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巷口的灯与晚归人 ...
-
初秋的雨总下得黏糊糊的,像一层擦不净的雾,把青石板老巷裹得发潮。林野蹲在书店门口,用干布擦着那盏黄铜底座的玻璃灯时,指腹蹭过灯壁上的细痕——那是去年台风天被吹落的枯枝砸出来的,到现在还留着浅淡的印子,像道没长好的疤。
书店是爷爷传下来的,门楣上“野山书局”四个字漆皮掉了大半,林野没补,就这么留着。他总觉得旧东西该有旧东西的样子,就像巷子里那些爬满青苔的墙,漏雨的屋檐,还有隔壁陈叔面馆里用了二十年的搪瓷碗,都带着日子磨出来的温软。
五点半的钟声从巷尾的老钟楼上飘过来,林野直起身,把擦干净的灯小心翼翼地摆在门口的木架上。灯绳上挂着的枫叶已经褪成了浅褐色,是去年秋天一个老太太夹在《诗经》里的,说留给“看店的小年轻做个念想”。他拽了拽灯绳,暖黄的光“啪”地亮起来,瞬间把周围的潮气烘得软了些,连落在灯面上的雨丝,都像裹了层糖霜。
“小林,又点灯啦?”隔壁陈叔的声音从面馆里传出来,伴随着抽油烟机的嗡鸣,“今天降温,要不要来碗热汤面?给你多加个荷包蛋。”
林野笑着摆手:“不了陈叔,晚上要整理新书,怕吃太饱犯困。”
他刚转身要回店里,身后就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不是巷里熟人们拖沓的步子,而是带着点急促,又刻意放轻的节奏。林野下意识回头,撞进一双亮得惊人的眼睛里。
男人站在离灯不远的地方,身上穿的深灰色西装显然是定制的,面料挺括,却被雨打湿了袖口,贴在手腕上。他手里提着个黑色的公文包,另一只手攥着个星巴克的纸袋,杯壁上凝的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滴,在青石板上砸出小小的湿痕。
大概是察觉到林野的目光,男人愣了一下,随即抬手揉了揉眉心,声音带着点刚下班的倦意,却很温和:“抱歉,打扰了。”他指了指书店的门,“我看这灯亮着,想问下……这里卖建筑相关的旧书吗?”
林野没立刻回答,目光落在男人的领带夹上——那是个银色的小方块,上面刻着极小的建筑线条,看起来很精致。他见过不少来巷里打卡的游客,却从没见过穿得这么正式的人,尤其是在这样的雨天。
“有是有,”林野往后退了半步,让出进店的路,“不过大多是上世纪的老教材,可能不太实用。”
男人却松了口气似的笑了笑,迈步走进店里。雨丝沾在他的头发上,亮晶晶的,像撒了把碎星。“没关系,”他环顾了一圈店里的书架,目光落在墙角堆着的旧地图上,“我就是想找本不那么‘实用’的书,打发晚上的时间。”
书店里弥漫着旧书特有的油墨味,混合着林野刚煮的桂花茶的香气。男人的脚步声在木地板上敲出轻响,每一步都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林野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注意到他西装裤的膝盖处有块浅淡的褶皱——大概是在地铁上蹲过,或者是赶时间时摔了一下。
“建筑类的在里间,”林野走过去推开里间的门,暖光从外间透进来,在男人的肩膀上投下斜斜的光影,“第三层书架,从左数第五排就是。”
男人说了声“谢谢”,弯腰走进里间。里间的书架比外间矮些,他得微微低头才能看清书脊。林野站在门口,看着他指尖划过书脊的样子——很轻,不像有些客人那样用力戳着书脊翻找,而是像在触摸什么易碎的东西。
他忽然想起爷爷以前说的,真正爱书的人,翻书时手指都会带着温度。
外面的雨好像下大了,打在玻璃上发出“嗒嗒”的声响。林野转身去外间倒了杯桂花茶,刚端到里间门口,就看见男人拿着一本深蓝色封皮的书站在书架前,正低头看着扉页。
“《建筑空间组合论》?”林野走过去,看清了书脊上的字,“这本是1986年版的,作者是彭一刚先生,以前是大学里的教材。”
男人抬头,眼里带着点惊喜:“你也懂建筑?”
“不算懂,”林野把茶递给他,“爷爷以前是教历史的,收藏了不少各行各业的旧书,我整理的时候顺便看了点。”
男人接过杯子,指尖不小心碰到了林野的手,两人都愣了一下。他的手很凉,大概是在雨里待久了,而林野的手因为刚倒过热水,带着点温度。男人很快收回手,把杯子握在掌心,轻声说:“谢谢。我叫沈知行,是个建筑设计师,最近因为项目暂时住在这附近。”
“林野,”他指了指自己,“这家书店的店主。”
沈知行点点头,低头喝了口茶,眼睛亮了亮:“桂花茶?很好喝。”
“巷口老树上摘的桂花,自己晒的,”林野靠在书架上,看着他手里的书,“你怎么会想找这种老教材?现在网上都能找到电子版。”
“电子版少了点味道,”沈知行翻开书,指了指页边的批注,“你看,以前的主人在这儿写了‘这里的空间分析很妙’,还有日期——1992年3月15日。”他抬头看着林野,眼里带着点笑意,“我总觉得,旧书里藏着以前的人的心事,翻的时候像在和他们聊天。”
林野心里动了一下。他收藏那些夹在书里的纸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些简短的文字,像一个个没说完的故事,藏着陌生人的欢喜、遗憾和期待。他还从没跟别人说过这种感觉,没想到会被一个刚认识的人说中。
“我也这么觉得,”林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铁盒,打开给沈知行看,“这里面都是我整理旧书时发现的纸条,有表白的,有道歉的,还有像日记一样的碎碎念。”
沈知行凑过来看,铁盒里的纸条五颜六色,有的已经泛黄,有的还很新。他拿起一张浅蓝色的纸条,上面写着“今天在书店看到一个穿白衬衫的男生,没敢要微信”,字迹很清秀。
“这个很可爱,”沈知行把纸条放回去,抬头时正好对上林野的目光,两人的距离很近,他能看清林野眼尾的那颗小痣,“以后我要是在书里发现纸条,能拿来给你吗?”
林野的心跳忽然漏了一拍,他别开目光,指尖蹭过铁盒的边缘:“可以啊,正好我也想多攒点。”
外面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夕阳从云层里钻出来,透过窗户洒进里间,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斑。沈知行看了眼手机,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抱歉,我得回去了,明天还要早起去项目现场。”
他把书和杯子递给林野,轻声说:“这本书我能借走吗?看完就还回来,或者直接买下来也可以。”
“借走吧,”林野接过书,在扉页上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要是找不到路,或者书有什么问题,可以打这个电话。”
沈知行接过书,认真地把联系方式存进手机里,然后拿起公文包和咖啡袋:“谢谢。明天我能再来吗?想再看看其他的书,顺便……再喝杯你的桂花茶。”
林野看着他眼里的期待,忽然觉得今晚的雨好像也没那么讨厌了。他点了点头:“可以,我每天五点半开灯,你要是过来,灯亮着就说明我在。”
沈知行笑了笑,转身走出里间。林野送他到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口的拐角处——他走得很稳,不像来时那样急促,大概是手里的书和心里的茶,都让他觉得暖了些。
风吹过巷口,带着桂花的香气。林野低头看着手里的杯子,上面还留着沈知行的指纹。他拽了拽灯绳,暖黄的光晃了晃,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青石板上,像在等待什么。
他回到店里,把沈知行借走的书的书名记在笔记本上,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灯盏。然后他拿出那个铁盒,把今天的相遇,悄悄写成了一张新的纸条,夹进了一本刚整理好的《小王子》里。
纸条上写着:“初秋的雨天,遇到一个喜欢旧书的人,他的眼睛很亮,像巷口的灯。”