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权威之声 ...

  •   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再次拨通了陈老师的电话。
      这一次,她没有再回避肖煜的问题,而是坦诚地说明了现状,承认了肖煜过去可能存在的浮躁和错误,但也强调了他遭遇的不公打压和如今悔过自新、渴望重新开始的决心。
      她甚至提到了昨晚肖煜面对极端粉丝时的强硬和担当。

      她的语气不卑不亢,逻辑清晰,带着一种真诚和力量。

      电话那头的陈老师沉默地听着,良久,才缓缓开口:
      “颜颜,你知道的,京视TV的平台性质特殊,我们对嘉宾的审查非常严格。肖煜现在的情况,风险极大。”

      颜颜的心沉了下去。

      “但是…………”陈老师话锋一转。
      “你刚才提到的,他愿意为自己过去的错误承担责任,并且没有在暴力面前退缩,这一点很难得。我们节目最近正好在做一期关于‘网络暴力与理性发声’的专题,需要一些真实的、有争议的案例来引发讨论……”

      颜颜的心瞬间又提了起来!

      “……当然,让他作为主嘉宾肯定不行,风险我们无法承担。”
      陈老师的话很谨慎。
      “但是,或许可以作为一个短片案例中的当事人,出现几分钟,发表一些简短的、经过严格审核的感想,强调法律意识和理性维权的重要性。”
      “没有报酬,而且是录播,后期审核极其严格,任何不当言论都会被剪掉,甚至可能最终播不出来。你们愿意接受吗?”

      没有报酬!
      审核严格!
      可能白忙一场!
      但这几乎是黑暗中能看到的唯一一道来自主流权威媒体的微光!
      “愿意!我们愿意!”
      颜颜毫不犹豫地回答,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谢谢您,陈老师!谢谢您能给这个机会!”
      挂了电话,颜颜激动得手指都在发抖。
      她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发短信告诉了肖煜(虽然知道他可能暂时看不到),然后开始迫不及待地思考,如何帮助肖煜准备好那可能只有几分钟、却至关重要的发言。
      这一刻,额角的伤似乎都不那么疼了。
      她仿佛看到了厚厚的乌云层中,终于透下了一缕微弱的,却真实存在的阳光。
      而当肖煜经历了一番惊险,带着一身疲惫和未定的结果回到住处时,看到的就是颜颜虽然脸色苍白,却眼神发亮地捧着电脑,兴奋地告诉他京视TV机会的模样。
      那一刻,所有的惊险和疲惫仿佛都有了意义。
      暗影与微光交织,前路依旧艰难,但希望的火种,终于被点燃了。
      破旧的小屋里,气氛却如同备战高考般紧张而专注。

      桌上摊满了各种资料打印件——关于网络暴力的法律条文、心理学分析文章、经典案例报道,以及颜颜熬夜写出的十几版发言要点草稿。
      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文档开了好几个,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和修改痕迹。
      肖煜和颜颜相对而坐,两人眼底都带着疲惫的血丝,却精神高度集中。
      “这里,‘我曾经历过……’这句要不要改成‘我切身感受到了网络舆论的巨大力量’?”
      颜颜指着屏幕上一行字,眉头微蹙。
      “‘经历’这个词有点被动,改成‘感受’更突出你的主观反思,但又不能太强调个人,要扣紧‘理性发声’这个节目主题。”
      肖煜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有道理。还有后面这句‘希望每个人都能被善意对待’,力度是不是有点弱?要不要改成‘呼吁建立更有效的机制,保护个体免受非法侵害’?这样更具体,也更符合京视的调性。”
      “嗯,这样更好!”
      颜颜立刻在电脑上修改,脸上露出赞赏的神色。
      “你抓重点抓得很准。”
      经过一夜的惊险和短暂的休整,两人迅速投入到了京视TV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准备中。
      他们都知道,这几分钟的发言,每一个字都可能被放大镜审视,必须字斟句酌,既不能回避问题,又不能卖惨辩解,既要表达反思,又要契合主流价值观,引导理性思考。
      其难度不亚于完成一次精密的外科手术。
      颜颜凭借多年的文字功底和媒体经验,负责框架和措辞的把关。
      而肖煜则展现出了惊人的领悟力和表现力,他能迅速理解颜颜的意图,并给出更精准、更有力量的表达建议。
      他的状态不再是之前的颓废或愤怒,而是一种沉静下来的、全神贯注的专业和认真。

      ……
      他曾是顶流,经历过最严苛的剧本围读和镜头考验,知道如何精准地传递情绪和信息。
      只是过去,他的天赋和努力更多用在了演绎虚拟人生,而如今,他要演绎的,是自己真实的人生和反思。

      ……
      大刘则负责外围保障,弄来了一台二手打印机打印资料,买了提神的咖啡和简单的食物,并确保周围环境绝对安全,不被干扰。
      “煜哥,颜颜姐,先吃点东西吧,都快下午了。”
      大刘将加热好的盒饭端过来。
      三人简单快速地吃着饭,讨论却仍未停止。
      “陈老师那边最终确认的流程是,先播放一个关于近期几起网络暴力事件的综合短片,其中会提到你的事情,大概十几秒的镜头,然后主持人会连线你,提问时间严格控制在三分钟以内,问题大纲也发过来了,基本围绕‘作为公众人物如何理性看待网络舆论’、‘对受害者有什么建议’这两个核心。”
      颜颜一边吃饭一边说。
      “所以我们的准备必须高度集中在这两个点上。”
      “问题不大,都在我们预演的范围内。”
      肖煜咽下口中的食物,眼神沉稳。
      “关键是语气和表情的管理,不能有丝毫委屈或者怨愤,必须是真诚的、反思的、带有建设性的。”
      “没错。”颜颜赞同,“尤其是提到你自己那部分时,态度一定要端正。”

      接下来的半天,两人反复演练。
      颜颜扮演主持人提问,肖煜回答,然后用手机录下来,一遍遍回看,找出语气、眼神、措辞甚至微表情上的任何一点瑕疵,进行调整。
      从午后到黄昏,再到夜幕降临,小屋里的灯光一直亮着。
      偶尔有激烈的讨论,但更多的是专注的沉默和一次次不厌其烦的重复。
      在这个过程中,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流淌。
      他们不需要过多言语,往往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对某处表述的不满意。
      这种默契,超越了曾经的恋人关系,更像是在战场上可以将后背交付给彼此的战友。
      期间,肖煜的手机震动过一次,是一个未知号码发来的空白短信。
      肖煜和颜颜对视一眼,心中都明白这很可能是大刘或者王婷婷那边某种隐晦的信号,但此刻,他们必须将全部精力集中在京视的节目上,不能分心。
      “无论那边发生了什么,等录完节目再说。”
      肖煜果断地将手机调成静音,扔到一旁。
      颜颜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心中安定。
      眼前的这个男人,或许曾经迷失过,但当他真正认真起来的时候,那种专注和强大的气场,足以让人信赖。
      录制当天,京视TV派来了一辆普通的商务车接他们,没有引起任何注意。
      进入京视大楼,气氛庄重而肃穆,与之前娱乐圈的浮华喧嚣截然不同。
      工作人员专业而客气,但审核流程极其严格,每一次沟通、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在冰冷的演播厅里,面对着红色的台标和专业的摄像机,肖宸深吸一口气。
      颜颜站在导播间外,隔着玻璃对他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里是全然的信任和鼓励。
      连线开始。
      主持人的声音通过耳机传来,冷静而客观。
      短片播放,当肖宸那略显憔悴但眼神坚定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时,导播间的颜颜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肖煜先生,您好。刚才短片中提到了您近期经历的一些网络舆论事件,想请问您作为亲历者,如何看待公众人物与网络舆论之间的关系?”
      主持人的问题如期而来。
      肖煜面对镜头,目光平静而真诚,他没有躲闪,也没有刻意煽情,用他们反复打磨过的语言,清晰、沉稳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承认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强调公众人物更应谨言慎行、承担责任,但也呼吁舆论应在法律和理性的框架内进行,避免演变成网络暴力,给当事人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他的语速不快,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反思到位,但不过度自责;呼吁理性,但不显得说教。
      尤其是在提到对受害者的建议时,他强调了“相信法律、保持坚强、寻求正面途径解决问题”,与他之前追究闹事者的行为完全吻合,显得真实而有力量。

      三分钟时间,转瞬即逝。

      “谢谢肖煜先生的分享。”
      主持人最后说道。
      连线结束。
      演播室的灯暗下。

      肖煜缓缓松了口气,后背竟已被冷汗微微浸湿。
      这短短三分钟,比他拍任何一场戏压力都要大。
      导播间的门被推开,颜颜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赞赏,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用口型无声地说:
      “完美!”
      带队的陈老师也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难得的缓和:
      “表现不错,比预期要好。发言内容积极正面,态度也很端正。等后期审核吧,如果没问题,会安排在本周六晚间的《焦点对话》栏目中播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