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长日将尽 ...
-
清晨,鼓寨被薄雾轻轻包裹。沈清和起床时,阿黎已经在院子里,穿着那件深蓝色的衬衫,安静地擦拭着一面小鼓。
“早。”阿黎抬头,目光清澈。
“早。”沈清和走过去,“今天我想去一趟山后面,那边的风声很特别,我想把它录下来。”
“我带你去。”阿黎不假思索地说。
他们沿着湿漉漉的山路向上走。露水打湿了鞋面,竹叶在风中摩擦出细碎的声响。
“你听,”沈清和停下脚步,闭上眼,“这里的风会在山谷里回旋,形成一种自然的回声。”
“我们叫这里‘回音谷’。”阿黎说,“老人说,好的话会被山记住,坏的话会被风吹散。”
沈清和笑了笑,打开录音设备,开始捕捉这自然的乐章。
回到寨子,他们把采集到的声音导入电脑,开始制作一个全新的声景片段。
“我们可以做一个‘回声’的互动。”沈清和兴奋地说,“观众对着屏幕说一句祝福的话,系统就会用山谷的回声把它‘回应’出来。”
“这个好。”阿黎点头,“我们的鼓,也是一种‘回应’。祖先的话,通过鼓点回应给后人。”
他们一起讨论着细节,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
“我去做饭。”阿黎合上电脑,“你尝尝我做的酸汤鱼。”
“好啊。”沈清和笑着说。
晚饭后,夕阳为鼓楼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嬉戏,老人们则在台阶上讲着过去的故事。
“清和,”阿黎忽然开口,“我想跟你学更多。我想知道,如何把我们的鼓谱,变成全世界都能看懂的语言。”
“那我们就从最基础的开始。”沈清和拿出一个小本子,写下了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你看,其实它们并不神秘,就像我们走路的步伐。”
阿黎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
“你学东西很快。”沈清和忍不住夸赞。
“因为你讲得清楚。”阿黎看着他,目光里带着一丝笑意。
夜深了,鼓寨恢复了宁静。
“我想再待一段时间。”沈清和突然说,“等把巡演的资料整理完,我再回学校。”
“好。”阿黎的眼睛亮了一下,“我带你去看更多地方。后山的瀑布,东边的梯田,还有……我们祖鼓的藏身之处。”
“祖鼓?”沈清和有些惊讶。
“嗯。”阿黎点点头,“那是我们最神圣的鼓,只有在最重要的仪式上才会被请出来。”
“我能听它的声音吗?”沈清和问。
“可以。”阿黎看着他,“但你要答应我,无论听到什么,都要记住——鼓是活的,它会选择听它的人。”
“我会记住。”沈清和郑重地说。
第二天,他们开始为祖鼓的录制做准备。
阿黎换上了那件深蓝色的衬衫,又披上了一件传统的苗绣背心。
“这样穿,既像我,也像你。”他微笑着说。
“像我们。”沈清和纠正道。
他们来到藏鼓的山洞前,阿黎按照古老的仪式,点燃了艾草,轻轻敲了三下木柱。
“我们进去吧。”他说。
山洞里阴凉而安静。祖鼓静静地躺在那里,表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我来敲第一声。”阿黎深吸一口气,举起鼓槌。
咚——
鼓声低沉而厚重,仿佛从大地深处传来。整个山洞都在微微震动。
沈清和屏住呼吸,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
“现在轮到你了。”阿黎看向他。
“我?”沈清和有些紧张。
“别担心。”阿黎看着他,“我在。”
沈清和深吸一口气,轻轻敲下了第一声。
咚——
声音干净而清澈,回荡在山洞里。
“很好。”阿黎笑了,“它喜欢你。”
录制结束后,他们坐在洞口,静静地听着山风穿过树林的声音。
“清和,”阿黎忽然说,“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什么事?”沈清和问。
“我想和你一起,做一个更大的项目。”阿黎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把我们的鼓点,和你的技术,带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听到,也让更多的人记住。”
“好。”沈清和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们一起做。”
“那我们就从写一份计划书开始。”阿黎笑着说,“你教我怎么写,我教你怎么敲更难的鼓点。”
“成交。”沈清和伸出手。
阿黎握住了他的手,十指相扣。
“清和,”阿黎轻声说,“谢谢你来到我的鼓边。”
“也谢谢你,”沈清和看着他,“把我带到了你的山。”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
在这个长日将尽的时刻,他们都明白,一段新的旅程,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