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昭儿:霜刃歌 ...

  •   建兴七年的秋天,五丈原的风里已经带了刀锋的寒意。

      我跪在丞相病榻前,看着他枯瘦的手紧紧攥着北伐的地图,直到最后一刻都不肯松开。营帐外,汉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三十万将士的呼吸沉重如雷。

      “冯昭...”丞相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过来。”

      我膝行上前,将耳朵凑到他唇边。

      “北伐...继续...”他每说一个字都艰难万分,“但莫学丞相...要学你姑姑...救人...而非杀人...”

      我哽咽难言:“末将...明白。”

      “告诉你姑姑...”丞相的目光开始涣散,“诸葛...愧对先帝...愧对...”

      话未说完,手已垂下。地图飘落在地,如同折翼的孤雁。

      帐外传来压抑的哭声。三十万汉军,顷刻间失了主帅。

      我拾起地图,仔细叠好,放入怀中。丞相,您未竟的事业,冯昭替您完成。

      我是冯昭,本名冯桓。父亲冯栋是曹操麾下将领,因谏阻屠城而被杀。母亲周氏带着我东躲西藏,最后在姑姑冯阿宝的庇护下,隐姓埋名改为李昭。

      记得第一次见姑姑,是在成都的医馆里。她看着我的眼神,像是透过我在看另一个人。后来才知道,那是在看我父亲——她最亲爱的阿兄。

      “昭儿,来。”姑姑常把我搂在怀里,指着北方,“那边是陇西,是咱们的故乡。”

      她给我讲祖父冯安的故事,讲他如何为保护百姓而死。讲父亲冯栋的故事,讲他如何死谏曹操。讲冯家三代忠烈,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天下苍生。

      但我心中只有仇恨。曹贼杀我祖父,害我父亲,逼得我们隐姓埋名。此仇不报,枉为人子!

      于是我苦练武艺,尤其是冯家祖传的枪法。十七岁投军,十九岁成为牙门将,二十二岁受封亭侯。每战必冲锋在前,状若疯狂。同袍称我“小白袍”,魏军闻风丧胆。

      但姑姑总是忧虑:“昭儿,杀气太重。武艺是用来保护人的,不是杀人的。”

      我不以为然。乱世之中,唯有以杀止杀。

      直到丞相临终那番话,如当头棒喝。

      丞相薨后,汉军撤退。我主动请缨断后。

      渭水岸边,魏军如潮水般涌来。我白银枪所指,血雨纷飞。

      “将军!快走!”亲兵拉着我的马缰,“大军已安全撤退!”

      我望了一眼远去的汉军旗帜,正要拨马,突然一支冷箭射来,正中马眼。战马惊厥,将我掀落在地。

      魏军一拥而上。我挥枪死战,但终究寡不敌众。

      被缚时,我仰天大笑:“冯昭今日死得其所!”

      被押往洛阳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姑姑的话。想起她教我医术时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可惜,我终究选择了杀人。

      洛阳天牢,阴暗潮湿。狱卒倒是客气:“李将军,陛下惜才,若肯归降,必得重用。”

      我冷笑:“世上早已没有李昭,只有冯昭。冯家子孙,宁死不降曹贼!”

      三日後,曹丕亲自来牢中劝降。

      他穿着龙袍,却掩不住眉宇间的阴鸷。曹操的儿子,果然一副奸雄相。

      “冯昭?”曹丕挑眉,“可是冯栋之子?”

      我昂首不答。

      “你父当年若肯顺从,何至于死。”曹丕叹息,“朕惜你才华,若肯归顺,必不亏待。”

      我放声大笑:“曹丕!你父子篡汉自立,天人共愤!冯家世代忠良,岂会与逆贼为伍!”

      曹丕面色渐冷:“朕给你三天时间考虑。”

      三天里,我在地牢墙上刻下冯家族谱。从曾祖冯安,到祖父冯安,到父亲冯栋,再到我冯昭。

      刻到儿子冯宁的名字时,我的手颤抖了。宁儿,阿父不能再陪你了。

      第三天,曹丕再来时,我正刻完最后一个字。

      “想清楚了?”他问。

      我转身,朗声道:“冯昭生为汉臣,死为汉鬼!”

      曹丕怒极反笑:“好!好个忠烈之后!那朕就成全你!”

      刑场设在洛阳闹市。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刽子手亮出凌迟刀时,人群中传来惊呼。

      我昂首站立,忽然想起姑姑哼的歌谣:“春风摇,那个柳叶俏...”

      曹丕坐在高台上,冷声道:“最后给你一次机会。”

      我放声大笑,笑声震彻刑场:“曹丕!你听好了!”

      “你父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弑皇后,屠皇子,罄竹难书!” “你曹丕,篡汉自立,天地不容!” “我冯家三代忠烈,今日虽死,犹为汉鬼!” “他日汉室复兴,必有人取你曹氏首级,祭我汉室列祖列宗!”

      曹丕脸色铁青:“行刑!”

      第一刀落下时,我继续痛骂:“曹贼!我在九泉之下等你!看你曹氏如何覆灭!”

      刀锋一片片割下血肉,我咬碎牙关,骂声不绝: “苍天在上!厚土在下!冯昭今日血溅刑场,以明志节!” “汉室必兴!曹贼必亡!”

      血模糊了双眼,我仿佛看见姑姑在对我微笑。看见丞相在点头赞许。看见父亲和祖父向我伸出手。

      最后一丝气力用尽前,我用尽全身力气呐喊: “冯昭——无愧汉土——” “无愧——冯家——”

      声音渐弱,意识涣散。

      恍惚间,我好像回到了陇西老家。姑姑蒸好了糖糕,阿父在院中练枪,阿母笑着招手: “昭儿,回家吃饭了。”

      我微笑着闭上眼睛。

      终于,可以回家了。

      后来听说,我死的那天,洛阳下了场红雨。百姓暗中传唱:“冯家郎,铁骨铮,骂曹贼,震洛城。” 而我的宁儿,在羌地健康成长。姑姑,丞相,阿父阿母... 昭儿,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

      寒刃加身浑不怕,留得忠魂守汉疆。他日汉旗重展处,必是曹贼灭亡时!

      ——冯昭绝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