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新芽 ...

  •   新年刚过,肯尼亚牛油果的热销势头未减,团队却接到了一个意外的请求——卢旺达农业部门通过FAO牵线,希望邀请他们考察当地的咖啡种植产业。原来,卢旺达的高山咖啡以醇厚的口感闻名,却因缺乏稳定的供应链,90%的咖啡豆只能以原料价卖给中间商,农户利润微薄。

      林舟和沈亦臻抵达基加利时,正值雨季尾声。车子沿着盘山公路向上行驶,路边的咖啡园层层叠叠,深绿色的叶片上还挂着水珠。当地向导穆萨指着远处的村庄说:“那里的农户靠种咖啡为生,但每年收获后,都要等中间商上门,价格被压得很低,很多年轻人都去城市打工了。”

      他们走进一户农户家,女主人阿加莎正坐在院子里分拣咖啡豆,看到他们来,连忙起身招呼。简陋的木桌上,放着一个破旧的铁盒,里面装着少量挑好的咖啡豆。“这些是最好的豆子,却卖不上价。”阿加莎的语气里满是无奈,“我儿子想上农业技术学校,可学费还差很多。”林舟拿起一颗咖啡豆,颗粒饱满,带着淡淡的果香,他抬头对沈亦臻说:“这样的品质,在国际市场上一定能卖出好价钱。”

      接下来的一周,团队走遍了卢旺达的主要咖啡产区,发现当地不仅缺乏分拣、储存设备,更没有直接对接国际市场的渠道。沈亦臻在考察笔记里写道:“不能只建仓库,要搭建‘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链条。”他们提出的方案里,除了建设标准化的咖啡初加工车间和恒温仓库,还计划联合国内的咖啡品牌,打造“卢旺达高山咖啡”的专属产品线,让农户能直接参与到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中。

      消息传开后,村里的农户们都聚集到了村委会。当林舟用翻译软件说出“农户能拿到终端售价的40%”时,人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阿加莎拉着林舟的手,眼里含着泪:“如果真能这样,我儿子就能去读书了。”沈亦臻看着眼前的场景,轻声对林舟说:“这就是我们坚持做下去的意义。”

      项目启动那天,基加利的市长亲自到场。当第一台咖啡豆分拣机运进车间时,农户们围着机器看了又看,脸上满是期待。穆萨笑着说:“你们带来的不只是设备,更是希望。”林舟和沈亦臻站在车间门口,看着远处的咖啡园,心里清楚,这只是新的开始——他们要让卢旺达的咖啡,像肯尼亚的牛油果一样,走向世界的每个角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