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林薇巧应对,隐瞒穿越真相 ...

  •   马车缓缓驶离侯府大门,林薇顿时轻轻舒了口气,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药箱边缘的细腻木纹。尽管方才萧景琰未曾再度追问,但他那双锐利眼眸中残留的探究光芒,仍令她心有余悸——穿越的秘密是她身处盛唐的最大软肋,一旦暴露,不仅自身将陷入险境,仁心堂亦可能遭受牵连。
      回到仁心堂时,春桃正伏在前堂的桌案上认真整理药材清单。见林薇归来,她立刻蹦跳着迎上前,关切地问道:“林薇姐,你可算回来了!今天去侯府,靖安侯没再追问你医术的事吧?””
      林薇笑着揉了揉春桃的头发:“问了,不过我都应付过去了。对了,师父呢?”
      “师父在草药园里教学徒们辨认新采的薄荷呢!”春桃指着后院方向,“刚才还有位病患来复诊,说喝了你开的止咳汤药,咳嗽好多了,还送了一篮子新鲜的梨过来。”
      林薇走到后院,果然看到苏景正蹲在草药园里,手持一株薄荷,耐心地为学徒们讲解:“薄荷性凉,味辛,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利头目。你们看这叶片上的绒毛,越是饱满,药效越佳。”
      听到脚步声,苏景抬头望向林薇,眼中流露出关切之情:“今日去侯府,情况如何?萧景琰是否仍对你的医术心存疑虑?”
      林薇在苏景身边蹲下,轻声细语地将今日的对话详尽道出。苏景听完,沉思片刻:“萧景琰心思细腻,且久居高位,对异常之事自然更为警觉。你以‘游方医者’的身份暂时敷衍过去,虽能解一时之困,却非长久之策。日后若他再深究细节,你务必更加谨慎应对。”
      “我明白了。” 林薇轻轻点头,“今天我特意提到晨露药液的效果,并强调‘医者仁心’的初衷,就是希望他能看到我行医的诚意,减少对医术来源的追问。只是…… 我总感觉,他并未完全信服。”
      “不必太过忧虑。” 苏景轻拍林薇的肩膀,安慰道,“萧景琰虽然心存疑虑,但他是个明理之人。只要你始终坚持用医术造福百姓,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他就不会过分纠结于过去。现在最要紧的,是继续为他调理旧伤,切莫因心神不宁而影响治疗。”
      林薇深吸一口气,平复心头的杂念:“师父所言极是,我会全身心投入诊疗,绝不让私人情绪干扰工作。明日我将准时前往侯府复诊,力求早日帮助他控制旧伤。”
      次日清晨,林薇刚踏入侯府书房,便察觉到今日的氛围与昨日截然不同——桌案上不仅备好了茶水,还添了一叠厚实的医书。萧景琰正端坐于桌案后,手中捧着一本《外经微言》,目光却游离于书页之外,显然是在专程等候她。
      “林姑娘来了。”萧景琰放下医书,示意林薇落座,“今日我在翻阅医书时,发现了一段关于‘战伤调理’的记载,其中提到‘以温养为主,忌用猛药’,这与你昨日调整的药方理念颇为契合。只是我有些好奇,你那位游方医者,是否也曾研究过战伤调理?”
      林薇心中一凛,萧景琰虽表面探讨医理,实则仍在试探“游方医者”的真实性。她定了定神,微笑道:“侯爷观察入微。那位游方医者曾在边关游历多年,目睹众多士兵因战伤留下隐患,故对战伤调理颇有心得。他常言,战伤不同于寻常伤病,不仅伤及皮肉,更会波及心神,调理时需‘文武结合’——‘武’以针灸疏通经络,‘文’以药膳温养脏腑,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为了让说辞更具说服力,林薇特意提及“边关游历”与“士兵战伤”等细节,既契合“游方医者”的身份,又能与萧景琰的战伤经历产生共鸣。果然,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那位医者所言极是!我当年受伤后,太医院的太医仅用猛药活血化瘀,虽能暂缓疼痛,却伤了脾胃,致多年来食欲不振。若非遇见你,恐怕这旧伤将伴随终身。”
      林薇趁机说道:“侯爷不必感慨,如今调理尚且及时。今日我先为您诊脉,查看昨日调整的药方是否奏效。”
      萧景琰伸出手腕,林薇指尖轻搭,细致感受脉象——今日的脉象较昨日更为平稳,气血运行顺畅,腹胀、呼吸不畅的症状已彻底消失。“侯爷恢复甚佳,昨日调整的药方已初步见效。今日只需稍作施针巩固,再将药膳种类加以丰富,例如加入当归生姜羊肉汤,既能温补气血,又能驱散深层寒气。”
      她一边说,一边准备银针,萧景琰忽然开口:“林姑娘,昨日你提及那位游方医者十年前离开,不知你还记得他的模样吗?是否有什么独特的标记?”
      林薇手中的银针微微一顿,随即恢复自然:“时间过去太久,我已记不清他的具体模样,只记得他总是穿着一身青色布衣,腰间挂着一个铜制的药铃,走路时会发出‘叮铃’的声响。他曾说,那个药铃是他师父传下来的,能‘驱邪避晦,护佑病患’。”
      她刻意提及“铜制药铃”这一细节,既为“游方医者”增添了独特的标识,又以“时间久远记不清模样”为由,堵住了进一步追问的可能。萧景琰果然不再追问,只是点了点头:“铜制药铃,倒是个特别的标记。若日后我在别处见到类似的医者,定会告知你。”
      林薇心中松了口气,开始为萧景琰施针。银针刺入穴位的瞬间,萧景琰忽然开口道:“林姑娘,昨日我派遣李护卫前往仁心堂附近打探了一番,得知你不仅医术精湛,还常为贫困百姓免费诊治,甚至不惜自掏腰包为他们购置药材。”
      林薇施针的手微微一顿,未曾料到萧景琰会派人调查自己的行踪。她强压住内心的波动,轻声回应道:“侯爷不必如此费心,我不过是尽了医者分内之事。贫困百姓生活本就艰辛,若因无钱就医而延误病情,实在令人怜悯。尽管我能力有限,却也希望能尽一份微薄之力。”
      “这份心意,实属难能可贵。” 萧景琰的声音中流露出几分赞许,“如今长安城内,像你这般心系百姓的医者屈指可数。我已吩咐管家,日后仁心堂若遇药材短缺或其他困难,可随时来侯府求助,不必客气。”
      林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没想到萧景琰会主动伸出援手。她收起银针,躬身致谢:“多谢侯爷!若真有需要,我定不会客气。不过眼下仁心堂运转尚佳,暂时无需劳烦侯府。”
      萧景琰凝视着林薇那真诚的眼神,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他忽然意识到,无论林薇的医术源自何处,她那颗为百姓着想的初心,远比她的过往经历更为重要。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林姑娘,明日我需前往城外军营巡查,复诊可能需延后一日。这是我为你准备的令牌,凭此令牌,日后你可自由出入侯府,无需通报。”
      林薇接过令牌,只见这枚令牌由黄铜精制而成,正面镌刻着“靖安侯府”四个大字,边缘还雕琢着细腻精美的祥云纹饰。她心中清楚,这枚令牌不仅是进出侯府的通行凭证,更是萧景琰对她的深厚信任。
      “多谢侯爷!”林薇语气郑重地收好令牌,“您前往军营巡查时,务必留意安全。若旧伤有任何不适,随时可派人前往医馆通知我。”
      萧景琰微微点头:“我会的。李护卫已在门外等候,我就不远送了。”
      林薇躬身行礼,随后转身步出书房。庭院中阳光正好,洒落身上,暖意融融。她轻抚怀中的令牌,心中感慨万千——尽管萧景琰的疑虑尚未完全消散,但他已对她展露信任。只要她继续以医术造福百姓,坚守初心,必定能在盛唐立足,守护好仁心堂,同时也守护好自己的秘密。
      回到仁心堂时,苏景正在前堂为一位病患诊脉。见到林薇归来,他眼中流露出关切之情:“今日情况如何?萧景琰是否仍有疑虑?”
      林薇从怀中取出令牌,递给苏景:“他不仅没有再追问,还赠予我这枚令牌,准许我自由出入侯府。师父,我想他已经开始信任我了。”
      苏景接过令牌,仔细端详后,欣慰地说道:“这实在是件好事!萧景琰能主动提供帮助,表明他已认可你的为人。日后你在长安行医,也多了一层保障。但务必谨记,穿越的秘密绝不可泄露,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明白。” 林薇坚定地点头,“我会永远守护这个秘密,以医术服务百姓,不辜负您的教诲,也不辜负萧景琰的信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仁心堂的牌匾上。林薇站在庭院中,望着学徒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决心。她深知,隐瞒穿越真相的道路或许荆棘密布,但只要她始终坚守“医者仁心”的初心,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就一定能在盛唐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为百姓带来更多的健康与希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