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药液治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
-
入夏的长安,晨光透过薄雾洒在仁心堂的青瓦上。庭院中新开辟的草药园里,菊花与金银花舒展着叶片,晨露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林薇和学徒们刚将新一批晨露药液封装完毕,医馆的门便被急切地推开。一位中年男子搀扶着双目紧闭的老妇人匆匆走进来,男子衣角沾着尘土,显然是赶路而来。
“林姑娘!苏大夫!求你们救救我娘!”男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我娘的眼睛突然看不清东西,已经三天了,找了好几个大夫都没用。听说您这儿有能治眼疾的药液,我们连夜从邻县赶过来的!”
林薇连忙上前扶起男子,示意他将老妇人扶到长椅上坐下:“大哥快起来,先让我给大娘看看。”她轻轻翻开老妇人的眼睑,只见眼白布满血丝,瞳孔对光线的反应微弱。再结合男子所说的“突然失明”,初步判断是急性角膜炎引发的暂时性视力模糊。
“大娘,您别紧张,我先给您滴点药液,很快就能舒服些。”林薇柔声安抚,取出一支新制的晨露药液,用干净的棉签蘸取少许,小心地滴入老妇人的眼中。药液刚接触眼球,老妇人便轻轻“啊”了一声,眉头却逐渐舒展。
“这……这药液滴进去凉丝丝的,眼睛里没那么疼了!”老妇人声音颤抖,带着一丝惊喜。
林薇松了口气,对男子解释道:“大哥,大娘这是急性角膜炎,炎症压迫视神经导致暂时失明。这晨露药液能清热解毒、消炎明目,每天滴三次,配合我开的草药熏眼,三天就能见效,一周左右视力就能恢复。”
她一边说,一边写下药方,又拿出一个小陶罐,装入菊花、金银花和薄荷:“这是熏眼的草药,每天用开水冲泡,趁热熏蒸眼睛,每次一刻钟,注意别烫伤。另外,让大娘多休息,别用手揉眼睛,饮食清淡些,别吃辛辣的食物。”
男子接过药方和草药,激动得连连道谢,随即从怀里掏出一袋碎银子:“林姑娘,这是诊金和药钱,您务必收下!只要能治好我娘的眼睛,花多少钱我都心甘情愿!”
林薇仅取了少许诊金,将剩余的银子推回:“大哥,诊金按市价收取即可,这些银子你拿回去,路上还需用。请好好照顾大娘,若有任何情况,随时来医馆找我。”
接下来的几天,医馆里人潮涌动,挤满了前来求药的眼疾患者,既有长安本地的百姓,也有从周边州县远道而来的人。林薇与学徒们分工明确,默契合作,有的为患者检查眼睛,有的指导用药,有的登记预约信息,尽管忙碌得不可开交,却始终毫无懈怠。
第三天清晨,先前前来就诊的老妇人在儿子的搀扶下,再次踏入医馆。刚进门,老妇人便颤抖着睁开双眼,尽管视线仍有些模糊,却已能隐约辨认周围的景象。“林姑娘…… 我好像能看见东西了!能看到你的身影,还能看到院子里的花!”
林薇迅速上前,取出一页写有文字的纸张,递到老妇人面前:“大娘,您试试能否看清这上面的字?”
老妇人凑近纸张,仔细端详片刻,惊喜地喊道:“能看清!能看清‘仁心堂’这三个字!虽然略显模糊,但比之前强多了!”
男子激动得热泪盈眶,欲再次下跪道谢,却被林薇及时拦下:“大哥别客气,这是我们的分内之事。再坚持用药几天,大娘的视力定能彻底恢复。”
消息如插翅般迅速传遍长安。越来越多的眼疾患者慕名而来,其中一位名叫李叔的木匠,因常年被木屑侵扰双眼,患上了严重的沙眼,视力日渐衰退,几乎无法继续工作。他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仁心堂,林薇为他仔细检查后,发现其眼睑内已出现滤泡增生,若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彻底失明。
“李叔,您这沙眼情况已相当严重。除了滴用晨露药液外,还需用针挑除眼睑内的滤泡,再配合草药熏眼治疗,方能彻底痊愈。”林薇耐心地解释道,“挑除滤泡时可能会有少许疼痛,请您忍耐一下,过程很快就会结束。”
李叔毫不犹豫地回应:“林姑娘,只要能治愈我的眼睛,让我重返工作岗位,再大的疼痛我都能承受!”
林薇随即让学徒准备好消毒后的银针和草药,先用药液为李叔的眼睛进行消毒,随后用银针小心翼翼地挑除眼睑内的滤泡,动作轻柔且精准。挑除完毕后,她又为李叔滴上晨露药液,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一周后,李叔再次来到医馆,视力已完全恢复,不仅能清晰看见细小的木屑,还能正常工作。他特意带来一套亲手制作的木家具,郑重地递给林薇:“林姑娘,这是我亲手制作的家具,虽不值多少钱,却是我的一片心意。感谢你治好了我的眼睛,让我得以重新支撑起这个家!”
林薇凝视着这套工艺精湛的木家具,心中涌动着暖意:“李叔,你的心意我铭记在心。能看到你重新投入工作,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重获光明,晨露药液的名声日益显赫,甚至引起了长安城内诸多名医的瞩目。一天上午,一位身着长衫、手提药箱的老者踏入医馆,自称是城中“同德堂”的坐馆大夫,欲一探晨露药液的神奇疗效。
“林姑娘,久闻你的晨露药液能疗愈眼疾,乃至让失明者重见天日,我心中存疑,特来一观。”老者语气中透露出几分质疑,“我行医数十载,未曾听闻晨露有此奇效,莫非你在药液中掺入了某种特殊药材,却秘而不宣?”
林薇并未动怒,反而面带微笑地邀请老者参观药液的制作过程:“老大夫,请随我而来,亲眼见证我们如何炮制晨露药液。我们的药液仅以晨露、菊花、金银花、薄荷这几味常见药材配制,未添加任何特殊成分。其之所以疗效显著,皆因晨露纯净无瑕,能更佳地溶解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再辅以精准的配比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方能发挥治疗之效。”
老者随林薇来到后院,只见学徒们正忙碌地采集晨露。草药园内,菊花、金银花生长旺盛,景象喜人。药液制作过程透明公开,毫无隐瞒之处。老者细致地查看了药液成分,并品尝了少量药液,果然如林薇所言,仅有草药与晨露的清新香气,并无其他异味。
“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老者面露愧色,感叹道,“林姑娘年纪轻轻,却拥有如此深厚的见识与精湛的医术,实属难得!我回去后,定要向你学习,用简单的药材为百姓治疗眼疾。”
林薇微笑着回应:“老大夫过誉了,医术本无高低之分,只要能解除百姓病痛,便是良医。今后我们可以多加交流,互学互鉴,共同为百姓的健康贡献力量。”
夕阳西下,仁心堂渐渐归于宁静。林薇坐在庭院中,专注地翻阅着手中的记录本,上面详尽记载着每位眼疾患者的病情、用药及恢复情况。已有上百位患者在晨露药液的治疗下重获视力,再次清晰地看到了这个世界。
苏景缓步走来,递给林薇一杯热茶:“林薇,你真是辛苦了。没想到这晨露药液竟能助如此多的人重见光明,你为百姓做了件大好事啊!”
林薇接过热茶,轻啜一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滑落,驱散了积攒一天的疲惫。“师父,这并非我一人之功,若无您的鼎力支持,学徒们的齐心协力,以及百姓们的深厚信任,我绝难达成。今后,我们仍需不断精进药液,惠及更多眼疾患者,让更多人得以领略这个世界的美好。”
月光如水,洒落在庭院之中,不仅照亮了“仁心堂”的牌匾,更映照出林薇眼中的坚定希望。她深知,晨露药液的故事仍在延续,而她的盛唐行医之旅,亦将在这份执着与温情中,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她满怀期待,期望有朝一日,所有眼疾患者皆能重见光明,摆脱病痛的折磨;更期盼“医者仁心”的理念能遍及大唐的每一寸土地,让更多人沐浴在健康与幸福的暖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