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双面市长 ...
-
时间回到了1年前,那天阳光格外耀眼,整座城市都像被镀了一层金色薄纱,市政府那座外墙泛着钢铁冰光的大厦显得格外庄重,厚重木门缓缓闭合声在空旷走廊中回荡,像是将外面热闹的喧嚣彻底隔绝。深处会议室灯光冷白,长桌静静延伸至墙角,黑色椅子一圈围合出庄严氛围,身着笔挺西装的人们坐在其中,表情冷峻而专注。陈先生坐在中间,他微微挺直身子,语气平和又带有几分优雅,尽力把人工智能未来可能带来的改变描绘得充满希望。
墙上巨大屏幕亮了起来,冰冷光芒中映出一组组密密麻麻的数字曲线,闪动之间像是没有情感的冷水泼入众人眼里。数据将人工智能预期效果化为直观图形:一本账簿般整齐地标注出每月能压缩多少运营成本,每年能带来怎样的财政盈余,每一道流程能提高怎样的速度与准确。明明是城市未来蓝图,却像硬邦邦的冷铁,被人按压在空气之中。
会议桌上气息凝重,一层无形寒意笼罩,仿佛连呼吸声都显得刺耳,任何人都难以找到片刻温度,整个场合没有半点温情,只留下冷厉威压沉沉笼罩在每一个灵魂上。
香江是一座繁华都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百姓生活节奏快而紧凑,人们追求效率与便利,社会氛围充满现代色彩。当人工智慧逐渐深入社会,香江自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改变发展格局的契机,于是无论是商业、交通、公共安全还是企业管理,各种与人们日常息息相关的领域,都已经逐渐被AI科技注入力量,让原本杂乱和繁忙的城市开始变得井然有序,同时也让生活体验发生了质的飞跃。
在未来人们生活圈里,最容易感受到的变化往往来自消费。走进商场,顾客进入大门就被摄像设备悄悄扫描面部,随后系统便能识别常来光顾的群体,并依据过去购买记录给予推送推荐。比如有人经常购买运动用品,商场里的大屏便会提醒最新款运动鞋正在促销,系统还会贴心地推送合适尺码所在柜台。而另一位顾客若常常出现在化妆品专柜,AI则会自动派出带有优惠信息的小助手,引导前往品牌体验区。这种个性化的销售方式不再依赖于随机推销,而是用数据预测顾客心思,让消费体验舒适愉快,同时也令商家收益增加,人与商店关系出现一种更高效的新互动模式。
购物体验改变只是冰山一角,走上街头便能发现交通环境有了新活力。过去司机抱怨红灯时间冗长,路□□通堵塞不断,而未来由于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开始运行,情况大为改善。交通灯通过摄像头采集实况数据,再结合AI算法自动调节红绿灯时长,当人流密集或车流量剧增时,信号控制系统能够即时做出调整,延长放行方向时间,缩短空载方向等待。这样一来,路面不再死板固定,而是灵活分配通行权利,司机出行更加顺畅,通勤时间减少,城市运行效率提升。更让市民惊喜的是,系统还能预测未来十分钟内道路拥堵趋势,再对下一个路口提前预判,从而形成智能连锁调度,真正让整座城市交通如同血液循环般顺畅。
除了便利与效率,未来的城市安全也在悄然得到保障。过去安全问题往往依赖人力巡逻,难免出现疏漏,而如今AI监控系统遍布大街小巷,当异常行为出现时,系统立即可发出警告。例如在地铁站,有人长时间停留且出现可疑动作,AI系统会迅速提醒工作人员,避免潜在危险升级;在住宅区,陌生人员频繁滞留也能被实时识别,有助于减少入室盗窃风险。这种方式令大众心里更有安全感,不再担心夜晚行走于街道时遭遇突发事件,每一个角落都多了几分安心和宁静。
除了公共安全,在公司与工厂里,AI的使用同样深远。写字楼里不少企业开始运用智能助手来分析员工工作效率。AI能够通过系统自动记录电脑操作习惯、工作进度完成速度、项目沟通次数,再综合生成效率报告。表现优异的员工立刻得到嘉奖与晋升机会,士气倍增,员工会觉得努力被看见而且即时被认可。与此同时,那些长期懈怠、效率低下的员工也会被客观数据揪出,这让企业能够做出合理管理,有的给予培训提升,有的甚至直接解雇。虽然听起来略显冷酷,却保证了整个企业运转保持高效。对于工厂而言,AI可以实时监测工人生产速度与操作准确率,同时监督机器运行状态,如果发现有人工作散漫或操作出现失误,马上会触发警报提醒,这既防止资源浪费,也保障生产安全。
这种管理方式带来的影响极其深远。过去考核往往依赖主管主观判断,难免出现偏差,而AI的出现使考核过程更公平透明,员工不得不正视自己的表现,整个职场氛围也在无形中发生转变。虽说有人担心失去岗位,但另一方面,优秀人才能被迅速发现并获得机会,中层领导能把精力投入到更有创意的工作,也让企业充满活力。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初创公司甚至让AI辅助人力部门招聘,通过扫描候选人简历加上视频面试分析,能够为岗选人更加贴合实际需求。这样一种精准对接,比传统的面试更加节省时间,也大幅提升招聘成功率。
说到这里,不难感受到AI科技已经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存在,而是在香江城市生命里逐步融入,每一天都影响着人们的行走轨迹、消费选择、工作表现乃至生活心情。它像隐形的帮手,又像不知疲倦的管理者,用智能和数据将原本复杂城市运行条理整理得清晰明了。
但与此同时,AI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一些思考。例如个人隐私是否会因为人脸识别滥用而受到侵害,工作岗位是否会因此大量消失,使部分人群转瞬失去生计。社会正在享受效率提升和生活便利的美好,同时也必须小心守护底线,因此政府在推动AI落地过程中,需要不断与社会对话,同时制定透明规则,让技术为人所用而非反噬人群利益。就像交通灯能改善道路运行,却须兼顾行人过马路安全,平衡才是最重要。
有人说AI像双刃剑,因为它能带来繁荣也能造成忧虑,但在香江这片土地,人们逐渐学会与它共处,感受它带来的力量,又反思如何避免走向极端。商场因个性化推荐而生机勃勃,道路因智慧信号灯而更加畅通无阻,大街因智能监控而多了一份安全保障,企业因效率监测而更具竞争力,这些具体案例都显示AI已经深刻嵌入城市血脉,而未来它还会进军医疗、教育、金融等更多行业。或许在几年之后,人们甚至会惊呼没有AI简直无法生活,这便是时代进步最真实的映照。
王品硕在这样的环境里,必须做出看似强硬毫不动摇的决定,他要推动AI全面渗透进每个行业,他要推动由机器掌控运作环节,他要把效率推到极限。他在那些人冷漠甚至近乎麻木的注视下说出决定时喉咙几乎干涩,他心里明白这将导致无数岗位被削减,无数家庭陷入困境,可是他无法停下,因为已经没有退路。财政赤字像烈火压在城市头顶,国际竞争像绳索勒在喉咙,如果他没有及时推动变化,他所在的城市就会在一轮轮比拼中彻底崩溃,他无力抗拒这种潮流。
然而这种矛盾在心里越积越重,像是双刃剑不断切割,使他几乎每个夜晚都难以入睡。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只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他害怕那份掌控感其实已悄然被抽空,他甚至默默想过,是不是所谓战略会议只不过是一种假象,是不是某种看不见的手在操纵整个方向,而自己只是照着一早写好的剧本走完。
***
那天夜里他回到家时,王老已经等在客厅,他端坐在灯光下,脸上看不出愤怒,却将一股审视的力度包裹在平静里。他的话语不似外面那些市民的哭诉,他也没有质问抱怨,他只是将一句句冷清的问题抛给他——你真的相信那些机器能完美替代人类吗,你真的能对每一个失业的家庭负责吗,你说过要守护这座城市,你说过不会牺牲普通人,如今你站的立场究竟属于谁。
这番对话犹如一面镜子,让王品硕再一次看见自己双面的影子。他心里想要争辩,却发现理性的回答与内心情感之间像是隔了一堵墙,他说不出让父亲相信的话,他知道在公开场合自己是人们口中温柔的守护者,可在家里他却暴露出冷漠又无奈的一面。他努力解释,努力告诉父亲,这样做是唯一能让城市继续成长下去的办法,如果他们不在AI的浪潮里加速前行,就会被其他城市甩开到再也追不上的距离。
王老沉默片刻,只抬眼直直望向他,那种目光让他心里泛起颤抖,他说,你可以带着全城奔向光明,但不能在黑暗里失去你自己,如果有一天你彻底听不见市民呐喊,如果你把所有感情埋在冷冰冰数字里,那么即使这座城再繁华,你也不过是一个空壳市长。
这些话像锋利刀刃,无声刺进他心里。他在王老眼神里看到了真切的担忧,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不断切换的面孔其实正在撕裂他内心,他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远离了最初的初心,那初心是回到市政大厅站在市民群体之中时,那份真诚愿望去保护他们的心愿,可现在却摇摆在重压之下,被允许的只有决策而没有情感。
夜色更深,他独自坐在书房,目光游移在桌上一份份机密文件上面,他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心中无法平息。他在想,那些冰冷图表虽然展现未来,可是否也潜藏着陷阱,他是不是已经在不知觉之间逐渐失去了选择权。推开窗户远眺夜空,他望见灯火斑驳的城市,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光点仿佛构成一片星海,那些光芒让他心底生出一种酸楚,因为他清楚其中许多人正等待着他兑现承诺,而另外一些人或许很快会失去稳定生活。
***
王品硕还记得在全市AI全面投入使用的公布日,他的身影出现在市政大厅那扇高大的拱形门口,灯光从他背后投射出来,使他整个人仿佛被镀上一层并不真实的光晕,而大厅里那些紧紧盯着他眼神充满疑惑的市民此刻却只想从这个男人口中得到一个答案。就算没有任何人喊出声来,那股焦虑的氛围仍旧像是裹着火焰一样不断蔓延,每一个人脸上都写满担心,他们害怕工厂的机器会取代自己的双手,他们害怕街道上的商铺会因为无人化而倒闭,他们害怕孩子未来连基本的工作机会都失去。而他们的市长将要宣布一个重要的决定来大幅提升城市效率。
当王品硕走上台阶向市民宣布本市的AI计划时,望着人群那一刻,他脸上浮现出的神情是温和而体恤的,他语气平缓像是在轻轻安抚一群无助的家人,他告诉他们自己理解这种不安,也理解那份担心失去工作的痛楚,他表现出愿意和大家站在一起,表现出耐心倾听。他甚至说自己会竭尽全力让城市在科技与就业之间找到平衡。在经济水平上去后,一定会在新的领域制造新的就业机会,例如在全市每个角落提供AI数据和分析的人。他要让市民相信自己,他构建了一幅似乎温暖人心的愿景,他承诺不会让任何一个人被抛弃。
他在内心与自己争执不休,一方面认为自己要保持冷酷因为这样才足够果断来应对未来的危险,一方面又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市民才是他真正的根基。这种痛苦的双重角色让他觉得自己活成了一面破碎的镜子,镜子的两面无法很好契合,总有裂缝在不断扩大。
台下的人逐渐安静,他们为这句话鼓掌,他们的眼神在短短瞬间由失落变得闪烁,他们仿佛得到了片刻安慰,以为这位市长真的站在他们身边。掌声响起的时候,王品硕心里却闪过沉重的阴影,因为他比任何人更清楚,这些话只是他披上的另一层面具。
数日之后他再一次出席公开会议,面对人群时依旧展现柔和与坚定,依旧承诺听见每一个声音,依旧让人们心怀期盼。但就在讲话间,他心底莫名涌起怀疑,他忽然意识到或许自己已经很难分清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他怀疑舞台上这个温和安慰众人的形象是不是只是表演,而会议室中那个冷漠果决的人是否才是本质。他愈加不安,那种被操纵的感觉更像是慢慢伸展的阴影,紧紧环绕着他,让他无法挣脱。
王老的话缭绕耳边,他的眼神一直在提醒他,提醒他不要彻底走丢。他明白,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或许终有一天自己会变成仅仅存活于数字与冷漠之中的“行政机器”,再也无法找回血肉与温度。
城市的夜在一次次讨论与辩论中继续,机器轰鸣声越来越多,自动化触角迅速蔓延进每个街道与工厂。人们表面上接受了变化,却在心里默默叹息,恐惧从未真正消失。王品硕重复着一场场讲话,他同时重复着一次次会议,他被挤压在双重夹击里,活成了一位双面市长,而这双面形象正渐渐成为他生命最大的枷锁。
他重新合上书本般的AI卷宗,长久沉默中只留下一个念头:如果不能找到一种方式让科技和民生共存,如果无法摆脱这种被迫表演的感觉,那么不论城市外表多么繁荣,他个人也早已碎裂在两面挣扎里。
而当他走到阳台深夜冷风扑面,他仰望天空,星光与城市灯火混合成一片海洋,他心里清楚光芒越璀璨影子越深重,他身处其中再难摆脱,可是他必须继续走下去,因为整座城市正跟随他的脚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