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不一样了 ...
最后一科期末考试的终场铃声划破校园的寂静,教室里紧绷了一学期的氛围终于松缓下来,初二上学期也在这一刻画上句号。班主任推门而入,目光扫过散落着草稿纸的课桌,轻声叮嘱:“大家把座位周边的垃圾清理干净,最后离开的同学务必检查门窗和电源。” 我刚好轮到值日,待把黑板擦得锃亮、将扫帚归位后,才背着书包走出教室。
刚走到走廊拐角,就看见艳霞几人围着班主任,叽叽喳喳的话语里满是对考试成绩的揣测。班主任瞥见我,笑着招手:“这次期末考感觉怎么样?刚刚数学最后一道综合大题有没有把握做对?” 闲聊间,我们才得知前天考完的科目成绩已经出来 —— 方书君的英语意外失利,往常稳固的年段排名恐怕要发生变动,而且下学期年段排名的参考范围,也将从原先的前 20 名扩大到前 50 名。
“你们可得打起精神来,” 班主任话锋一转,语气里满是期许,“一班的李圆圆同学,这次物理考了满分,真是一匹让人惊喜的黑马!学习就像长跑,没人会永远停在原地,大家都在暗地里蓄力,说不定哪天就有人实现‘弯道超车’,你们可不能松懈。”
这番话让铋香和建林瞬间怔住,两人对视一眼,满脸疑惑:“李圆圆?以前年段前 20 名里从来没听过这个名字啊!”“她怎么突然这么厉害?是不是有什么学习诀窍?” 周围的同学也纷纷附和,语气里既透着好奇,又夹杂着几分怕被超越的紧张,七嘴八舌地追问着圆圆的情况。
就在众人热议时,我眼角的余光瞥见校门口,圆圆正背着书包站在梧桐树下,时不时朝教室方向张望 —— 她是在等我一起放学。我连忙打断大家的讨论,指着校门口说:“你们说的李圆圆,就是我的邻居,她正在那边等我呢!”
话音未落,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圆圆。她显然没料到自己会成为焦点,脚步微微一顿,略显局促地朝我走来。走到我身边时,她悄悄拉了拉我的衣袖,眼神里满是疑惑:“他们怎么都看着我呀?”
我立刻笑着帮她解围:“圆圆,你这次物理考了满分,大家都特别佩服你,想向你请教解题技巧,又不好意思主动开口呢。” 周围的同学也纷纷点头附和,有人直接提起物理试卷的最后一道难题:“圆圆,最后一道题我算了好久都没头绪,你当时是怎么思考的呀?”
班主任看着这热闹又融洽的场景,笑着摆手:“请教问题是好事,但天色不早了,大家早点回家,路上注意安全。圆圆这次考得好,值得大家学习,但你也不用有压力,只要肯用心,每个人都能进步。” 说完,他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才转身离开。
同学们又围着圆圆聊了十几分钟,直到暮色渐渐变浓,才陆续道别。我和圆圆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把影子拉得悠长,路边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格外惬意。我忍不住夸赞她:“你这次真的太厉害了,继续加油,以后肯定会更棒!” 圆圆被夸得有些羞涩,腼腆地笑了笑:“我只是考前多刷了些题,咱们一起努力,下次争取都考个好成绩。”
看着身边这个突然 “逆袭” 的邻居,我心里悄然生出一股动力 —— 原来大家都在悄悄努力,我绝不能松懈。这次期末考试后的小插曲,像一记温柔的提醒,让我猛然醒悟:身边的同学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行,我也必须坚持用心对待学习,才不会被别人超越。
巧合的是,期末考试结束后没多久,我就接到了编辑的来电。电话那头,编辑先是告知了我读者对作品的反馈,鼓励我继续保持这份创作热情,随后又带来了一个惊喜:《流星花园》播出后,国内校园青春题材小说的热度大幅上涨,出版社趁着这股东风,再结合我之前作品的良好反馈,决定出版我的中篇小说《屿光与冉星》。编辑还详细说明了出版流程,包括稿件的最终审核、版式设计以及版税计算方式等,并表示如果我同意,出版合同会在当天寄出,让我注意查收。
挂断电话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夏天刚开始提笔写作时的青涩与忐忑,再到如今作品再次得到肯定的喜悦与激动,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自己的作品即将变成一本真正的书,这是对我创作最大的认可,回望这段创作路,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忐忑与坚持。
挂了电话,我立刻翻出小说手稿,全身心投入到修订工作中。每一个情节转折、每一段人物对话,我都反复琢磨,有时为了一句话的表达更精准,会对着手稿思索许久,直到觉得这句话贴合人物性格、读起来自然流畅才罢休。但我也没有耽误学习,每天都会做好时间规划:上午专心完成寒假作业,复习上学期学过的知识点;下午和晚上则专注修订小说,力求做到学习与创作两不误。
这个寒假,我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强烈的压力,却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 同学的进步、作品即将出版的消息,都在提醒我:只有不停向前,不松懈、不放弃,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抓紧时间赶工,在一周内完成了小说的再次修订,并将稿件寄给了出版社。没过几天,我就收到了出版社的确认消息,他们在收到最终定稿的当天,就把盖好章的合同寄了过来。同时,出版社还以转账的方式支付了部分版税,依照相关规定和出版社惯例,具体明细如下:
一、版税
本次作品首印 30000 册,定价 9.8 元 / 册,约定版税按定价的 6% 计算。
税前版税总额:9.8 元 / 册×6%×30000 册 = 17640 元
应纳税额:17640 元×(1-20%)×20%=2822.4 元
税后收入:17640 元 - 2822.4 元 = 14817.6 元
二、支付周期
预付:出版社在收到最终定稿(稿件不予退回)后的 10 日内,支付税前版税总额的 40%;
剩余:2002 年 3 月作品正式出版发行后 6 个月内,结清剩余 60% 的税前版税;
重印:若后续安排重印,出版社将在重印刊物出版发行后 6 个月内,按实际重印册数核算并支付相应版税。
巧合的是,小年的前一天,第一笔预付版税就打到了我的账户上。没错,是我自己的账户 —— 此前为了方便收取稿费,我特意让妈妈带我去镇上的银行办理了未成年人银行卡。办卡时还闹了个小插曲,由于不在一个户口本上,银行需要证明 “我妈妈是我妈妈”,最后还是麻烦村干部开了证明才办好,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好笑。
我始终觉得,有些事不必去 “考验人心”,尤其现在爸妈已经闹到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这张银行卡的信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也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看着银行存折里的余额,我心里骤然踏实下来:即便未来几年再没有其他收入,这笔钱也足够我和弟弟省吃俭用交学费,撑到我高考结束;等爸爸重新振作起来,能撑起这个家时,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压在我心头的巨石终于落了地,那种 “生活随时会断弦” 的焦虑,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前我已经交给奶奶 2000 多元补贴家用,所以暂时没有再给钱的计划 —— 我非常清楚,“适度” 才是最重要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越来越明白,自己需要对钱财有一定的支配权,才能更安心地规划未来。
今年寒假格外忙碌,直到农历二十五,我和弟弟才完成所有寒假作业,梳理完上学期的知识点,把薄弱和重要的知识点都标记出来,还复盘了一下知识积累的效率和有效性。
今年大人们早早告知我们,没抢到车票,所以要到农历二十七才能到家。或许是奶奶和我们都比较忙碌,今年家里的大扫除比往年晚了几天,直到农历二十六才开始。或许是时间紧迫,或许是我和弟弟长了一岁、干活更麻利了,又或许是奶奶没了太多烦心事、身体也更硬朗了,我们三人分工合作,一天就把大伯家(我们现在住着)和我家打扫得窗明几净。天公作美,一整天的大太阳把被褥晒得香喷喷的,满是阳光的味道。
农历二十七那天中午,小叔和大伯他们一早就到了家。熟悉的场景再次出现,但我的心境已然完全不一样了。更让我惊喜的是,吃饭时大伯告诉我们,爸爸今年要回来过年,明天就能到,还特意嘱咐我:“婷婷,记得今天把床铺和被子整理好。” 那时我正在厨房盛饭,手里的动作骤然顿住,心里又惊又喜 —— 这和上一世的情况截然不同。我不知道爸爸这次回来时的心境,也不确定他改变主意是否和我有关,但是确实不一样了。我爸爸其实很有能力,只是他属于典型的 “固定型思维”,想法跟不上时代步伐,再加上性格上的一些问题,才会遭遇重大挫折。
哎,我赶紧吃完饭、洗完碗,就回自己家整理屋子。幸好昨天已经把自家主卧和侧卧的房间认真打扫、通风了一天 —— 原本我是打算自己单独住一间,想着万一创作灵感迸发,就能在尽可能不受打扰的环境里写作。不过看来今年家里会特别热闹,侧卧刚好能让我、奶奶和弟弟一起住。我家的床铺比较大,完全能容纳我们三个人,只是房间长期没人住,空气不太好,这几天趁着大太阳,得赶紧多通风。
整理完床铺和被褥,我静静地坐在床沿,思绪不知不觉飘回上一世。上一世,爸爸直到 2002 年 6 月才回家。那时他想重新开家小店谋生,却分身乏术;刚好我当时成绩不好,家里又负债累累,根本无理又无力供我继续读书,他就和奶奶商量,让我初二辍学帮他 —— 那时我还不满 13 岁,正是该在校园里追逐梦想的年纪。
上一世,妈妈得知我辍学后,已经找不到我了,听说她哭了很久很久,最后只好用离婚的方式逼爸爸把我送回家见面。在那之前,爸妈已经僵持了大约 5 年婚都没有离成功。我想,妈妈收到我辍学的消息时,可能真的彻底死心,才下定决心离婚吧。因为在她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她直接选择了净身出户,估计是不愿再和爸爸耗下去,也不再争夺我和弟弟的抚养权了,因为农村基本争不赢。不过那时候爸爸已经债台高筑,老家房子的价值根本抵不上债务,这些债务最终都由他独自承担了。所以直到现在,我都无法评判他们之间的是非对错。这或许就是命运,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 从曾经的谈情说爱,到后来的形同陌路。我还记得,上一世他们到老都无法和谐沟通,如果不是因为我和弟弟,再加上他们是同一个村子、同一个班的同学,有共同的熟人,难免会产生交集,恐怕真的会老死不相往来、此生不再相见。我事后回想他们的感情问题,觉得农村的传统价值观和 90 年代的社会环境,确实不允许他们好聚好散,那种相互怨恨的状态,或许是感情破裂后的必然结果。
想到这些,我心里五味杂陈。算了,我不是早就决定要从他们的矛盾中抽身事外了吗?况且妈妈没了我和弟弟这两个 “拖油瓶”,应该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况且已经不一样了,一切都随风过去吧。如今,我既然有了重新来过的机会,就只想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尽力让奶奶不用那么辛苦,让爸爸妈妈的养老有更好的保障,让弟弟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最近工作内容有点多,这周我可能没办法日更了。其实最近灵感有点点了,我没有大纲,每一章节都是过三稿以上的。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