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误会是这样开始的 ...
-
莲花村的夏天,是被知了吵醒的,也是被日头晒透的。
村支书赵春生,顶着张被晒成小麦色的脸,穿着件领口都有些松懈的旧汗衫,正猫腰在村委会那间兼做会议室、仓库和偶尔午睡地的屋子里修电扇。那台老掉牙的座扇吭哧吭哧转不利索,吹出来的风带着股电机过热的热糊味儿。
“破玩意儿!”赵春生嘟囔一句,额角的汗珠顺着腮帮子滑下来,滴在满是灰尘的扇叶上。他爹,老支书,退休前拍着他肩膀说:“春生啊,村里事无巨细,灯泡灭了你要会修,水渠堵了你要能通,人心散了你要会拢。”没说过电扇坏了也得亲自上手啊!可子承父业,他赵春生就得是莲花村的“万能胶”。
正当他撅着屁股,试图用改锥捅咕那个罢工的按钮时,一个清亮又带着点迟疑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赵主任?在忙吗?”
赵春生一个激灵,差点把改锥捅自己手上。他一回头,逆着光,看见门口站着的正是村里小学新来的支教老师——李慕白。
李老师今天穿了件浅蓝色的衬衫,洗得发白,但干净得跟莲花溪水似的。鼻梁上架着那副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清澈得像后山的山泉。他手里抱着几本教材,站在那儿,跟这间杂乱、布满灰尘的村委会办公室格格不入。
“哎!李老师!快请进快请进!”赵春生赶紧站起身,下意识拍了拍身上的灰,结果拍起一阵烟尘,把自己呛得咳嗽了两声,有点狼狈。
李慕白笑了笑,走进来,目光却很快被赵春生刚才捣鼓的那堆工具和拆开的电扇外壳吸引了。他走近几步,微微歪头看着那些零件,眼神里带着一种……赵春生说不清道不明的专注,就像他给学生讲解课文时那样。
“电扇坏了?”李慕白问。
“啊,是啊,老毛病了,天热它就闹脾气。”赵春生挠挠头,“没事,我鼓捣鼓捣就好。”
李慕白没接话,而是从衬衫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手机——不是村里人常用的那种大嗓门老年机,是城里人玩的智能触屏的。他对着那堆零件和赵春生还沾着机油的手,“咔嚓”拍了一张。
赵春生一愣。
李慕白似乎有点不好意思,推了推眼镜,解释道:“哦,我觉得……赵主任您亲力亲为,动手能力很强,这个画面……很有生活气息。想记录下来。”
记录?赵春生心里那点小疑惑,瞬间被一种莫名的情绪取代了。这城里来的文化人,关注我修电扇?还拍照?他脑子里立刻闪过昨天二狗挤眉弄眼的话:“春生哥,李老师肯定对你有意思!这叫记录你的生活点滴!”
这么一想,赵春生顿时觉得脸上有点烧,心里头那点小麻雀又开始扑腾。他挺直腰板,故作豪爽地摆摆手:“嗐,这有啥好拍的,粗活累活。李老师找我有事?”
“是这样,”李慕白收回手机,正色道,“学校有几张课桌腿松动了,想请村里帮忙看看能不能修一下,或者换新的。”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赵春生拍着胸脯,声音洪亮,“下午,下午我就过去!保证让孩子们用上稳当的课桌!”
“那太感谢赵主任了。”李慕白又笑了笑,笑容干净温和。
送走李慕白,赵春生一个人在办公室里转了两圈,觉得那破电扇吹出来的风好像都凉快了不少。他琢磨着,二狗那小子,虽然平时没个正形,但这回眼光好像挺毒!
下午,赵春生果然扛着工具包准时出现在村小学。他修理课桌的动作格外卖力,锤子敲得邦邦响,螺母拧得紧紧的,恨不得把毕生手艺都展示出来。期间,他眼角余光瞥见李慕白上完课出来,果然又站在不远处的教室门口,手里拿着个速写本,铅笔在上面沙沙地画着什么,目光时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赵春生干得更起劲了,甚至无师自通地调整了几个自以为更显男子气概的姿势。
修完课桌,他满头大汗,李慕白递过来一碗晾凉的白开水。赵春生接过来,咕咚咕咚灌下去,碗沿碰到牙齿,发出清脆的响声。他用手背一抹嘴,看到李慕白正看着他,眼神里似乎……带着点研究?
“赵主任干活真利索。”李慕白夸了一句。
“哈哈,应该的,应该的!”赵春生心里美得冒泡。
傍晚收工,赵春生踩着夕阳往回走,路上正好经过自家瓜地。地里沙瓤的西瓜熟了,他顺手摘了一个,一拳捶开,就着晚风,蹲在田埂上大口啃起来,汁水顺着手臂往下流,那叫一个痛快。
正啃得酣畅淋漓,他一抬眼,又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李慕白不知何时也来到了田埂另一头,依旧拿着那个速写本,正飞快地画着。夕阳给他的侧脸镀上了一层金边,神情专注得仿佛在完成一件艺术品。
赵春生啃瓜的动作顿住了,心里像揣了个兔子,怦怦直跳。这……这连我啃西瓜都画?二狗说得对啊!这要不是暗恋,啥是暗恋?
他傻呵呵地举起手里红瓤的西瓜,朝李慕白晃了晃,露出一个自以为爽朗无比的笑容。
李慕白似乎愣了一下,随即也朝他笑了笑,然后低头继续画。
那天晚上,赵春生躺在硬板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李老师拍照的样子、画画的样子、还有那温和的笑容。他越想越觉得,二狗的分析简直堪称莲花村年度最强推理。
他决定,得采取行动了。不能辜负了人家李老师的一片“心意”。
而与此同时,小学教师宿舍里,李慕白正就着一盏台灯,在笔记本上认真写道:
【观察日志-样本Z(莲花村村干部)】
日期:7月15日
今日观察重点:基层干部的日常技能与生活状态。
上午:对象Z在村委会自行维修故障电器,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与节俭习惯(符合乡村资源有限条件下的适应性行为)。
下午:对象Z修理学校课桌,效率较高,与村民(学生)互动自然,具有一定威信。
傍晚:观察到对象Z在田间劳作间隙的休息行为(啃食西瓜),姿态随意,体现出典型的乡村生活气息。
初步印象:对象Z作为第三代村干部,兼具传统农民的朴实与基层管理者的责任感,是研究乡村干部行为模式及其与基层治理关联的较佳样本。
备注:需进一步观察其在处理村民纠纷、执行上级政策等更复杂情境下的行为决策……
写到这里,李慕白笔尖顿了顿,想起下午赵春生那个举着西瓜、咧着嘴笑的憨厚样子,忍不住轻轻摇了摇头,嘴角泛起一丝无奈的笑意。
“这个赵主任……人倒是挺热情的。”
一场由巨大误会开启的、鸡飞狗跳又让人忍俊不禁的乡村“追求”大戏,就在这个闷热又充满生机的夏夜,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