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小游戏 ...
-
她们也不是二傻子,直接当街宣扬女子也可以干一番事业,宣扬什么人人平等,让陛下给你一个大砍刀,或者去当着皇上的面说你滚下来,皇上我坐坐,我比你有超越好几千年的智慧和能力,她们只是想帮助更多的女子,又不是头痒了疯了,想被人用刀挠痒痒了。
既然要干那就潜移默化的干,慢慢影响这个世界的女子,几人常常邀请其他夫人来府里聊天,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们也开始思考。
这个世界上对女子的束缚不必宋明之后,士族家的女子还是可以看一些书,《诗经》、《论语》、女德规范……
几人便商量着免费资助女子上学,建立女子学堂,明面上教授这些知识,但其实学的跟男子差不多。
可不能仅仅如此,当一个人有了知识,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或者空间,精神会崩溃的。
唐曌和宋皂微微商量了一分钟,离陛下最近的便是他们,如果能让陛下看见女子的好处又未尝不可,尝试一番,即使之后会被压,但也有一刻的星火闪烁。
数千年后这点星火必定给予人希望,让她们也可以有勇气去反抗不公的一切。
两个人也不是什么磨磨唧唧的人,当即立下,宋皂忙碌着往上爬。
那一次刺杀,他又不傻,皇宫里早已防备重重,又怎会那么容易让他们潜伏进来,那一次刺杀肯定是皇上的意思,但是具体陛下想做什么不得而知。
现在宋皂身边的人都换了,跟他同一批的除了当时护驾成功的他,在他养伤期间不知发生了什么,等宋皂回到陛下身边便换了人。
而被赏赐的第二天也便被分配的工作,去军营训练。
可没想到没几天,宋皂便因公受伤,营里的人不服气,宋皂便一一比过,顺带让自己受点伤请病假。
但他也是要服众的,重伤下场罢了。
陛下考虑再三,还是让宋家拍出来一个代表出来。
王蓉换下女子装扮,束起高马尾,牵着马出现在陛下面前,行礼。
倒是让陛下眼前一亮:“宋家的人?”
王蓉低着头:“是,陛下万岁。”
陛下看着跪下下方的女子,低声呢喃:“女子。”
但也没太在意,挥挥手让她下去,而唐曌陪在王蓉身边出席,打辅助。
作为一个在乡下山里土生土长的女子,没有比王蓉更会在山间打猎,她换上最利于地形的衣服,要在这场秋猎中打一个不错的位置让世人看看,女子的厉害。
疏朗的竹林与萧瑟的阔叶林交织,铺陈一地金红与枯黄。太湖石嶙峋的轮廓在薄雾中隐现,空气中浮动的是清冷的草木气息与江南水泽特有的微腥水汽。远处隐约传来丝竹管弦和人声喧笑,那是苑中另一隅正在进行的曲水流觞雅集。
王蓉,一身改良过的窄袖胡服,虽料子华贵,颜色却选了沉静的靛青或墨绿,便于在林间隐匿。长发并未盘成繁复的时世妆,而是用玉簪简洁挽髻,几缕碎发被带着凉意的秋风拂过面颊。此刻,她并非深闺中执麈尾清谈、挥毫作赋的世家贵女,而是屏息凝神、手握强弓的猎手。
目标是一只惊起的白鹇,华美的长尾在林隙投下的光影中划出一道仓惶的亮色。她足蹬嵌玉小皮靴,稳稳立于一方覆满苔藓的湖石之上,姿态挺拔却带着乡下浓厚淳朴的坚定。
左手握着一张精巧却坚韧的雕漆画鹊弓,弓身流畅,漆色温润。右手三指扣住一支特制的轻羽鸣镝箭。动作从容不迫,带着一种与男性刚猛不同的柔韧与精准。
她缓缓开弓。窄袖滑落,露出一截白皙却隐含力量的小臂。弓弦被稳稳拉开,小臂肌肉紧绷,牛筋弦发出低沉而悦耳的震鸣,与远处隐约的丝竹声形成奇特的呼应。那张秀丽的脸庞此刻写满了专注,眼波如深潭般沉静,又似寒星般锐利,穿透摇曳的竹影与飘落的秋叶,牢牢锁住那抹飞掠的白色。肩背的线条微微绷紧,透露出蓄势待发的力量。
秋风卷起她衣袂与鬓边碎发,林间光影在她身上明灭。
唐曌双手抱臂看着在原处等待着王蓉平安归来。
等待的时间不早,所有人归来带着各种的猎物。
等待陛下的奖赏。
陛下也万万没想到一个女子居然实力不错,捕到了一只白鹇。眼神晦暗不明但还是嘉赏着给了黄金,便让其挥手散去。
等待秋猎结束,宋皂也正好把病假消去,去上朝,早朝退去,陛下将他叫到书房。
“宋爱卿家的女子不容小觑啊。”
宋皂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轻易应答,其实更容易让陛下相信的,让女子有些许地位的方法便是通过国师,玄学风靡着整个世界,陛下也是十分相信。
前几日他与唐曌便去拜访了国师。
隔着屏风,国师并没有面见他们,而是他的童子递过去一张签字,写着上上签,万事顺遂。
唐曌握紧手里的签字,袖口抬起露出的小臂感受着整个房间的温暖,抬眸看向屏风后面的背影。
唐曌将签子收回袖口,眼神坚韧的直视着屏风后面的人,质问道:“国师大人可知我们是谁?”
屏风后面的人点点头,清脆的声音带着茶水沁入茶杯的声音:“外来的旅客,早日归家吧。一切都将恢复正常。”
唐曌下意识握紧手里的签字,偏头去宋皂对视上,二人一言不发,点点头,便请辞告退。
在二人转身离开的时候,身后才慢慢悠悠传来声音:“顺天应人。”
而今日,宋皂便被留下,看来国师是知道那次事件的。
陛下锋利的目光扫视着跪下下方的宋皂,才缓声道:“朕最近收到了国师大人寄来的书信,若为女子开便利之门,国家必趋顺遂、日臻强盛。”
“宋爱卿你且说说,此话怎讲。”
宋皂平稳的拱手答复:“若可以让女子也展翔而飞,可给予陛下更大的助力。”
陛下也不是傻子,秋猎那日的女子,实力不输男子,中游的水平确实让他没有想到,也没有注意到女子也可有如此般的力气,可数千万年的历史怎可改变。
宋皂想是知道他的想法,言辞犀利道:“陛下何必改革,当鼻祖第一人。”
陛下没有说话,一炷香的时间过去,只有陛下手指轻叩案板的声音,宋皂点腿都跪麻了,才挥手让他离开,并让人传唤了唐曌。
唐曌路上遇见宋皂知道了这件事,走在台阶上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个疑问,升了么是怎么找寻世界的。
唐曌随内侍入御书房时,檐角铜铃正被秋风撞得轻响,惊起檐下一只灰雀。殿内烛火通明,映着御案上摊开的《秋猎赋》,墨迹未干,皇帝玄色龙袍覆在软垫上,指节轻叩案面,目光落在她身上时,带着审视,却无往日那般凛冽。
“王蓉秋猎开弓时,你在观礼台,”皇帝先开口,声音沉缓,“当时你神色未变,倒似早料定她能射中。”
唐曌垂首,广袖扫过青砖,姿态恭谨却不卑怯:“王姑娘自幼在山里长大,随没有专业的师长教导,但是自小的手艺也是老练,臣只是信她罢了。”
“信她?”皇帝冷笑一声,抬手将国师那封“女子便利,国乃顺强”的书信推至案边,“还是信国师这纸上之言?”
烛火跳动间,唐曌抬眸,目光落在书信上,指尖不自觉蜷了蜷——那日在屏风后面,他攥着上上签质问时,国师只说“顺天应人”,如今这书信,倒像是给皇帝递了阶,也给她们递了刃。
“臣信的,是陛下眼中的家国。”她语气平稳,“秋猎场上,王姑娘一箭中鹄,不单是女子之能,更是陛下治下,不拘男女皆有才俊的明证。如今江南织户缺巧手,市井医馆少帮手,若让女子习得织艺、医术、算学,一则可添赋税,二则可解民生之困,三则……”他顿了顿,抬眼迎上皇帝目光,“亦可让世人见陛下兼容并蓄之心,远胜前朝闭锁之态。”
皇帝指尖停在案上,沉默良久,目光扫过窗外——远处宫墙下,几株梧桐叶正簌簌飘落,像极了朝堂上那些守旧老臣的谏言,层层叠叠压得人喘不过气。他忽然想起秋猎那日,王蓉立于湖石上开弓的模样,窄袖翻飞间,竟有几分当年开国皇后辅佐先皇的英气。
“你倒会说话。”皇帝语气缓了些,“只是祖宗成法,岂能说改就改?”
“臣不敢言改,只敢言‘试’。”唐曌上前半步,声音依旧恭谨,“可先在京中女子学堂添织艺、算学两科,选十户官宦女子试点习学,半年后若有成效,再议推广。既不违旧制,亦不悖天意,陛下以为如何?”
御书房内静了片刻,只余烛火噼啪声。皇帝看着唐曌沉静的侧脸,忽然想起国师临行前说的“星火可燎原”——这女子看似温和,却像秋猎场上那支蓄势的箭,不疾不徐,却句句戳中要害。
他终是抬手,在案上朱批“准”字,墨色入纸,似落下千斤承诺:“便依你所言。只是记住,若出半分差池,这‘便利之门’,朕随时可关。”
唐曌屈膝行礼,广袖扫过青砖,带出细微声响:“臣遵旨。”起身时,檐角铜铃又响,这次却似带着暖意——窗外秋风依旧,却仿佛吹开了一角乌云,漏下些许天光,落在御书房的青砖上,像极了她们所求的那点希望,虽微弱,却已落地生根。
三日后,京中女子学堂添科的消息传开,朝堂上虽有非议,却因皇帝一句“试点半年再议”压了下去。王蓉听说时,正坐在庭院中擦弓,雕漆画鹊弓在阳光下泛着温润光,她笑着将弓递给唐曌:“你看,这弓不单能射猎物,还能射开一道门呢。”
唐曌接过弓,指尖抚过弓身纹理,望向远处——江南的秋意正浓,或许用不了多久,那些织机声、读书声,会和秋猎场上的弓弦声一样,成为这秀美江山里,最动听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