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冯内侍带着那套“月下江波”离去后,小院陷入了某种诡异的寂静。仿佛一场狂风暴雨骤然停歇,只留下湿漉漉的、令人不安的宁静。赵婆婆连着好几日都心神不宁,时不时侧耳倾听院外的动静,生怕下一刻就有宫中的禁卫冲进来拿人。连刘管事再来送“废料”时,态度也恭敬谨慎了许多,绝口不提那日之事,价格甚至又悄悄降了几分。

      清伊黎表面看起来平静,照常画图、裁剪、缝纫,甚至接了两个小订单,为西市一位酒肆胡姬改制舞裙,为一位文官家的小姐做及笄礼的常服。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内心深处那根弦始终紧绷着。

      她在等。等一个结果,等一个宣判。冯内侍那句“好生在此待着”像一道无形的枷锁,将她困在这方寸之地,也困在一种前途未卜的焦灼里。

      时间一天天过去,长安城进入了初夏。曲江池的荷花开始打苞,西市的槐树洒下浓密的绿荫,空气里弥漫着草木蒸腾的暖香和市井特有的活力。关于“神秘裁缝”的流言似乎并未扩大,依旧只在特定的小圈子里隐秘流传,这让她稍稍安心,看来冯内侍的警告起了作用。

      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手头的工作上。为胡姬改的舞裙,她摒弃了胡舞惯常的浓艳色彩,选用了一匹品相不佳、颜色发暗的霞影纱。她将纱料重新漂洗、熏蒸,使其恢复了几分通透,然后巧妙地利用其本身颜色不均的特点,裁剪拼接,做成了一条仿佛落日余晖与暮色交融的渐变长裙,裙摆处缀以细小的铜铃,舞动时铃声清脆,光影迷离。胡姬试穿后喜极而泣,直言此裙能让她在众多舞姬中脱颖而出。

      及笄礼的常服,主家要求端庄雅致,又不能过于老气。清伊黎选用了一匹雨过天青色的软缎,款式上严格遵守未嫁女子的规制,但在领口、袖缘和裙襴处,她用极细的银线掺着浅碧丝线,绣了连绵不绝的、抽象化的缠枝忍冬纹,纹样清雅灵动,在光线下隐隐流动,既符合身份,又暗合了少女初长成的生机。

      这两件作品,让她收获了不错的酬金,也进一步巩固了“清氏”在小范围内的口碑。然而,那日宫纱与金线的华彩,始终在她心头萦绕,提醒着她另一个更高远、也更危险的世界。

      就在她几乎要以为冯内侍那日之事只是一场意外的插曲,生活将回归原有轨道时,转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了。

      那是一个午后,蝉鸣聒噪。一位戴着帷帽、身着普通青色襦裙的女子在一个小丫鬟的陪伴下,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染坊后院门口。女子身姿窈窕,步履从容,虽看不清面容,但通身的气度与这杂乱的环境格格不入。

      “请问,清娘子可在?”女子的声音透过薄纱传来,清泠悦耳。

      清伊黎心中微动,放下手中的针线,迎了出去。“我就是。这位娘子有何见教?”

      女子隔着帷帽打量了她片刻,似乎是在确认什么,然后才缓步走进院内,目光在简陋的环境里扫过,最后落在清伊黎正在缝制的那件天青色忍冬纹常服上,停留了数息。

      “我姓柳。”女子开口,语气平和,却自带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听闻清娘子手艺独特,尤擅配色与纹样,故特来请教。”

      姓柳?清伊黎在脑中快速搜索,并不记得有这样一位客户。而且,对方用的是“请教”二字,姿态放得颇低,这与她通身的气度颇为矛盾。

      “柳娘子过誉了,不过是糊口的手艺,当不得请教。”清伊黎谨慎回应。

      柳娘子轻轻笑了一声,那笑声如风拂铃铛。“清娘子过谦了。能将淘汰的宫纱与金线,化作‘月下江波’,引动……贵人侧目,这岂是寻常糊口的手艺?”

      清伊黎心中剧震,瞳孔微缩。月下江波!这件事,冯内侍明明严令保密,此人如何得知?她是什么人?

      看到清伊黎瞬间绷紧的身体和警惕的眼神,柳娘子似乎并不意外。她示意丫鬟留在门外,自己则向前走了几步,靠近那件天青色常服,伸出带着玉镯的纤手,轻轻抚过那银碧交织的忍冬纹。

      “纹样清雅,线条流畅,更难得的是这份‘隐而不露’的巧思。于规制内求变,于束缚中寻美。”她的点评一针见血,眼光毒辣堪比冯内侍。“清娘子可知,长安城中,有多少绣娘匠人,终其一生,也悟不透这一点。她们或墨守成规,呆板无趣;或一味求新,流于奇诡,失了根本。”

      清伊黎沉默着,心中念头飞转。这位柳娘子,绝非普通顾客。她对宫廷规制、对服饰美学的理解,远超常人。是宫中女官?还是某位权贵府中的知情人?

      “柳娘子究竟是何人?来此有何指教?”清伊黎直接问道,不再绕弯子。

      柳娘子收回手,帷帽轻抬,似乎正透过薄纱凝视着她。“我是何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清娘子之才,困于这西市一隅,与废料为伍,实在可惜。”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意味深长:“‘月下江波’虽好,然宫中风云变幻,今日得青眼,明日或许便是罪愆。清娘子难道从未想过,为自己,也为你这身手艺,寻一条更稳妥、更长久的出路?”

      清伊黎心潮起伏。她当然想过!依附权贵,固然能获得资源与庇护,但也意味着失去自由,成为他人的附庸。这正是她一直避免的。可柳娘子的话,也戳中了她内心的隐忧——冯内侍带来的机遇背后,确实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柳娘子的意思是?”

      “长安城中,并非只有宫廷一处需要华服美饰。”柳娘子声音放缓,带着一种循循善诱的意味,“诸多高门望族,公卿之家,其内眷对服饰的追求,未必逊于宫中,且……束缚更少,机会更多。”

      她轻轻抬手,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精致的锦囊,递给清伊黎。“这里面,是‘暗香盈袖’的定金。”

      暗香盈袖?清伊黎疑惑地接过锦囊,入手沉甸甸的,打开一看,竟是几片金叶子!其价值远超她之前所有收入的总和!

      “这是……”

      “我家主人,欲定制一套夏日晚妆。”柳娘子解释道,“要求只有四个字:‘暗香盈袖’。材质、款式、纹样,皆由清娘子自行斟酌。十日之后,我来取货。”她顿了顿,补充道,“主人说了,信重清娘子之才,望娘子莫要让她失望。”

      说完,她不等清伊黎回应,微微颔首,便带着丫鬟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院外的巷弄里,仿佛从未出现过。

      清伊黎握着那沉甸甸的锦囊,站在原地,久久未动。

      金叶子冰冷的触感提醒她这不是梦。“暗香盈袖”四个字,则在她脑海里盘旋。

      没有具体要求,只有一句充满诗意的命题。这比明确的规制要求,更难。它考验的,是设计师对意境、对客户潜在需求的深度理解和转化能力。

      这位神秘的柳娘子,和她背后那位更加神秘的主人,出手阔绰,行事诡秘,眼光极高。他们看中的,显然不是她模仿宫廷规制的能力,而是她在“月下江波”中展现出的、那种超越时代的审美和创造意境的能力。

      这是一次试探,也是一次机会。一次脱离宫廷阴影,在权贵阶层中打开局面的机会。

      稳妥?长久?清伊黎看着手中金光灿灿的叶子,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复杂的弧度。这长安的水,果然深不见底。刚刚避开宫中的漩涡,又卷入了未知的暗流。

      但,那又如何?

      她转身回到屋内,将锦囊小心收好。目光扫过桌上那些寻常的布料,最终落在那件尚未完成的天青色常服上。

      暗香盈袖……

      她闭上眼,脑海中开始勾勒。是夏夜庭院?是荷风送爽?是美人倚栏?是衣袖拂动间,带起的若有若无的冷香?

      色彩不能浓艳,需清冷雅致。材质需轻薄透气,或许可以尝试将纱与罗结合?纹样不能外露,需含蓄内敛,或许可以借鉴“月下江波”中隐藏暗纹的手法?香气……如何将“香”与“衣”结合?熏香?缀以香囊?还是……

      无数的念头、无数的可能性在她脑中碰撞、融合。

      挑战的火焰,再次在她眼底点燃。

      她拿起炭笔,铺开草纸,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杂念——对冯内侍的等待,对柳娘子身份的猜测,对未来的不确定——都暂时抛诸脑后。

      此刻,她的世界里,只剩下“暗香盈袖”这四个字,以及如何用针线布料,将其化为现实的、纯粹的创作冲动。

      西市依旧喧嚣,蝉鸣不止。陋室之中,清伊黎伏案疾画,神情专注,仿佛外界一切纷扰都已与她无关。

      暗流已至,她唯有乘风破浪。而这“暗香”,便是她驶向未知深海的第一片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