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研学 ...

  •   窗外的夜色渐深,城市的灯火在玻璃上投下朦胧的光影。周最将手机放回吧台,指尖捏着酒杯,仰头又喝了一口威士忌,辛辣感褪去后,喉间竟泛起一丝莫名的甜。
      他靠在冰凉的吧台边,目光落在空荡荡的客厅里,脑海里却反复回放着傍晚的画面。沈观坐在石阶上逗猫时的侧脸,暖黄灯光下切菜时认真的模样,还有递纸巾时指尖的温度,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像被刻进了脑海。
      原来那些莫名的在意、不自觉的靠近,都不是凭空而来,早在那个雨天,或许更早,命运就已经悄悄牵了线。

      放在桌面上的手机一亮,有微信消息提醒。
      【到家了吗?】
      短短五个字,带着小心翼翼的关切,像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在周最心底漾开一圈温柔的涟漪。他指尖划过屏幕,唇角不自觉地弯起,指尖在键盘上顿了两秒,才缓缓敲下回复。
      【刚到。】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他没放下手机,指尖摩挲着屏幕边缘,目光落在对话框里那行简洁的文字上,眼底漫开细碎的暖意。
      没过几秒,手机又震了一下,沈观的信息再次发来。
      【那就好,路上风大,早点休息。】
      文字里的体贴像温水漫过心尖,周最看着那行字,忽然觉得空荡的客厅似乎也没那么冷清了。他低头笑了笑,指尖轻快地敲着键盘,这次回复得快了些。
      【嗯,你也早点睡。】
      【晚安jpg.】
      【好。】
      他没再多说,怕惊扰了这份小心翼翼的温柔。放下手机,他重新拿起那杯威士忌,却没喝,只是看着杯中的冰块慢慢融化。
      窗外是城市的万家灯火,偌大的室内只有壁灯的暖光,手机屏幕还亮着,停留在与沈观的对话框里,那几句简单的对话,像带着温度的星光,在静谧的夜里,悄悄照进了他心底。

      升起的太阳赶走了清晨的潮冷,阳光透过教室窗玻璃,在课桌上洒下细碎的光斑。老卫捧着一叠通知走进教室,脚步轻快得少见,瞬间让喧闹的教室安静下来。
      “同学们,有个好消息。学校为了给高三的大家松松弦,安排了冬季研学活动。”班主任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笔尖滚落的声音、兴奋的低呼混在一起,连窗外的麻雀都被惊得扑棱棱飞走。
      “安静安静,听我说完。”班主任笑着压了压手,“目的地是城郊的研学基地,明天出发,两天一夜,主要是亲近自然、调整状态,也算给大家的备考生活放个短假。三个人一间房,可自由组队,都给家长通知一下啊。”
      整个上午,教室里都飘着雀跃的气息,大家都很兴奋,也许是高考前仅有的几次放纵了。课间时,付屿抱着一摞研学手册跑进来,分给沈观和周最:“快看!基地地图!有山有湖,还有天文台!晚上能看星星!”
      他趴在桌上,手指点着地图上的“烧烤区”,眼睛发亮,“我已经跟我妈说好了,让她给我准备腌好的鸡翅和羊肉串,咱们偷偷带进去烤!”

      出发当天,早上八点,大巴车在晨光里驶离市区。付屿抢了靠窗的位置,兴奋地扒着玻璃看窗外掠过的景,沈观和周最则坐在后排,中间隔着一个空位,却总在不经意的颠簸间,膝盖轻轻相触,又飞快地挪开。
      “沈观,你冷不冷?我有点热。”周最忽然开口,声音压得很低,只有两人能听见。
      沈观愣了愣,刚要开口,就见周最已经解开围巾,不由分说地绕在他颈间。羊毛材质带着周最的体温,裹住脖颈时,两人体温好似也共享了,他低头小声说了句“谢谢”。
      一旁的付屿转头瞥见,啧啧两声:“阿最,你偏心啊。我也冷,怎么不给我?”
      周最瞥了他一眼,语气平淡:“你穿这么厚还冷?”
      付屿撇撇嘴,又凑到窗边看风景,没再追问,他快给自己裹成北极熊了。沈观靠在椅背上,鼻尖萦绕着围巾上淡淡的雪松香气,转头看向窗外。路边的田野裹着一层薄白,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周最的侧脸上,勾勒出清晰的下颌线,他的睫毛很长,在眼睑下投下浅浅的阴影,安静又好看。

      大巴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抵达研学基地。基地坐落在山脚下,白墙红瓦的建筑,像一幅水墨画。老师分配好住宿,三人一间房,他们三个一起住。
      放好行李后,研学活动正式开始。上午是自然观察课,老师带着大家沿山路徒步,认识山间的植物。山路覆着薄霜,有些湿滑,周最走在沈观身侧,轻声道:“慢点走,刚化霜的石阶还滑。”沈观闻言放慢了脚步。

      白日的研学活动充实又热闹,户外拓展时的协作、自然观察课上的发现,让少年们的笑声在山间回荡。直到夕阳沉落,暮色漫上山头,基地的灯光次第亮起,才给微凉的夜色添了几分暖意。
      晚饭后,付屿抱着露营灯,拉着沈观和周最往基地后山走:“快走!我问过老师了,后山的观景台视野最好,晚上能看到漫天星星。”

      三人沿着石板路往上走,夜色渐浓,山间的风带着草木的清冽,吹得人鼻尖发凉。付屿打开露营灯,暖黄的光在前方铺出一小片光亮,照亮脚下的路。
      登上观景台时,夜空已彻底暗了下来。没有城市灯光的干扰,这里的星空格外明亮,像一块缀满碎钻的黑丝绒,从头顶铺向远方。星星密密麻麻地嵌在天幕上,有的亮得耀眼,有的淡得像蒙了层薄雾,银河的轮廓隐约可见,温柔地横跨夜空,美得让人屏住呼吸。这一刻,整个宇宙仿佛只剩下他们三个。
      “哇……也太好看了吧!”付屿惊叹着,把露营灯放在一旁,直接坐在观景台的石阶上,仰头望着星空,“比我用望远镜看到的亮多了!”他立马掏出手机拍了很多张照片,低下头手指在屏幕上划拉翻找。
      沈观也站着不动,眼底映着漫天星光,亮得像盛了星河。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星空,辽阔又温柔,仿佛能把人所有的心事都轻轻接住。
      周最站在他身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陪着他看星星,目光偶尔落在他被星光照亮的侧脸,眼底的温柔比星光更甚。
      不知过了多久,付屿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有点冷了,咱们回去吧?”
      周最点点头,看向沈观:“走吧,别着凉了。”
      三人起身往山下走,露营灯的光在前面引路,脚步声轻轻回响在山间。沈观走在中间,左边是叽叽喳喳的付屿,右边是安静沉稳的周最,头顶是漫天璀璨的星空,心里像被温水浸过,暖融融的。
      他知道,这个星光璀璨的夜晚,会像一颗明亮的星,永远嵌在他的记忆里,带着少年们的笑语与默契,温柔又珍贵。

      第二天清晨,三人刚吃完早饭,准备去参加自然观察课。付屿忽然眼睛一亮,拽了拽周最的胳膊:“哎,那不是覃迦凝吗?她怎么来了?”
      沈观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的花坛边站着一个女生,穿着件黑色的风衣,手里捧着一台黑色相机,正低头调整着镜头,侧脸在晨光里透着淡淡的柔和。正是那天在班门口,过来找周最的,付屿的表妹,原来她叫覃迦凝。
      似乎察觉到他们的目光,覃迦凝抬起头,看到周最时,脸颊悄悄泛起红晕,犹豫了几秒,还是抱着相机走了过来。
      她脚步轻轻的,走到他们面前时,声音带着点羞涩的软糯:“哥,阿最哥哥,好巧啊,那个……老师让我拍点研学的照片贴宣传栏,你们现在有空吗?想给你们拍一张,背景是这边的晨光,应该会很好看。”
      周最的目光掠过她手里的相机,又转向身边的沈观,眼底泛起一丝浅淡的笑意,语气自然:“一起拍吧。”
      说着,他侧身靠近沈观,左手轻轻搭在他的肩膀上,动作自然又亲昵,右手抬起,比出一个简单的“耶”的手势,指尖在晨光里透着浅淡的粉色。沈观被他突如其来的动作弄得一愣,肩膀传来温热的触感,耳尖瞬间泛红,下意识看向周最,对方正好也转头看他,眼底带着细碎的笑意,像是在无声地安抚。
      付屿在一旁看得眼睛瞪圆,凑过来起哄:“??怎么不带我一个,我也要拍。”说着就要往两人中间挤,却被周最用眼神制止,只好撇撇嘴,站在旁边看着,嘴里嘟囔着“偏心”。
      晨光洒在两人身上,把周最搭在沈观肩上的手、沈观微红的耳尖,还有两人眼底的笑意都染得暖融融的。覃迦凝按下快门,“咔嚓”一声,把这一幕定格在镜头里。少年并肩站着,一人眉眼清冽却带着温柔,一人安静腼腆却眼底发亮,肩头相靠,晨光正好,画面温柔得像一幅画。
      后来付屿也成功挤了进来,在他们两个人中间,三个人合照加一。
      “拍好了,很好看。”覃迦凝放下相机,脸颊红红的,小声说道,“回头洗出来给你们留一份。”
      说完,抱着相机快步走开了,背影都透着几分羞涩。付屿立刻凑到周最身边,好奇地问:“真的好看吗?早知道小爷我摆个更帅的姿势了。”

      研学的时光像山间的溪流,轻快地滑过指尖。两天一夜的相处,从清晨的霜露到夜晚的星空,从协作拓展到并肩看景,每一个细节都浸着少年人的鲜活与温柔。
      转眼到了返程时刻,大巴车停在基地门口,同学们背着书包,带着满满的回忆,陆续上车。
      沈观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攥着一张刚洗出来的合影。是覃迦凝早上送来的,照片里三人并肩站着,晨光落在肩头,周最的手搭在他肩上,付屿比着“耶”,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浅淡的笑意,画面暖得像浸了阳光。
      他指尖轻轻摩挲着照片边缘,心里泛起一阵不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