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第六十三章 融资困局 ...

  •   家族会议揭开的沉重过往,如同给眼前的商业危机注入了一剂清醒针。敌人不再隐匿于迷雾之后,而是有了清晰的姓名和面孔——韩东明,一个被家族仇恨驱动的、危险而强大的对手。

      然而,知晓根源并未能立刻化解眼前的危机。“翡翠海岸”项目的融资困局,如同一个不断扩大的黑洞,吞噬着时间和资源,每一天都在将林氏集团推向更危险的边缘。

      危机应对小组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林致远坐镇主位,眉头紧锁,眼下是深深的疲惫阴影。林薇坐在他身侧,面前摊开着厚厚的资料,屏幕上是不断更新的资金缺口预测模型。

      “KSB和亚联发的口风非常紧,明确表示短期内重启无望。”财务总监声音干涩地汇报,“我们接触了另外三家有实力的外资银行,对方态度都极其谨慎,要么婉拒,要么开出的条件极其苛刻,几乎等同于趁火打劫。”

      “国内的大型商业银行呢?”林致远沉声问。

      “几家国有大行表示需要走冗长的内部审批流程,远水难救近火。股份制银行倒是有两家表达了兴趣,但他们能提供的额度,距离填补缺口还有很大距离,而且……他们似乎也听到了些风声,一直在旁敲侧击地打听‘翡翠海岸’是否真的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融资部负责人补充道,语气无奈。

      墙上的电子钟数字无声跳动,每一下都像敲在人心上。时间,是此刻最奢侈的东西。

      “私募基金和投资机构呢?”林薇开口问道,声音因为连日缺乏休息而略带沙哑,但思路清晰,“我们不能只盯着传统银行渠道。”

      “接触了几家大型PE和资管公司。”一位投资经理回答,“但他们的兴趣点在于控股或者极高的收益对赌协议,意图很明显,想利用我们的困境压价,甚至觊觎项目的控制权。如果我们接受,无异于引狼入室。”

      又是一条死胡同。

      会议室里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空气仿佛凝固了,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每个人的肩头。窗外城市的繁华夜景,此刻看来像是对室内困境的一种讽刺。

      林薇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她知道,父亲和团队已经尝试了所有常规的路径。韩东明既然出手,必然早已算准了这些反应,布下了层层障碍。

      必须跳出常规思维。

      一个名字在她脑海中闪过——陆远帆。

      “远航资本”实力雄厚,投资风格犀利且不拘一格,更重要的是,陆远帆对“星辉/瀚海”的动向似乎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和警惕。他或许……是一个可能的突破口?即便不能直接提供资金,能否以某种形式介入,提振市场信心,或者提供过桥贷款?

      但这个念头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陆远帆是冷静至极的商人,利益至上,他会愿意蹚这浑水吗?他会开出什么样的条件?与他合作,是否会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

      然而,眼下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暂时结束,没有得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只是决定了继续多线并进,尝试一切可能。

      散会后,林薇没有立刻离开。她独自留在会议室里,看着屏幕上那片刺目的红色资金缺口,深吸了一口气,拿起手机,找到了那个几乎从未主动拨打过的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那头传来陆远帆特有的、冷静得近乎淡漠的声音:“林总?难得。”

      “陆总,抱歉打扰。”林薇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有件紧急的事,想听听您的意见。”

      “关于‘翡翠海岸’融资?”陆远帆直接点破,似乎对她的来电目的早已了然。

      林薇心中一凛,也不绕圈子:“是。想必您也听说了我们遇到的麻烦。我想冒昧请教,以‘远航’的视角,如何看待这个项目的价值和当前的风险?是否存在……合作的可能性?”她谨慎地选择着措辞。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只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这几秒钟显得格外漫长。

      “项目本身的地段和规划前景,依然顶尖。”陆远帆终于开口,语气是纯粹的商业分析,听不出任何情绪,“若非遭遇突发性狙击,融资本不该是问题。”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一丝冰冷的锐利:“但现在的风险在于,狙击并非偶然。‘星辉’及其关联方既然选择了这里作为突破口,必然后续还有连环手段。他们可能在接触其他潜在投资者,散布更多不利谣言,甚至可能在项目推进的关键节点制造新的麻烦,试图彻底压垮你们的现金流,逼迫你们以极低价格出售股权甚至资产。”

      他的话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最坏的可能性,让林薇的心直往下沉。这正是她最深层的担忧。

      “所以,‘远航’的态度是?”林薇追问,手心微微沁汗。

      “风险过高。”陆远帆的回答简洁而残酷,“尤其是在对方明确针对的情况下。‘远航’的原则是不卷入这种明显的恩怨局,除非……回报率惊人到足以覆盖所有潜在风险。”

      他这话几乎是堵死了直接融资的大门。林薇感到一阵失望,但并未完全意外。

      “不过,”陆远帆忽然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淡,却抛出了一条信息,“据我所知,‘星辉’的人最近也在频繁接触几家对亚太地产感兴趣的主权财富基金和欧洲的养老基金。他们的目的,恐怕不是寻求投资,而是……提前布子,阻挠你们获得任何可能的替代融资。”

      这条信息,如同黑暗中掠过的一道寒光,既指明了潜在的危险,也隐约提示了另一个方向——那些实力雄厚、通常更注重长期价值和稳定收益的主权基金和养老基金,或许是 bypass 传统银行和投机性PE的另一个选择?

      “谢谢您提供的信息,陆总。”林薇真诚地说道,无论他的动机如何,这条信息至关重要。

      “不必。”陆远帆的声音听不出波澜,“只是陈述一个事实。祝你好运,林总。希望林氏能找到渡过难关的办法。”

      电话挂断了。林薇握着发烫的手机,站在原地,久久未动。

      陆远帆的拒绝在意料之中,但他最后那条信息,却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激起了新的涟漪。

      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

      这些机构通常投资门槛极高,决策流程漫长,且对项目的合规性和长期稳定性要求极为苛刻。以“翡翠海岸”目前被银行变相“拉黑”的情况,能入他们的眼吗?

      但这似乎是目前唯一看起来还有点希望的方向了。

      她立刻回到电脑前,开始疯狂地搜索和研究全球主要的主权财富基金、大型养老基金的投资偏好、近期动态以及在亚太地区地产领域的投资案例。她需要筛选出最有可能对“翡翠海岸”这种大型优质项目仍保持兴趣的目标。

      同时,她也意识到,接触这类投资者,不能像接触商业银行或PE那样直接。需要通过更高层面的引荐、需要极其专业和有说服力的推介材料、需要能够打动对方决策层的顶级人脉和沟通技巧。

      这又是一场硬仗,一场时间更紧迫、对手更隐蔽、难度更大的硬仗。

      她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疲惫,但一种不服输的倔强支撑着她。

      不能倒下。林家不能倒下。

      她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父亲的号码。

      “爸,我有个新的方向……可能需要动用一些家族积累的、最深层的国际人脉了。”

      夜色深沉,林薇办公室的灯光,又一次亮到了天明。

      融资困局,依旧如山般横亘在前,但至少,她似乎找到了一条需要奋力攀登的、极其艰险的小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