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並行軌跡 ...
-
秋去冬來,S市的冬天帶著一種濕潤的寒意。
校園裡的梧桐樹葉早已落盡,只剩下遒勁的枝幹指向灰濛濛的天空。
然而,在沈亦舟的公寓裡,卻總是流淌著一股溫煦的暖意。
這天晚上,窗外飄起了細密的冷雨,敲打在玻璃上,發出沙沙的輕響。
屋內燈光溫馨,林清顏盤腿坐在沙發上,膝蓋上攤開著幾本厚重的理論專著和寫滿批註的打印文獻,她正在為下週的博士論文開題報告做最後的衝刺。
而沈亦舟則坐在餐桌旁,屏幕上運行著複雜的數據模擬程序,他也在為自己下一階段的項目結題報告殫精竭慮。
空氣中只有書頁翻動、鍵盤敲擊和窗外雨聲交織成的白噪音。
沒有交談,甚至沒有眼神的頻繁交流,他們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學術疆域裡,像兩艘並行航行的船,在知識的海洋裡破浪前行。
然而,這種靜默並非疏離。
當林清顏遇到一個糾結已久的理論節點,眉頭緊鎖,無意識地輕咬筆桿時,沈亦舟會適時地遞過來一杯剛切好的熱茶,溫熱的杯壁恰到好處地熨帖著她微涼的指尖。
當沈亦舟因為一組異常數據而陷入長時間的沉思,手指無意識地輕叩桌面時,林清顏會起身,將一小碟她剛烤好的、散發著淡淡奶香的餅乾輕輕放在他的手邊。
不需要言語,一個微小的動作,一個眼神的交匯,便足以傳遞所有的理解、支持與鼓勵。
他們早已習慣了在彼此奮鬥的戰場上,成為對方最安靜也最堅固的後盾。
林清顏的博士論文開題,選題新穎但也意味著挑戰巨大,她需要構建一個屬於自己的、能夠自洽的理論框架。
壓力大的時候,她也會感到迷茫和自我懷疑。
但不同於初入博士階段的慌亂,現在的她,會更主動地與沈亦舟交流她的困境。
她會拿著寫得密密麻麻的草稿坐到他对面,說:“亦舟,這個邏輯鏈條我總覺得不夠堅實,你幫我用你的『理科腦』看看,哪裡有漏洞?”
沈亦舟會放下手頭的工作,接過她的草稿,仔細審視。
他不會直接給出文學理論上的建議,而是會從邏輯結構、因果關係、論證強度等方面提出質疑和追問。
“這裡的因果推斷,中間變量是否考慮周全?”
“這個核心概念的界定,在後續論證中是否保持了同一性?”
“你列舉的這些文本證據,足以支撐你這個普遍性的結論嗎?”
他的問題往往一針見血,甚至有些苛刻,卻能精準地幫她發現思維的盲點和論證的薄弱環節。
在這種近乎嚴苛的邏輯拷問下,林清顏的論文框架被反覆打磨,變得越來越清晰、嚴密。
她發現,這種跨思維的碰撞,雖然過程痛苦,卻能極大地提升她研究的深度和嚴謹性。
同樣,當沈亦舟的研究遇到瓶頸,某個數學模型始終無法完美擬合實驗數據時,他也會向林清顏傾訴他的煩惱,儘管他知道她可能無法在專業上提供具體幫助。
他會指著屏幕上那些令人費解的曲線和參數,用盡量通俗的語言解釋他遇到的困境。
而林清顏則會安靜地聽著,然後嘗試用她的人文視角提出一些天馬行空的猜想。
“會不會不是模型的問題,而是某個你們認為是常量的背景因素,其實本身就是一個變量?”
“從哲學上說,絕對的擬合或許不存在,是否存在一個最優的『解釋度』閾值?”
她的這些想法,在沈亦舟聽來或許缺乏專業依據,卻時常能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靈感,促使他從另一個角度重新審視問題,打破思維定勢。
他們在學業上相互砥礪,在情感上更是早已密不可分。
一起做飯時討論最新的學術動態,散步時規劃著未來城市的可能性,閒暇時一起重溫“星圖軌跡”檔案裡的點滴回憶。
浪漫的心動早已沉澱為日常的溫馨,激烈的愛戀也化為了細水長流的深情。
他們攜手走過了暗戀的試探與忐忑,走過了關係確立時的羞澀與狂喜,走過了學業壓力的重重考驗,也走過了外部環境(如趙博士事件)帶來的挑戰。
他們見過了彼此最青澀笨拙的樣子,也見證了對方在各自領域裡逐漸閃閃發光的模樣。
如今,他們是戀人,是彼此最親密的伴侶;
更是戰友,是在學術道路上可以託付後背、相互啟發的同行者;
還是家人,是分享生活細碎、規劃未來藍圖的生命共同體。
這天深夜,林清顏終於完成了開題報告的最後修改。
她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充實與平靜。
她抬起頭,發現沈亦舟也剛好保存了最後一組數據,正看向她。
兩人的目光在安靜的空氣中相遇,無需詢問,便已從對方眼中讀到了“完成”的信號。
一種並肩作戰後的疲憊與滿足,在兩人之間靜靜流淌。
“結束了?”他低聲問。
“嗯。”她微笑點頭。
沈亦舟關掉電腦,走到沙發邊,向她伸出手。林清顏將手放入他的掌心,藉著他的力道站起身。
因為長時間保持坐姿,她腳步有些踉蹌,沈亦舟穩穩地扶住了她的腰。
他們相擁著站在客廳中央,窗外城市的燈火在雨幕中暈染開一片朦朧的光暈。
“謝謝你,亦舟。”林清顏將臉埋在他溫暖的肩窩,輕聲說。
謝謝他的陪伴,謝謝他的砥礪,謝謝他讓她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沈亦舟收緊了手臂,下巴輕輕抵著她的發頂。他沒有說話,但這個擁抱的力度,已然訴說了一切。
他們的故事,始於圖書館第三排一次偶然的心動,那概率波的微弱漣漪,歷經數年的疊加與糾纏,如今已凝聚成一股穩定而強大的力量,推動著他們在各自的人生軌道上,向著光明的未來,堅定並行。
當晚,林清顏在博客上寫下:
**
“我們不再僅僅是彼此眼中的星光,更是並肩穿越學術密林的戰友,是共同規劃人生藍圖的夥伴。
浪漫沉澱為理解,心動昇華為力量。
過往所有的考驗,都成了鑄就這份堅實關係的基石。
我們的軌跡,早已緊密交織,無法分割。前路或許仍有挑戰,但手握彼此的手,便無所畏懼。”
**
沈亦舟在日程本的“長期項目”一欄,進行了階段性總結:
**
“關係狀態評估:當前關係模式穩定且高效。
已完成關鍵階段協作(學業壓力期、外部挑戰應對、未來規劃對齊)。
互動模式:深度互信、能力互補、情感支持系統完備。
結論:夥伴關係牢固,具備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良好基礎。
下一階段目標:持續優化協作,共同實現長期人生規劃(定居、職業發展等)。”**
在他的世界裡,他們已經成功構建了一個極其穩定和優化的“人生合夥系統”。而這個系統的核心動力,名為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