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14. ...

  •   秦语曦和梁清嘉笑着跟谢雪凤挥手道别,背着轻便的书包,融入了离校的人流。她们可以享受两天半的假期,直到9月2号晚上才需要返校上晚自习。
      对于秦语曦和梁清嘉而言,是放松也是备战。两人约着一起去逛了市中心最大的文具商城。面对琳琅满目的笔、笔记本、文件夹,她们仔细挑选。
      秦语曦偏爱简约风,买了很多纯色封面的活页本和不同颜色的按动笔芯;梁清嘉则更喜欢可爱有趣的款式,挑了不少印着卡通图案的笔记本和造型奇特的笔。
      “这个错题本必须来一个厚的!”
      “英语单词本要小一点的,方便随身带。”
      “还有文件夹,每科一个吧,资料太多了……”
      她们像两只忙碌的小蜜蜂,精心为自己未来的学习生活储备着“粮草”。之后,她们又一起去眼镜店重新验光,配了新的眼镜。高中课业繁重,保护好视力是头等大事。
      谢雪凤这边,则将军训服带回家后,仔细地清洗干净,晾晒得散发出阳光和肥皂混合的好闻味道。她将衣服叠得整整齐齐,交给了谢建华。
      谢建华拿着女儿同学送的、几乎崭新的衣服,憨厚的脸上露出笑容,“这衣服结实,干活穿正好!谢谢你同学啊雪凤!”
      “嗯。”谢雪凤点点头,心里暖暖的。她也利用最后的时间,检查了自己的学习用品。她不需要额外配眼镜,她的视力很好,这让她暗自庆幸又省了一笔开销。
      9月2号下午五点半,谢雪凤早早地就到了学校。距离六点半的晚自习还有一个小时,她放下行李,没有立刻去教室,而是走到了教学楼一楼的历届优秀校友展示墙前。
      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窗,洒在光洁的墙面上,照亮了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照片和一行行熠熠生辉的成绩。她的目光缓缓扫过,最终停留在了“2009届”那一栏。
      然后,她看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秦宇晨,梁清树。
      她的心猛地“咯噔”一下。梁清树的名字高居高考榜的第二位,排在他前面的是一位名叫林铮铮的女生。而秦宇晨的名字,则独占竞赛榜的鳌头。
      展示栏左边是他们高中时期穿着校服的青涩照片,眼神清澈而自信;右边是简洁却分量极重的信息:

      林铮铮
      0601班
      高考裸分715分
      2009年X省理科状元
      清华大学药学专业
      (照片:一个笑容明亮、眼神坚定的女孩)

      梁清树
      0601班
      高考裸分714分
      2009年X省理科榜眼
      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照片:眉目疏朗,带着一丝不羁笑意的少年)

      秦宇晨
      0621班
      2006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
      2007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金牌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照片:神情专注,略显沉稳的男生)

      谢雪凤站在那里,久久凝视。内心的震撼无以复加。她知道秦语曦的哥哥和梁清嘉的哥哥很优秀,但没想到优秀到这种程度!省状元、省榜眼、CMO金牌……这些称号仿佛自带光环,让她既钦佩又向往。
      她想起之前招生办老师介绍过,附中在文理分科后,一班通常是汇聚了冲清北、保顶级985的顶尖理科生的“实验班”,配备的是全校最顶级的师资团队,不仅有对高考套路研究至极的特级、高级教师,连竞赛教练都会在期末给他们进行专项训练。
      林铮铮和梁清树所在的0601班,就是06级的理科实验班。一个班同时出了省状元和榜眼,且都是裸分,这无疑是附中强大教学实力最硬核的证明。
      一股强烈的渴望在谢雪凤心中升腾。她紧紧攥住了拳头,目光变得更加坚定。目标,在这一刻无比清晰地刻印在她的脑海里:文理分科时,选理科!然后,进入理科实验班!她要像那位名叫林铮铮的学姐一样,站在理科的巅峰,用绝对的成绩,改变自己的命运!
      直到六点二十分,晚自习预备铃响起,她才匆匆赶回教室。内心却如同被点燃了一团火,充满了力量。
      当谢雪凤赶到一班教室时,里面几乎已经坐满了新同学。班主任老杨已经站在讲台上。六点半铃声准时响起,老杨没有多余寒暄,直接通过投影仪投放了提前排好的座位表。
      “同学们,我们初步排定了座位。以后我们会定期轮换。现在请大家按照座位表,快速换好位置。”
      教室里一阵轻微的骚动,大家起身寻找自己的新座位。谢雪凤的位置在第三组第四排,一个视野很好的中心位置。她的同桌是一位名叫何静宇的女孩,皮肤白皙,笑起来眼睛弯弯的,看起来很开朗。两人简单打了个招呼,谢雪凤内向,只是点了点头,何静宇则主动说了句“你好呀”。
      换好座位,老杨点了几个同学去搬书,同学们动作很快,不一会儿就抱着摞得高高的新书回来了。九门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崭新的课本和配套练习册依次发到每个人手中。捧着这沉甸甸的一摞书,闻着油墨的清香,谢雪凤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但也更有动力了。
      另一边,二班的秦语曦和梁清嘉则要“悠闲”一些。她们六点钟才回到学校,在宿舍躺了一会儿,偷偷把手机藏好在枕头底下,六点二十五分才踩着点进教室。
      铃声响起,班主任老林同样利落地投屏了座位表。梁清嘉被分在了第三组第二排,同桌是一个叫黄雅宁的文静女生。秦语曦则在第二组第四排,同桌是一个叫潘琳的、看起来有点酷酷的女生。两人对视一眼,用眼神表达了“不能做同桌”的小小遗憾,但还是很快按照座位表换好了位置。
      同样地,老林也叫了几位同学去搬书。发书时,教室里充满了窸窸窣窣的翻书声和小声的惊叹。
      正式晚自习开始。
      一班的第一节是数学课,正是老林来上。他虽然教二班班主任,但同时也带一班的数学课。老林讲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虽然是复习高中最基础的集合概念,但他能讲出深度,勾连起未来的知识框架,让谢雪凤这样的学霸也听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
      二班的第一节是化学课。化学老师是一位姓黄的特级教师,年纪五十多岁。老黄没有急于讲新课,而是带着大家快速浏览了必修一课本的目录和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化学学科的魅力和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让大家对这门新学科有了宏观的认识。
      第二节晚自习,一班是生物课,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梁老师;二班是物理课,老师是一位三十多岁、看起来很有活力的何老师。两位老师也都采用了类似的方式,带大家“预热”新学科。
      第三节是自习课。谢雪凤拿出数学练习册,开始预习明天要上的内容。而秦语曦,则翻开了语文必修一课本,她被里面的古文和现代文选篇吸引了,竟真的像读小说一样,沉浸其中,时不时还拿出笔记本抄录下喜欢的句子。
      开学第一天早上,进行了早读与第一节课。秦语曦的第一节正课是历史,授课的叶老师是位特级教师,讲课风趣幽默,将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像讲故事一样,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谢雪凤的第一节正课就是数学,再次领略了老林严谨而精彩的授课。
      第一节下课后,全校新生聚集到操场,参加开学典礼。
      校长致辞、教师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宣誓……流程庄重而充满激励。阳光有些晒,但大家都很认真。秦语曦和梁清嘉坐在一起,趁着领导讲话的间隙,偷偷交换着对新老师、新同学的看法,说着只有她们才懂的悄悄话。
      谢雪凤和同桌何静宇坐在一起。何静宇小声跟她讨论着未来的选科计划和学习目标,谢雪凤虽然话不多,但也简单回应了几句,听到何静宇也想选理科时,心里微微一动。
      开学典礼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占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结束后回到教室,正好是大课间,有二十多分钟的休息时间。
      “渴死了,去小卖部买水吗?”梁清嘉拉着秦语曦。
      “走!”两人一拍即合,随着人流涌向小卖部,买了冰镇饮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教室,准备迎接接下来的课程。
      高中的第一个星期,就在这种新鲜、忙碌又略带试探的氛围中飞快度过。
      由于刚入学,课程难度还没有完全上来,老师们多以介绍、引导和建立兴趣为主,作业量也控制得比较合理。对于秦语曦、梁清嘉和谢雪凤这样的学霸来说,适应起来并不困难。
      秦语曦和梁清嘉保持了初中时的学习效率,在星期六下午就合力攻克了所有作业。晚上,两人默契地在线“开黑”,打了几局游戏,彻底放松了一下。星期天,她们又通过语音连麦,互相督促,大致预习了下周要上的主要内容,做到了心中有数。
      谢雪凤则更加自律,她也在星期六就完成了所有作业,并将各科笔记整理得清清楚楚。星期天全天,她都在进行深度预习和拓展阅读,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