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惊雷穿盛唐,博物馆离奇穿越 ...
-
市立医院急诊楼的灯光,宛如永不熄灭的星辰,即便夜色已深,依然在城市的暗幕中闪耀得刺眼。林薇拖着如灌铅般沉重的双腿,背靠在走廊冰冷的墙壁上,指尖仍残留着手术缝合线划过皮肤的细微触感。历经四小时的清创手术,她始终保持着弯腰前倾的姿势,此刻肩膀仿佛被无数细针同时刺扎,酸痛得连轻轻抬起都显得艰难。
白大褂的口袋里,手机轻轻震动了两下,原来是闺蜜苏晓发来的消息:“薇薇!明早‘盛唐风华’特展就要开展了,咱俩可是约好了的,可别因为加班给忘了!”
林薇凝视着屏幕上跃动的文字,疲惫的面容上终于浮现出一丝笑意。她和苏晓自幼便是无话不谈的死党,两人都对历史怀有深深的痴迷,尤其是那个繁盛的唐朝,更是她们心中共同的“白月光”。这次博物馆的特展,她们早在半个月前便已满怀期待。
“放心,就算天塌下来,也拦不住我去看唐三彩!”她迅速回复,指尖不小心蹭到了口袋里的另一件物品——那枚祖传的青铜簪子。
这簪子是太奶奶临终前交给她的,样式古朴,略显过时。簪头雕刻着一朵缠枝莲,花瓣边缘虽被岁月磨得圆润,却仍能窥见当年工匠的精巧心思。太奶奶曾说这簪子年代久远,叮嘱她好好佩戴,能“保平安”。尽管林薇并不相信这些说法,但她仍将这簪子视为一种念想,平日里总揣在口袋里。偶尔指尖触碰,心中便会莫名地感到几分安定。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洒下细碎的光斑。林薇难得地睡了个懒觉,醒来时精神焕发。她换上轻便的牛仔裤和白色T恤,小心翼翼地将青铜簪子放在在帆布包的内侧,随后对着镜子简单打理了一下头发,便匆匆出门赴约。
博物馆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龙,苏晓身着一条鹅黄色的连衣裙,正踮着脚向她挥手。“薇薇!这里!”
两人挤在人群中,随着队伍缓缓前行,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特展中可能出现的展品。“你说会不会有《唐六典》的复刻本啊?我上次在网上看到图片,那字体简直美极了!”苏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说不定还有唐代的医书呢!”林薇笑着说,作为一名临床医学大三的实习生,她对古代医学总是格外关注,“我之前在教材里看到过,唐代的《千金方》对许多病症的记载都非常详细,要是能看到复刻本,我可得好好研究一番。”
终于踏入展厅,一股古朴的气息迎面而来。玻璃展柜内,唐三彩马色泽艳丽,鬃毛飞扬,仿佛下一刻就要挣脱束缚,驰骋于长安的街道;绣有鸾鸟纹样的丝绸残片,虽历经千年,依然能窥见当年的华美;还有那些刻满文字的竹简,密密麻麻的隶书,娓娓诉说着盛唐的辉煌。
林薇和苏晓看得眼花缭乱,不时驻足拍照留念。当她们走到一个展示唐代医学的展柜前时,林薇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展柜中摆放着一本《千金要方》的复刻本,书页上用朱砂标注的针灸穴位图,竟与现代医学教材上的图示惊人地相似。
“你看这个穴位图,” 林薇指着展柜,激动地对苏晓说,“和我们现在学的几乎一模一样!古人真是太厉害了!”
苏晓凑近一看,笑着说:“不愧是医学生,看什么都能联想到专业知识。不过这唐朝的医术确实了得,难怪能涌现出那么多名医。”
林薇点点头,目光紧紧锁定在那本医书上,指尖不自觉地摸向帆布包里的青铜簪子。就在这时,展厅顶部的吊灯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滋滋”声,紧接着,一道刺眼的白光毫无征兆地闪现,整个展厅瞬间被照得如同白昼。
林薇只觉得胸口一阵灼热,那枚一直安静躺在包里的青铜簪子,仿佛突然被点燃,滚烫地贴着她的皮肤。她下意识地想取出簪子,但手臂却像灌了铅般沉重,根本动弹不得。
眩晕感铺天盖地袭来,耳边的嘈杂声逐渐消失,只剩下青铜簪子传来的灼热感,以及一种莫名的拉扯力,仿佛要将她的灵魂从身体中抽离。她想呼喊苏晓,但喉咙仿佛被堵住,发不出一丝声音。眼前的景象开始扭曲、旋转,展柜中的唐三彩、丝绸、医书,全都化为模糊的光斑,最终彻底陷入一片黑暗。
不知过了多久,林薇才渐渐恢复了意识。首先传来的,是一阵轻柔的呼唤声,既带着几分焦急,又透着几分温柔。
“姑娘,姑娘,你醒醒啊!”
她艰难地睁开沉重的眼皮,映入眼帘的却并非博物馆那熟悉的白色天花板,而是一方绣有缠枝莲纹样的青色纱帐。纱帐质地轻薄,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上面的缠枝莲图案,竟与她那枚青铜簪子上的纹样如出一辙。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药香,混合着泥土的清新气息,与医院里消毒水的味道截然不同。林薇动了动手指,触碰到的是柔软的锦被,丝滑的触感,是她从未体验过的细腻。
“姑娘,你可算醒了!” 一个穿着浅绿色襦裙、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欣喜地喊道,她的眼睛圆圆的,宛如两颗黑葡萄,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我这就去告诉先生!”
小姑娘话音刚落,便转身跑出了房间。林薇挣扎着坐起身,环顾四周。这是一间古朴的房间,陈设简单却雅致。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张雕花木床,床头雕刻着精美的云纹图案;床的一侧是一张书桌,桌上放着砚台、毛笔和几卷线装书籍;书桌旁边是一个书架,上面摆满了密密麻麻的书籍,大多用布套包裹着;窗台上放着一盆盛开的菊花,黄色的花瓣舒展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不由得愣住了。身上穿的早已不是之前的牛仔裤和T恤,而是一身淡粉色的襦裙,领口和袖口绣着精致的蕾丝花边,腰间系着一条天蓝色的腰带,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裙子的质地柔软丝滑,贴在皮肤上,格外舒适。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林薇喃喃自语,心中满是疑惑。她明明还在博物馆里参观特展,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个陌生的房间里?难道是在做梦?然而,身上的触感、空气中弥漫的草药香、眼前的雕花木床,都真实得不像梦境。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帆布包,却发现包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胸口处传来的微凉触感。她低头一看,那枚青铜簪子正安安静静地别在襦裙的领口处,不再灼热,反而透着一丝温润的凉意,仿佛有生命一般,与她的体温渐渐融合。
就在这时,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着青色长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男子面容儒雅,头发用一根木簪束起,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身后还跟着刚才那个双丫髻的小姑娘。
“姑娘感觉如何?”中年男子走到床边,声音温和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昨日我在城外采药,见你晕倒在路边,面色苍白,便将你带回了医馆。”
“医馆?”林薇愣了一下,大脑飞速运转,“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现在是哪一年?”
中年男子和小姑娘对视一眼,眼中都带着一丝疑惑。小姑娘轻声说道:“姑娘,你莫不是摔傻了?这里是长安城城郊的‘仁心堂’医馆,现在是开元二十三年。”
“开元二十三年?长安城?”林薇的大脑“嗡”的一声,仿佛被重锤击中,瞬间一片空白。开元二十三年,那不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候吗?是唐朝!她竟然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盛唐!
这个认知让林薇瞬间慌了神,她紧紧抓着锦被,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她想家,想爸妈,想医院里熟悉的一切,想和她一起看展的苏晓。可眼下的处境,却让她感到无比的无助和迷茫——她一个现代医学生,在这个没有现代医疗设备、没有抗生素、甚至连最基本的消毒都成问题的古代,该如何生存下去?
中年男子似乎看出了林薇的不安,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温声道:“姑娘,你若有难处,不妨跟我说。既然我救了你,便不会不管你。我姓苏,单名一个景字,是这仁心堂的坐馆大夫。你叫什么名字?家住何方?为何会晕倒在城外?”
林薇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事已至此,慌乱也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先稳住局面,弄清楚现状。她不能暴露自己穿越的秘密,否则说不定会被当成怪物,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她定了定神,努力挤出一丝悲伤的表情,眼眶微微泛红:“苏大夫,谢谢您救了我。我叫林薇,家乡遭遇了洪水,爹娘都在洪水中失踪了。我一路辗转来到长安,本想找个活计谋生,没想到昨天走到城外时,突然体力不支,就晕倒了……”
她一边说,一边悄悄观察苏景的反应。苏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同情,他叹了口气,说道:“原来如此,姑娘真是可怜。洪水无情,让你小小年纪就承受这么多。”
旁边的小姑娘也红了眼眶,拉着林薇的手说:“林薇姐姐,你别难过,以后我们仁心堂就是你的家!我叫春桃,是先生的徒弟,以后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看着春桃真诚的眼神,林薇心里一阵温暖。她勉强笑了笑,对苏景和春桃说道:“多谢苏大夫,多谢春桃。若是能在仁心堂暂住,我一定不会给你们添麻烦,我可以帮着打打下手,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苏景点了点头,温和地说:“你刚醒过来,身体还很虚弱,先好好休息几天。至于帮忙的事,等你身体好了再说也不迟。春桃,你去给林姑娘端碗粥来,让她垫垫肚子。”
“好嘞!”春桃应了一声,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
房间里只剩下林薇和苏景。苏景看着林薇,又说道:“林姑娘,你若是想起什么关于家乡或家人的线索,随时可以跟我说,或许我能帮你打听打听。”
林薇心中一暖,连忙点头:“多谢苏大夫。”
苏景笑了笑,未再多言,转身离开了房间,留给林薇一片独处的空间。
林薇靠在床头,凝视着窗外那片陌生的景致,内心五味杂陈。她不明白自己为何会穿越至此,也不确定是否还有机会重返故土。然而,她清楚地意识到,从这一刻起,她的人生轨迹已然彻底转变。在这繁华却又陌生的盛唐,她必须学会坚韧,学会适应,凭借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开辟一条生存之路。
她轻轻抚摸胸前的青铜簪子,那冰凉的触感逐渐抚平了她内心的波澜。或许,这枚簪子,便是她与这个时代唯一的纽带。而她的盛唐之旅,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