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隔岸 ...

  •   期中考试后的第三周,校园里的桂花开得正盛,金黄的花瓣落在教学楼前的石板路上,踩上去沙沙作响。

      公告栏前围满了人,彩色的音乐节海报被风吹得轻轻晃动。

      “班级乐队展演”几个字格外醒目。

      段月言抱着刚装订好的数学错题本,正低头核对题号,手腕突然被轻轻碰了一下——逐桉手里攥着三张折得整齐的报名表,指尖还沾着点桂花的香气。

      “学生会说每个班至少出一个节目,”

      逐桉把一张报名表递到他面前,眼睛亮得像盛着星光,“我问过林书夏和南絮,她们说想一起唱歌,郗砚舟也想加入。你小时候不是学过钢琴吗?咱们组个乐队吧。”

      段月言的指尖落在报名表“乐器”一栏,忽然想起童年时那架黑色的钢琴。

      搬家后琴被送给了亲戚,琴键上的记忆早就模糊成零碎的音符,连完整的曲子都弹不出来。

      他抬头看向逐桉,声音轻轻的:“我好久没弹了,可能连简单的伴奏都弹不好。”

      “没关系啊,”逐桉立刻从书包里掏出一本乐谱,翻开夹着书签的那一页。

      “我最近在练吉他,咱们可以一起练。你看这首《隔岸》,钢琴伴奏旋律舒缓,我已经标好了难点,咱们慢慢练肯定能行。”

      正说着,林书夏抱着一摞语文课本走过来,发梢上别着片桂花。

      “你们在聊乐队的事?我和南絮都商量好了,就唱《隔岸》!这首歌的和声特别好听,刚好适合咱们三个人分声部。”

      话音刚落,郗砚舟就从楼梯口跑过来,肩上搭着校服外套,手里晃着一支黑色的水笔。

      “我可算找到你们了!刚才去音乐教室看了,钢琴和吉他都能用,咱们放学后就开始排练吧?”

      几人正围着公告栏说话,南絮抱着一本歌词本快步走过来,笑着扬了扬手里的本子。

      “我把《隔岸》的歌词分好了声部,第一段主歌让郗砚舟唱,第二段我和林书夏分和声,副歌部分咱们一起唱。月言要是弹钢琴,逐桉弹吉他,伴奏肯定特别好听。”

      五个人坐在花坛边的长椅上,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在歌词本上,把字迹染成暖金色。

      段月言翻开逐桉递来的乐谱,指尖轻轻划过钢琴伴奏的音符,忽然想起小时候妈妈坐在琴边教他识谱的模样。

      逐桉坐在他旁边,轻轻拨动吉他弦,清脆的旋律在空气中散开:“你听,这个前奏咱们可以这样配合,吉他先起调,钢琴两小节后加入,节奏慢一点没关系。”

      林书夏凑过来看乐谱,手指点在副歌部分:“这里的和声我和南絮试过了,只要钢琴和吉他的节奏稳,咱们的声音就能融进去。郗砚舟,你第一段主歌要唱得温柔点,别太用力。”

      郗砚舟立刻坐直身子,清了清嗓子:“我知道!我还对着镜子练了好几遍,保证不跑调。”

      南絮把歌词本递给段月言,笑着说。

      “月言,你要是觉得伴奏难,咱们可以简化一点,比如把复杂的和弦改成单音,只要能跟上旋律就行。咱们排练时间还够,慢慢来。”

      段月言看着身边人期待的眼神,心里忽然暖了起来。

      他轻轻点头:“那我试试吧,咱们放学后就去音乐教室练。”

      第二天放学,段月言背着书包刚走到教学楼楼下,就看到逐桉站在钢琴旁等他,手里拿着一杯温好的牛奶。

      “刚去小卖部买的,先喝点垫垫肚子,等会儿排练要花不少时间。”

      音乐教室里,林书夏和南絮已经到了,正对着歌词本练和声。

      郗砚舟坐在角落的椅子上,手里拿着歌词小声哼唱,时不时还对着空气打节拍。

      段月言走到钢琴前坐下,指尖轻轻碰了碰琴键,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童年的琴房。

      逐桉抱着吉他坐在他旁边,调了调琴弦:“咱们先弹一遍前奏试试,你要是跟不上,就跟我说,咱们放慢节奏。”

      逐桉轻轻拨动吉他弦,舒缓的前奏在教室里散开。

      段月言深吸一口气,手指落在琴键上,刚开始还很生涩,错了几个音符,可随着逐桉的吉他声越来越稳,他渐渐找回了熟悉的感觉,指尖在琴键上慢慢变得灵活。

      当林书夏和南絮的和声加进来时,段月言忽然觉得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原来和大家一起演奏,是这么温暖的事情。

      排练到一半,段月言的手指不小心按错了和弦,琴声突然断了。

      他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手指抠着琴键边缘:“对不起,我又弹错了。”

      “没关系啊,”林书夏立刻放下歌词本,走到他身边,“我刚开始练和声的时候,总把高音唱成低音,练了好几天才找准调子。

      你已经很棒了,第一次排练就能跟上节奏。”南絮也走过来,笑着说:“我昨天在家练唱的时候,我妈还说我跑调呢,咱们多练几遍肯定能好。”

      逐桉递给他一杯温水:“先歇会儿,咱们等会儿一句一句练。我把难点都标出来了,你看这里,把这个和弦拆成两个小节,慢慢弹就不会错了。”

      他说着,翻开乐谱,用红笔在难点处画了个小圆圈,指尖轻轻点在纸上:“你试试,先弹左边的音,两拍后再弹右边的,我用吉他跟着你。”

      郗砚舟也走过来,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就是,我刚才唱的时候也忘了一句歌词,咱们都别着急,慢慢练。反正离音乐节还有三周,肯定能练熟。”

      休息了十分钟后,几人重新开始排练。这次逐桉放慢了吉他的节奏,段月言跟着他的旋律,一点点调整手指的位置,错的地方越来越少。

      林书夏和南絮的和声越来越默契,郗砚舟的歌声也渐渐稳了下来。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琴键上,把五人的影子叠在一起,像一幅温暖的画。

      接下来的两周,五人每天都会准时去音乐教室排练。

      逐桉每天都会提前半小时到,把钢琴擦干净,再把乐谱按顺序放好。

      段月言则会把自己弹错的地方记在笔记本上,晚上回家对着手机里的钢琴教学视频反复练习,有时候练到手指发酸,就揉一揉继续练。

      林书夏和南絮每天都会一起背歌词,把难唱的句子拆开来,一句一句地抠细节,有时候还会录下声音,反复听自己的和声有没有问题。

      郗砚舟则会利用课间的时间,在走廊里小声练唱,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林书夏,直到把调子找准。

      有一次排练到很晚,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教室里的灯坏了一盏,只剩下一盏昏黄的灯亮着。

      段月言弹完最后一段钢琴伴奏,揉了揉发酸的手指,忽然听到逐桉轻轻哼起了《隔岸》的旋律。

      林书夏和南絮跟着唱了起来,郗砚舟用手打着节拍,五人的声音在昏暗的教室里散开,裹着窗外的桂花香,格外温柔。

      “等音乐节结束,”林书夏忽然说,“咱们去校外的火锅店吃一顿吧,我知道有家店的番茄锅特别好吃,咱们好好庆祝一下。”

      南絮立刻点头:“好啊!我早就想去那家店了,听说他们家的虾滑特别Q弹。”

      郗砚舟笑着说:“那我可要多吃点,排练这么辛苦,得好好补补。”

      逐桉看向段月言,眼里满是笑意:“你觉得怎么样?咱们一起去。”

      段月言点点头,嘴角勾起浅浅的弧度:“好啊,我也想去。”

      音乐节的前一周,几人去学生会抽签确定出场顺序,抽到了第六个——刚好在中间,不早不晚。

      回到教室后,文艺委员抱着一摞彩带和气球走进来,笑着说:“你们的节目我可听说了,到时候舞台装饰我帮你们弄,保证让你们的舞台最漂亮!我还准备了荧光棒,到时候让班里的同学给你们加油。”

      班里的同学也都围过来,有人说:“你们排练的时候能不能叫上我?我想去给你们递水。”

      还有人说:“要是需要帮忙搬乐器,随时跟我说,我力气大!”

      段月言看着周围同学热情的模样,心里暖暖的。

      他刚转学来的时候,总是躲在角落里,不敢和同学说话,是逐桉一点点拉着他融入这个集体,现在他不仅有了一起努力的朋友,还能和大家一起站在舞台上表演,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音乐节当天,学校的操场被装点得格外漂亮。

      彩色的气球挂在栏杆上,舞台上铺着红色的地毯,台下摆着一排排蓝色的椅子,桂花的香味飘满了整个操场。

      段月言他们的乐队排在第六个出场,在后台候场时,段月言紧张得手心都在冒汗,逐桉递给他一瓶温水:“别紧张,就像咱们平时排练一样,我会一直在你旁边。”

      林书夏整理着裙摆,笑着说:“对,咱们都准备这么久了,肯定没问题。你看南絮,还在背歌词呢,其实她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了。”

      南絮扬了扬手里的歌词本,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就是有点紧张,再看一遍心里踏实。”

      郗砚舟活动着手腕,说:“放心,我今天状态特别好,肯定不会跑调,也不会忘词。”

      轮到他们上场时,台下传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段月言跟着逐桉走上舞台,看到台下坐满了人,教学楼的窗户边也趴着很多同学,班里的同学举着写有“逐光乐队加油”的牌子,正对着他们挥手。

      逐桉走到麦克风前,笑着说:“大家好,我们是‘逐光乐队’,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隔岸》。”

      逐桉轻轻拨动吉他弦,舒缓的前奏在操场上散开。

      段月言深吸一口气,手指落在琴键上,熟悉的旋律从指尖流淌出来。

      郗砚舟的歌声加进来时,台下瞬间安静下来,他的声音温柔又有力量,刚好贴合歌曲的意境。

      唱到第二段主歌时,林书夏和南絮的和声加了进来,三个声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像流水一样温柔。

      段月言的手指在琴键上灵活地跳跃,目光偶尔落在逐桉身上。

      逐桉正专注地弹着吉他,阳光落在他的发梢,把他的侧脸染成了暖金色。

      忽然,段月言想起第一次和逐桉在花坛边吃包子的场景,想起逐桉帮他补英语时压低的声音,想起夕阳下两人背靠背讲题的模样——原来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事情。

      唱到副歌部分时,台下的同学跟着轻轻哼唱,声音越来越大,像一片温柔的海浪。段月言看着台下挥舞的荧光棒,看着身边朋友专注的模样,忽然觉得眼眶有点发热。

      他想起自己刚转学来的时候,连回答问题都不敢大声说话,现在却能站在这么多人面前弹钢琴,这一切都离不开身边人的鼓励和陪伴。

      歌曲结束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还有同学喊着“再来一首”。

      逐桉拿起麦克风,笑着说:“谢谢大家的喜欢,这首《隔岸》是我们五个人一起努力排练的结果,希望大家能喜欢。”

      下台后,文艺委员跑过来,兴奋地说:“你们刚才太厉害了!台下好多同学都在跟着唱呢!校长也在台下,我看到他一直在点头。”

      学生会的同学也走过来,递过几杯奶茶:“这是给你们的,刚才评委老师说你们的表演很有感染力,尤其是和声和乐器的配合,特别默契。”

      几人坐在后台的台阶上,喝着奶茶,看着台上其他乐队的演出。

      段月言喝了一口奶茶,桂花的甜香在嘴里散开,他转头看逐桉,笑着说。

      “谢谢你,逐桉。如果不是你,我肯定不会站在舞台上,也不会有这么开心的一天。”

      逐桉笑了笑,耳尖有点红:“不用谢,这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而且,我早就知道你可以的,你只是需要一点勇气。”

      林书夏喝着奶茶,说:“对了,刚才我看到评委老师在讨论,咱们说不定能拿个奖呢。咱们的表演这么默契,肯定能得到大家的喜欢。”

      南絮点点头:“我觉得有可能,刚才下台的时候,我听到有评委老师说咱们的和声很好听。”

      颁奖环节时,主持人念到“最佳团队协作奖——逐光乐队”时,五人都兴奋地跳了起来。逐桉拉着段月言的手,和林书夏、郗砚舟、南絮一起走上舞台领奖。

      校长亲自给他们颁发了奖杯和证书,笑着说:“你们的表演很精彩,不仅有好听的音乐,还有团队之间的默契和温暖。希望你们以后能一直这样,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下台后,五人抱着奖杯和证书,在舞台旁边的花坛边合影。

      夕阳落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桂花落在他们的头发上,香香的。段月言看着照片里的自己,笑得很开心,旁边的逐桉举着奖杯,眼里满是星光,林书夏、郗砚舟和南絮也笑得很灿烂。

      音乐节结束后,几人一起去了校外的火锅店。番茄锅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包间,大家边吃边聊,说着排练时的趣事。

      林书夏说:“还记得有一次排练,月言弹错了和弦,逐桉立刻把吉他节奏放慢,当时我还觉得特别感动呢,觉得咱们的团队特别温暖。”

      南絮笑着说:“还有一次,我和林书夏练和声到很晚,郗砚舟特意去买了烤红薯,说让我们暖暖身子,当时觉得特别贴心。”

      郗砚舟吃着火锅,说:“咱们以后要是还有这样的活动,一定要再一起组队。这次太开心了,不仅拿到了奖,还和大家一起留下了这么多美好的回忆。”

      逐桉看向段月言,眼里满是期待:“以后咱们还要一起考A大,到时候在大学里也组个乐队,继续一起表演,好不好?”

      段月言点点头,嘴角勾起浅浅的弧度:“好啊,咱们不仅要一起考A大,还要一起做更多的事情,一起去看演唱会,一起去旅行,一起……一起实现更多的约定。”

      逐桉笑着握住他的手,指尖传来温暖的温度:“好,我们一起。”

      火锅的热气模糊了窗户,包间里的笑声裹着番茄的香味,飘向窗外的夜空。

      段月言看着身边的朋友,心里满是温暖。

      他知道,这段和朋友们一起努力、一起欢笑的时光,会像《隔岸》的旋律一样,永远留在他的记忆里,成为青春里最珍贵的宝藏。

      而他和逐桉的约定,也会像秋夜里的星光一样,在未来的日子里,照亮他们一起走向A大的路。

      接下来的日子里,几人依旧每天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早上,段月言和逐桉会在花坛边复习单词,林书夏和南絮会拿着语文课本一起背古诗,郗砚舟则会拿着英语笔记,时不时凑过来问他们语法问题。

      中午吃饭时,五人会坐在一张桌子上,分享彼此碗里的菜,聊着班里的趣事。

      放学后,他们会先去音乐教室练一会儿《隔岸》,然后再各自回家。

      有一次,段月言的数学成绩有点下滑,逐桉特意帮他整理了一份错题解析,每天放学后都会陪着他一起分析错题,直到他弄懂为止。

      林书夏和南絮也会帮他复习语文,郗砚舟则会和他一起背英语单词,互相抽背。

      在大家的帮助下,段月言的成绩很快就赶了上来,在月考中还前进了两名。

      段月言看着身边为他努力的朋友,心里满是感动。

      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有这么多朋友陪着他,他一定能和逐桉一起考上A大,实现他们的约定。

      秋意渐浓,花坛里的苍月草开得越发茂盛,淡香弥漫在校园里。

      段月言和逐桉坐在花坛边,看着夕阳一点点沉下去,影子被拉得很长。

      逐桉轻轻碰了碰他的手,笑着说:“还有半年就要高考了,咱们再加把劲,一定能考上A大。”

      段月言点点头,眼里满是坚定:“嗯,我们一起加油。”

      风轻轻吹过,苍月草的花瓣轻轻晃动,像是在为他们加油。

      段月言知道,只要他们一起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一起走进A大的校园,一起开启新的旅程。

      而这段青春里的回忆,也会像《隔岸》的旋律一样,永远留在他们的心里,温暖而珍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