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8、枣林与猪肉 ...

  •   林薇名下的这处庄子确实是个好地方,可见当初陛下赏赐时是费了心思挑选的。

      庄子依山傍水,背后的小山看得出打理过的痕迹,各类果树整齐划片,远处是高大的银杏、乌桕,秋色斑斓,近处则是一片繁茂的枣林。

      此时正值深秋,枣树上挂满了红绿相间、圆润饱满的枣子,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在秋日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白芷引着苏令仪与王晦来到枣林,身后还跟着几个挎着篮子的庄户。

      “郡主吩咐了,要挑最甜的枣子待会儿尝鲜,还要选些品相好的回去做枣泥糕。”白芷笑着解释。

      苏令仪对自己的贴身女使沁瓷柔声道:“让她们自在玩去吧,你也无需时刻跟着。”

      沁瓷应了声,让其他小丫头跟着庄户去嬉笑打枣,自己则在不远不近处跟着,既全了礼数,也不打扰主子。

      深秋的果林自有一番热闹。

      枝头饱满的果实引来鸟雀啄食,啁啾声不绝于耳;脚下是厚厚的落叶,踩上去发出窸窣嘎吱的脆响。

      这山头不大,并无大型猛兽,只偶有几只松鼠抱着果子机警窜过。

      苏令仪并不惧怕这些,反而觉得充满野趣生机的林子,比那些雕栏玉砌、一步一景的精致园林更显质朴可爱。

      王晦自十四岁中秀才后,便常随书院师长外出游历,寄情山水,问道自然本就是求学途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此更是习以为常。

      与他而已,这山林野趣能涤荡心胸,启迪文思。

      “娘子当心脚下。”王晦瞥见苏令仪心情颇佳,脚步轻快,出声提醒道。

      林间小径并非全然平坦,偶有露出地面的树根或碎石,被落叶遮掩了不易发现。

      苏令仪脚步微顿,侧首浅笑:“多谢郎君提醒。”随即放慢了步伐,更加静心地欣赏这满目秋光。

      见她似乎全心沉浸于景致之中,并无主动交谈之意,王晦不由轻笑。

      此刻的她,自然流露的忘怀外物、全心沉浸于当下喜悦的纯真神态,倒是比端庄守礼来的鲜活。

      这是王晦生平第一次想要深入了解一个女子,想听她亲口诉说那些奇思妙想与心中抱负,想助她实现理想。

      更想长久地守护她眼中因热爱与追求而闪耀的自信光彩。

      他摇了摇头,驱散些微赧然,主动打破沉默:“不知……娘子可有小字?”

      苏令仪心下微惊,面上却不显,只平静道:“并无。”

      王晦闻言,笑容愈发清朗舒徐,宛如月华流照,松风拂涧,为他本就俊逸出尘的容貌镀上柔光。

      “既如此,”他声音温和,声线如轻扣的弦音,“待你我成亲之后,我为娘子取一小字,可好?”

      苏令仪笼在袖中的指尖不可抑制的轻颤,素来端方守礼的他竟会说出如此……亲近私密的话语。

      她只觉得双颊滚烫,然而抬眼间,却见王晦的耳根也悄然漫上绯色,心中那点羞窘忽然就散了。

      她微微颔首,声音轻软:“好。”

      说罢,转身继续向前走去,步履却比方才更快。

      ……

      回到庄子院中,苏令仪快步走到院角安装的陶瓷洗手池边,拧开那黄铜龙头,冷冽的清水汩汩涌出,她将双手置于其下,任水流冲刷。

      “娘子,当心水凉!”沁瓷忙上前欲阻拦。

      “无妨。”苏令仪看着清水顺着自己手指流淌,带走了掌心的些许热意,只盼这凉意能再多些。

      最好能将脸上乃至心口那挥之不去的烫热也一并带走才好。

      王晦静立在几步外的廊下望着她。

      这“自来水”他并不陌生,那日在“涤尘轩”已然见识过其便利,他也让王家安排了人前去预约营造队的工匠去府里改造。

      此等利民巧物,没有人会不喜。

      沁瓷转身去马车取布巾和备用衣物。

      王晦缓步走近了些,能更清晰地看到那双浸过凉水的手,瓷白莹润,指若削葱,指尖透着淡淡的粉,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透着良好的教养。

      只是被冷水一激,略少了几分血色。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了一下,轻声问道:“冷么?”

      苏令仪闻声抬头,望入他关切的眼中,摇了摇头。

      院落中一时悄然,唯有远处田间隐约传来的孩童嬉笑声,以及院外偶尔掠过的飞鸟影子,更衬得此间一片静谧。

      王晦伸出手,极自然地帮她轻轻推了推发间一支因方才走动而将滑未滑的珍珠流苏步摇,将其重新簪稳。

      苏令仪怔住,忘了反应。

      清澈悠扬的男声明明温柔,却好像带着烫人的热度,一下下轻敲在她的心扉之上:“日后……莫要忧心。你之所愿,我当尽力助你;你之所行,我必倾心护你。”

      烫得她心头炙热,刚刚的凉水竟是一丝作用也无。

      ……

      林薇与苏轼、赵思二人聊得差不多,也到了用饭的时辰。

      她笑嘻嘻地招呼众人入席:“诸位,我们今天虽然看了许多猪猪系列的加工产品,但归根结底,养猪的首要大事,还是为了吃啊!”

      “所以,这猪肉怎么做得美味,才是今日的重头戏!”

      苏轼捋须笑道:“郡主所言极是。‘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百姓能吃饱穿暖,路无冻馁之骨,方是太平根基。”

      赵思也附和了几句。

      林薇连连点头:“嗯嗯,吃饱穿暖是最基本的需求。眼看天就要冷下来了,我就想着,若能吃饱的同时身子也跟着暖和起来,那才是最好的。所以,铛铛铛~~请看!”

      她示意仆役将一个大号的暖锅抬了上来,“今天我们吃暖锅!”

      “之前我们尝过红烧系列猪肉菜、还有各色卤味,当然啦,还有名满天下的东坡肉!”林薇说着,促狭地朝苏轼眨了眨眼。

      苏轼闻言,抚掌大笑,连连摇头。

      林薇接着正色道:“那些做法固然美味,但所用香料调料价格不菲。若要从根本上惠及底层百姓,还是得寻求更简便、成本更低的烹饪之法。”

      “我已经着人在专门研究调味与酱料的改进和加工生产了,希望能将些基础调料的价格‘打下来’!”

      王晦此前与林薇接触不多,今日方是第一次真切领略这位永嘉郡主的远见卓识。

      之前那“上下游产业链”之说已觉振聋发聩,此刻这番真切体恤民生、关注百姓实际需求的言论,更让他内心激荡,只觉回去后能就此番见闻写下数篇策论。

      “调料是一方面,烹饪方式亦是关键。”林薇继续道,“故而今日,我们便用最朴素、人人都能会的,当然也最能体现食材本味的‘水煮’之法,来品鉴这猪肉的鲜美。”

      她示意候在一旁的厨娘上前介绍。

      那厨娘约莫三十来岁,系着干净的围裙,双手在身前紧张地擦了擦,才上前一步,福了福身子,磕磕巴巴地开口:

      “郡、郡主,各位老爷、娘子安好。小、小人按郡主昨儿的吩咐,今晨天蒙蒙亮,卯时正刻,就特意去圈里挑了一头正当好的小豚。”

      “这豚按着郡主吩咐的在庄子上圈养大,平日吃的都是精心调配的豆饼、麦麸,还时常混些紫云英和调理肠胃的草药梗子,膘肥体壮,精神头足,绝不是那等子贱肉。”

      她见贵人们听得专注,并无不耐,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话也顺溜了许多:“逮回来后,立刻用温水里外冲洗得干干净净,请熟练的师傅现宰放血。”

      “小人带着帮厨的丫头小子们,紧着将最好的部位分切出来。您看这‘川煮’锅里——”

      “这最嫩的里脊肉,片得薄如蝉翼,入水一涮即熟;”

      “这猪肝选的也是肝尖最粉嫩的部分,切片后还在清水里浸漂过,绝无苦味;”

      “猪肚是反复用粗盐和面粉揉搓淘洗了不知多少遍,直至通体雪白,毫无异味,才切丝下锅……”

      她越说越顺:“小人想着,既要还原食材本味,除了水煮,炙烤亦是古法。”

      “这是猪颈下‘槽头肉’往后那一段,肥瘦交错如雪花,炙烤后油脂沁出,外焦里嫩,最是香口……”

      “这大块的是五花三层,皮下的毛都用火钳仔细燎过,再刮得干干净净,烤到皮脆肉酥方好;”

      “还有那两只前蹄,也烧了毛,炖得皮肉将脱未脱,胶质都熬了出来,最是软糯粘唇……”

      厨娘说到最后,脸上已带上了一丝自豪:“从选豚到分切、清洗、烹制,小人等都不敢有丝毫马虎,务必让各位贵人尝到这豚肉最原本的鲜甜好滋味。”

      林薇听着都觉得自家这厨娘颇有做美食博主的潜质!

      虽然开头紧张,但一说到专业领域,那眼神、那语气,充满了感染力,连她自己都被说得饥肠辘辘了。

      新鲜宰杀的猪肉滋味果然不同凡响啊!

      林薇夹起一块炭烤猪颈肉放入口中,那外焦里嫩、肉汁丰盈的口感,让她几乎要幸福得落下泪来——太好吃啦!

      连林薇都如此,本就推崇“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苏轼等人更是赞不绝口。

      若非场合不太适宜,几位男士简直想呼朋引伴,畅饮几杯助兴。

      林薇在一旁偷笑,心想可不是么,火锅烧烤天生就该配小酒啊!

      古今吃货之心相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