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关系的转变 ...


  •   秋意渐深,晨风里裹挟着明显的凉意,吹得育才中学道路两旁的法桐落叶纷飞,在地上铺了一层金黄的地毯。阳光却依旧慷慨,穿透稀疏的枝桠,落下明亮而不再灼人的光斑。

      林骁醒来时,感觉窗外鸟儿的叫声都比往日更清脆悦耳。他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蹦起来,动作利落地洗漱收拾,对着镜子整理头发时,嘴角总是控制不住地上扬。镜中的少年,眼睛里有光,是一种从心底透出来的、藏不住的雀跃。

      “妈,我走了!”他抓起书包,风风火火地冲出家门,嘴里叼着妈妈塞过来的最后一口煎饼果子,声音含糊却充满活力。

      “慢点吃!路上看着车!”林妈妈的声音追出来,带着无奈的宠溺。她回头对正在看报纸的林爸爸嘀咕,“这孩子,最近天天跟打了鸡血似的,训练这么累还这么有精神头。”

      林爸爸从报纸后抬起眼,哼笑一声:“青春期嘛,精力旺盛正常。只要别耽误学习,随他蹦跶去。”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不过最近好像没听他抱怨物理题了?上次小测还及格了?”

      “是吧?我也觉得奇怪。”林妈妈擦着手走过来,脸上带着点欣慰的疑惑,“好像就是跟他们班那个学习很好的同学,叫季然的,一起弄了校庆画展之后?小骁说人家帮他讲题来着。哎,多跟这样的好孩子玩,就是让人省心。”

      “哼,他不带着人家疯玩就不错了。”林爸爸嘴上这么说着,眼底却没什么反对的意思,反而重新抖了抖报纸,貌似随意地加了一句,“下次让孩子来家里吃个饭,谢谢人家。”

      林妈妈愣了一下,随即笑开来:“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们老林同志还会主动邀请小骁的同学了?行,我记着了。”

      另一边,季然家的清晨则一如既往的安静。餐桌上只有细微的碗筷碰撞声。季然安静地喝着牛奶,听着父母轻声交谈着工作上的事情。

      “小然,最近天气转凉,画室那边记得多穿件外套。”季妈妈细心地叮嘱,将一枚剥好的水煮蛋放到他碗里。

      “嗯,知道。”季然轻声应着。

      季爸爸放下筷子,看向儿子:“校庆那个集体项目完成得不错,王老师(班主任)昨天碰见还夸你们班有想法。没耽误平时的学习进度吧?”

      “没有。”季然摇摇头,“都跟上了。”

      “那就好。”季爸爸点点头,没再多问。他们家习惯于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空间。

      季然安静地吃完早餐,背上书包出门。清晨的冷风让他微微缩了下脖子,他把脸埋进柔软的围巾里,鼻尖似乎还能闻到一点点极淡的、来自画室的松节油和颜料的味道,其中又好像混杂了一丝……阳光和运动饮料的气息?他的耳根悄悄热了一下,加快了些脚步。

      * * *

      教室里,林骁已经到了。他没像往常一样和后排的哥们儿闹成一团,而是坐在自己座位上,看似随意地翻着书,眼角的余光却总是不自觉地瞟向门口。

      当那个清瘦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时,林骁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随即加速跳动起来。他立刻坐直了些,脸上努力想做出一个“自然”的表情。

      季然走进来,目光习惯性地先扫向自己的座位,然后,几不可见地,与林骁投来的视线有了一个极短暂的接触。

      仅仅是一秒,甚至更短。

      季然像是被那过于明亮和期待的目光烫了一下,迅速而自然地移开了视线,走向自己的座位,放下书包。他的动作看起来和平时一样从容,但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他拿出课本的速度比往常慢了半拍。

      林骁心里有点小小的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奇异的兴奋。这种偷偷的、只有彼此能意会的眼神交流,像是一个共享的小秘密,带着些许做贼心虚的刺激感,又充满了甜蜜的悸动。

      早读课开始了,教室里书声琅琅。林骁难得地没有开小差或者偷偷补觉,他捧着语文书,念得比谁都大声,仿佛要用这种方式宣泄体内过剩的精力,也仿佛……在向某个人无声地展示着什么。

      课间休息,喧闹再起。大熊一把搂住林骁的脖子:“骁哥,走,小卖部补给去!饿死了!”

      要在平时,林骁早就积极响应了。但今天,他却犹豫了一下,目光下意识地又瞟向窗边。季然正坐在位子上,安安静静地看一本画册。

      “呃……你们先去,我……我问问季然物理题。”林骁找了个借口,推开大熊,从桌洞里掏出一本物理练习册——这现在成了他最好的“道具”。

      大熊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我懂的”的坏笑,拖长了声音:“哦——问物理题啊——行,那你慢慢‘问’,兄弟们,咱们走!”他故意把“问”字咬得很重,引得周围几个男生哄笑起来。

      林骁耳根发红,作势要踢他,大熊早已大笑着跑开了。

      教室里的人瞬间少了一大半。林骁深吸一口气,拿着练习册,走到季然桌旁。他的心又开始不争气地加速跳动,比第一次上场比赛还紧张。

      “那个……季然,”他声音放低了些,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试探,“这道题,老师上课讲的第二种解法,我没太听明白,你能……再给我讲讲吗?”

      他指着的是一道并不算太难,但步骤稍显复杂的力学题。

      季然抬起头,看了看题,又看了看林骁。林骁的表情努力装得困惑又好学,但那双眼睛里的光芒实在太过炽热和明亮,几乎要把他那点小心思完全出卖。

      季然沉默了几秒,然后轻轻点了点头,往旁边挪了一点,让出些位置:“这里,受力分析要再拆解一步……”

      他的声音依旧清淡,讲解思路清晰。林骁凑近过去,认真地听着,鼻尖能闻到季然身上淡淡的、好闻的皂荚清香,混合着一点铅笔屑的味道。他其实有一大半注意力根本没在题目上,而是在感受这种前所未有的、近距离的、带着学习幌子的靠近。

      季然讲得很仔细,偶尔会用笔在草稿纸上写下关键的公式。他的手指修长干净,握笔的姿势很好看。林骁看着那支笔在纸上移动,听着耳边清冽平静的声音,感觉心里像被羽毛轻轻拂过,痒痒的,暖暖的。

      “听懂了吗?”季然讲完,抬起头问。

      “啊?哦!懂了懂了!特别清楚!”林骁猛地回神,连忙点头,其实脑子里还在回味刚才那一刻的靠近。

      “嗯。”季然应了一声,收回目光,继续看自己的画册,仿佛刚才只是做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但林骁注意到,季然的耳廓,似乎泛起了一层非常非常淡的粉色。这个发现让他心里瞬间乐开了花,比听懂十道物理题还高兴。

      他拿着练习册,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座位,感觉整个课间都充满了粉红色的泡泡。

      * * *

      这种微妙的变化,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的涟漪,慢慢扩散到他们周围的方方面面。

      中午食堂,林骁依旧雷打不动地端着餐盘坐到季然对面。但现在,他不再需要绞尽脑汁找话题来避免冷场。有时候,他们会很自然地聊起刚上的课,或者下午的训练和画室安排。虽然大多数时候还是林骁说得多,季然回应得少,但气氛却不再尴尬,反而有种流动的、温和的默契。

      林骁还是会把自己餐盘里的好菜夹给季然,动作越来越自然。季然偶尔也会把自己不喜欢吃但林骁喜欢的菜(比如清炒胡萝卜片)默默拨到餐盘一边,方便林骁夹走。这种细微的、双向的互动,让林骁每次发现都像捡到宝一样开心。

      下午放学后,画室外的等待也成了固定的仪式。林骁训练完冲完澡,总会第一时间跑到艺术楼下。有时季然还没结束,他就会靠在楼下的梧桐树下,一边拍着篮球,一边耐心等待,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躁或者觉得无聊。

      其他画室的学生或者路过的老师同学渐渐也习惯了这一幕。有时会有相熟的哥们儿吹着口哨经过,调侃一句:“哟,骁哥,又来接‘家属’下班啊?”林骁通常会笑骂着把手里的空矿泉水瓶砸过去,但脸上得意的笑容却藏不住。

      季然有时会稍微晚一点下来,看到等在楼下的林骁,目光会先在他身上停留一秒,然后才慢慢走过去。两人之间依旧不会有太热烈的对话,常常只是简单的——

      “完了?”
      “嗯。”
      “走吧。”

      然后便并肩走向校门或食堂。

      但就是这简单的对话和同行,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安宁和满足。他们会聊一些极其日常的话题,比如作业好多,食堂哪个窗口又出了新菜,或者周末要不要去新开的书店看看。话题平凡琐碎,却因为分享的对象不同,而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泽。

      关系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从陌生人变成连体婴。它更像是一种缓慢的浸润,是眼神交汇时多停留的那0.1秒,是并肩行走时悄悄缩短的半步距离,是分享食物时心照不宣的默契,是在喧嚣人群中总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对方身影的本能。

      他们还在摸索着新的相处模式,带着初期的羞涩和笨拙,也带着满满的、小心翼翼的欣喜。

      这个世界依旧在忙碌地运转着。大熊还在为如何跟苏晓多说两句话而苦恼;陈薇依旧用画笔捕捉着校园里的一切趣事;老师们在为下一次月考操心;家长们则在柴米油盐中规划着孩子的未来。

      但在这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里,有两个小小的节点,因为彼此的存在,而悄然改变了运行的轨迹,发出微弱而温暖的光芒,照亮了属于他们的、一片小小的晴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