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日常④ ...
-
滨海市的清晨总被海风裹着咸意,林砚的生物钟比闹钟还准——六点零五分,他轻手轻脚地从卧室出来时,厨房已经飘出了咖啡的香气。
周景澜正站在灶台前煎蛋,浅灰色的家居服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骨处那道浅疤。平底锅里的鸡蛋滋滋作响,边缘煎得金黄,他手里还拿着片吐司,正往上面抹周越家楼下便利店买的草莓酱——上次去公墓时,林砚提了句“周越好像很喜欢这个味道”,回来后周景澜就多囤了几罐。
“今天队里没早会?”周景澜把煎蛋盛进盘子,抬头看见林砚倚在厨房门口,眼底还带着点刚睡醒的惺忪,忍不住笑了笑,“再等两分钟,咖啡就好了。”
林砚走过去,从身后轻轻环住他的腰,下巴抵在他肩头:“上午去趟城西,跟进赵峰案子的补充材料,中午能赶回来陪你吃饭。”他的手指蹭过周景澜手腕上的疤痕,动作放得很轻——去年爆炸案现场,周景澜为了保护尸块不被二次破坏,徒手扒过碎玻璃,这道疤就是那时候留的,林砚至今想起还会心疼。
周景澜侧头碰了碰他的额头,把盛着吐司的盘子递过去:“我中午约了法医中心的同事整理档案,可能要晚点回,冰箱里有你爱吃的排骨,我早上已经炖上了,回来热一下就能吃。”
两人坐在餐桌前吃饭时,窗外的阳光刚好爬进窗台,落在林砚手边的警徽上。周景澜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个小盒子:“昨天去出版社送周越的画册时,他们送了本建筑年鉴,里面有篇周越写的短文,你看看。”
林砚接过盒子,翻开年鉴,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是周越写的《外婆的橘子树》——字里行间都是小时候跟着外婆在院子里摘橘子的场景,末尾还写着“希望以后设计的房子,都能让人想起家的味道”。他读着读着,忽然抬头看向周景澜:“等周末,我们去趟周越外婆的老房子吧?之前走访时听说在老城区,还没拆。”
周景澜眼睛亮了亮:“好啊,我还可以带点橘子树苗过去,说不定能种在院子里。”
上午林砚去城西办事时,路过海滨新区的工地,特意绕进去看了看。之前偷工减料的地基已经全部返工,工人们正忙着浇筑新的钢筋,旁边的公告栏上贴着最新的施工标准,还有周越当初画的设计草图——项目部的人说,这是特意贴上去的,要让所有人都记得,这个项目里藏着一个设计师的坚持。
他给周景澜发了张工地的照片,配文“一切都在变好”。没过几秒,手机就震了一下,是周景澜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张照片——照片里是法医中心的档案柜,最上层放着周越的解剖档案,旁边摆着那本新的建筑画册,还有一罐没开封的橘子汽水。
“等你回来,我们一起给周越的档案贴个标签吧?”周景澜的消息跟着过来,“就写‘守住了心愿的设计师’。”
林砚看着手机屏幕,嘴角忍不住扬起来。车窗外的海风掠过,带着阳光的温度,他想起早上餐桌前的咖啡香,想起冰箱里炖着的排骨,想起周末要去种的橘子树苗——这些细碎的日常,就像海边的潮汐,看似平淡,却藏着最安稳的温暖。
傍晚林砚回到家时,周景澜已经回来了,正坐在沙发上整理周越的日记。茶几上摆着刚切好的西瓜,旁边放着两罐橘子汽水,还是冰镇的。
“今天去老城区问了,周越外婆的院子还在,就是有点荒,周末我们可以去清理一下。”周景澜抬头看见他,连忙起身接过他手里的公文包,“排骨我热过了,你先洗手,马上就能吃饭。”
林砚洗完手出来,看见周景澜正把周越的短文贴在冰箱门上,旁边还贴着他们周末的计划——买橘子树苗、带除草工具、再带罐橘子汽水。他走过去,从身后抱住周景澜,下巴抵在他发顶:“以后每个周末,我们都去看看吧?”
周景澜转过身,靠在他怀里,笑着点头:“好啊,等橘子树结果了,我们就摘点带过来,也给周越留一罐橘子汽水。”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滨海市的霓虹灯亮了起来,透过窗户落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茶几上的橘子汽水冒着细小的气泡,西瓜的甜香混着海风的咸意,在空气里慢慢散开——这是属于他们的日常,藏着对逝者的惦念,也藏着对彼此的温柔,像这片海一样,平静又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