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思念现代家,青铜簪子寄乡愁 ...
-
仁心堂的夜晚总是格外宁静。送走最后一位抓药的村民后,林薇将诊桌上的脉枕、笔墨一一归置整齐,指尖轻轻拂过泛黄的医案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她在唐朝的行医日常。春桃早已在后院收拾妥当,此刻正哼着轻快的歌谣,将晒干的草药收入药柜。苏景则坐在窗边,借着油灯微弱的光亮翻阅着一本泛黄的《千金要方》,偶尔发出一两声低低的赞叹。
这样温馨平和的场景,本应让林薇感到安心,然而一股莫名的酸楚却悄然涌上心头。她走到门口,望着天边那轮皎洁的明月,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银辉。这轮月亮,竟与她在现代家乡看到的如此相似。
“姐姐,你在看什么呢?”春桃端着一盆热水走过来,见林薇望着月亮出神,好奇地问道,“是不是觉得今晚的月亮特别圆?再过几天就是中秋了,到时候咱们可以一起吃月饼、赏月呢!”
林薇回过神,勉强笑了笑:“是啊,月亮真圆。中秋……”她喃喃重复着这个词,记忆瞬间被拉回现代。每年中秋,她都会和父母一起坐在阳台上,一边品尝妈妈亲手做的月饼,一边观看电视里的中秋晚会。爸爸会给她讲述月亮的传说,妈妈则会不停地给她夹她爱吃的菜,闺蜜苏晓还会发来搞笑的表情包,调侃她又胖了几斤。那些平凡而温暖的画面,此刻想来,却仿佛隔了万水千山。
“姐姐,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春桃见林薇眼眶泛红,关切地问道,伸手便要去摸她的额头。
林薇连忙躲开,擦了擦眼角,强装镇定:“没事,可能是风吹进眼睛了。你快去休息吧,明天还要早起呢。”
春桃将信将疑地点点头,转身离开了。林薇独自站在门口,任凭晚风吹拂着脸颊,心中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她想家,想爸爸妈妈,想苏晓,想现代的一切——想医院里熟悉的消毒水味,想实验室里精密的仪器,想外卖软件上琳琅满目的美食,甚至想地铁里拥挤的人潮。
不知站了多久,林薇才缓缓走回自己的房间。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一张木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便是全部家当。她从枕下取出那枚青铜簪子,放在手心轻轻摩挲。簪子是太奶奶临终前交给她的,样式古朴,簪头雕刻着一朵缠枝莲,花瓣边缘虽被岁月磨得圆润,却仍能窥见当年工匠的精巧心思。太奶奶曾说这簪子年代久远,能“保平安”,她以前只当是老人的迷信说法,从未放在心上,可现在,这枚簪子却成了她与现代家乡唯一的联系。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青铜簪子上,泛起淡淡的光泽。林薇将簪子举到眼前,细细端详着上面的缠枝莲纹样,忽然感到眼眶一热,泪水不自觉地滴落在簪子上,泛起一圈圈涟漪。“太奶奶,您说这簪子能保平安,可它为何不能让我回家呢?”她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我好想爸妈,好想苏晓,不知他们现在怎样,是否还在为我担心……”
她回想起穿越前一天,妈妈在电话里的叮嘱:“薇薇,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体,别总熬夜,记得按时吃饭。”当时她还不耐烦地应了一声,如今却恨不得立刻回到妈妈身边,好好抱一抱她,跟她说声对不起。她又想起苏晓,那个与她一同长大的闺蜜,两人曾约定一起考研,一起当医生,一起去看遍世界的风景。可如今,她却突然消失在苏晓的世界里,苏晓会不会很着急?会不会以为她出了什么意外?
林薇将簪子紧紧贴在胸口,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家人和朋友的温暖。她忆起在现代的日子,虽然忙碌,却充满希望。她每天在医院里穿梭,为患者诊治,虽然疲惫,却觉得无比充实。她还记得第一次成功完成缝合手术时,导师欣慰的笑容,同事们热烈的掌声,那种成就感,是她从未有过的。然而现在,尽管她仍在行医,却再也无法使用那些熟悉的现代医疗设备,只能依靠古老的脉诊和草药,这种落差,让她时常感到迷茫。
“假如我没踏入那座博物馆,假如我没触碰到那本《千金要方》的复刻本,假如那枚青铜簪子未曾发烫,我是否会依然留在这个熟悉的时代?”林薇在心中反复自问,然而答案始终悬而未决。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林薇迅速拭去眼角的泪水,将青铜簪子藏于枕下,整理了一下衣衫,平静地说:“请进。”
推门而入的是苏景,他手中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莲子羹,脸上洋溢着温和的笑容:“刚听春桃说你身体不适,我特意让厨房煮了这碗莲子羹,有助于安神助眠,你趁热喝了吧。”
林薇接过莲子羹,碗壁的温热透过指尖传递,给她带来一丝暖意。“谢谢师父。”她轻声答道,声音中还带着些许沙哑。
苏景在她对面的椅子上落座,目光落在她红肿的双眼上,心中已隐约猜到缘由。“是不是想家了?”他轻声询问,语气中透出几分理解和关切。
林薇愣了一下,没想到苏景会看穿她的心思。她点了点头,再也忍不住,眼泪又一次涌了出来:“师父,我好想家,我不知道我的家人现在怎么样了,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回去……”
苏景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她倾诉。等林薇情绪稍微平复一些,他才缓缓开口:“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离开家乡,前往长安求学。那时,我也常常思念家乡,思念父母,思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每当夜深人静,我就会拿出母亲为我缝制的荷包,凝视着上面的花纹,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后来,我在长安遇到了我的恩师,跟随他学习医术,逐渐开设了自己的医馆,有了你们这些徒弟,我才慢慢将长安视为自己的家。林薇,我理解你心中的苦楚,也知道你对这个时代感到陌生。但你要明白,既然已经来到这里,就只能向前看。你看,春桃、刘宇,还有那些信任你的村民,我们都是你的家人,我们都会陪伴着你。”
林薇望着苏景真诚的双眼,心中的酸楚渐渐被温暖所取代。她明白苏景所言极是,既然已经身处这个时代,再多的抱怨和思念也无济于事,唯有努力适应,好好生活。
“师父,谢谢您。”林薇擦干眼泪,端起莲子羹轻抿了一口。莲子羹甜润,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滑入喉咙,温暖了她的胃,也抚慰了她的心。
苏景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时间不早了,你早点休息吧。有什么事,明天再说。”说完,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苏景走后,林薇再次取出青铜簪子,放在书桌前。她凝视着簪子上的缠枝莲纹样,忽然想起穿越前在博物馆看到的那本《千金要方》复刻本,上面的针灸穴位图与现代医学教材上的图示惊人地相似。她又回想起穿越时的情景,那道刺眼的白光,青铜簪子传来的灼热感,以及那种莫名的拉扯力。难道这枚簪子就是穿越的关键?如果能找到解开簪子秘密的方法,是否就能回到现代?
这个念头在她心中悄然生根发芽,为她点亮了一丝希望的曙光。她小心翼翼地将簪子妥善收好,放入贴身的衣袋中。她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深入探究这枚青铜簪子,寻找返回现代的途径。同时,她也要更加刻苦地钻研医术,在这个盛唐时代,活出自己的精彩,不辜负苏景的悉心教导,不辜负春桃和刘宇的深情陪伴,也不辜负那些信任她的村民。
月光依旧皎洁如洗,透过窗棂洒落在书桌上,照亮了桌上的医书和那枚青铜簪子。林薇躺在床上,心中虽仍有对现代家乡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殷切期许。她明白,未来的道路漫长且充满未知,或许会遭遇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她决不会退缩。她会带着家人的牵挂,带着青铜簪子的陪伴,在这个盛唐时代,坚韧不拔地活下去,凭借自己的医术,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书写属于她自己的传奇篇章。
渐渐地,困意悄然袭来,林薇缓缓闭上眼睛,进入了梦乡。在梦中,她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现代的家,看到了父母慈祥的笑容,听到了苏晓爽朗的笑声。她和父母、苏晓一起坐在阳台上,品尝着月饼,欣赏着皎洁的月亮,畅谈着未来的美好规划。那画面如此真实,如此温暖,让她沉醉其中,不愿醒来。
然而,当她试图伸手去拥抱妈妈时,梦境却骤然破碎。她猛地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依旧是唐朝仁心堂那熟悉的木质屋顶。她愣了愣,随即无奈地笑了笑。虽然只是一场梦,但至少让她重温了久违的温暖。
天色已蒙蒙亮,窗外传来鸡鸣声和村民们清晨劳作的声响。林薇从床上起身,整理好衣衫,小心翼翼地将青铜簪子别在衣襟内侧。她走到门口,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药的清香。新的一天拉开序幕,她还有许多事务待处理,众多患者正等待她的诊治。
仁心堂门前,已有几位村民等候多时。见到林薇出现,他们纷纷热情地问候:“林姑娘,早上好!”“林姑娘,我家孩子吃了您开的药,病情好转了许多!”
林薇微笑着回应:“大家早上好!快请进,我会依次为大家诊治。”
她步入诊堂,拿起脉枕,开始了新一天的接诊工作。尽管心中仍怀念现代的家乡,但她明白,必须坚强,必须努力。她坚信,只要不放弃,终有一天,她能找到重返现代的途径。在此之前,她将在这个盛唐时代,凭借自己的医术,帮助更多的人们,赋予自己的人生更深的意义。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林薇身上,也照亮了她衣襟内侧的那枚青铜簪子。簪子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在默默陪伴她,见证着她在这一陌生时代的成长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