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第 65 章 ...
-
初夏的庭院里,槐树的浓荫像一把大伞,遮住了灼人的日头。覃深军务暂歇,难得有一整日的清闲。院子里,一派宁静的世俗光景,与营墙外的兵戈肃杀恍如两个世界。
一、药香满庭
林清坐在一张小凳上,身前摆着几个竹筛,里面摊晒着各式草药。她的一双儿女——约莫五六岁的覃岳和三四岁的覃灵,像两只小雀儿般偎在她身边。
“岳儿,灵儿,看这是什么?”林清拈起一片淡黄色的干花。
“是……菊花!”覃岳抢着说。
“对,也不全对。”林清笑着摇头,声音柔和如春风,“这是旋覆花。你看它形态虽似野菊,但气味不同,功效更是迥异。菊花清肝明目,而这旋覆花,能降气消痰,是治疗咳嗽的好手。”
她将花片放在小儿子的鼻端,小覃灵皱着鼻子嗅了嗅,奶声奶气地说:“娘亲,味道怪怪的。”
“药嘛,良药苦口,记住它的样子和味道,以后若是军中叔叔们受了风寒咳嗽,便能用它来缓解病痛。”她说着,又拿起另一味药,“再看这个,根茎横走,有节,节上生根,这是白茅根,能凉血止血。若是不小心割伤了手,用它捣碎敷上……”
阳光透过叶隙,在她低垂的脖颈和专注的侧脸上跳跃。她讲解医理,并不拘泥于深奥术语,而是与生活、与眼前的草木、与孩子们的认知联系在一起。覃岳似懂非懂地点头,小覃灵则伸出胖乎乎的手指,小心翼翼地触摸着那些形状各异的草药。
二、忠义入心
不远处的石阶上,覃深端坐着,腰背依旧挺直,那是多年军旅生涯刻入骨子的习惯。他看着妻儿,冷硬的眉眼在树影下变得异常柔和。
“岳儿,灵儿,过来。”他沉声唤道。
两个孩子闻声,立刻像小马驹般跑到父亲跟前,规规矩矩地站好。对于这位不怒自威的父亲,他们既敬且畏。
覃深将小女儿抱到膝上,看着儿子明亮的眼睛,缓缓开口:“今日,为父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古时有一位义士,名叫季札,他出使列国,途径徐国。徐君喜爱他的佩剑,却未曾开口。季札心中默许,待出使归来,便将宝剑赠予徐君。待他归來时,徐君已死。他便解下价值千金的宝剑,悬挂于徐君墓前的树上,飘然而去。”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般的质感,在安静的庭院里回荡。
“随从不解,问:‘徐君已死,赠予谁呢?’ 你们可知季札如何回答?”他目光扫过一双儿女。
覃岳想了想,大声说:“因为他答应过了!”
“不错。”覃深赞许地点头,目光深远,“季札说:‘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意思是,我心中早已承诺给他,怎能因为他死了就违背我心中的承诺呢?”
他看着儿子,一字一句道:“这便是‘信’。言出必践,诺重千金。对朋友如此,对家国,更当如此。你们要记住,人无信不立。”
三、刚柔并济
林清那边传来淡淡的药香,与覃深话语间金戈铁马的凛然之气,在这方小院里奇妙地交融。
小覃灵听着父亲的故事,靠在父亲坚实的胸膛上,眼皮开始打架。覃深的大手轻轻拍着她的背,动作有些生硬,却充满了呵护。
覃岳则看看母亲,又看看父亲,小小的脑袋里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他忽然跑到林清的药筛边,拿起一小段甘草,又跑回来递给覃深:“爹爹,你嗓子有点哑,娘说这个可以润喉。”
覃深一愣,看着儿子稚嫩脸庞上认真的神情,又抬眼望向不远处微笑的林清,心头最坚硬的部分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化作一片难以言喻的温软。他接过甘草,放入口中,一股甘甜缓缓沁开。
四、家园一隅
树影微移,时光在这一刻仿佛放慢了脚步。一边是药香弥漫的仁心传承,一边是忠信为本的脊梁塑造。这一动一静,一柔一刚,共同勾勒出这乱世之中,一个家庭最完整、也最珍贵的教育图景。
这方小小的庭院,不仅是他们身体的栖居之所,更是两个灵魂共同为下一代构筑的,关于“仁”与“义”的精神家园。所有的血腥、杀戮与权谋,都被暂时隔绝在外。
覃深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那份“待天下稍定,我必为你建此桃源”的信念,从未如此刻般坚定、具体。他仿佛已经看到,他与林清所共同追寻的那个未来,正在这药香与故事声中,悄然萌芽。
(第65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