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一角 ...
-
周六的早晨,城市苏醒得比平日稍晚一些。阳光透过轻薄的云层,洒下温和而不带侵略性的光。凌屿的生物钟依旧在六点三十分准时将她唤醒,无需闹钟的提醒。
她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自家卧室熟悉的天花板,线条简洁,颜色是单调的乳白。房间里一丝不苟,书本按照高矮和颜色分类排列在书架上,桌面上除了台灯和笔筒空无一物,床单平整得几乎没有一丝褶皱。这是一种她精心构建并赖以生存的秩序,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可预知的混乱。
楼下传来极其轻微的声响,是母亲准备早餐的动静。准确,规律,如同实验室里的仪器运行,但隐约飘上来的一丝烤面包的焦香,却带着一丝居家的暖意。
凌屿洗漱完毕,换上家居服,走下楼梯。她的父亲已经坐在餐桌旁,手里拿着一份财经报纸,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母亲正将两份煎得恰到好处的鸡蛋和全麦面包分别放在两个餐盘里,旁边还配了一小份她昨天随口提过想吃的新鲜蓝莓。
“早上好。”凌屿的声音在安静的餐厅里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平淡。
凌父从报纸上抬起眼皮,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秒,仿佛在快速扫描确认她的状态,然后点了点头:“气色不错,早。”
凌母将餐盘放在凌屿面前,语气温和:“睡眠质量如何?蓝莓是今早送来的,花青素含量很高,对用眼过度有好处。”
“很好,谢谢妈。”凌屿拿起碗筷。对话再次趋于静止。
餐桌上陷入一片熟悉的寂静,只剩下筷子轻微碰撞瓷盘的声音,以及报纸翻动的沙沙声。这不是争吵后的冰冷,而是一种长期磨合后形成的、互不干扰的默契。一种以“不添麻烦”、“保持高效”为基石的、略显笨拙的家庭爱意。
凌屿默默地吃着蓝莓,酸甜的汁液在口中蔓延开。她习惯了这种安静,甚至依赖于这种互不侵扰的秩序感。但不知为何,今天早晨,这片寂静却让她感到一丝莫名的……滞涩。
她的脑海里不受控制地闪过另一个早餐场景——喧闹的教室,或者安静的天台。对面总会坐着一个女孩,带着一身阳光和洗衣液的清新气息,会把她“不小心多做”的玉子烧推过来,会叽叽喳喳地说着昨晚的梦或者食堂新出的布丁,会因为她勉强收下食物而笑得眼睛弯成月牙,甚至会故意用指尖沾了果酱想来抹她的脸…
那是一种截然相反的、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喧闹和直白到让她无所适从的情感表达。
“……屿?”
凌屿猛地回神,发现母亲正看着她,眼中带着一丝极淡的探寻,但并非责备。“面包要凉了。趁热吃口感最好。”
“抱歉。”凌屿迅速收敛心神,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餐盘上,仿佛刚才的走神是一次不该发生的、低效率的程序错误。
饭后,凌父放下报纸,拿起公文包准备出门,走到门口时像是想起什么,回头对凌屿说:“你上次提到的那个物理竞赛辅导材料,我托同事问了,资料发你邮箱了。”他说话时并没有看着凌屿,而是边换鞋边说,仿佛只是交代一个工作流程。
“哦…好。谢谢爸。”凌屿应道。
母亲则开始用吸尘器打扫卫生,声音低沉而规律。凌屿回到自己房间,在书桌前坐下,摊开习题集。
笔尖在草稿纸上划过,发出规律的沙沙声。但往常能让她迅速沉浸下去的数学公式,今天却仿佛隔了一层毛玻璃。
她想起夏至看到她家一张全家福时说的话:“哇,凌屿,你爸爸妈妈看起来好厉害!就像……就像电影里的科学家!”当时夏至眼里是纯粹的崇拜,然后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补充了一句,“就是感觉…有点点严肃哈。”
还有一次,她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夏至的课外书上。她当时有些无措,甚至下意识地准备好了接受一种“理性分析式”的责备。但夏至只是“哎呀”一声,然后毫不在意地用手帕擦干,笑嘻嘻地说:“还好不是你的物理卷子,不然我可赔不起啦!这下这本书可有我的印记了!”那种对意外的宽容和化解尴尬的轻松,是她家庭词典里不曾存在的词汇。
在这个家里,爱是确保她走在一条正确、高效、通往“优秀”的路径上,是提供最优的资源和支持,是沉默的陪伴和基于逻辑的关切。但它很少是关于情绪、拥抱、或者毫无目的的闲聊。
她就像被精心栽培在恒温恒湿环境里的植物,得到了最精准的照料,却几乎忘记了外面世界风雨的温度和气息。
夏至的出现,像是一场无法预测的、带着泥土芬芳和阳光的风,强势地吹了进来。
起初,她只觉得被打扰,不适应,甚至烦躁。但现在…
凌屿的笔尖停顿下来。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正在习惯那阵风,甚至开始隐秘地期待那阵风带来的、陌生的悸动和温暖。
楼下传来吸尘器低沉而规律的嗡鸣声,那是她听了十几年的、属于周末的背景音,代表着一种稳定却封闭的秩序。
而此刻,她心里盘旋的,却是另一个声音,另一个笑容,另一种…吵吵嚷嚷却让她心跳失序的混乱。
她低下头,看着习题集上复杂的电路图,忽然觉得它们变得有些索然无味。
那个总是能轻易打破她节奏的家伙,现在在做什么呢?是不是还赖在床上?还是在忙着什么社团活动?又或者…只是单纯地在享受着这个无所事事的周末上午?
这种莫名的、脱离既定轨道的思绪,让她感到一丝轻微的不安,但奇怪的是,并不讨厌。
她只是还不确定,该如何面对这种陌生的“不讨厌”。
凌屿轻轻吸了一口气,像是要驱散这些扰人的念头,重新将注意力强行拉回到眼前的题目上。
指尖无意识地、有节奏地轻点着桌面。
嗒。嗒。嗒。
仿佛在无声地,为自己重新划定那条熟悉的、安全的界线。但这一次,线的另一边,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悄悄地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