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心跳的印记 ...
-
这个完全出乎意料的邀请,让李然瞬间愣在当场。他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那件沾染着点点咖啡渍的深色围裙,又抬眼望向窗外已是暮色四合的街景。
“我……我需要先关店,然后回家换身像样点的衣服……”他有些窘迫地试图争取一点时间。
“不需要。”宋木新否决了他的提议,语气笃定,“我知道一个地方,不在意这些外在形式。”
半小时后,李然坐在一家隐藏在老城区静谧小巷深处的意大利家庭式餐馆里,依然有种身处梦境的恍惚感。
餐馆门面毫不起眼,内部装修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温馨的生活气息。空气中弥漫着蒜蓉、橄榄油、烤面包和炖煮番茄的浓郁香气,墙壁上挂着泛黄的家族照片,给人一种回到某个意大利祖母厨房的亲切感。
“这里是……?”李然环顾四周,好奇地低声问道。
“老板是位移居此地多年的意大利老人,算是我的老朋友。”宋木新熟练地用意大利语与吧台后一位头发花白、系着围裙的老者打了声招呼,然后为两人点了一瓶基安蒂红葡萄酒和几道店主推荐的当日特色菜。“这里的食物没有米其林的炫技,但味道很纯粹,是家的感觉。”
当深红色的酒液被注入宽肚酒杯中,李然忍不住问道:“您……经常来这里吗?”
“以前是。”宋木新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摩挲着酒杯细长的杯脚,目光似乎透过摇曳的酒液,看到了遥远的过去,“和林晨一起。”
再次听到这个名字,李然的心弦被轻轻拨动。这是宋木新第二次,在相对平静的状态下,主动提及这个名字。
“他尤其喜欢这里的提拉米苏。”宋木新继续说着,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缥缈感,“总说,这里的味道,有他记忆中意大利外婆手艺的影子。”
李然安静地聆听着,不敢发出任何声响,生怕打断了这难得敞开心扉的时刻。
“知道吗,”宋木新抬起头,目光不再游移,而是直接地、深深地望进李然的眼睛,那眼神锐利得像要穿透他的灵魂,“你和他之间,存在着一种奇妙的、难以言喻的相似性。并非容貌,而是……某种发自内在的、温暖而坚韧的光亮。”
李然感觉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扼住,呼吸变得有些困难:“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宋木新微微向前倾身,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略显嘈杂的餐馆背景音中清晰地传入李然耳中:“我第一次走进你的咖啡店的时候,听到你和熟客聊天时自然流露的笑声,看到你专注冲泡咖啡时眼底的光芒,还有你对待每一位客人时那种不卑不亢的真诚……那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几乎让我在一瞬间感到窒息。”
李然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擂动,他鼓起勇气,问出了那个一直横亘在心间、让他隐隐作痛的问题:“所以,宋先生,您从一开始帮助我,到现在提供这份合同……所有这些对我的好,都是因为……我让您想起了他吗?”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这是一个他害怕听到肯定答案,却又必须寻求真相的问题。
宋木新沉默了。
那沉默并不长,却仿佛被无限拉长,充满了权衡与审视。然后,他缓缓地、极其坚定地摇了摇头:“最初注意到你,或许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无法忽视你的存在。”他顿了顿,目光如炬,紧紧锁住李然,“但是,现在……不是了。”
这个回答,像一只温柔的手,瞬间抚平了李然心中最大的疙瘩,带来了巨大的释然感,但紧随其后的,是更深的困惑——如果不是因为林晨,那又是因为什么?
前菜适时地被端上桌——烤制得恰到好处的时蔬拼盘和冒着热气的自制佛卡夏面包。宋木新极其自然地用公叉为李然取了一些放在他面前的餐盘里,巧妙地转换了话题:“尝尝这个,他们家的烤红椒,用了特别的香料,风味很独特。”
晚餐在一种逐渐升温的轻松氛围中继续。宋木新似乎卸下了一些心防,主动聊起了大学时代的趣事,那些与林晨一起策划的恶作剧,深夜在图书馆赶论文的狼狈,还有年轻时那些不切实际却又闪闪发光的梦想。李然听得入了迷,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宋木新剥离了“总裁”光环后,那个更真实、更鲜活、也曾经历过青春莽撞的侧面。
“您……和现在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李然轻声评论道。
宋木新闻言,唇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却真实的笑意:“时间和社会身份,总会给人披上不同的外衣。”
主菜是手工制作的意大利宽面和用香料烤制的海鲈鱼,做法简单,却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材的本味,美味得令人惊叹。随着晚餐的深入,李然感到横亘在自己与宋木新之间那道无形的、身份与地位构筑的高墙,正在某种微妙的力量作用下,慢慢地、一点点地消融。
那个印象中冷峻、难以接近的总裁形象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过去、有伤痕、也有温度的真实的人。
“知道吗,”在侍者撤下主菜盘,等待甜品的间隙,宋木新再次开口,语气变得格外沉静,“自从林晨离开后,你是第一个,我带来这里的人。”
李然正准备去拿水杯的手猛地停在半空,指尖微微发颤。他抬起头,望进宋木新那双深邃如夜海的眸子:“为什么……是我?”
宋木新的目光坦诚而直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不知道。只是一种强烈的感觉……想要和你分享这些……分享我生命里,那些重要的过去。”
这句话,像一道强烈而温暖的光束,骤然照进了李然心中所有隐秘的、不安的角落。他慌忙低下头,借由整理餐巾的动作,掩饰突然涌上眼眶的、难以自控的热意。
晚餐后,两人默契地选择在夜色渐浓的小巷中漫步。夏夜的微风带着恰到好处的凉意,轻柔地拂过面颊,远处城市的霓虹灯织成一片璀璨的光海,与头顶稀疏的星光遥相呼应。
在一座横跨窄窄河道、有着岁月痕迹的石拱桥中央,宋木新停下了脚步,转过身,面向李然。桥下的流水声潺潺,映照着两岸的灯火,波光粼粼。
“关于那份合同,”宋木新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你不必急于做出决定。可以充分考虑,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他的目光沉稳,“我可以向你保证,无论你最终的选择是什么,都不会影响……我们之间已经存在的……关系。”
“我们之间……”李然轻声重复着这个词组,像是在品味一颗味道复杂的糖果,“宋先生,您认为……我们现在,算是什么关系呢?”他鼓起勇气,问出了这个盘旋已久的问题。
宋木新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探照灯,落在李然略显紧张却依旧澄澈的脸上,在朦胧的月光与路灯交融的光线下,那目光显得愈发深邃难测,里面翻涌着太多复杂难言的情绪。
“我希望,”他沉吟了片刻,最终用一种缓慢而郑重的语调说道,“是某种……刚刚开始,并且拥有未来可能性的关系。”
这句话,像一颗被精心投掷的石子,精准地落入李然心湖的最深处,激荡起层层叠叠、难以平息的涟漪。
他抬起头,勇敢地迎上宋木新的目光,在那双一贯冷静克制的眼眸深处,他清晰地看到了与自己心中如出一辙的、小心翼翼的试探,以及那份不容错辨的、真诚的期待。
“我想签那份合同。”李然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坚定。
宋木新眼中闪过一丝真实的讶异:“你确定?不需要再仔细考虑一下条款?”
“我确定。”李然点头,胸腔里鼓动着前所未有的勇气,话语也变得直白起来,“不仅仅是因为那确实是一份对‘然心咖啡’发展极为有利的合同。更因为……我希望能有更多……合情合理的机会,见到您。”
这句话如同最直接的表白,在两人之间投下了一颗震撼弹。话音落下的瞬间,周遭仿佛陷入了一片奇异的静谧。桥下潺潺的水声,远处马路隐约传来的车流嗡鸣,以及他们之间那几乎凝成实质、一触即发的张力,在夏夜的空气中无声地交织、碰撞。
宋木新向前迈了一小步,瞬间缩短了两人之间原本就不算远的社交距离。他修长的手指微微抬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几乎要触碰到李然微微发烫的脸颊,但在肌肤相触的前一刻,他的动作停滞在了半空中,带着一种极致的克制。
“李然,”他的声音低沉得如同大提琴的私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蛊惑的温柔,却又蕴含着不容拒绝的力量,“我现在,可以吻你吗?”
世界,仿佛在这一刻被按下了暂停键。李然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狂野撞击的声音,能感受到血液涌上脸颊带来的灼热温度。他望着近在咫尺的宋木新,在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中,他没有看到丝毫的轻浮或试探,只有一片沉静的、等待确认的真诚。
他没有说话,只是微微闭上了眼睛,用这个动作,给出了自己无声却无比清晰的答案。
宋木新的吻,随之落下。这个吻,并不带有侵略性,而是出乎意料的轻柔、克制,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珍视。如同夏夜的第一缕微风,小心翼翼地拂过湖面;又如同初生的蝴蝶,颤抖着翅膀,第一次轻触娇嫩的花瓣。短暂,却足以在彼此的灵魂上,烙下深刻的印记。
当他们的唇瓣缓缓分开时,李然感到的并非激情过后的眩晕,而是一种奇异的、充盈内心的平静与深沉的满足感。
“我送你回去。”宋木新的声音比刚才更加沙哑了几分,他的手指轻轻擦过李然的手背,带来一道转瞬即逝的电流,但他最终并没有更进一步地握住那只手,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尊重与距离。
回程的路上,两人默契地维持着沉默。李然的心被一种温暖的、饱胀的幸福感充斥着,如同被温暖的蜜糖包裹。然而,在这甜蜜的深处,一丝隐隐的不安依旧如影随形。这份情感,来得如此迅猛,如此强烈,如同突如其来的风暴,让他既想不顾一切地沉溺其中,又本能地感到一丝畏惧,对未知的前路感到忐忑。
在公寓楼下,宋木新终于再次开口,打破了这片饱含情意的寂静:“我不会给你压力,李然。”他的目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深邃,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体贴,“我们可以按照你觉得舒服的节奏,慢慢来。”
李然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感激,为他的这份理解与尊重。“谢谢您,宋先生。”他顿了顿,补充道,声音轻柔,“今晚……一切都很好,很……特别。”
“以后,私下里,就叫我的名字吧。”宋木新的唇角牵起一个极淡却真实的微笑,“晚安,李然。”
“晚安,宋……木新。”
转身上楼时,李然下意识地抬起手指,指尖轻轻触碰自己仿佛还残留着那份温热与柔软触感的嘴唇。他快步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恰好看到宋木新挺拔的身影不疾不徐地走入夜色深处,最终消失在街角。心中那份甜蜜与迷茫交织的感觉,愈发浓烈。
而与此同时,坐在回家车上的宋木新,内心同样波澜起伏,远不如他表面看上去那般平静。那个吻,带着一时冲动的成分,却更是发自内心的、无法抑制的情感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