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首遇外伤患,“消毒” 之法惊众人 ...

  •   秋日的晨光透过仁心堂的窗棂,在药柜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林薇正蹲在药柜前,依照昨日整理的分类清单,将新到的草药逐一归位。她的指尖轻抚过干燥的甘草,脑海中回荡着《伤寒杂病论》中“甘草解百药毒”的记载。突然,前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男人的呼喊:“苏大夫!苏大夫救命啊!”
      林薇猛地站起身,只见一个身着粗布短打的中年汉子抱着一个孩子,踉跄地冲进诊堂。那孩子约莫七八岁,右腿裤腿已被鲜血浸透,伤口处沾满泥土和草屑,小脸苍白如纸,嘴唇干裂,早已无力哭喊,仅剩微弱的呼吸证明他还活着。
      苏景刚从后院煎药房走出,见状立刻放下手中的药铲,快步上前:“快把孩子放在诊床上!”他一边吩咐,一边伸手探向孩子的脉搏,眉头瞬间紧锁,“脉象微弱,失血过多,伤口可能已染邪毒,必须迅速处理!”
      春桃和刘宇也围了上来。春桃端着干净的布巾,双手却不住地颤抖;刘宇则手忙脚乱地打开药箱,将止血草药、绷带一股脑地摊在桌上,却不知该先取哪一样。
      中年汉子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苏大夫,求您救救我的娃!他在山上砍柴,不慎被野猪夹子伤了腿,若救不活他,我可怎么活啊!”
      林薇站在一旁,目光紧紧盯着孩子的伤口。那伤口长约三寸,边缘参差不齐,显然是被锋利的铁器划开的。伤口深处隐约可见模糊的肌肉组织,泥土和草屑嵌在其中,情况比她预想的更为严重。在现代,这样的外伤需要立即进行清创、消毒、缝合,必要时还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然而在唐朝,既无无菌手术室,也无抗生素,稍有不慎,孩子就可能因感染而丧命。
      “苏大夫,伤口里有异物,必须先清理干净!”林薇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若异物留在里面,会引发感染,即便止住了血,孩子也可能会发烧、化脓,甚至危及生命!”
      苏景正在准备止血的草药,闻言动作一顿,抬头看向林薇。他行医多年,自然深知伤口异物的危害,但清理异物需要将伤口撑开,过程极为痛苦,且清理后如何防止感染一直是他头疼的问题。“我知道,但清理伤口会让孩子承受极大痛苦,而且清理后……”
      “我有办法防止感染!”林薇打断了苏景的话,语气坚定,“我家乡有一种‘消毒’之法,可以杀死伤口上的‘邪毒’,降低感染风险。只是需要一些材料,还请苏大夫帮忙准备。”
      苏景看着林薇眼中的坚定,心中虽有疑惑,却还是点了点头:“你需要什么?”
      “我需要烈酒、干净的布巾、煮沸的热水、一把锋利的小刀,还有干净的棉花——如果没有棉花,干净的麻絮也可以。”林薇迅速报出所需物品,目光始终紧盯着孩子的伤口,“另外,麻烦春桃姑娘找些干净的布条,用开水煮一下,备用。”
      春桃和刘宇立刻行动起来。春桃奔向厨房烧热水、煮布条,刘宇则从药柜中取出烈酒和麻絮,又找来一把磨得锋利的小刀。中年汉子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跪在地上不停地祈祷,额头早已磕出了血印。
      很快,所需物品全部准备就绪。林薇将烈酒倒入一个干净的瓷碗中,又将小刀和布巾浸泡在烈酒里,对苏景说:“苏大夫,等会儿我清理伤口时,可能需要您帮忙按住孩子,避免他乱动。”
      苏景点了点头,走到诊床旁,轻轻按住孩子的肩膀。林薇深吸一口气,拿起浸泡过烈酒的布巾,小心翼翼地擦拭孩子伤口周围的皮肤。酒精的刺激性极强,孩子猛地抽搐了一下,发出微弱的呻吟,眼角渗出泪水。
      “娃!我的娃!”中年汉子见状,想要冲上前,却被刘宇死死拉住。
      “大叔,您别激动!林姑娘这是在救孩子,要是现在停下来,孩子的伤口就会感染!”刘宇大声喊道。
      中年汉子停下脚步,望着孩子痛苦的表情,眼泪如断线的珠子般滚落,却再也不敢上前一步。
      林薇强忍着内心的不忍,继续用布巾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她深知,此刻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唯有彻底消毒,才能为孩子争取一线生机。待伤口周围的皮肤擦拭干净后,她拿起浸泡过烈酒的小刀,小心翼翼地挑出伤口中的泥土和草屑。每挑出一点异物,孩子便会抽搐一下,林薇的手心也渗出汗水,刀刃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但她的动作始终稳如磐石。
      苏景站在一旁,目睹林薇熟练的操作,眼中满是惊讶。他从未见过如此处理伤口的方法,用烈酒浸泡刀具和布巾,这在 him 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烈酒如此辛辣,接触伤口难道不会加剧痛苦吗?然而,看着林薇专注的神情,他又将疑问咽回了肚里。
      半个时辰后,伤口中的异物终于清理干净。林薇将煮好的热水倒入另一只瓷碗中,待其温热后,用干净的布巾轻轻擦拭伤口,冲洗残留的血迹和酒精。随后,她取来适量的止血草药,用石臼捣成糊状,均匀地敷在伤口上,再用煮过的布条将伤口包扎好,松紧度恰到好处。
      “好了,伤口已经清理干净,也敷了止血的草药,接下来要让孩子好好休息,多喝些温水,补充体力。” 林薇站起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
      中年汉子急忙冲到诊床前,轻柔地抚摸着孩子的额头,声音哽咽地问道:“娃,你现在感觉如何?还疼吗?”
      孩子缓缓睁开双眼,虚弱地摇了摇头,声音微弱地回应:“爹,已经不疼了……”
      中年汉子听到这话,激动地朝着林薇和苏景跪下磕头:“多谢苏大夫!多谢林姑娘!你们真是我们娃的救命恩人啊!”
      苏景连忙将中年汉子扶起:“快起来,治病救人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不过林姑娘,你刚才用烈酒擦拭伤口、浸泡刀具,这就是你所说的‘消毒’方法吗?”
      林薇点头解释道:“苏大夫,我家乡的人认为,伤口之所以会感染、化脓,是因为有肉眼看不见的‘小虫’附着在伤口上,这些‘小虫’会侵蚀伤口,导致病情恶化。烈酒能够杀死这些‘小虫’,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使用煮沸过的热水和布条,也是为了消灭上面的‘小虫’,防止二次感染。”
      苏景和春桃、刘宇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疑惑。“看不见的‘小虫’?”春桃忍不住问道,“林薇姐姐,这‘小虫’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为何看不见呢?”
      “这些‘小虫’极其微小,比头发丝还要细得多,肉眼根本无法看见。”林薇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就像空气中的灰尘,平时我们看不见,但只要有阳光照射进来,就能看到它们在空中飞舞。这些‘小虫’就如同灰尘一般,无处不在,一旦附着在伤口上,便会引发感染。”
      苏景若有所思地摸了摸胡须:“原来如此。老夫行医多年,只知道伤口感染是因为染了‘邪毒’,却不曾想到竟是这些看不见的‘小虫’在作祟。林姑娘的‘消毒’之法,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啊!”
      就在这时,诊堂外又传来一阵喧哗,几个村民簇拥着一个妇人走了进来。那妇人手臂上缠着布条,布条上渗出鲜血,脸上满是痛苦之色。“苏大夫,您快看看我家婆娘!她刚才在河边洗衣服,不小心被石头划伤了手臂,流了好多血,还说头晕得厉害!”一个村民急切地喊道。
      苏景刚要上前,林薇却开口说道:“苏大夫,不如让我来试试?用‘消毒’之法处理,或许能让她恢复得更快。”
      苏景瞥了林薇一眼,微微点头:“好,那就交给你了。”
      林薇依照先前的步骤,先将烈酒、热水、布条等物品一一备妥,随后轻手轻脚地解开妇人手臂上的布条。只见妇人的手臂上赫然一道两寸长的伤口,虽不及刚才孩子的伤口深,却也不断渗血,伤口周围还泛着红肿。
      “大嫂,您别怕,我会尽量轻柔。”林薇语气柔和地安抚道,随即用浸泡过烈酒的布巾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
      妇人疼得倒抽一口凉气,却仍咬紧牙关道:“姑娘,你尽管处理,只要能治好我的伤,再疼我也能忍。”
      林薇加快了手上的动作,很快便将伤口清理干净,敷上止血草药,细致包扎。“大嫂,伤口已经处理妥当,记得每天用煮过的温水清洗伤口,更换布条和草药,避免沾水,过几天就能痊愈。”
      妇人连声道谢:“多谢姑娘,多谢姑娘!刚才听他们说,你用独特的方法救了一个孩子,没想到我也能有幸得到这样的治疗。”
      林薇微笑回应:“大嫂客气了,能帮到您就好。”
      接下来的几天,仁心堂陆续迎来更多外伤患者,他们大多是听闻村民的推荐,专程来找林薇用“消毒”之法处理伤口。林薇耐心地为每位患者处理伤口,同时详细讲解护理注意事项,指导他们在家中进行伤口护理,以防感染。
      春桃和刘宇也逐渐学会协助林薇进行“消毒”操作,春桃负责准备热水、煮布条,刘宇则负责稳住患者,避免他们乱动。苏景则在一旁静静观察,偶尔提出些许建议,同时也在思索如何将“消毒”之法与传统医术相融合,以提升治疗效果。
      这天傍晚,之前被野猪夹子伤了腿的孩子和他的父亲再次来到仁心堂。孩子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脸色也恢复了些许红润。他的父亲手持一个布包,恭敬地递给苏景:“苏大夫,这是我们自家种植的小米,还有一些鸡蛋,虽不成敬意,还请您和林姑娘收下。”
      苏景婉言推辞道:“你家境况也不宽裕,这些东西你还是留给孩子补养身体吧。”
      “苏大夫,您务必收下!”孩子的父亲坚持将布包塞到苏景手中,“若非您和林姑娘的救治,我家孩子恐怕早已不测。这点心意远不足以报答你们的恩情,今后若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我定当竭尽所能!”
      林薇望着孩子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走上前,轻轻揭开孩子腿上的布条,只见伤口已开始结痂,没有红肿和化脓的迹象,恢复情况比她预期的还要理想。“恢复得不错,再换两次药,应该就能完全痊愈了。”
      孩子的父亲闻言,激动得热泪盈眶:“多谢林姑娘!多谢林姑娘!”
      送走父子俩后,苏景目光转向林薇,眼中满是赞许:“林姑娘,你的‘消毒’之法确实成效显著。近日来复诊的外伤患者,伤口恢复情况都十分良好,无一例感染。老夫行医数十年,从未见过如此高效的伤口处理方法。”
      “苏大夫过奖了,这只是我家乡一种常见的伤口处理方法。”林薇略显腼腆地说道,“其实,这种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比如手术前的准备、医疗器械的清洁等,都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苏景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手术前的准备?医疗器械的清洁?这些都是老夫未曾考虑过的。林姑娘,你的家乡必定是一个医术极为发达的地方吧?”
      林薇微微一愣,随即想起自己穿越的秘密,连忙回应道:“是啊,我的家乡位于一个遥远的地方,那里的医术确实比这里更为先进。我也是跟随家乡的大夫学了一些皮毛,没想到在这里竟能派上用场。”
      苏景没有继续追问,只是微笑着说:“无论如何,你能将如此优秀的方法带到仁心堂,就是对百姓最大的贡献。以后,你就安心在这里施展你的医术,若有什么需要老夫协助的,尽管开口。”
      林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连忙道谢:“多谢苏大夫。”
      夕阳西下,仁心堂逐渐沉寂下来。林薇坐在书桌前,凝视着窗外渐渐暗淡的天空,心中百感交集。她从未料到,自己在现代所学的医学知识,竟能在千年之前的唐朝挽救生命,为百姓带来希望。
      她轻轻抚摸着头上的青铜簪子,簪子的温热透过衣衫传来,令她感到无比安心。或许,这枚簪子不仅是她与现代的纽带,更是她在这一时代前行的动力。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重返现代,与家人和朋友团聚,但她深知,只要自己仍在这个时代,就会竭尽所能地运用医术,帮助更多的人们,为这个盛世唐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就在这时,春桃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走了进来:“林薇姐姐,快趁热喝吧!这是我特意为你煮的红枣粥,补气血的。你这几天忙着给患者处理伤口,累坏了吧?”
      林薇接过粥碗,感激地说道:“谢谢你,春桃。有你在,真好。”
      春桃笑着说:“咱们是姐妹嘛,互相照顾是应该的。对了,林薇姐姐,明天镇上有集市,咱们一起去逛逛吧?听说集市上有很多好玩的东西,还有各种小吃呢!”
      林薇眼前一亮,她来唐朝这么久,还从未去过集市。她好奇地问道:“集市上都有什么啊?”
      “有卖布料的、卖首饰的、卖小吃的,还有耍杂技的呢!”春桃兴奋地说道,“到时候我带你去吃咱们这儿最有名的糖画,还有糖葫芦,可好吃了!”
      林薇笑着点头:“好啊,那我们明天就去集市逛逛。”
      春桃见林薇答应,高兴地蹦蹦跳跳地离开了房间。林薇喝着香甜的红枣粥,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明天的集市之行,一定会让她对这个时代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会让她的盛唐之旅更加丰富多彩。
      夜深了,林薇躺在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她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今天为患者处理伤口的场景,以及苏景和村民们赞赏的目光。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这个时代,她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有价值,用自己的医术,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她轻轻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微笑,期待着明天的到来,也期待着在这个盛唐时代,创造更多的奇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