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 ...
-
临近国庆节时,秦语曦家里开始计划假期活动。
“曦曦,国庆节我们打算去北京玩,顺便看看你哥哥。”一天晚饭时,林婉仪宣布道。
“真的吗?”秦语曦惊喜地问,“可以去故宫和长城吗?”
“当然可以。”秦国栋笑着点头,“你哥哥说他很想你,要求跟我们一起玩。所以我们订了两间房,一间大床房给我们,一间双床房给你和你哥哥。”
“太棒了!”秦语曦高兴得几乎跳起来,“我好久没见到哥哥了!”
“这是给你的奖励。”林婉仪摸摸女儿的头,“但是前提是第一次月考要考好哦。”
秦语曦信心满满地保证:“我一定会考好的!”
国庆假期第一天,秦家三口人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航班。飞机上,秦语曦一直望着窗外的云海,想象着见到哥哥的场景。
三人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时,秦宇晨已经等在接机口。一家人先到酒店放行李。秦宇晨仔细检查了房间,确认环境安全舒适后,才放心让妹妹住下。
接下来的几天,秦宇晨当起了导游,带家人逛遍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在故宫,他耐心地为妹妹讲解历史;在长城,他鼓励妹妹爬到最高点;在颐和园,他帮父母拍下无数合影。
最后一天晚上,兄妹俩躺在各自的床上聊天。
“初中生活还适应吗?”秦宇晨关心地问。
秦语曦点头:“挺好的,就是感觉比小学累多了。哥,你当初是怎么适应大学生活的?”
秦宇晨笑了:“一开始也不适应,后来就习惯了。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节奏,不要被别人影响。”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记得你以前总说爸妈要求高,压力大。但现在想想,他们都是为了我们好。你看,要不是爸爸从小培养我学数学,我也不可能这么顺利地上北大。”
秦语曦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其实我现在已经不那么觉得了。跟有些同学比,我已经很幸福了。”
秦宇晨敏锐地察觉到妹妹话中有话:“怎么了?遇到什么了吗?”
秦语曦摇摇头:“没什么,就是有个同学家里特别困难,让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
秦宇晨没有追问,只是说:“能意识到自己是幸运的,这很好。但记住,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不要轻易比较,也不要盲目同情。尊重他人,做好自己就够了。”
这番话让秦语曦思考了很久。直到回G市的飞机上,她还在回味哥哥的话。
月考在十月中旬进行。考试持续两天,结束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感觉怎么样?”梁清嘉问秦语曦。
“还行吧,数学最后一道题有点难,其他都还好。你呢?”
“我觉得英语阅读有点难,其他科目都挺简单的。”梁清嘉说。
考试后第三天晚自习,班主任调整了位置,秦语曦被换到了第三组第四排同桌是谢雪凤。成绩在考试后的第四天出来了,班主任把成绩单贴在了公告栏。秦语曦挤进去看,谢雪凤考了班级年级双第一,秦语曦考了班级第二年级第五名。
秦语曦与梁清嘉报喜:“我是班级第二年级第五,你呢?”
梁清嘉高兴道:“我是班级第一,年级第二!语曦你也很棒啊!”
两个女孩高兴地击掌庆祝。
那天下午,梁建宏在附外附近的法院办事,顺道来看女儿。得知梁清嘉考了班级第一和年级第二,他高兴极了,当即去买了一袋梁清嘉最喜欢的零食。
“清嘉真棒!”梁建宏揉着女儿的头,“继续保持啊!”
与此同时,林婉仪也得知了女儿的成绩。她很高兴,特意买了两杯奶茶和一些甜品来到学校。
“曦曦,考得不错!”林婉仪递过奶茶和甜品,“这杯奶茶给你同桌吧,跟同学好好相处。”
秦语曦接过东西,心里暖暖的:“谢谢妈妈!”
临近晚自习时,秦语曦拿着两杯奶茶走进教室。她看到谢雪凤正坐在座位上,小口啃着一个干硬的馒头。
“谢雪凤,这是我妈妈买的奶茶,给你一杯。”秦语曦将一杯奶茶放在谢雪凤桌上。
谢雪凤愣了一下,摇摇头:“不用了,谢谢。”
“没关系,我妈妈特意买的。”秦语曦坚持道,“你看,还有甜品,我们一起吃吧。”
谢雪凤看着那杯散发着香甜气息的奶茶,喉头微微动了动,最终还是小声说了句“谢谢”。
秦语曦好奇地问:“你就吃这个当晚饭吗?”
谢雪凤点点头,继续小口啃着馒头。
“为什么不去食堂吃点热乎的呢?”秦语曦不解地问。
谢雪凤沉默了一会儿,才轻声说:“省钱。”
“省钱?”秦语曦更困惑了,“食堂的饭菜不是很便宜吗?”
谢雪凤低下头,声音几乎听不见:“我家有四个孩子,我是老三,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大姐上高二,二姐上初三,弟弟上小学六年级。我们住在城中村,爸妈打工赚钱供我们上学...”
秦语曦震惊地听着,她从未想过身边会有生活如此困难的同学。
“所以...你每天就吃这个?”秦语曦指着那个已经冷硬的馒头。
谢雪凤点点头:“早上买三个馒头,就是一天的饭。”
秦语曦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她想起自己有时还会抱怨父母要求太高,零花钱给得不够多。与谢雪凤相比,她的生活简直是天堂。
“给,这个也给你。”秦语曦把甜品也推给谢雪凤,“我吃过饭了,不饿。”
谢雪凤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接过了甜品:“谢谢。”
那天晚上,秦语曦久久不能入睡。她想到谢雪凤每天只吃三个冷馒头,想到她连一杯奶茶都舍不得买,想到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旧校服...
与此同时,她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虽然他们工作忙,陪伴时间少,但总是给她最好的生活条件,从不吝啬在教育上的投入。她有自己的房间,有钢琴,有画具,有新衣服,有充足的零花钱...
“其实我已经很幸福了。”秦语曦喃喃自语。在谢雪凤的对比下,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太多太多。
那个周末,回到城西的家里。饭后,秦国栋和林婉仪给了秦语曦两百元当做奖励。
“曦曦要继续努力啊。”秦国栋笑着说,“不过也不要太有压力,保持这个水平就很好了。”
秦语曦接过钱,突然说:“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林婉仪有些惊讶:“突然这么客气干什么?”
“就是觉得...你们工作那么辛苦,还总是给我最好的。”秦语曦认真地说,“我以前有时还会抱怨你们陪我的时间少,但其实我知道你们已经很努力了。”
秦国栋和林婉仪对视一眼,都被女儿的突然成熟感动了。
“曦曦长大了。”林婉仪摸摸女儿的头,眼中闪着欣慰。
从那个周末开始,秦语曦对谢雪凤多了几分关注和照顾。她经常会多带一份零食,假装自己吃不完,分给谢雪凤;她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参考书借给谢雪凤;她会在小组活动中主动与谢雪凤一组。
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快要上课时,秦语曦注意到谢雪凤脸色苍白,额头上冒着冷汗,却还强撑着在做题。
“你怎么了?不舒服吗?”秦语曦关切地问。
谢雪凤摇摇头,声音虚弱:“没事...”
但秦语曦发现谢雪凤的校服裤子上有一小块深色痕迹。她立刻明白了什么。
下课铃一响,秦语曦就拉住要起身的谢雪凤:“等一下,你...是不是来月经了?”
谢雪凤的脸一下子红了,惊慌地低头查看,果然看到了裤子上的血迹。
“怎么办...”她几乎要哭出来。
秦语曦立刻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包,里面备有卫生巾:“给,先用我的。你把外套围在腰上,挡住裤子,我陪你去卫生间。”
谢雪凤感激地接过卫生巾,按照秦语曦的建议把外套系在腰上。
在卫生间里,秦语曦耐心地教谢雪凤如何使用卫生巾,注意事项等。谢雪凤学得很认真,眼中满是感激。
“谢谢你,语曦。”谢雪凤小声说,“如果不是你,我今天就惨了。”
“没关系啦,女生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秦语曦笑着说,“以后你需要可以随时找我。”
从那天起,谢雪凤对秦语曦的态度明显亲切了许多。她不再是那个总是独来独往、沉默寡言的女孩,开始会主动与秦语曦交流学习问题,偶尔也会聊几句家常。
秦语曦也发现,谢雪凤虽然家境贫困,但非常自尊自强。她从不主动索取什么,对秦语曦的帮助总是心存感激,并会以帮助秦语曦学习作为回报。
一次周末,秦语曦和梁清嘉约好去新开的购物中心玩。临出门前,秦语曦突然想起什么,给谢雪凤发了条信息:“我们要去购物中心玩,你要一起来吗?”
过了一会儿,谢雪凤回复:“谢谢,但我得学习。”
秦语曦想了想,又发了一条:“就半天嘛,劳逸结合很重要哦!而且听说那里有很多免费试吃和好玩的活动。”
经过一番劝说,谢雪凤终于同意了。
那天,三个女孩玩得很开心。秦语曦和梁清嘉尝试着用有限的零花钱请谢雪凤吃冰淇淋、玩游乐设施。谢雪凤一开始很拘谨,但逐渐放松下来,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回家路上,谢雪凤轻声对秦语曦说:“今天谢谢你,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以后经常一起玩啊!”秦语曦开心地说。
梁清嘉也点头:“对啊,我们可以每周六下午一起写作业,然后出去玩一会儿。”
谢雪凤眼中闪着感动的光,重重地点了点头。
渐渐地,秦语曦发现,帮助谢雪凤不仅让对方受益,也让自己获得了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在看到谢雪凤因为自己的帮助而露出笑容时,她感到无比的快乐。
同时,通过与谢雪凤的对比,秦语曦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她不再抱怨父母陪伴时间少,而是感激他们为自己创造的良好条件;她不再觉得学习是负担,而是视为一种特权;她不再对物质生活有过高要求,而是学会满足和感恩。
这种变化也体现在她的学习态度上。秦语曦变得更加自觉和努力,成绩稳步提升。在期中考试中,她超过了梁清嘉,成为班级第二,年级第三,仅次于谢雪凤和另一个班的学霸。
“哇,语曦你进步好大!”梁清嘉看着排名说,“看来我得加油了,不能被你甩太远啊!”
秦语曦笑笑:“我们一起努力,争取都考上好高中。”
谢雪凤也走过来,罕见地主动开口:“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
三个女孩相视而笑,一种特殊的友谊在她们之间悄然生根发芽。
放学后,三个女孩一起走出校门。谢雪凤走向教职工宿舍,秦语曦和梁清嘉走向她们住的楼。
夕阳西下,将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秦语曦看着谢雪凤远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个念头:无论未来如何,她都会记得这个秋天,记得这段特殊的友谊,记得自己如何通过帮助他人而找到了内心的平衡与幸福。
“走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秦语曦挽起梁清嘉的手臂,两个女孩笑着向家走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语曦和谢雪凤的友谊在悄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