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遭遇雷雨天气,担忧医馆漏雨 ...

  •   入夏后的长安城,天气总是变幻莫测。前一日还是晴空万里,正午时分却突然刮起狂风,庭院里的梧桐树枝被吹得剧烈摇晃,几片枯黄的叶子打着旋儿落在青石板上,仿佛预示着暴雨将至。林薇刚整理完城郊义诊的记录,抬头便见窗外乌云密布,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仿佛随时都会倾盆而下。
      “林薇姐,你快看!天怎么变得这么暗?”春桃抱着刚晒好的草药跑进来,脸上满是慌张,“我刚才去库房整理药材,听街上的商贩说,今天可能有大雷雨,咱们医馆的屋顶会不会漏雨啊?”
      林薇心中一紧,快步走到窗边向外望去。仁心堂的屋顶还是苏景祖父那辈留下的青瓦,历经数十年风雨侵蚀,部分瓦片早已开裂,去年冬天就曾漏过雨,当时只是简单修补了一下,如今遇上暴雨,恐怕难以抵挡。“咱们得赶紧去检查屋顶,再把库房里的药材搬到安全的地方。春桃,你去叫师父和张婶,我先去库房看看。”
      两人分头行动,林薇快步冲入库房。库房位于医馆西侧,屋顶的木梁早已有些腐朽,墙角还残留着去年漏雨的水渍。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药材,当归、党参等干货被陶罐密封着,而蒲公英、金银花等散装草药则摊在竹筛上晾晒。林薇伸手摸了摸竹筛边缘,幸好药材尚且干燥,她不敢耽搁,迅速将散装草药收进布袋,又将陶罐移至远离墙角的位置。
      “林薇,怎么了?”苏景和张婶闻讯赶来,看到库房里忙碌的林薇,连忙上前帮忙。苏景伸手敲了敲屋顶的木梁,眉头紧锁:“这木梁已经朽得差不多了,待会儿要是下暴雨,屋顶肯定会漏雨。张婶,你去灶房拿些木桶和木盆,放在漏雨的地方接水;春桃,你去前堂把病患等候的长椅搬到库房门口,如果漏雨严重,就把贵重药材搬到前堂;林薇,你跟我去屋顶检查瓦片,看看能不能临时修补一下。”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苏景和林薇搬来梯子,爬上屋顶时,狂风已卷起沙尘,迷得人睁不开眼。林薇扶着屋顶的木梁,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只见不少青瓦已经开裂,还有几片瓦片松动欲坠。“师父,这里的瓦片裂得很厉害,还有这边,木梁都露出来了!”林薇指着屋顶的破损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发飘。
      苏景取出随身携带的麻绳和木板,跪在屋顶上,细心地将松动的瓦片逐一固定,随后又用木板严实地覆盖住开裂的区域。“目前只能这样临时应急,等雨停了,再请工匠来进行彻底修缮。你小心脚下,千万别踩空了!”
      林薇点头答应,正欲上前帮忙固定瓦片,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紧接着雷声轰鸣,震得屋顶微微颤动。她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身子,苏景迅速伸手拉住她:“别怕,抓紧木梁,我们赶紧下去!”
      两人刚从梯子爬下,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倾泻而下,瞬间形成密集的雨幕,天地间一片白茫茫。此时,张婶已在库房和前堂摆放好了木桶和木盆,春桃则将贵重药材稳妥地搬至前堂的八仙桌上。“师父,林薇姐,你们快进来避雨!这雨实在太大了!”春桃挥舞着手臂,大声呼喊道。
      四人刚躲进前堂,便听到库房传来“滴答滴答”的滴水声,紧接着木桶接水的“咕咚”声此起彼伏。林薇急忙跑向库房,只见屋顶的破损处果然开始漏雨,雨水顺着木梁流下,滴入木桶中,部分墙角已被雨水浸湿。幸好大部分药材都已转移,仅少量散装草药被溅到了几滴雨水。
      “还好咱们转移得及时,不然这些药材就全毁了!”张婶抹去额角的汗水,庆幸地说道。她拿起一块干布,仔细擦拭被雨水溅到的草药,“这些草药一旦受潮发霉,就无法使用了,咱们这个月的药材储备就会变得紧张。”
      林薇望着漏雨的屋顶,心中满是忧虑:“这雨若是下一整天,屋顶的破损处肯定会越来越大,说不定连前堂也会漏雨。咱们得想办法再加固一下,否则晚上都没法安睡。”
      苏景点了点头,走到前堂的墙角,查看墙体情况:“前堂的墙体还算坚固,暂时不会有问题。库房屋顶漏雨较为严重,咱们可以用塑料布(林薇之前用现代方法制作的简易防水塑料布)覆盖在药材上,再在屋顶下方用木板支撑,以减少雨水对木梁的侵蚀。”
      林薇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对啊!我之前制作的塑料布防水效果极佳,咱们可以把塑料布铺在库房的架子上,再用石头压住边角,这样即便有雨水漏下来,也不会淋湿药材。”
      众人闻言,再次迅速行动起来。春桃和张婶默契地将塑料布铺在库房的药材架上,林薇和苏景则找来木板和木条,在屋顶下方搭建起稳固的支撑结构。雨水顺着屋顶的破损处不断滴落,打湿了他们的衣衫,但此刻,保护药材、守护医馆才是他们心中唯一的念头。
      就在这时,医馆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位妇人抱着一个约莫五岁的孩童,冒着倾盆大雨跑了进来,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苏大夫,林姑娘,快救救我的孩子!孩子突然发高烧,还抽搐,我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冒雨来医馆!” 妇人的声音带着哭腔,浑身不停地颤抖。
      林薇连忙迎上前,接过孩童,只见孩童面色潮红,嘴唇干裂,双眼紧闭,身体不时抽搐,额头滚烫得吓人。“孩子是高热惊厥,必须立刻降温!春桃,快去灶房拿一盆温水和一块毛巾;张婶,去药柜取些退烧药和酒精;师父,您准备针灸,刺激孩子的人中穴和合谷穴,以缓解抽搐!”
      众人立刻分头行动。林薇将孩童安置在长椅上,解开他的衣衫,用温水浸湿毛巾,轻柔地擦拭孩童的额头、颈部和腋窝,进行物理降温。苏景则迅速准备好银针,精准地刺入孩童的人中穴和合谷穴,轻轻捻转。春桃和张婶带着退烧药和酒精匆匆赶来,林薇用酒精细致地擦拭孩童的手心和脚心,以增强降温效果,随后将退烧药碾碎,用温水调成糊状,小心翼翼地喂入孩童口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孩童的抽搐逐渐平息,体温也缓缓下降。妇人见孩子状况好转,激动得热泪盈眶,跪倒在地,连连向众人道谢:“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若非你们相助,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林薇连忙将妇人扶起,温柔地安慰道:“大嫂您别客气,这本是我们应尽之责。孩子虽已好转,但仍需静养。前堂目前未现漏雨,您先抱着孩子在此休息片刻,待雨势减小再行返回。我再为您开具一副退烧药及清热解毒的药方,回去后请按时给孩子服药,多喂温水,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凉。”
      妇人连连点头,接过药方,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坐在长椅上休息。看着妇人母子的身影,林薇心中满是感慨——幸好刚才及时转移了药材,加固了屋顶,不然在这般暴雨天,别说救治病患,就连医馆自身也难保。
      雨一直下到傍晚才渐渐减弱,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众人连忙去检查屋顶和药材,发现库房的屋顶仍有少量漏水,但药材都被塑料布保护得完好无损;前堂则没有漏雨,只是墙角略显潮湿。
      “幸好咱们提前做了准备,否则损失就大了。”苏景松了口气,坐在椅子上,疲惫地揉了揉肩膀,“这屋顶必须尽快修缮,否则下次再遇暴雨,后果不堪设想。明天我就去城里请工匠,顺便买些新的瓦片和木梁,彻底把屋顶修好。”
      林薇轻轻点头,问道:“师父,修缮屋顶的费用应该不少吧?咱们医馆的积蓄足够吗?”
      苏景沉吟片刻,缓缓答道:“应该没问题。之前咱们通过义诊得到了百姓的慷慨捐赠,再加上医馆的日常收入,只要我们省着点用,承担修缮费用应该不成问题。如果真的不够,我还可以去城里找老朋友们借一些,等医馆收入增加后再归还。”
      张婶笑着接过话茬:“修缮屋顶确实是件大事,钱不够咱们再想办法解决。我可以多做一些咸菜和馒头,尽量节省伙食开销;春桃和林姑娘也可以多采些野生草药,这样就能减少药材采购的费用。只要咱们齐心协力,肯定能把屋顶修好。”
      春桃也满怀信心地说道:“没错!我明天就去青龙山采草药,争取多采些蒲公英和金银花,这些都是常用的草药,能帮咱们省下不少钱。”
      看着大家坚定的眼神,林薇心中涌动着温暖。尽管遭遇了暴雨和屋顶漏雨的危机,但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让她深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她明白,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夜幕降临,雨已停歇,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的清新气息。众人简单用过晚饭后,又去库房和前堂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一切无恙后,才各自回房休息。林薇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心中却在思索着修缮屋顶的方案——她想到现代的防水技术,或许可以在修缮时,在瓦片下方铺设一层塑料布,以增强防水效果,这样今后就不必再担心漏雨问题了。
      第二天一早,苏景便前往城里请工匠。林薇和春桃则背着药篮,前往青龙山采草药。雨后的青龙山空气格外清新,山林间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芬芳,许多野生草药都冒出了新芽,长势旺盛。两人一边采摘草药,一边闲聊着。
      “林薇姐,等屋顶修好了,咱们医馆就再也不用担心漏雨了。以后就算遇到再大的暴雨,咱们也能安心看病了。”春桃兴奋地说道,手中不停地采摘着蒲公英。
      林薇笑着点头:“是啊!不仅要修屋顶,咱们还可以把库房的木梁也换成新的,再在库房里搭建防潮的架子,这样药材就能储存得更久,也不容易受潮发霉。”
      两人采了满满一篮草药,回到医馆时,苏景已经带着工匠回来了。工匠们正在检查屋顶的破损情况,苏景则在一旁和工匠头讨论修缮方案。林薇走上前,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苏景和工匠头:“我觉得可以在瓦片下方铺一层防水的塑料布,这样能增强防水效果,以后就算有瓦片开裂,雨水也不会漏进库房。”
      工匠头惊讶地看着林薇:“姑娘所说的塑料布究竟是什么?我从未听闻过还能防水的布料。”
      林薇迅速从库房取出一块塑料布,递给工匠头:“您瞧,就是这种布。它不惧水浸,铺在瓦片下方,能有效阻挡雨水渗漏。”
      工匠头接过塑料布,仔细端详一番,随后将其放入水中,果然毫不吸水。他惊叹道:“这物件真是神奇!有了它,修缮后的屋顶定不会再漏雨了。姑娘真是聪慧,竟能想出如此妙计。”
      苏景也笑着附和道:“林薇的这个提议甚好,我们就按此方案进行修缮。不仅要铺设塑料布,还需将朽坏的木梁全部更换为新梁,以确保屋顶的稳固。”
      接下来的几天,工匠们着手修缮屋顶。林薇和春桃则忙碌于采草药和照料病患,张婶则负责为工匠们准备饭菜。尽管医馆内一片繁忙,但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因为大家都知道,待屋顶修缮完毕,仁心堂将变得更加稳固,能更好地服务于百姓。
      五天后,屋顶修缮工作圆满完成。新的木梁支撑着整齐排列的青瓦,瓦片下方铺设了塑料布,显得既坚固又美观。工匠头站在屋顶上,大声宣告:“苏大夫,您尽管放心,这屋顶即便再遇暴雨,也绝不会再漏雨!”
      苏景和林薇等人抬头望向焕然一新的屋顶,心中满是欣慰。春桃兴奋地说:“太好了!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漏雨了!我们还可以在屋顶上种植些花草,这样医馆会更添几分美丽!”
      林薇微笑着点头赞同:“好啊!我们可以种些薄荷和艾草,薄荷能驱蚊,艾草能驱寒,夏天还能用来煮水喝,真是好处多多。”
      众人围绕着新修缮的屋顶,满怀憧憬地畅谈医馆的未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林薇深知,尽管修缮屋顶只是仁心堂发展历程中的一段小插曲,但它却极大地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使仁心堂的基础更加坚实。展望未来,仁心堂无疑将面临各种挑战,但只要大家同心协力,秉持“医者仁心”的初心,定能战胜一切困难,让仁心堂在长安城的沃土上扎根发芽,茁壮成长,为更多百姓带去健康与希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