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萧景琰离去,留下神秘印象 ...
-
晨曦初露,长安城外的官道上已扬起细微的尘土。靖安侯府的车队整齐排列,玄色的马车在晨光中透出沉稳的光泽,车轮旁悬挂的铜铃随风轻摆,却未如往常般发出清脆的声响——显然是刻意降低了动静,为这场离别平添了几分肃穆。
萧景琰身披银白色铠甲,腰间挂着那柄曾随他征战沙场的长剑,剑鞘上的云纹在晨光中隐约可见。他立于马车旁,目光投向长安城的方向,指尖无意识地轻抚着袖中林薇昨日所赠的“军营注意事项”,纸上清秀的字迹仿佛仍带着淡淡的墨香,令他心中涌起一丝暖意。
“侯爷,时辰不早了,该启程了。”李护卫牵着马走过来,声音压得极低,“管家已遵照您的吩咐,将林姑娘准备的药膳包、药粉和艾草膏悉数妥善收好,放入您的随身行囊中。”
萧景琰微微点头,收回目光,最后凝望了一眼侯府的方向,随即转身踏上马车。车帘垂落的瞬间,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紫檀木盒,打开盒盖,里面躺着一枚雕刻着狼图腾的青铜令牌。尽管令牌边缘已有磨损,却依旧闪烁着冷冽的光泽——这是他早年在边关统率铁骑时的兵符,虽如今不再领兵,却依旧随身携带,视为信物。
“若我在军营期间,仁心堂遭遇难以解决的困境,便让管家持此令牌前去求助京兆尹,他定会施以援手。”萧景琰将木盒递给李护卫,语气庄重,“此外,你派遣两人暗中守护仁心堂附近,若遇歹人滋事,无需惊动林姑娘,直接应对即可,切记不可暴露身份。”
李护卫接过木盒,躬身领命:“侯爷放心,属下定会妥善安排,绝不让林姑娘和仁心堂受到任何骚扰。”
马车缓缓启动,车轮在官道上滚动,发出低沉的声响。萧景琰靠在车厢内壁,打开林薇备好的小药箱,里面的药品排列得井然有序,每种药品旁都贴有注明用途和用法的纸条,字迹清秀,尽显细心。他拿起那瓶装有艾草膏的瓷瓶,拔开瓶塞,一股淡淡的艾草香气迎面而来,令他忆起昨日林薇叮嘱“每晚睡前按摩一刻钟”时的专注神情,嘴角不禁泛起一抹微笑。
车厢内依旧摆放着那幅军营地形图,萧景琰缓缓展开图纸,指尖轻触标注着“西营”的位置——那里不仅是此次巡查的核心区域,更是十年前他与突厥激战、留下深刻创伤的所在。岁月流转,战场的硝烟早已消散,但旧伤的隐痛却时常唤起他对往昔的记忆。若非遇见林薇,恐怕这创伤将伴随他终生,成为难以摆脱的阴霾。
“林姑娘……”萧景琰低声轻唤,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他见识过太多趋炎附势、追逐名利的医者,却从未遇见如林薇这般心系百姓、坚守初心的女子。她医术独到,行事坦荡,然而那双清澈眼眸的深处,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那神秘的“游方医者”身份,以及与盛唐医术截然不同的理念,都令他心生好奇,却又不愿深究。或许,有些秘密,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对彼此最恰当的尊重。
马车行驶约一个时辰后,抵达长安城外的驿站。萧景琰下车稍作歇息,驿站的官员早已在门口等候,见他下车,连忙上前躬身行礼:“侯爷一路劳顿,下官已备好茶水和点心,请侯爷入内休息。”
萧景琰点头,步入驿站的正厅。刚落座,便见一名斥候急匆匆跑来,单膝跪地禀报:“侯爷,西营方向传来消息,近日有不明身份者在军营附近徘徊,形迹可疑,恐有异动。”
萧景琰神色骤然一凛,放下手中的茶杯问道:“可查清这些人的来历?”
“尚未查清,”斥候低着头,声音中带着几分愧疚,“这些人行事极为隐秘,且精通追踪之术,属下派去的人几次都被甩脱。不过,属下在他们徘徊之处发现了这个。”
说着,斥候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巧的黑色令牌,令牌上镌刻着一个诡异的蛇形图案,边缘还残留着些许泥土。萧景琰接过令牌,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蛇形图案,眼中掠过一丝冷冽——这是十年前突厥一支神秘部落的图腾。当年他与这支部落交战时,曾见过类似的令牌,然而这支部落早已在战乱中覆灭,为何如今会再次出现?
“此事切勿声张,继续暗中追查这些人的下落,有任何消息立即回报。”萧景琰将令牌妥善收好,语气严肃地吩咐道,“另外,传令西营的将领,加强军营戒备,尤其是粮草库和兵器库,绝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属下遵命!” 斥候俯身领命,旋即匆匆离去。
驿站的官员察觉气氛沉重,忙不迭地轻声问道:“侯爷,是否需要下官调遣衙役协助调查?”
“不必了。” 萧景琰摇首道,“此事关乎军方机密,不宜张扬。你只需妥善处理驿站的接待事宜,切莫泄露半点风声。”
官员连忙颔首应道:“下官明白,定会严守秘密。”
萧景琰不再多言,起身走到窗边,凝望西营方向,心中疑云重重。十年前的旧敌突然现身,究竟是纯属巧合,还是有人蓄意安排?若这些人果真是当年突厥部落的残余势力,他们潜藏于军营附近,究竟有何图谋?
“侯爷,是否需要通知长安城内的同僚,请他们协助调查?”李护卫轻步走进,低声询问。
萧景琰沉吟片刻,摇头答道:“暂且不必。此事尚未查明,若贸然通知城内同僚,恐怕会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待彻底查清这些人的来历与目的,再作打算也不迟。”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另外,你派人前往仁心堂一趟,无需面见林姑娘,只需告知管家,让他转告林姑娘,我在军营一切安好,让她不必担忧即可。切记,不可提及西营的异动,以免让她分心。”
“属下明白。”李护卫躬身应允,随后转身离去。
萧景琰重新坐回座位,拿起林薇准备的“军营注意事项”,仔细翻阅。纸上的每一条注意事项都写得清晰明了,甚至还标注了应对突发状况的方法,令他心中逐渐安定下来。或许,无论西营有何异动,只要他严格按照林薇的调理方案照顾好自己,保持最佳状态,便能应对一切挑战。
稍作歇息后,萧景琰站起身来,准备继续前行。刚步出驿站,便见一名侯府的仆人急匆匆地跑来,手中捧着一个包裹:“侯爷,这是管家命我送来的,说是林姑娘昨日遗落在侯府的物品,特意叮嘱务必在您启程前送达。”
萧景琰接过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本泛黄的医书,书页间还夹着几张写满草药知识的纸条。这正是昨日林薇为他讲解调理方案时,不慎落在书房的。他轻轻抚摸着医书的封面,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林薇不仅医术精湛,且心思细腻,连一本落下的医书都如此重视,特地派人送来。
“替我向管家道谢。”萧景琰将包裹妥善收好,转身登上马车,沉声吩咐道,“启程吧,前往西营。”
马车再次缓缓驶动,逐渐消失在官道的尽头。驿站的官员目送车队远去,心中充满疑惑——刚才斥候送来的黑色令牌,虽未看清上面的图案,但他能感受到萧景琰眼中的凝重,显然此次西营巡查,恐非一帆风顺。
与此同时,仁心堂内,林薇正站在草药园中,指导新学徒辨认薄荷。春桃急匆匆跑来,脸上洋溢着几分兴奋:“林薇姐,侯府的管家派人来了,说侯爷已平安抵达城外驿站,让你不必担忧。还说……你昨日落在侯府的医书,侯爷已经收到,特意让仆人送来表示感谢。”
林薇心中一暖,停下手中的动作,回应道:“知道了,你让侯府的人回去吧,就说我多谢侯爷的挂念。”
春桃点头,转身离去。林薇目送她的背影,随后将目光转向草药园中生机勃勃的薄荷,心中默默祈祷——愿萧景琰在军营一切顺遂,旧伤不再复发,同时也希望那些行踪诡秘之人不会带来任何麻烦。
夕阳缓缓西沉,仁心堂逐渐恢复了宁静。林薇独坐于庭院之中,手中捧着那本失而复得的医书,泛黄的书页上字迹依旧清晰可辨。她的思绪不禁飘回萧景琰离去的情景,忆起他留下的那枚玉佩,以及他眼中深藏不露的秘密,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
此时,苏景走到林薇身旁,目光落在她手中的医书上,轻声笑道:“还在为萧景琰的事烦恼?”
林薇点头,收起医书:“师父,你说侯爷此次去西营巡查,会不会遇到危险?我总觉得,他离开时的神色有些凝重,似乎心事重重。”
“萧景琰身为靖安侯,常年处理军政事务,遭遇危险实属常态。”苏景坐在林薇身边,语气平和,“不过你不必过于忧虑,他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定能妥善应对一切挑战。再者,他身边有李护卫等一众高手随行,安全方面应无大碍。”
林薇点了点头,但心中仍有些许不安:“希望如此吧。我只盼他能早日完成巡查,平安返回长安,也好让我为他复诊,调整后续的调理方案。”
苏景望着林薇脸上流露出的担忧,心中已有所悟,却并未直接挑明,只是轻笑着安慰道:“好了,别再胡思乱想了。明天你还要指导新学徒辨识草药,早点休息吧。”
林薇微微点头,起身步入内屋。夜色渐深,仁心堂的灯火逐渐亮起,不仅映照出庭院中草药园的轮廓,也映亮了林薇心底的牵挂。她深知,萧景琰的离开,不仅留下了那枚象征信任的玉佩,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更留下了一抹难以言喻的神秘感——那西营的异常动向,那十年前的宿敌,都让她隐约预感到,这次巡查,或许会引发一系列重大变故。
此刻,西营附近的夜色笼罩着官道,几道黑色身影悄然潜伏于草丛之中,目光如炬,紧盯着远处的军营。他们手中的黑色令牌在月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泽。一场潜藏的危机正在暗中悄然酝酿,而这一切,远在长安城内的林薇尚且蒙在鼓里。萧景琰留下的神秘印象,犹如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她心中激起层层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