这一章节的,但昨天晚上复盘的时候突然发现不对,我自己看的代入感都不强更何况是读者,只能重新修改添加了。哎,这就是没有大纲的弊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屿光与冉星:一段浸满青春暖意的情感序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最近工作内容有点多,这周我可能没办法日更了。其实最近灵感有点点了,我没有大纲,每一章节都是过三稿以上的。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