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接送 ...
-
谭欣被洪叶那带着八卦意味的眼神看得有些不自在,没好气地回瞪了她一眼,果断扭头向教室另一侧走去。
“我来搬凳子,你准备扫地吧,劳动委员。”他走到第一组靠墙的座位旁,略带揶揄地说道,顺手就将一把木凳倒扣着搬上了课桌。
“哎呀,那辛苦你啦~”洪叶闻言,立刻从善如流。她夸张地伸直了双臂,舒展了一下腰背,动作有点像刚睡醒伸懒腰的猫,带着点如释重负的惫懒,“累死我了,这凳子真重。”
“不然咧,这可是实心的木头,又不是纸糊的。”谭欣一边费力地搬着下一把,一边在心里默默吐槽。这年头教室的标配,就是这种敦实得能当健身器材的老式木凳。
吭哧吭哧地将教室里的木凳一一翻上桌子,清出大片空地,谭欣自己也累得够呛,额角微微见汗。他搓揉着有些发酸的肱二头肌,心里那点关于锻炼的紧迫感冒了出来:“这身体素质不行啊,得练……不然等到体育考试,又得在及格的边缘疯狂试探,说不定还得指望体育老师高抬贵手,施舍点同情分才能过关。”
他喘了口气,走回自己的座位,拿起放在课桌下的书包挎在肩上。然后看向那边——洪叶已经挥舞着扫帚开始清扫,秦晓月也拿着另一把扫帚,两人配合着,正将积聚的灰尘和零星纸屑往教室中央归拢。
“凳子搬好了,地面也清出来了,我先走了啊,两位~”谭欣扬声说道,语气尽量显得轻松自然。
说完,他没等两人回应,便转身走出了教室,颇有点“功成身退”的架势。只是在经过前门,转弯走向楼梯口的一刹那,他下意识地朝教室里瞥了一眼。
目光正好撞上闻声抬头的秦晓月。
她手里还握着扫帚柄,额前的碎发因微微出汗而显得格外柔顺。看到谭欣投来的视线,她唇角自然上扬,勾勒出一抹清浅却清晰的微笑,像是在用眼神再次道别和致谢。
谭欣心头莫名一动,赶紧收回目光,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教室里隐约传来洪叶带着点意犹未尽的声音:“真走了啊?”
接着是秦晓月那清脆平和的回应,隔着墙壁显得有些模糊:“嗯……继续吧……”
后面具体说了什么,谭欣没听清,脚步声和思绪已经盖过了教室里的后续。
当他走出教学楼时,校园里已显得十分空旷。
他快步来到校门口,一眼就看到了等在老地方树下的爷爷。爷爷也看见了他,脸上立刻露出安心的笑容,跛着右脚迎了上来,关切地问:“今天怎么晚了?”
“放学后做了会值日。”谭欣言简意赅地解释,没有展开细节。他下意识地掂了掂肩上的书包——里面装着明天要上的课本,他打算晚上预习一下,分量确实比前几天军训时沉了不少。
“哦,没事就好。”爷爷点点头,目光落在书包上,“今天带书了?重不重?”
“还好。”谭欣应道,很自然地放缓脚步,配合着爷爷的步伐,“我们回去吧,爷爷。”
“好,回家做饭。”爷爷乐呵呵地,祖孙二人便沿着日渐熟悉的街道,朝着单位宿舍的方向慢慢走去。
才走进宿舍大院,邻居家炒菜的烟火气已经填满了不大的院子,各种菜肴的香味混杂在一起,充满了生活气息。
谭欣和爷爷回到临时的“家”中,母亲已经下班回来了,正坐在小凳子上择着晚上要吃的青菜。听到开门声,她头也没抬地说道:“饭已经按下去了。”语气里带着一天工作后的寻常疲惫。
“好,我这就炒菜。”爷爷应着,放下手里的东西,便径直走向厨房,开始熟练地准备起来。
谭欣则被母亲随口打发:“这里不用你,回屋写作业去。”
他“哦”了一声,从善如流地走进自己的小卧室。放下颇有分量的书包,他将明天要上的语文、数学等课本一一拿出来,在旧书桌上码放整齐。
谭欣在书桌前坐下,随手翻开了语文和数学课本。目光扫过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课文与公式,他心下稍安。以他实际的阅历和理解力来看,初一的起始内容确实显得简单。
“而且上辈子,撇开英语不谈,其他科目我倒也一直能跟上班级进度,没太掉队。”他在心里给自己打着气,“看来这初中开局,只要按部就班,问题不大。”
这种确认感让他放松了些许。
然而,这份轻松并未持续太久。他的目光触及到那本崭新的英语课本时,动作明显迟疑了。手指在封面上摩挲了几下,仿佛那书页带着某种无形的重量,半晌才缓缓将它拿起。
英语,这是他上辈子求学路上最大的心病,一块坚硬的绊脚石。它不止一次地击碎了他作为学生在学习上的那点骄傲与自信,让原本就因为性格内向而不太爱说话的他,在课堂上更加沉默,甚至隐隐滋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畏难与自卑。那种在英语课上如同听天书般茫然无措的感觉,至今想起,仍让他心头有些发闷。
他深吸一口气,翻开了课本。前几页是基础的二十六个英语字母,配着简单的图画,看起来人畜无害。
他知道,在这个年代,虽然教育大纲规定初中才开始正式学习英语,但市里面的小学,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多会提前渗透,搞点超前学习。而像他这样从县镇考进来的学生,很多家长也早有打听,会在升初中的那个暑假,咬着牙送孩子去参加英语突击补习班,好歹混个“脸熟”。
可他呢?父母不在身边,爷爷虽然关心他的学习,但信息的传递终究隔了一层。爷爷似乎只在他小升初结束后,提过一嘴邻居家孩子去补习的事,问他去不去。那时懵懂无知、对陌生科目本能排斥的他,想也没想就拒绝了。爷爷见他没兴趣,加之可能也觉得额外花钱没必要,便没再坚持和重视。
于是,前世的他,就这样带着一片空白的大脑,懵懵懂懂地坐进了成章中学的英语课堂,然后……从第一节课开始,就彻底陷入了云里雾里、听天书般的窘境。
正当他盯着那些字母,前世今生的挫败感交织着涌上心头时,母亲的声音从客厅传来,打断了他有些沉重的思绪:
“亚亚,吃饭了!”
“来了!”他应了一声,合上英语课本,将它轻轻推到一边,暂时将那份复杂的情绪压下,起身朝饭厅走去。
三人围坐在小桌前开始吃晚饭。简单的家常菜冒着热气,驱散了一天的疲惫。
母亲自然地挑起了话头,问起了学校的情况:“今天第一天正式上课,感觉怎么样?老师、同学都还适应吗?”
谭欣夹了一筷子菜,简单应和:“还行。上午没讲课,就摸底考了语文和数学。下午主要就是选班委。”
话题很自然地围绕这两件事展开。爷爷一听考试,脸上就带上了点与有荣焉的笑意,尤其关心数学:“题目难不难?做得顺手吧?”他对孙子的数学向来有信心。
“还行,不难。”谭欣回答得言简意赅。
母亲则更关心班委的事:“那你参选班委了没?”她知道儿子性格偏内向,又补充了一句,“到了新环境,性格要放开一点,多和同学接触。”
“没选。”谭欣摇摇头,略过了自己被提名班长这个小插曲。
扒了几口饭,谭欣觉得是时候提那件事了。他放下筷子,语气尽量平常地说道:“对了,爷爷,以后下午……就不用特地来接我了。”
爷爷正端着碗,闻言动作一顿,错愕地抬起头,目光里满是意外和询问:“怎么了?学校有事?”
“不是,”谭欣解释道,“我们以后每天都有晚自习,要到九点才下课。”
“晚自习上到那么晚?”爷爷的眉头立刻蹙了起来,满是心疼,“那你晚饭怎么办?也在学校食堂凑合?”他想象着孙子啃冷馒头的样子,心里就不好受。
这时,母亲突然开口,语气更关注实际安排:“学校现在全天的作息是怎么安排的?你说具体点。”
谭欣回忆了一下,流利地报出时间:“正常的话,中午十二点一十下课,下午两点半上课,五点零五下课。然后晚上七点一刻开始晚自习,到九点结束。”
他看到爷爷嘴唇动了动,似乎还想说什么,立刻又补充了一句,语气带着点学生特有的无奈:“而且,也不知道老师会不会拖堂……” 这话说得真假参半。八中虽然课业重,但低年级老师很少拖堂,尤其是最后一节,毕竟去晚了食堂真没什么好菜了。他主要还是想找个更站得住脚的理由,让爷爷少跑几趟。想着爷爷腿脚不便,每天为了接送他要来回奔波三四趟,他心里就过意不去。
“这倒是和我之前打听到的时间差不多。”母亲沉吟了一下,开始分析,“中午和晚上,从下课到上课都有差不多两个小时,时间完全来得及,没必要非在学校吃。”
见爷爷脸色松动,面露喜色,母亲接着一锤定音,做出了最合理的安排:“这样,爸,你以后就在家提前把午饭和晚饭准备好,让亚亚一回来就能吃上。中午和下午放学,就让他自己走回来,晚上九点下晚自习,你再去接一下。”
爷爷虽然还是有点不放心孙子一个人走,但也明白这是最好的办法了,既保证了孙子的饮食,也减轻了自己的奔波。他看向谭欣,殷切叮嘱:“那……亚亚,你一个人上下学,路上一定要小心点!现在车子多,多看路,注意安全!”
“知道了,爷爷,我会注意的。”谭欣心里暖融融的,点头应下。这个安排,比他预想的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