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证据与下场 ...
-
“棱镜科技”一役的胜利,如同在阴霾的天空中炸开一道惊雷,短暂地照亮了战场,却也惊醒了潜伏在更深处的敌人。傅氏集团股价强势反弹,市场信心大增,但傅斯渊和顾言蹊都清楚,这仅仅是序幕。
胜利带来的短暂轻松并未持续多久。傅斯渊在处理完紧急的舆情□□和内部论功行赏后,将重心立刻拉回到了未尽的战斗上。林薇,这个看似被利用的棋子,却是目前最容易突破、连接暗河背后势力的关键一环。
傅斯渊判断,经过“棱镜科技”的反杀,暗河损失惨重,其势力必然震怒。作为直接执行者和中间人,林薇很可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甚至可能被当作弃子。同时,她自身的贪婪和对傅斯渊因爱生恨的执念,会使她不甘心失败,可能铤而走险,试图挽回损失或寻求报复。这就是她的裂痕。
傅斯渊没有直接对林薇采取法律行动,因为现有的证据(如那份伪造的纪要)虽然能证明她试图离间,但难以构成商业间谍或更严重的罪名。他需要更确凿的、关于她与高世昌勾结、泄露核心商业机密、或进行非法资本操作的铁证。
他授意宋临,启动了对林薇及其关联公司的“静默式”商业调查。这不是公开的司法调查,而是动用傅氏强大的商业情报网络,从以下几个层面悄然收紧包围圈:
资金流深度剖析:彻查林薇个人及其控制的离岸公司,与青禾资本旗下基金、以及那些参与做空的境外基金之间,是否存在更隐蔽、多层伪装后的资金往来。重点寻找“咨询费”、“项目合作款”等名义下的异常支付。
通讯记录复原:通过非常规技术手段,尝试恢复或获取林薇与暗河之间,除已知加密渠道外,可能存在的其他联络方式(如一次性手机、特定社交软件匿名账号)的通讯记录碎片。
社会关系压力:傅斯渊亲自约谈了与林家关系密切的几位商业伙伴和银行家,虽未明指林薇罪行,但态度明确地表达了傅氏对“不守商业规则行为”的零容忍态度。这种无形的压力,会通过社交网络传递到林薇耳中,加剧她的孤立感和恐慌。
与此同时,顾言蹊的技术团队则专注于从“镜像迷宫”截获的海量数据中,剥离出与林薇相关的信息。他们发现,那台公海服务器中存储着一些加密的通讯日志备份,其中包含了暗河向一个代号为“夜莺”的联络人下达指令的记录,指令内容涉及打探傅氏内部消息、散播谣言等。虽然“夜莺”的身份尚未直接指向林薇,但指令下达的时间点,与林薇几次关键行动高度吻合。
顾言蹊在配合调查的同时,也在全力稳固枢光科技的运营。周慕白再次来访,这次带来的信息更为直接。
“言蹊,”周慕白神色严肃,“我收到一些风声,暗河在‘棱镜’项目上栽了大跟头,他背后的人非常不满。现在他们可能会进行报复,手段可能更直接、更不计后果。你和傅总要格外小心,尤其是人身安全方面。”
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另外,我听说……某些国际行业组织,近期可能会出台一些针对我国AI技术出口的‘合规审查’新规,标准会非常苛刻,几乎是变相的技术封锁。这恐怕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针对我国高科技崛起的系统性打压。”
顾言蹊心中凛然。周慕白的话印证了他和傅斯渊的猜测,对手的背景远比一个商业间谍组织深厚。这不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而是裹挟着技术民族主义和经济霸权的复杂博弈。
他将周慕白的警告原封不动地转给了傅斯渊。傅斯渊回复:
> 傅斯渊:“意料之中。安保已升级。至于技术封锁,正是‘北辰计划’必须成功的理由。我们需加快步伐。”
在傅斯渊多管齐下的压力下,林薇的精神防线开始崩溃。她先是试图联系暗河寻求指导和帮助,却发现对方的联系方式大多失效,仅存的渠道也回应冷淡。她感觉自己被抛弃了。
恐慌之下,她做出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决定——她试图将自己手中掌握的、关于暗河及其背后势力的一些隐秘(如部分资金渠道、某些见不得光的交易记录),作为筹码,联系了一家背景复杂的境外媒体,企图曝光部分信息来威胁暗河保住自己,并抹黑傅氏。
然而,她的这一举动,早已在傅斯渊的监控之下。她与境外媒体的联络过程,以及传递的部分资料内容,被全程取证。
时机成熟,收网时刻到来。
傅斯渊没有给她任何喘息之机。他亲自带着整理好的初步证据链(包括伪造纪要的策划痕迹、异常资金往来的初步线索、以及她最新试图勾结境外媒体破坏商业秩序的证据),直接拜访了林薇的父亲,林氏控股的真正掌舵人林文柏。
在林家奢华却气氛凝重的书房里,傅斯渊没有虚与委蛇,直接将证据摆在了对方面前。
“林叔,”傅斯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林薇的行为,已经不止是损害傅氏利益,更涉嫌经济犯罪,甚至危害国家经济安全。
如果这些证据提交给经侦和国安部门,您知道后果。”
林文柏看着那些铁证,脸色铁青,瞬间像老了十岁。他深知女儿已闯下大祸,傅斯渊这是先礼后兵,给了林家一个体面解决的机会。
“斯渊,你想怎么样?”林文柏的声音沙哑。
“两个选择。”傅斯渊目光如炬,“一,我依法办理,林薇承担所有法律责任,林氏声誉扫地。
二,林薇主动配合调查,指认暗河及其背后主使,交出所有她掌握的证据。我可以考虑,对她的指控仅限于商业不当竞争,并尽力保全林氏的基本盘。”
这是一道残忍的选择题。林文柏闭上了眼睛,最终,家族的利益和存续压倒了一切。
当晚,在林文柏的亲自劝说和压力下,林薇心理彻底崩溃,同意与警方合作。她交出了自己保留的与暗河通讯的录音(她为自保而偷偷录下)、部分资金转账记录,并详细交代了暗河如何指使她离间傅顾、打探机密、以及参与做空“棱镜科技”的经过。
铁证如山。警方随即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法经营罪”(操纵市场)等罪名,对林薇正式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暗河也被列为重点追逃对象。
林薇的倒台,如同砍断了“暗河”伸向傅氏的一只重要触手。但傅斯渊和顾言蹊都明白,这仅仅是斩断了马前卒,真正的巨兽,还潜伏在更深的海域,并且,已经被彻底激怒。一场更加漫长、更加艰苦的长期对抗,即将开始。
林薇被警方带走的新闻,如同在海城的商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轩然大波。舆论哗然,人们震惊于光鲜亮丽的豪门千金背后竟有如此不堪的行径,也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傅氏与那股神秘黑暗力量斗争的惨烈。
傅氏集团顶层的办公室内,气氛却异常沉静。危机暂时解除,但空气中弥漫的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一种大战过后、面对更广阔战场的凝重。
傅斯渊和顾言蹊再次坐在了一起,这次不是在硝烟弥漫的指挥中心,而是在傅斯渊办公室的小会议区。阳光透过玻璃窗,照亮了空气中微小的尘埃,也照亮了两人脸上难以掩饰的疲惫,以及眼中愈发坚定的光芒。
“林薇只是棋子。”傅斯渊开门见山,将一份整理好的简报推到顾言蹊面前,“这是从她口中撬出的,结合我们之前掌握的情报,对‘暗河’及其背景的初步评估。”
顾言蹊接过简报,快速浏览。内容触目惊心:
组织形态:“暗河”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或间谍机构,而是一个由国际资本巨头、退役情报人员、尖端技术黑客组成的松散而高效的联盟。其核心目标是维护其全球技术霸权和经济利益,通过一切手段遏制任何可能挑战其地位的竞争者,特别是来自Z国的科技企业。
运作模式:他们通常不直接出手,而是像风险投资一样,在全球寻找和扶持“代理人”(如高世昌)或“合作者”(如傅斯衡),提供资金、技术、情报支持,策划并执行商业破坏活动。成功则共享利益,失败则迅速切割。
Z国企业面临的系统性打压:简报中列举了近年来多家Z国高科技企业在海外遭遇的类似困境:无端的安全审查、技术封锁、恶意并购、知识产权诉讼、以及像“棱镜科技”遭遇的这种精准的资本做空和信息战。这一切都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场系统性的、有组织的围剿。其根本目的,是延缓甚至打断Z国在高科技领域的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进程。
“所以,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公司,甚至不是一个组织,而是一种……生态?一种致力于维持不平等秩序的黑暗生态。”顾言蹊放下简报,语气沉重。
“没错。”傅斯渊目光深邃,“这是一场关于未来技术主导权、产业话语权和国家经济安全的战争。傅氏和枢光,因为走在最前面,所以成了首当其冲的目标。”
认识到对手的本质,两人开始规划超越一时胜负的长期战略。傅斯渊在白板上写下了几个关键词:
技术壁垒(护城河):
核心:将“深蓝守护”项目从防御性工具,升级为傅氏和枢光未来的核心竞争优势。不仅要能防住攻击,更要能产出领先行业一代甚至两代的革命性产品和技术标准。
行动: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全球顶尖人才。顾言蹊负责技术攻坚,傅斯渊负责确保资金和资源无限量供应。同时,加快“北辰计划”中涉及底层基础软件和硬件的布局,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资本韧性(防火墙):
核心:建立更稳健、更多元的资本结构,抵御恶意金融攻击。
行动:引入真正的长期战略投资者(如国家队资本、大型产业基金),降低股价波动对公司的冲击。建立自己的风险投资部门,扶持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形成生态协同,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
合规与联盟(根据地):
核心:将合规性提升到战略高度,主动拥抱监管,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行动:聘请顶级的法律和安全团队,确保所有业务在国内外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主动与行业协会、监管部门沟通,揭露不正当竞争行为,争取政策支持。与周慕白的寰宇科技这类有共同价值观和战略利益的国内企业,建立更紧密的技术和战略联盟。
情报与反制(瞭望塔与利剑):
核心: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预警和有限反制。
行动:成立一个由顾言蹊领导的小型、精锐的“数字风控中心”,不仅负责网络安全,更专注于网络情报搜集和分析,提前洞察潜在威胁。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研究针对性的反制措施(如通过技术手段增加对手窃密成本、曝光其部分不敏感但可使其声誉受损的信息等)。
在讨论这些长远战略时,傅斯渊和顾言蹊的关系进入了一种新的阶段。是战略合伙人。傅斯渊宏观掌控,提供资源和方向;顾言蹊深入技术细节,提出可行性方案。彼此的意见时有碰撞,但都建立在专业和对等的基础上。
“技术壁垒的构建,需要时间,也可能意味着短期内无法实现最大化的商业利润。”顾言蹊提醒道。
“我明白。”傅斯渊肯定地回答,“傅氏可以承受这些投入。生存下去,并且按照我们的方式引领未来,比眼前的利润更重要。这就是长期主义。”
会议结束时,窗外已是华灯初上。傅斯渊站起身,走到窗边,忽然说:“等‘深蓝守护’第一阶段目标达成后,我们该清理内部毒瘤了,再去一趟R士。”
顾言蹊一愣,看向他。
傅斯渊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有些旧账,该去清算了。而且,那边的实验室,有些新的研究方向,你应该会感兴趣。” 他指的是追查傅斯衡,以及考察新的技术机会。顾言蹊瞬间明白了他的意图。这不仅是一次商业出行,更是一次并肩面对过去和未来的象征。 “好。”顾言蹊轻声应道。
一种基于共同使命和深刻理解的纽带,正在悄然取代之前那些复杂的情感纠葛。他们知道,真正的征途,现在才刚刚开始。他们将共同构筑一座足以抵御任何风浪的、长期主义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