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二章-父女相见 ...
-
回到杨府的第三日清晨,杨晚晴正在晴雨轩内临帖,丫鬟通传,说是二老爷回府了请她去书房一趟。杨晚晴的父亲似乎一直在处理杨府与边境的贸易,平日并不常在家中。因此这是她回府后,父亲第一次见她。杨晚晴整理了一下衣裙,随着引路的嬷嬷穿过几重院落,来到外书房。书房内燃着淡淡的檀香,与那日花厅的压抑不同,这里窗明几净,书架林立,倒有几分文雅气息。
杨晚晴的父亲杨端并未坐在主位,而是站在一扇敞开的窗前,望着窗外一株已染上些许秋色的海棠。晨光透过窗棂,落在他依旧苍白却略显柔和的侧脸上。杨晚晴早已经不记得他的模样,八年时间似乎让她遗忘了很多事。这次再见,她觉得父亲与大伯倒是很是相似,远远看上去简直宛如一个人一般。但是与大伯那种苍白的感觉不同,父亲皮肤稍微黝黑发红,看上去起色好了很多。
晚晴给父亲请安。"杨晚晴福身行礼。这是她回府后第一次单独面对父亲,心中不免忐忑。
父亲转过身,目光落在她身上,比起前几日的威严审视,此刻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和。"起来吧,这里没有外人,不必多礼。"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我与你叙话一会,夜晚前便会离开。"
“是”杨晚晴依言坐下,垂眸静待。
"在府中这几日,可还习惯?"父亲的声音比那日低沉些许,带着一丝疲惫,"你祖母和姐妹们,没有怠慢你吧?"
"回父亲,一切都好。祖母慈爱,姐妹们和睦,晚晴很是感念。"杨晚晴回答得滴水不漏。
父亲点了点头,沉默片刻,方才缓缓道:"你母亲的事...我知道你心中一直记挂。"
杨晚晴心头一紧,抬眸看向他。
"当年之事,错综复杂,非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杨靖的目光带着一种深沉的痛色,"你母亲她...性子倔强,有些事,知道得太多,未必是福。为父希望你回来,是希望你能平安喜乐地过日子,莫要再沉溺于过去,徒增伤悲。"
这话语听起来充满关切,但杨晚晴却敏锐地捕捉到其中希望她"停止探究"的意味。她低下头,轻声道:"父亲关爱,晚晴明白。只是...母亲下落不明,为人子女,实在难以心安。"
父亲叹了口气,走到她面前,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这个亲昵的举动让杨晚晴微微一怔。"我知你孝心。只是有些真相,或许比你想象的更为...沉重。为父是怕你承受不住。"
短暂的沉默后,杨晚晴状似无意地提起:"前日灯会,远远瞧见一位容临容公子,气度非凡,听说是靖王府的?"
父亲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看向她的目光带上了几分审视:"你见到他了?"
"只是远远望见,并未交谈。"杨晚晴解释道,"听闻他生意做得极大,却似乎...不太与人往来。"
"容临此人..."父亲沉吟片刻,似乎在斟酌用词,"能力手腕,确是顶尖。说起来,他与你母亲...也算旧识,当年对你母亲也多有照拂,算是个...念旧情的人。"
旧识?照拂?杨晚晴心中波澜微起。母亲笔记中并未提及此人。
"只是,"父亲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他身份特殊,背景复杂,牵扯甚广。与他往来,利弊难测。晚晴,你年纪尚轻,又初回抚远,心思单纯,为父希望你...莫要与他搅合得太近,以免卷入不必要的麻烦。"
这番告诫,与那几位公子哥儿的评价,以及容临本人拒人千里的态度隐隐吻合。但父亲口中那句"念旧情"和"旧识",却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她心中漾开圈圈涟漪。
"为父是为你着想。"父亲看着沉默的杨晚晴,语气放缓,"杨家树大招风,不知多少眼睛盯着。你既回了家,为父便会护你周全。你只需安心做你的杨家小姐,以往在江南缺失的,为父都会尽力补偿给你。"
这番话带着真切的关怀,若非杨晚晴心中早有疑虑,几乎要被这份父爱所感动。她起身,再次福礼:"父亲厚爱,晚晴铭记于心。定当谨言慎行,不负父亲期望。"
父亲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好孩子。过几日府中女眷要去城外慈恩寺上香赏红叶,你也一同去散散心吧。抚远秋色,亦是难得。"
从书房出来,杨晚晴的心绪颇为复杂。父亲的态度耐人寻味。他看似关切,希望她放下过去,享受当下,却又对母亲失踪的真相讳莫如深。他评价容临时,语气中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却又承认容临与母亲有旧,且"念旧情"。
这看似矛盾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好在回到晴雨轩不久,她便收到了来自江南外祖家的密信。送信的是外祖父身边一位极其信赖的老仆,悄悄将信交到她手中,并未惊动杨府其他人。信中,外祖父母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挂念,并告知她,已暗中派遣了两名身手高强的暗卫潜入抚远,会在暗中保护她的安全,若有需要,可凭信物联系。随信附上的,还有一份名单——是八年前母亲居住在杨府时,身边伺候过的所有丫鬟婆子的名录,以及她们可能的去向。
外祖父在信中写道:"汝母之事,疑点重重,杨府水深,汝务必万事小心。此名单或可为突破口,然需谨慎查访,勿要打草惊蛇。"
握着这份名单和暗卫的联系方式,杨晚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与力量。她并非孤身一人奋战。
她仔细浏览名单,将上面的人名一一记在心里,然后小心地将信笺焚毁。灰烬落入香炉。
就从这些曾经贴身伺候过母亲的人开始查起。
接下来的几日,杨府风平浪静。杨晚晴每日按部就班地去给老夫人请安,与姐妹们一同在芙蓉轩做针线、读书写字,表现得温顺乖巧,仿佛已完全接受了杨靖的告诫,安心做她的杨家小姐。
暗地里,她却借着在府中散步、去厨房要些点心茶水等机会,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杨府的布局,尤其是通往西苑的路径与守卫情况,并试图从一些年长的仆役口中,旁敲侧击地打听名单上那些旧人的消息。然而,府中下人似乎都被严厉告诫过,对八年前的事讳莫如深,一问三不知。
这日,天高云淡,秋光正好。杨府女眷们按计划前往城外慈恩寺上香赏红叶。几辆华贵的马车载着老夫人、柳氏、几位姑娘以及随身伺候的丫鬟婆子,在家丁的护卫下,浩浩荡荡驶出抚远城。
慈恩寺坐落于城外莲花山脚下,是抚远香火最盛的寺院之一。此时正值枫叶染红之际,前来上香赏景的香客游人络绎不绝。
杨府女眷抵达寺院时,早有僧人迎候。众人先至大雄宝殿焚香礼佛。杨晚晴随着众人跪在蒲团上,仰望着宝相庄严的佛像,心中默默祈愿,愿能早日查明母亲失踪的真相,愿母亲若在人世,能得平安。
香烟袅袅,钟声悠扬。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她纷乱的心绪似乎得到片刻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